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孩子太小, 所以之前一直没有给取大名,而是叫着小名。
江清玥也不知道这到底是什么传统,她入乡随俗, 反正孩子太小,叫什么都行,孩子也听不懂。
小太子长得好看,性格也淡淡的,小时候就能看出来,从小就很好哄, 有什么生理需求就会哼唧几声, 没人管才会哇哇哭,就是有点儿犟, 她要做的事情一定要做到, 不然就会生气。
生气的时候冷着小脸, 一副要气炸了的模样, 看久了还挺可爱。
要不是故意让一个话都说不全的小婴儿生气,这种行为太过于不是人, 江清玥都有点儿想故意逗她生气。
这小一年, 江清玥管小太子叫小宝宝, 祝新月就随着她叫,这个小名小时候叫还行,等大了再叫,江清玥都能想象到小太子到时候会被气成什么样。
现在一个严肃的问题摆在江清玥面前,那就是小宝宝大名要叫什么。
取名是个技术活,礼部送来十来个寓意很好的名字,供帝后挑选,江清玥看来看去, 觉得这些名字都挺好,叫起来朗朗上口,寓意又好。
只是因为古代要避尊者讳,祝新月的名字,都让民间的月亮多了好几个别称,新月两字是不能再提,所以小宝的名字,得选不是那么常用的字。
还好大景朝的避尊者讳还没苛刻到单个字的程度,只是两个字不能同时出现,这让选择空间一下子变大了许多。
不然江清玥真想造几个生僻字用来当小宝名字了,反正太子这辈子写自己名字的次数估计都不会超过十次。
加上太子日后注定登基当皇上,当了皇上后,也用不到自己的名字了,所以生僻字反倒是个好选择。
不过目前没有到那么严重的地步,礼部送上来的名字里挑一挑就行了。
祝新月有意选“昭文”二字,明光照耀在前,文字则寓意文治武功中的文治,第二任皇帝不需要多高的武功,更重文治。
江清玥都挑花眼了,祝新月觉得昭文两字好,她就跟着点了头,反正她还是叫小宝,她觉得小太子就是自己的宝宝,一辈子都是。
祝昭文自此成了下一任皇帝的官方大名,这个名字在江清玥印象中,只有在封太子的时候,出现在圣旨上过,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再出现过。
封太子后,祝新月在新元五年的春日,带着昭文去了个地方,随行人员还有江清玥,以及上官青云。
三人去的地方山清水秀,流水潺潺,除了上山的路不是特别好走外,几乎完美。
不过山路难行就够折磨人了,爬山爬到最后,江清玥已经累得气喘吁吁,最后是祝新月将她背上山的。
“都到山顶了,所以咱们这次出门到底是为了找谁?”
说是三个人上山,其实还带着护卫和侍从,乌泱泱三十多人一起走。
之前都是祝新月抱着昭文,后来祝新月要背江清玥,昭文就到了姨母上官青云怀里。
现在上官青云正逗孩子逗得不亦乐乎,她和昭文处的很好,平日里昭文也愿意跟她亲。
“一位隐士高人,之前我曾在此学艺半年,她教会了我许多。”
祝新月没卖关子,直接说了,只是她说了跟没说也没什么区别,反正江清玥不知道是谁。
之前她从未听祝新月提过此人。
上官青云见江清玥还是满目迷茫,便开口解释道:“算是祝家的长辈,严格来说,陛下该喊一声姑母。”
江清玥更不解了,那不就是祝氏宗亲吗?堂堂一国皇帝的亲眷,怎么会住在这等荒无人烟的高山上,隐士也不能直接隐到深山老林去吧?
大部分隐士不都只是假装一下归隐山林,实际上是养名,将自己的名气养起来后再出山入世为官,到时候名声和权力都有了。
这才是正常世家大族出身的名士的套路。
怎么这个祝氏出身的宗亲,如此不走寻常路?
真打算藏起来当个隐居深山的名士啊?
江清玥还没见到人,就有点儿好奇了,毕竟她穿越过来也有两年了,却从来没有见过真的丝毫不慕名利的大家族出身的人。
世上谁人能不爱名利呢?
事实证明真的有人不爱,连金银都有人嫌弃是庸俗之物,存在一个一心远离人烟,不愿感受世间繁华的人,其实很正常。
祝新月的姑母姓祝,名竹叶,这个名字听起来很不一般,完全不符合世家女的命名标准。
竹叶,听着就很自然,很随意,世家大族出身的贵女,哪个不是从头精致到脚,名字更是会往高贵二字的方向去取,不会取一个合乎自然的名字。
所以竹叶这个名字,是自己取的。
她还有一个号,号青居居士。
一个世家大族出身的贵女,自己取名,在外的号还这么奇怪,江清玥从短短数据中就感受到了这位隐居山林之人的不同寻常。
祝新月带着昭文过来,为的是让昭文拜师,同时也是借此机会请这位隐士出山,拜为太子太傅。
这两年大景朝的改变,世人有目共睹,尤其是在权力结构上,以前都是世家大族掌控权柄,有时候世家手中权力过大,连皇帝都无可奈何。
但是自从祝新月开国以来,世家的权柄是饱受摧残,屡屡被夺,在科举选官上,祝新月总是更偏向那些寒门出身的学子,更是想方设法的降低读书成本,让更多人能读得起书,能为朝廷贡献一份力量。
对外,祝新月强拳出击!对内,祝新月同样强势,只是国家大事不可能全靠祝新月一个人,在武功方面,祝新月有一大票战功卓越的将士,还有强大的军队,可是在文治方面,祝新月手里能用的人就比较少。
江清玥都勉强算得上一个,可见祝新月手头能用的人是有多少。
在此缺人之际,祝新月当然愿意广纳天下英才,明知有一位学识过人的大才,却弃之不用,岂不是辜负了天赐的机缘?
祝竹叶,这位青居居士,就是祝新月眼中最为可惜的天才,她十分希望这位天才能为自己所用。
以前京城太乱了,而且祝竹叶曾在祝家做了一些,在大多数人看来十分大逆不道的事情,例如她抗旨不婚,忤逆父母,擅自更改自己的名字,还跟祝家划清干系,公然与祝家断亲等等。
这些事情不管是世家大族还是时下的普通人,都没法接受。
以孝闻名的世界里出现了一个完全不尊孝道的异类,这个异类一旦出现,就会被所有人排挤,所以如果想将祝竹叶请出山林,祝新月必须找到一个完美的借口。
除去品行上这些令人诟病的点,祝竹叶几乎是一个完美的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论是诸子典籍还是民间杂传,她都能张口就来,可谓是博闻强识第一人。
所以在昭文需要一个老师的时候,祝新月首先想到的就是祝竹叶。
以昭文太子太傅的名义请祝竹叶出山,这个借口简直完美无缺,再加上世家大族里曾经见过祝竹叶的人,这些年来死的死,走的走,时间已经冲淡了她那些曾经,哪怕日后被人提起,有皇帝撑腰,也不惧世人流言蜚语。
所以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只要祝竹叶点头,她就能从山上下来,重返人间。
眼下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让她点头,祝竹叶此人性格孤僻冷傲,并不是一个很好相处的人,祝新月思来想去,觉得还是亲自上山去请,方显诚心。
江清玥明白了,这是想要三顾茅庐,请名动天下的“诸葛亮”出山。
祝竹叶算不上什么名动天下,年轻时有些才名外露,但很快就因为她那惊世骇俗的行为,将她的美名全成了恶名,最后成了无人敢主动提起的禁忌。
要不是祝新月和她有血缘关系,两人算得上是亲人,祝新月也不会知道祝竹叶有多大的本事,祝竹叶根本不会在天下混乱之际,她迷茫无助之时,将她留在身边,视作亲徒,悉心教导。
“所以说,陛下和这位青居居士算是有一份师徒之情?那不应该拜为太傅吗?”
江清玥休息一会儿,也有力气继续爬了,就没再让祝新月背着自己。
这山路经过修葺,还算好走,但一个人走山路也就罢了,背上还背着一个,哪怕祝新月艺高人胆大,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江清玥也趴不住。
她害怕祝新月一个不小心,两人一起滚下山。
所以稍微有些力气了,就开始自己走,走着还不忘聊天打发时间。
“只是半年教导,没有师徒名分,况且初出茅庐便为帝师,起点太高,容易招人忌恨,不如先为太子太傅,徐徐而为。”
祝新月耐心解释。
上官青云晃了晃怀里的孩子,引来昭文一阵笑声。
当太子太傅,难道就低调了?上官青云觉得太傅和太子太傅,根本没有区别,谁不知道昭文是铁板钉钉的下一任皇帝,谁不想在下一个皇帝在任时,成为那个能够呼风唤雨的权臣?
很快一行人就到了目的地,在山上有一处简陋的竹园,这地方到了冬日十分寒冷,看着那竹子搭建的屋子,江清玥真的很想知道,那位青居居士究竟是怎么度过冬日的?真的不会被活活冻死吗?
竹叶表示,她又不是个蠢蛋,知道山上冷,不会下山过冬吗?
她只是不喜人烟,不是想将自己饿死冻死。
青居居士看上去年纪不大。
祝新月就很显年轻,二十九的人了,还跟二十出头一样,从外表上看不出和江清玥有年龄差距,这位青居居士更是驻颜有术,说是四十出头了,实际看着,和祝新月等人瞧着差不多。
加之性子活泼爱笑,差距就更小了。
甚至觉得她比祝新月年纪还小,江清玥看得目瞪口呆,难不成远离人烟,钻到深山老林去,真的能延缓衰老?
江清玥有些心动,下一秒又老实了。
她反正做不到离群索居,她是个纯粹的群居动物,哪怕不爱跟人打交道,也不想远离人类社会。
这么一想,这位青居居士能做到一年中大半年不见一个人,还保持本□□说爱笑,心理强大的简直堪比超人了。
江清玥这下是真的想让对方当昭文的老师了,教教昭文这样的心态,以后被工作压垮的时候,还能乐观的给自己打鸡血,第二天继续战斗。
祝竹叶听了祝新月等人的目的,看了看从外表就能看出很是聪慧伶俐的昭文,二话不说就答应了,第二天便背着包袱,跟她们下了山。
全程没有丝毫犹豫。
江清玥再一次目瞪口呆,这位是不是早就等着祝新月来请她出山了?
总而言之,小宝太子在说话还不利索的年纪,就被预定了以后伴随半生的老师,可喜可贺——
作者有话说:_(:з」∠)_日万大失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