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3文学 > 百合耽美 > 游离世外 > 7、斗心术

7、斗心术

    风卷雪漫,飘扬洒向门院。边角有一樽水缸,结了冰,上面放着阿银随手搁置的一片蓑叶,摊着一团雪,像是开封后的粽子。


    偏远之地,无腊梅竹木等增添秀美,突兀的院子,只有白雪流照晶莹。


    两人观雪,心里也在盘算事情。


    良久,阿银开口说:“积雪难行,夷离堇便不会追来,公子安心歇息两日,待天放晴,我送公子回驿馆,随后去留依公子之意。”


    秋上回:“嗯。”


    阿银:“若有辽人刁难,料想公子也有法子转圜,不用我跟在身边添乱。”


    “铁匠呢?”


    “难得公子还记得那人。他已回了寨堡,归顺给了耶律慕,辽人再想抓他,瞧着耶律家的金面,也要掂量一二。”


    “我买了你。”


    “啧,还念着这桩事。我不服管束,依仗的不过是滥命一条,公子留不得我。”


    秋上早就想到了,因而另起一事说:“你去了西边市集。”


    “你又如何知道?”


    秋上的眼光落在阿银的脚上,让阿银猛然想起,她先前的靴子湿透了,才抢了人家的暖毡靴。


    秋上道:“落雪一个时辰积半寸。”


    阿银听明白了,秋上从她靴底的湿度与渍痕,推断出她行走的方向。再依脚程快慢与积雪厚度,断定她从六里外的海津镇市集而来。


    她随口回道:“好眼力。”


    观察细致入微并不算什么,阿银心想,动荡世道安身法则而已。可随之而来的对话,逐渐让阿银开眼界。


    秋上问:“你遇到了什么人?”


    “生意人。”


    “或许遇到了什么事?”


    “没什么事,就是买卖而已。”


    “既是买卖,”秋上攫取着那双游离的丽瞳说道,“为何进屋时脚步漂浮,似有心事?”


    “素来如此,非一日一时之态。”


    “那我换个问法。”


    “我不想答。”


    “到底是什么事情,让你散了心神,连椒盐罐掉落在外也不知道?”


    “讶。”阿银立刻起身,从木架上抽了把小铁铲,走到院门外,低头细细翻找。


    她蹲下身,差不多把每块土砖都戳到了,并没有发现硬物。


    拎着铲子走回来,阿银站在秋上的椅边,很近的距离。“您知道么,我一锤能打倒一头牛。”


    秋上道:“退后。”


    阿银拿铲子拍了一下秋上的车椅,轮毂后弹出一个小抽屉,内有一卷书册,主人想得细致,用油纸包扎,还用线绳勒住固定了位置。


    她持铲问:“这是何物?”


    秋上答:“《职方要术》。”


    “应许是个宝贝吧?”


    “你退后。”


    阿银抛下小铲,笃的一声,直落在屉缘上,把柄还在冷风中嗡嗡响颤,阻止了机关的回弹。


    秋上道:“我曾在职方司任职。”


    “那又如何?”


    “主事舆图城隍,与司市多有接触。”


    阿银抄手,低眼逡着秋上。


    “曾手勘一册《食珍案》,详录各地馐馔,现已失传。”


    阿银听到了重点:失传。


    “‘醯酱点橙酥,冰粢蓑叶鱼’,即使远僻之人,总能听得?”


    阿银不由摇头,“未曾有幸听到——”突又察觉道:“您这是拐弯说我乡巴佬吧。”


    秋上不动声色,“案录我朝十三道百许州计千余种烹制方子,均版刻在心。”


    阿银微微躬身,对上秋上的眸子,“公子如此机变,引得我这田舍奴折腰。”


    “轶卷——想要么?”


    “不想。”


    “你退后。”


    阿银依言后退一步。


    “曾闻海津镇兵司监不设盐水饭,狱监传你每餐必不落下。”


    “确有其事。”


    “餐食何来?”


    “外送。”


    “这便是你不越狱之缘由?”


    阿银齐齐整整地笑了,露出一小口洁白的牙,“在公子眼里,我是如此死乞白赖的么?”


    秋上淡淡道:“能留你不走的,必定是非常之事。”


    “也并非是极为异常的,只不过我发现,跑来跑去,总得有个落脚地。”


    “海津临海产盐,司制混乱,民贫地瘠,兵扰甚烦。”


    “唔,听着确实不像是个好去处。”


    既听事主亲口否认,不为事情而来,秋上将推测侵入第二层,“那便是为了某人而来。”


    阿银徐徐立起腰身,涩然道:“外面风冷,我送公子进屋。”


    “不急,我想观雪。”


    阿银回头端详疾风骤雪。


    “在狱中,你能接触的只有典狱、监务、役工、囚犯,及送饭的家眷。役工已死,囚犯散亡,家眷排除在外,剩下的两个,其中之一,必是你要找的人。”


    阿银面朝风雪而立,片片雪花扑落苍白脸颊之上,带来累累的凉沁。


    此时无需让他回头,业已领教到秋上观人、识微、见著的本领。


    “典狱。”秋上最终道。


    他的推论鲜少出错。昨日滩场狩猎,监务在场,阿银瞧都不瞧那人一眼,只剩下未曾到场且被阿银唾其面的典狱。


    阿银再也不搭话,已知言多必被逐底的道理。


    “既不说话,那便是了。”


    “您说是就是吧。”


    “你退下。”


    这次阿银想退得远远的,就走下了阶梯。


    “停。”


    阿银停步。听到秋上又说:“脚边,阶下。”


    阿银低头瞧瞧脚边,白雪莹莹,未见任何端倪。


    “椒盐。”


    阿银这才醒悟过来,伸手摸向雪地,掏出了遗落的那只调料罐。


    原来秋上不曾戏弄于她。当真是她想着心事,跺脚除雪时,把平时看得贵重的口食料品都弄丢了。


    阿银毫不犹豫收进腰囊里。


    只要她没有犹疑时,眼瞳里的颜色就没发生任何变化。


    秋上目力如炬,透过风雪,细细看阿银的眼睛。


    大多时,阿银会用布巾遮挡眼目,既是御光,也是不将异色示之于人。


    秋上猜测,阿银这双异于常人的眼睛,没少招致非议。


    虽说秋上供职京师皇城,平时多与番邦外族交涉,胡商外使的瞳仁生得颜色各异,也让他觉得,唯独阿银的最为绚丽。


    “银”之一字,恰如其分。


    这厢里,阿银瞥了秋上一眼,系上了布巾。在宽阔眼布映衬下,脸显得更小了。除了一截挺直的鼻子和两片嘴唇露在外面,任何点滴细小的表情,已无处安放下去。


    秋上知道阿银一双眸子亮得很,即使蒙上一层布,也不妨碍人肆意游目各处。


    因而在面上显露关切说:“进来些,廊外有雪。”


    阿银站在阶下仰头看雪,动也未动。


    秋上就问:“第一次瞧见大雪么?”


    阿银随口答:“隆冬大雪,素昧平生。”


    “那么,你是蜀池人?”


    “和公子说话极费脑力,而我此时,不想劳神费力。”


    秋上:“圣朝疆域内外均逢雪,只有蜀池,集天险万壑为障,长年如春。”


    阿银:“说不定我是外族番邦之人。”


    “外族番邦,断然没有火烧高丽使的彪炳史迹。”


    “这话听着有些不对味呐,公子是在贬损我吧?”


    秋上:“案卷上书,你从海外而来,可是去了高丽?”


    “是的。”


    “所为何事?”


    “公子问的话容我想想——依您连环锁套的本领,若我否认有事,您便会认为我‘为了人’而去,因而我先声告之:身无户籍,浮浪四野,交了牙钱寻营生,被胡商带去海外帮役。恰逢高丽国乱,我与海客结伴而还,遭高丽使扣押,说我可媲价于昆仑奴,要将我卖与辽贵族。”


    秋上道:“高丽使已死。”


    阿银点头,“我还活着。”


    所以死无对证。


    不过当今世俗,无论中原番夷,均以豢奴斗富为风,若是嬉戏宴游时带上面容奇异或长相殊艳的奴隶,可令主人名声大噪、颜面生辉。


    奴隶买卖中,阿银这种瞳色流银、骨相秀丽的异类,要价甚至比昆仑奴更高。


    只因奇货可居。


    秋上自然知道这个道理。本朝奴隶户籍制完备,阿银一旦落籍,终身受主人支配。若外逃,失落成浮浪户,会被各级官府追缉。


    但阿银本人不以为然,四处漂流,不受管束,她所说的帮役高丽,极有可能是从前一个主人手上逃出来的,从而要远避海外。


    秋上内心审慎了一番。


    正当他用人之际,阿银的出身与野性难服,是他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他沉吟道:“你是何人?到底什么来历?”


    阿银不想交代得事无巨细。但又知道,在秋上面前瞒得了一时,后面被他调档大索貌阅,也欺瞒不了多久。


    事实可见,秋上确是买了她。从昨日滩场起,就有盐铁判官殷勤记录在案,转身将文案亲自送到馆驿,回传到宋朝。不久的将来,案书会刻录成三本,分别送到县衙、州衙、户部存档,官府增补卖身契,再将原件送到秋上手中。


    说起来,阿银还不知道秋上是什么人,只知他是户籍上的主人。


    于是阿银反问:“你又是何人,什么来历?”


    秋上一双冷眸落在阿银的眼布上,说道:“你搜刮我通身的钱银,拿去场市里挥霍,难道无一人认得金叶钤印?”


    这可不妙,又被抓到了小辫儿。阿银暗叹秋上料事如神,忙换上一丝和善的笑容,“牙婆倒是说了,这叶子收不得,没了主人的手印,号铺里不敢流通。”


    “你找牙婆,做什么买卖?”


    “找房屋安置公子。”


    “牙婆专司选买姬妾、歌伎、童仆、门奴,既然你先前说送我回驿馆,又何来‘找房安置’一辞?”


    阿银一愣,前头她说了么?


    秋上冷冷道:“你还想卖了我?”


    不是主意草创未就么。也没人敢收啊。阿银的笑容有些挂不住了。


    秋上叩击一下扶手,应声弹出一方狭长的匣,内捆一道手诏。防水密封,未被拆阅过。


    “我知你翻查过这座车椅,不知为何,你对钱财外一概不索予。”


    是以他大大小小的图纸、书册、刀笔等物还齐齐整整归在原处。


    “圣上密诏,准你僭越宣读。”秋上令道。


    阿银识时务地展开了手诏,上书:擢楚国公世子为河北道大行台及山西道行军元帅,两道诸州受秋上处分,得以便宜从事。


    阿银从小耳濡目染,知道这道诏令意味着什么——整条宋辽边关沿路所有的大小官吏、大事小情全部都要受秋上一体节制,且皇帝赋予了他专断之权。
图片
新书推荐: 八零家属院来了新嫂子 风信子的春天 爱意上浮 在北京送外卖的日子 Kiss萝莉三公主 贴近 冷雨烈情 重生王爷穿越妃 对不起我口才不好 [家教]感觉纲子萌萌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