11、011

    温母收到信息时候,仍然还一头雾水。


    “壮壮姥姥”二话没说就发来了红包,跟上午的吹毛求疵完全不是一个态度。


    “这是怎么了?”


    温母拿不定主意,但很快,温母就没有心情再去想这些细枝末节了,因为她的手机连着叮叮叮的响了好几声。


    几条如出一辙的验证信息躺在好友申请中。


    【你好,我给孩子订餐。】


    【订餐,备注信息:星星妈妈】


    【订餐】


    温母揉揉眼睛,等明白过来发生了什么,激动的都要跳起来!


    “老温!老温!”


    温母大声喊着温父,迫不及待的分享快乐。


    “爆单了!”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一天只有四五单不算什么,但在温母这里,能在未来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每天有一份固定收入,这已经是比什么都强的好事。


    温父扶着酸痛的肩膀,看到手机上的一条条订餐,也欣慰笑了。


    “可太好了。”


    温母激动的一条条通过好友申请,然后把人拉到一个订餐群中。


    刚进到群里,温母就知道了这些单子哪儿来的了。


    那位子涵妈妈似乎跟群里的其他人都认识,几个人进群后就熟稔的打了几声招呼。


    倒是那位壮壮姥姥一改上午连发语音的积极,显得有些沉默。


    子涵妈妈是一位老师,加入群聊之后很快就改了自己的群备注,标注上自己孩子的名字,然后在群里问道:“@温母,你好,麻烦提前发一下孩子明天的菜单吧?以防咱们群里的小朋友们有谁某样食物过敏。”


    她的提醒一下子惊醒了温母,可不是,现在的孩子都娇嫩着呢,是要注意一下过敏的问题。


    她赶紧回复谢谢,然后有些着急的去找女儿。


    “小梵,明天咱们午餐做什么啊?”


    送餐的活不比店里,套餐至少要有个三四样菜,又因为是给孩子吃的,还要考虑到营养均衡。


    温梵想了想:“明天……明天吃鸡。”


    大夏天的,她跟老爹在后厨忙活,虽说现在也装空调了,但是站在锅灶前哪儿有不热的?


    温梵思来想去,觉得最合适不过做个凉着吃的鸡。


    曾经她在宫中时候,每到夏天,就有小皇子小皇女苦夏吃不下东西,而宫里又不是讲理的地方,小皇子小皇女但凡热出个毛病,那跟着的人和御膳房的人都跟着吃挂落。


    久而久之,温梵自创了一套适合在夏日吃的食谱,其中最受人欢迎的就是几道凉吃鸡。


    简单一点的做法就是做白切鸡,只要鸡选的好,煮完鸡皮脆弹,鸡肉不腥不柴,简单一个红油料汁,浸泡上几个小时就能吃。


    但温梵最喜欢的,还是葱油淋鸡。


    煮好的鸡肉泼上葱油蒜末,撒上一把白芝麻和葱花,再来一些炸到香酥的花生碎。葱油的香味叫人欲罢不能,鸡肉紧实香滑。


    温母让她说的口水都要出来了,打下葱油淋鸡几个字。


    “还有三道呢。”


    “今个买的茄子还没吃完,做个脆皮茄子,另外再炒个番茄鸡蛋,拌个素菜什锦。”


    温梵已经摸准了现代社会的脉搏,跟在宫中最大的不同就是,这里的人并不会因为食材的贵贱而去定义这顿饭的好吃程度。


    平凡如番茄炒蛋,有时候也未必不如山珍海味。


    既然如此,她也不需要一味的去做复杂的菜式,简单,快速,好吃,这才是自家馆子的生存之道。


    温母在群里报备上明天的饭菜种类。


    几个家长都没有意见。


    倒是壮壮姥姥发出了进群之后的第一句话。


    【我们家孩子不吃番茄,明天就不要给孩子装番茄炒蛋了,多装一份葱油淋鸡。】


    温母自然没什么不好答应的。


    可壮壮姥姥一出现,几个家长顿时打起招呼来。


    【@壮壮姥姥,还没跟您说一句谢谢呢,我们家星星回来说今天中午壮壮请他吃炸鸡了。】


    【是啊,我们孩子本来昨天也闹着要吃炸鸡汉堡,我正说这几天给他点呢。】


    简单两句话,温母有些懵。


    “她不是说孩子吃的东西要格外注意嘛。”


    怎么前脚说要看蔬菜检验报告,后脚又给孩子订炸鸡汉堡,那东西吃了难道比饭菜还健康?


    温母突然福至心灵,有些感叹。


    “怕是老人家想多少占点便宜。”


    上午那一出,最后哪儿是要报告,不过是想要让她今天白送一份出去。


    温母摇摇头:“这真是……”


    温母心说这可不算个好榜样。


    兴许是被人两句话捅破,群里的消息就停在了这里,后面壮壮姥姥再也没说话。


    温母关掉消息界面,兴致勃勃开始算账。


    这一算账,今天的收入就很可观了。


    煲仔饭因为温梵不再做,后厨就只有温父一个人在忙,因此虽然价格上涨,但是也只卖出去十份。


    而温梵做的两个浇头,晚上七点左右就全部卖光。


    算上店里和外卖,一共卖了八百多块!


    温母一算账,就觉得温梵说的对,煲仔饭不划算了。


    温梵提前炒好浇头的盖浇面盖浇饭,其实翻台率还更快一点。


    “不然煲仔饭就算了吧。”


    人家专门做煲仔饭的店,后厨都至少是十个八个灶头,那种灶头需要特制,光是为了这一样,去把灶头改了根本不划算。


    而现在的三个灶头,一个灶头要空出来给温梵用,另外两个就算是时刻不停歇,一天也就只能买出去几十份。


    温父累的肉疼,可还是咬咬牙:“留着吧。”


    他想,妻子现在已经担负起店里很多。


    昨晚上夫妻两个睡得晚,妻子喃喃自语说自己没文化,到城里来这么些年也没做出什么大成就。


    “现在女儿有这个天赋,咱们也该考虑考虑怎么不拖孩子的后腿。”


    温梵虽然表现出在厨艺上的先知先觉,但孩子也很用功读书。温母不想让女儿成为只为家里付出的那个。


    他们两口子,总要让孩子没有后顾之忧的做出未来的选择。


    温母的话让温父想了一晚上。


    他想,自己别的不说,就有一点犟劲。曾经在村里跟着大师傅学厨,那大师傅一开始收了十几个孩子,后来七七八八的都走完了。


    没别的,只因为这师傅藏私。


    入门七八年,师傅做的最多的,就是让他切黄瓜,蓑衣黄瓜咬错交横,温父现在闭着眼睛都能切出一条完美的黄瓜。


    他这份傻犟劲,让他成为了师傅唯一一个学出来后进了城开小饭馆的徒弟。


    温父看着趴在妻子肩头的女儿,心想,自己只要把煲仔饭学到炉火纯青,后面哪怕女儿去读大学了上班了,他也照样可以养起一家人!


    到时候他就只开一家煲仔饭店。


    温母无奈,随丈夫去了。


    ……


    翌日,温母依旧早早起床。


    她觉得昨天发那一次名片还不够,她今天还要去发。不过这次她可谓下本,昨天下班时间早,她紧急去打印店找人做了一百把简易扇子。


    扇子上依旧印着那几句话,除此之外还加上了店里的门头和后厨照片,另外多了一份群二维码。


    温母:“这样我就不用挨个加联系方式了,只要人都进群,每天在群里报数就好了。”


    温母现在满脑子都是这些事,生平第一次,她主动承担起了一个……项目?


    对,温母虽然觉得不好意思,但她觉得只有项目这个词最能形容她的想法。


    她随身带着一个本子,时刻想着怎么才能更优化一点。


    今年夏天她可以做小饭桌,那明年后年是不是也可以?


    图书馆可以送餐上门,补习班兴趣班可不可以?


    温母激动万分,干劲十足。


    温父和她一个比一个起得早,两个人不约而同让温梵多睡一会儿。


    温梵这边也开始了自己的漫漫学习路,她按照昨天吴娜的意见,不熟练的在手机上找到了一个视频网站。


    吴娜告诉她,网上是有老师免费发视频讲课的。


    温梵找到了一个数学老师录制的初中课程,打开之后,她开始照着课程一点点学习做题。


    看到时间差不多,温梵就去到店里。


    系上围裙,温梵利索的开始煮鸡肉,炸花生,茄子挂糊,鸡蛋打散……


    只见包裹着薄薄淀粉的茄子在油锅里翻个个,很快变成了诱人的金黄色,捞出控油之后再复炸,茄子变得硬挺焦黄。碗中放入白醋白糖生抽耗油,加水搅拌均匀,锅底放入葱蒜干辣椒翻炒,料汁倒入锅里,翻炒均匀直到变得浓稠。


    温梵看准时机把炸好的茄子放进去搅拌,关火之前撒一把白芝麻。


    香喷喷的酥脆酸甜脆皮茄子就做好了。


    每当温梵做菜,温父都会认认真真在旁边观看。


    他也学温母随身带着一个本子,记不住的地方随时掏出来记。他有不会的也不问,因为女儿的回答往往都是那么简单粗暴。


    “感觉这样放好吃。”


    温父也没办法,厨艺一道就是这样,他的师傅也是如此,曾经不过是跟着老地主家做了两三年的菜,也没有人教,全靠自己领悟。


    温梵很快做好了饭菜,午餐又开始上人了。


    温母抽不开身,在外卖平台上叫了一个跑腿送餐。


    “都送到图书馆。”
图片
新书推荐: 高嫁公府 直男小狗穿进abo世界当顶流 天幕:玩县令模拟器被围观了 人夫小叔爱上我 清冷女主被骗后病娇了[快穿] 弹幕说立海大是炮灰 挚友黑化前我俩孩子三岁了 错攀高枝后我重生了 嫁给一个小佐领(清穿) 傻了吧,爷会开花!(废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