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得了一些肉票,以及一些工业券,别的票的事。
老大老三两人就在外面窗户下听墙根,听的清清楚楚。
就听到老太太说起分家之前的存款,两人对视一眼,明白了,之前老太太确实没有私藏家里的存款。
等到屋内说钱的事全部说完,两人才进来找老娘要钱。
不过几句话,双方都起了火气,老三的语气就更加的不好了。一大笔钱财就在眼前溜走,抠搜的老三,怎么能不气。
生起气来,自然错的都是别人。
便是想要亲娘的钱,那口气也不是求人,反而是盛气凌人,是居高临下的。
乔妤多余的眼神都没有给老三,只是淡淡的说,“是你们早就坏了良心,含辛茹苦扶养你们的亲娘你们两人说舍弃就舍弃,我还管你们做什么?
当初我腰伤复发,你们两兄弟看着我这个亲娘没用了,就逼着我分家,想在我死在之前多捞一笔。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我不但没死,还治好了腰伤。现在又能上山打猎挣钱了,所以你们两兄弟又想既要又要,又来占便宜?
你们可真是打的好主意,我现在是想明白了,儿孙不是多就好,是要孝顺才好。
你们既然选择了舍弃我这个亲娘,那以后我挣的钱财就与你们没有任何的关系。
也别总是把眼睛盯着我这个没用的娘,你们可以进城去找你们的亲爹,不是做官了吗?
肯定能安排你们兄弟俩进城上班,到时候你们都是城里人,哪里是我这个农村的老婆子挣的那三瓜两枣能比的。”
说完,乔妤看向老四,“赶出去。”
“妈,你绝情,就别怪我不孝,以后别指望我给你养老。”
“早就不指望了。”
乔妤冷冷的说道,“滚吧。”
“好,你狠。”乔大江乔大湖此刻真真实实的感受到了乔妤对他们的不在意。
不爱不恨,没有任何的情感。
血缘亲情,母子情真的烟消云散了。
恨恨离去的乔大江,乔大湖心底有一块,此刻是空空荡荡的,整个人都有些心底发虚,不知道为啥,他们总觉得自己是被亲娘遗弃了,再也找不到归去的路。
这两人离去,乔妤总算是舒服了不少,但对着大孙子招招手。
大庆羞愧的很,可乔妤拍拍他的手,“你是你,你爹是你爹,不同的。在奶心中,你永远是奶的好孙子。”
被安抚的大庆,也知道奶对自己如今只是表面上疏离,但私下对自己是极好的。
小脑袋点点,“奶,我知道。”
依偎在奶奶的怀里,压抑住心中的小小的喜悦,奶奶还是喜欢他的,还是愿意理他的,他从小就是奶奶带大的,最是亲近奶奶。
但他也知道,自家没几天就要搬家了。
到时候要搬离老宅了。
以后来看奶奶就没有现在这么方便。
时间像是按下了快进键,一转眼几个月的时间过去了。
乔大海参军去了。
去的还是京城军区,只是他所在的部队在定州,那边也属于京城的军区。
不过乔大舅虽然在京城的军区,但不是管定州那边的。不过,不代表这边没有老战友。
乔大海一来部队,新兵训练,那一身的好功夫加上那一身的神力,就已经入了某些人的眼。
消息自然也传到了乔大舅的耳朵里。
听到这个消息,乔大舅回到家中高兴不已。
当年乔有福家里的老三,也是他帮忙弄到部队的,如今已经是个小排长,当然他能做的也只是不让别人占他的功劳。
别的他没有多做。
好在堂侄子自己也争气。
他只是保驾护航,不让别人欺负他。
自己的亲侄子,他能做的也有限,也只是差不多的。
多余的反而是越做越错。
不过,虽然做不了其他的,但亲侄子能有出息,他心中是高兴的。
可不是一般的高兴。
青山生产大队,已经进入了猫冬状态。
鹅毛大雪洋洋洒洒的从九天之上撒下来,很快就覆盖住天地。
到处一片白茫茫。
坐在温暖的炕上,乔妤靠在炕柜上,与老二家的,唠着嗑,做着手工活。
三个小姑娘跟着老姑,在炕上认字,最小的小不点也就两岁多,也不指望她能学到什么,就提前认认字,提前培养她的学习习惯。
养成一个爱学习的好习惯,还是有必要的。
乔妤让老二没事就修炼,但对于自己,她倒是没有那么紧迫的修炼。
时不时的偷个懒,她反正有灵水灵果辅佐,修炼的并不慢反而很快。
老二家的经过灵水灵果的调养,如今身体也养好,又怀孕了,这是乔妤没有想到的。
她只是看家里人的身体都有亏损,这几个月一直悄悄在水缸中放一些灵水,带回来一些在空间的边缘种植的沾染了微弱灵气的水果。
没想到,调养着,老二家的居然又怀孕了。
如今老大老三都搬了出去,搬出去搬酒席的两兄弟都没有请老宅的亲娘与兄弟去吃酒。
村里当时传闲话
传了好一阵。
好在乔妤不在意,不然换成原主得呕死。
几个月的时间,有稀释的灵水饮用,无论是老二还是老四,修炼都飞快。
老四去参军以后,老二也没有懈怠,一直勤修炼,进步很快。
改开之前,未来他就在家里打猎,也能把家里的日子过好。
乔妤没有打算给老二弄一个市里的工作,市里进厂,还不日老二日后打猎挣的多,何必呢。
至于票券,对于会打猎的她们来说,并不难,只要完成了工分任务(500斤野猪肉),其余的与队里虽然三七分,但卖给哪里,还是自己这边做主。
找市里的那些大厂的后勤卖,那也是可以的,找他们还能换一些各种票券。
价格也比卖给食品站还高一些,利润高,还有票券,队里自然不反对。
原主这些年也积攒了不少市里的各大单位的后勤的主任的人脉。
每次卖野猪,都能卖个好价钱,还能多得一些票券。
有钱有票券,何必去城里上班,朝九晚五,还没有几个钱。
如今老二也跟着乔妤进山过几趟,已经勉强算是上路了。
但还要乔妤多带上一年才行。
婆媳俩说笑着,外面传来脚步声,听着熟悉的脚步声,乔妤知道是大孙子大庆来了。
脸上扬起了温柔的笑容。
如今这几个月家里的变化很大,七月份的时候,明面上手中也有钱了。乔妤推倒了老宅,重新盖房子,盖了三座单独的院子,并排盖,一个大院围起来。
清一色的青砖瓦房,后世的布局,中间的院子是乔妤与闺女的,两侧是老二与老四的。
三家的房子全是一个样:四室一厅一厨两卫,只是这两卫虽然是旱厕,但建在西边后面,有一道连廊能从屋内过去后面的两间相连的旱厕。
天热的时候的厕所在屋内,但厕所下面是一道斜坡,用水泥抹反复的抹了的,还加了点黑科技的材料,保证冻不裂。
从上面冲水冲到屋外的大粪坑里面去。
天冷的时候,小屋子里面开了窗户,中间是一口巨大的缸埋在地下做的旱厕,上面两侧都是厚实的结实的厚木板,想的是一年一换,也不埋汰。
家里方方正正的四室一厅一间大厨房,有双灶的改良式农村柴火灶,也有自制的移动柴火灶,是用大油桶做的。
自制了出烟的烟囱,用结实的木材打了一张半面墙的长长的案板,高高的,刚好适合自己站着切菜啥的。
一侧的大水缸并排摆放了四口,还有一个大大的用青砖与好不容易寻摸来的瓷砖砌成的碗柜。
分层摆放碗筷,外面做了推拉的门。
厨房大,另外一半是餐厅,春夏秋冬都可以在这里吃饭。
厨房就在客厅后面如果打通就是个整体,两侧各有两间卧室。
屋内刷了白白的墙,地面是抹的水泥地面,虽然依然是靠着火墙火炕取暖,但家里到处都暖烘烘的,到了冬天厨房与客厅相连的隔断墙也是火墙,很是温暖。
厨房后面还有后门,前后左右的屋檐都做的宽宽的,像是合院的风雨连廊。
四周在没有窗户的地方,都有砌粗粗的柱子支撑宽宽的屋檐。
连廊比外面的高度高了五十公分,家里虽然看着没啥家具,但基础的家具都有。
后院的围墙变成了一溜的仓库,一间间的,三家都各自有几间的仓库。
别看如今的人不愿意住在农村,可以后的人即便在城里发财了,偶尔还是羡慕在农村有宅基地。
她就是趁如今的机会,给自家还有俩个儿子安排了大大的宅基地,还有大大的前后院。
说实话,就是以后三家都各自砌上只包围自家的围墙,那各家的面积也是大的很。
老四以后说不定户口就不会在农村,等过些年,不是农村户口,哪怕是本村,只要不是继承老人的房产,想要宅基地,根本不可能。
老四的宅子,就算是给他留下的根,留下的念想,说白了,乔妤这人骨子里就喜欢多做一些安排。
这房子盖的,老大老三悔恨不已,也闹了几天,可乔妤不搭理,武力值爆棚的乔妤给老大老三一顿削,两个瘪犊子被削的太厉害,十来天没有出门。
如今安生了不少。
对外乔妤放话了:老二能盖房子,他自己争气,上山跟着打猎没少挣钱,老四虽然在部队,但这钱是乔妤这个做娘的给垫的,以后老四要还的。
这话是这么对外说的,但两个儿子只需要出一半的盖房钱就可以了。
另外一半算是乔妤这个做娘的帮衬。
带着一家人坐在炕上,各忙各的。
此时也因为炕下烧的旺火,火墙也暖暖,整个屋子都暖暖的,很舒服。
孩子们在炕上只穿了里面的长袖单衣,款式就是后世的长袖T恤,对外说是学得海魂衫的款式,只是袖子没有做长袖海魂衫袖子上的收口款式。
孩子们喜欢穿,纯棉的面料舒服,柔软,面料也不凉。
大庆也有。
这是乔大江稍微觉得亲娘勉强还行的原因。
城里,乔老三今天又进城了。
熟门熟路的来到了亲爹厂子外面,看大门的老大爷都认识乔老三,乔老大兄弟俩了,看着乔老三,摇摇头。
那黄大山可不是一个好人。
他怎么做的小领导,厂里谁不知道,背地里都瞧不上黄大山。看到乔老三,老大爷摇摇头,没有主动搭理。
即便黄大山如今掌握了一定的小权,但也不是无所不能,也不是想动什么人就能动什么人。
保卫科正确说起来,可不属于厂里管辖。
老大爷虽然只是个看大门的,可也不属于黄大山管,即便属于他管,也无法对老大爷做啥。
站在外面的乔老三虽然没有手表,但也是估计过时间的,知道还有一会儿,亲爹中午就要下班。
他家里就住在厂子隔壁的家属院。
每天中午只要不出去办事都要回家吃午饭。
他就在外面堵那老小子,逼着他给自己安排工作,不然他也不是好唬弄的。
乔老三发狠的想。
果然,中午的下班铃声响了不久,乔老三就看到亲爹带着饭盒出来了。
是提前打了饭,是带着饭盒回家的。
“爹。”熟悉的但觉得厌烦的声音在黄大山的耳边响起,让黄大山下意识的紧紧的皱起了眉头。
但再厌烦,此时的黄大山也不能表现出来,还得一脸笑容的对着乔老三,“大湖,这大冷的天,你怎么进城来了?”
乔老三冷冷的瞧着亲爹,“爹,工作的事应该没有问题了吧?”
听到乔大湖的话,黄大山烦死了,“快了,出了正月,我们厂要招一批正式工与临时工,你与老大是农村户口,正式工很难,但临时工应该差不多。
你再等等,再等等,这么久都等了,就年后也没有多长时间你还等不了啊。”
乔老三也不是好唬弄的,只是阴恻恻的叮嘱亲爹,“爹,那说好了,招工给我弄工作,如果不弄,你这工作也别想保住,到时候我拉着老大天天来你们厂门口说戏,说说爹你当年的故事。”
被亲儿子威胁的黄大山,此时才发现,一直被自己忽悠的亲儿子,如今满眼的阴郁,看向自己的眼神没有一丝一毫的感情,冰冰冷冷,全是恨意。
吓的他整个人一个激灵,立马明白,年后招工的事,得真的要帮忙搞两个临时工名额,不然自己也有麻烦。
接档文求收藏,九月一号开新文
《快穿之从火红岁月开始》by传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