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宁把手上的碗给递了过去, “秋哥儿,我给你带了一碗八宝米饭。”
秋哥儿笑呵呵给接了过来,“谢了。”
两人坐在一起晒太阳,小彩狸乖顺地趴在宋宁的腿上, 两人逗着小彩狸玩了起来。
孙婆子倒是忙活了起来, 又是给抓炒货又是给倒热水让喝的, 这逢年过节呢, 谁家里还没买点好东西呢, 就连那果子都拿出来了给让两人吃。
“娘, 不用忙了,你不是要去村口烤火的呢吗?”
孙婆子这才走了, “那你两在这玩,吃啥去屋里拿就是了。”
秋哥儿小声和宋宁嘀咕, “今儿倒是大方了。”
“别让大壮哥听见了。”
“听不见的,咱两小声说。”秋哥儿笑了起来, “要是其他人来了,她可舍不得拿出来东西给人家吃, 也就你来了才舍得。”
宋宁也笑了起来,无非就是今年他教了秋哥儿剪窗花,家里挣了些铜板, 这孙婆子才对自己这么殷勤。
“我还买了一些柿饼呢,可甜了,我拿给你吃。”
秋哥儿进屋拿了一碟子柿饼,他知道宋宁喜欢吃,他也喜欢, 两人一人一个吃了起来,“我家这棵柿子树可不少结柿子呢, 但我不会做柿饼,要不然柿子弄成柿饼还能冬天吃呢。”
“好像是要柿子不软的时候就要给摘下来弄了,我在书上见过人家教怎么做的,记不大清楚了,等回家问问我娘看她会不会做。”
“好呀,要是能做成柿饼的话,那今年柿子我就不让它熟树上了。”
两人边吃这柿饼边说着闲话,魏虎和宋宁打了声招呼也和孙大壮一起出门去了,院子里这会儿就剩了宋宁两人。
等孙大壮走了,秋哥儿才说道:“我婆子娘去年不是吃伤了,我过年买的柿饼她是一个不吃。”
说完他就咯咯笑了起来,“不过也怪了,之前我这婆子娘爱说人家闲话,如今倒是很少说了,谁知道突然间就转性了,在家里对我也好了一些,家里的活儿还帮着我干一些呢。”
月检度假福肺
“那不挺好的,你日子也好过些。”
“这倒是,快年底这一阵确实比之前好过了不少,她也不说我了,还挺好了。”
秋哥儿不知道这孙婆子是被吓得了,之前在李桂芬门口戳破了李小莲的心思,闹得李小莲大冬天的去投了河,吓得她再也不敢说人家闲话了。
“宁哥儿,你家过年有什么亲戚没有?”
宋宁摇头,“没啥亲戚,就初三的时候去镇上看看张婆婆就行了。”
魏家这边好像也没啥亲戚要走,不过也省得麻烦了,倒是清净。
秋哥儿很是高兴,“明天初二呢,我要回娘家,今年光景好,我还给我小爹割了一吊肉呢,比去年大壮去我家拿的那块还大呢。”
“那挺好呀。”秋哥儿日子好过了,宋宁也为他高兴。
秋哥儿一把拉住宋宁的手,眼睛亮晶晶地看着宋宁,“多亏了宁哥儿你,你猜猜我家今年卖窗花挣了多少银子?”
“二两?”
毕竟秋哥儿他家只卖窗花,他和魏虎哥三人还卖了对子和柴禾这些呢,五天挣下了七两多的银子。
“四两呢!”
秋哥儿也不瞒着宋宁,“我嫁过来那会儿家里可是连一两银子都凑不出来,家里地少,大壮和我挣一些铜板都填补了家里的柴米油盐了,这年底了年底了,竟然一下子挣了这么多!”
“那不少呢!”
“可不,我婆子娘也帮我卖窗花,我都是点了数给她,她卖出去的窗花我就分一半铜板给她,她今儿见了你可不高兴吗?”
宋宁也一脸的笑意,“这四两银子能够用上半年呢,你也能歇上一歇。”
“我和大壮商量了,这四两银子准备买上一块好地,我家的地不是挨着村长家的,那块地石头多,不好种什么庄稼,村长家平日里就挑一些地儿种些菜,我家看能和村长商量商量不,四两银子买上那两亩薄田,这样家里的粮食也够我三吃了。”
“挺好的,日后在添了丁了,以后日子也好宽裕了一些。”
秋哥儿红着脸轻斥了一声宋宁,“哎呀,宁哥儿你说啥呢,你单说呢,你咋不说你和魏虎哥,咋样,有没有动静?”
宋宁也被问得脸红,“就,就那样,这小哥儿本就不好怀,哪里说有就有的。”
“不急,你这才和虎子哥成亲没多久呢,我这都一年了也没个动静,我有点急,不过呀,你可以多和虎子哥那啥一下,现在正月呢,要是怀了等十月份就能生了,那时候不冷不热的,多好呀。”
“不说了,不说了,有的人家三五年都不见生了孩子呢。”宋宁脸蛋红扑扑的,这家里要是添了个小家伙那就热闹了。
“也是,我小爹说他成亲三年了才生下了大哥,后面就生了我,后面又生了我小弟,也是个小哥儿呢。”
“对了,我家也攒下了些银子,准备买一头牛呢,我娘说等春耕的时候就能用上了。”
秋哥儿惊讶地哇了一声,“宁哥儿,你家好厉害,竟然攒下了买牛的银子!”
“哪有,之前差了一些,这不那十两银子给要了过来,就凑齐了,买了牛了,以后下地干活就轻便不少,到了冬天了还能帮魏虎哥拉柴,魏虎哥就不用辛苦扛着柴去镇上卖了。”
秋哥儿揶揄地撞了一下宋宁,“呦呦呦,这么心疼你男人呀。”
宋宁被说得脸红,“哪有,一家人过日子嘛。”
宋宁在这玩到日头不大了才回去,还是魏虎不知道从哪回来了,顺带接了他回家去了,走到时候秋哥儿还给宋宁包了好几个柿饼。
年初二的时候村里就热闹了起来,嫁出去的哥儿女娘纷纷拎着篮子回了娘家。
谁家的要是能坐着牛车骡车回来的,那可就风光了,家里没有的就两口子走路过来,妇人夫郎一个个都穿得俏生生的,生怕让人家觉得家里日子不好过。
宋宁是不去宋家走娘家的,吴彩娥才不是他娘呢,陈翠花那边老娘早几年都没了,还有几个舅也不走动了,势利眼,嫌弃陈翠花一个寡妇带着一个小子,怕过来占他们的便宜。
陈翠花是个要强的,跟谁喜欢似的,干脆就不走动了。
三人在家不是蒸肉吃就是煮鸡吃,除了早上,那一天三顿饭两顿都是有肉的,就连宋宁都吃得小脸红扑扑的,肚子里存下了不少油水。
虽然他们之前也没少过肉吃,一个月总能吃上两三回猪肉的,再加上魏虎进山打猎,家里没少过肉吃,但像现在这样大鱼大肉的吃也就过年这几天了,家里买的肉多,敞开了吃。
这年初二呢,各家各户都飘着肉香,招待回娘家的哥儿女娘呢,谁家不得弄个肉菜呀。
陈翠花她家没什么亲戚,弄得东西都是自己吃,晌午头弄了烩小酥肉,韭黄酸素丸子汤,大白馒头蒸了一锅出来,吃得不比人家招待亲戚的吃得差。
秋哥儿今儿走娘家呢,就没有来找宋宁玩,宋宁就在院子里和小彩狸玩,两只猎犬也在院子里晒着太阳,宋宁早就不怕黑豆花豆了,还能下手摸它们呢。
秋哥儿今儿一早就欢欢喜喜穿了新衣裳和孙大壮回娘家去了,他娘家离大柳树村也不算多远,过去的话半个时辰就走到了。
秋哥儿的新袄子还是他成亲的时候陪嫁过来的呢,孙家家穷,哪里有多余的银子给他做新袄子的。
秋哥儿的篮子里装着一封果子,还有一封柿子干,篮子蒯在胳膊上,另一只手拎着一吊肉,和孙大壮一起回家去了。
秋哥儿去年收麦子的时候回来一次,中间也回来过两趟,带回家去的就只有一些南瓜红薯这些,家里是有鸡蛋的,但他婆子娘不舍得给他走娘家使,更别说让他提着鸡回家去了。
那会儿他手上没什么银钱,也只能这样了,今年他靠着绣花剪窗花攒下了银子,这腰板都挺起来了,就连他买了肉回娘家,他婆子娘看见了也不敢说什么的了,这都是他挣的呀。
秋哥儿这次回来可风光,肉拎在手上昂着头回家去了。
去年割麦子回来的时候他东西拿的不好,被一同回村的哥儿看见了还嘲笑他呢,他这次拿了肉,看还笑话他不笑话了。
秋哥儿拎着肉刚走到村口就碰见了之前笑话他那个小哥儿,秋哥儿眼睛睁大,立马把手上的肉给晃了晃,“呀,回娘家呢,来得挺早呀,给你小爹带啥好东西了?”
“也没带啥就带了一些肉。”
那小哥儿手上的篮子还用布盖着呢,秋哥儿才不信呢,要是肉的话早显摆出来了,还能盖着?
“我瞧瞧。”秋哥儿伸着脖子看,那小哥儿和他男人赶紧走了,“我小爹还在家等我呢。”
看着那小哥儿走了,秋哥儿笑了起来,“谁让他之前笑话我的。”
扭头又轻踢了一脚孙大壮,“日后走娘家的时候可别再让我没了面子,咱两好好干,咱家也买个骡车坐坐。”
孙大壮摸了把后脑勺笑了起来,“成!”
他也知道他家穷,这回娘家的日子,各家少不了攀比一番,要是他家小哥儿东西拿得不好了,免不了让人家笑话他家小哥儿嫁了个穷家。
第52章 052
孙大壮也是个能干的, 会给人家盖房子,零零散散也能挣到一些铜板,家里虽然穷但也不会饿到肚子,日子过得也就一般。
两人一起回家去了, 秋哥儿家也是茅草屋, 但年头有些久了, 屋里会有些黑漆漆的, 秋哥儿一进门就喊了一声, “爹, 小爹,我回来了!”
在院子里玩的七八岁的小哥儿一听见声音忙跑了过来, “二哥回来了!”
秋哥儿娘家人多,大哥成亲了生了两个孩子, 一家七口都挤在一个院子里生活,日子过得难免拮据, 另外两个小侄子大的四岁,小的刚会走路了。
知道秋哥儿要回娘家, 大哥大嫂特意等着他回家呢。
一家人把人给迎进了屋,那小哥儿一眼就看见了秋哥儿手上拎着的肉,“小爹, 二哥拿了肉了,那么大一块呢!”
秋哥儿的爹和小爹很是惊讶,这次来了怎么拿这么厚的礼,他也知道秋哥儿家里穷,盘问了一番才知道原来是年底挣到铜板了!
秋哥儿的小爹很是高兴, “今年绣花也比之前能多卖上一些,也多亏了秋哥儿你送过来的花样子。”
“这剪窗花也是宁哥儿教我的呢!”
一家人很是高兴, 原本秋哥儿的小爹是留了拳头大一块肉呢,他家小哥儿又拿了那么一大吊,晌午做饭的时候结结实实炒了不少肉出来。
临走的时候还拿了两个小孩的红肚兜,上面绣着荷花很是好看,“这两小孩肚兜,一个是给你的,另一个是给宁哥儿的,就说谢谢他的花样子了。”
“哎,我知道了小爹。”
秋哥儿一回去就找宋宁去了,两个小孩肚兜都一样,他捡了一个给宋宁,宁哥儿肯定在家呢,他说了今天不走亲戚的。
果然他来的时候就看见魏虎在翻院子里的菜园子呢,宋宁在院子里抱着小彩狸玩呢,“宁哥儿,看看我给你带了什么好东西!”
宋宁一看是秋哥儿回来了,“秋哥儿,你回来这么早呀。”
秋哥儿献宝似的把揣在怀里的小孩肚兜给拿了出来,“你瞧,我小爹给你的,说谢谢给你给他的那些花样子,也给我做了一个呢!”
宋宁呀了一声,“好看,代我谢过你小爹了。”
宋宁有些不好意思把那块小孩肚兜给塞到怀里,秋哥儿呦了一声揶揄了他一下,“害什么羞呀,以后就能用到了不是。”
魏虎也抬头看了过来,“宁哥儿,什么东西呀?”
宋宁连连摇头,“没什么,没什么。”
惹得秋哥儿又哈哈笑了起来,“虎子哥,你这菜园子翻这么早呀,现在天还冷着呢,得等到二月才能种上菜呢。”
“闲着没事,先给收拾一下。”
宋宁和秋哥儿在院子里说着闲话,听见门口有人经过看了过去,门口的人也看了过来,又忙低下头匆匆走开了。
“是李小莲呀,她今天也回娘家了,日子也不知道过得咋样。”秋哥儿嘟囔了一句。
宋宁现在对李家的人没啥好感,过去的事都过去了,只要不在闹什么幺蛾子就行了,听说那会嫁出去之后,三朝回门都没回的,他们村里的人说是李小莲的婆子娘不让回的,日子过得怎么样,也只有她自己清楚。
宋宁把那块小孩肚兜放怀里之后就忘了拿出来,等到夜里脱衣服睡觉的时候一脱袄子就掉在了床上,宋宁哎呀了一声想去捡,魏虎先给拿起来了,“小孩肚兜?秋哥儿今儿给你的?”
宋宁不好意思嗯嗯点头,“秋哥儿小爹送我的。”
魏虎笑了一声,“倒是绣得挺好看的。”
宋宁从被窝里爬起来给夺了过来,“放,放好,这上面还绣着花呢,以后,以后还要用呢。”
宋宁忙把这块小孩肚兜给放在了床尾的木箱子里,魏虎也收拾好上来了,胳膊一伸把自己夫郎给抱在了怀里,“想生崽崽了?”
“你,你胡说什么呢。”
宋宁反驳起来像撒娇,惹得魏虎心里痒痒的,低头就亲得宋宁晕头转向的,引得宋宁抱住了他的脖子撒娇,“快点呀,闹什么。”
“怎么这么急色。”魏虎笑了起来,宋宁推了一下身上的人,“那不来了。”
“我急色,我急色。”
魏虎哄着宋宁胡闹了起来,宋宁有些受不住想逃,被魏虎拉着又给拽了过来……
宋宁整个年过得可以说是舒心,吃吃睡睡,秋哥儿再找他过来玩。
一直到了过了十五,地上的积雪也全都消融了,屋里也不用点炭火的,晌午头穿着袄子晒太阳的时候还有点热呢。
现在家里也没什么活计,等在暖和一些了就要开始春耕了。
家里有三亩旱田,听魏虎说今年都要全种成春小麦的,现在天好,又难得清闲了下来,魏虎也暂时没有进山,现在刚开春,野鸡野兔过了一冬了,还瘦着呢,等过一阵再进山打猎去。
后山有的地都已经冒出来野菜了,陈翠花喊了宋宁和秋哥儿一起去后山找野菜,魏虎也去背着背篓去弄一些干草去。
家里最近准备买牛了,现在嫩草有的都没露头呢,先弄一些干草给牲口吃上一阵,等到了三月份了,那后山到处都是草。
宋宁则跟着陈翠花找野菜,他也不认得,看见了绿色的就往里篮子里扔,这会儿野菜还不好找呢,但吃了一冬天的菜干了,难免想一些新鲜的蔬菜。
逗得秋哥儿在一旁哈哈笑了起来,“宁哥儿,那个不能吃,苦,你还是找这个吧,荠菜,现在嫩着呢。”
秋哥儿朝着宋宁的篮子里扔了一棵小嫩草,宋宁不好意思笑了笑,“我瞅着都长一个样。”
“现在野菜不好找,等三四月份了,这能吃的野菜就多了。”
陈翠花也笑了起来,她是时常来山上摘野菜捡山珍这些,换了铜板就攒下来,她也没指望宋宁摘野菜,就是现在暖和一些了,带他出来舒展舒展筋骨。
旁边有捡柴的夫郎打了声招呼,“翠花,这么早就找野菜了,现在露头了吗?”
“有,不好找,也就吃个新鲜。”
闲聊了两句人家就走了,陈翠花倒是挺意外的,之前她在村子里都独来独往的,现在倒是有不少人主动和她打招呼了,她还有些不适应呢。
几人在后山边散步边摘野菜,刚开始宋宁有些分不清,找了会也能认出来哪个是荠菜了,这会儿野菜都刚冒头,有些灰扑扑地藏在草窝窝里,还怪不好找的。
宋宁找了一把,他的的小篮子里铺了一层,也不少了,宋宁觉得挺好玩的,在家里窝了一冬天了,出来转转舒服了不少。
三人捡的差不多了就回去了,陈翠花问道:“对了秋哥儿,听说你家想买村长家的那块地呢?咋样了?”
一提起这个秋哥儿就高兴了起来,“差不多了,商量了商量,那两亩地五两银子,先给了四两,那一两今年给了就成了。”
“也成,那地虽然不好,收拾收拾也能收上些粮食。”
“我也是这么想的,虽然是块赖地,但说不定能收拾出来呢,把石头块能挖得给挖走,养上几年说不定也是块不差的旱地呢。”
“你虎子哥现在空着呢,到时候喊上一声就是好了,那些个石头块呢,你一个小哥儿哪里能抬得动的。”
秋哥儿听得眼泪汪汪的,“翠花婶子,你真好!”
“都一个村的,客气什么。”
宋宁他们也准备买牛了,魏虎去镇上跑了几趟了,一直没有相中的,现在天也不算暖和,他也不急,等天好了牛拉过来更好养活。
秋哥儿家的那两块地也买好了,请了魏虎过去帮忙,宋宁也跟过去凑热闹去了,这块地确实不好,是个陡坡,上面都是石头块,难怪卖那么便宜呢。
魏虎和孙大壮拿了铁锹在土里挖,把能挖出来的石头全给挖出来,秋哥儿提着篮子去捡一些小石头。
宋宁也下手帮忙,被秋哥儿给推一边去了,“虎子哥过来帮忙已经够麻烦了,哪里还用得到你下手,在把你的手给划破了,你这手还是留着写字画画吧。”
宋宁这才作罢,秋哥儿凶巴巴地朝着地边喊了一声,“娘,你干啥呢,过来捡石头块啊!”
“哎,来了,来了。”
孙婆子想偷懒,又怕村里人看见了说她懒,这活儿不干也得干。
宋宁帮不上什么忙,在这看了一会儿就回去,这地里的石头实在是太多了,小的往外捡捡扔出去,大的要魏虎和孙大壮两个人抬才能给弄出去。
魏虎过去帮了三天忙才把那块地给收拾地差不多了,到时候犁平整了,虽然这地差了一些,但两亩地呢一季也能收上个两百来斤粮食呢,一年的话四百来斤呢,在加上孙家之前的地,足够他们一家三口吃了。
魏虎这几天晌午在孙家那边吃饭,孙婆子舍不得吃得鸡蛋都被秋哥儿给掏了出来炒菜,晌午过来喊宋宁陈翠花一起去他家吃饭,两人哪里肯去的,拉扯了一番说日后再去。
这孙婆子有些懒,家里就靠孙大壮一个人挣铜板,她就在家做做饭洗洗衣裳,后来秋哥儿来了,家里的日子才好一些了,知道孙家穷,宋宁两人是不肯过去吃饭的。
第53章 053
没几天魏虎就在镇上看中了一头牛, 是个半大的小牛犊,已经能下地犁地了,在养上个一年半载的就差不多了。
魏虎让宋宁陈翠花一起去看看,要是觉得不错就买下来了, 一家三口高兴地一早就去了镇上。
魏虎在镇上逛了几次了, 瞧中了这头牛也差不多定了下来, 陈翠花嘴皮子利索, 一同讨价还价, 原本要二十八两的牛, 花了二十六两买了下来,剩下得的几两银子还能回村里打一副牛车呢。
宋宁看着家里的大牲口也很是欢喜, 以后他们再去镇上就能赶着自家的牛车去了。
魏虎牵着牛走在前面,宋宁和陈翠花走在一旁, 把牛拉到了村口不少人围了上来,“呦, 翠花,你家买牛了!”
“这头牛好呀, 这得多少银子呀?”
“你家今年下地就能用牛犁地了。”
众人围上来纷纷上手摸着,眼神里都是羡慕,这村里有牲口的可不多, 没想到陈翠花家去年刚娶了夫郎,今年就能买上牛了,这一家人都怪能挣银子的。
陈翠花也是笑得高兴,“掏空了家底就买了一头牛。”
众人看了一会儿,陈翠花拉着牛回家去了, 这以后干活什么的可就方便多了,这么大的牲口呢, 陈翠花很是宝贝,回家了就先搅了一些玉米面汤喂了一顿。
家里还备下了不少的干草,直接揪过来就能喂了。
宋宁也看得好奇,这牛犊倒是挺温顺的,他下手摸了几下也没躲开,宋宁心里很是高兴,家里总算是买上一头牲口了。
后院的牛棚魏虎也是一早就给收拾了出来,里面弄得干干净净的,连草窝都给铺好了。
牛拉到家里了,村里人还有不少跑过来看热闹呢,来了后院满眼羡慕地看着牲口,秋哥儿听说了也过来了,“宁哥儿,你家的牛买的可真好,我家啥时候能买上口牲口就好了。”
“你和大壮哥都勤快,以后也能买上的。”
秋哥儿一想到如果他家有牲口了,那地里的活儿就好干多了,他笑得露出了一排牙,“买不起牛,买个骡子也成呀。”
众人看了热闹纷纷散去了,“陈翠花家的日子如今过得越发好了。”
“她家三个都是能挣铜板的,你要是能像陈翠花那样闲不住说不定也能挣到铜板。”
这铜板哪是说挣就能挣到的,乡下人家靠着种地能养家糊口就不错了。
之前都觉得这魏家日子过得不好,名声也不好,如今人家家日子过得越发红火了起来,羡慕那是羡慕不来的。
李桂芬家离陈翠花家没多远,她家买牛的事她自然也听见了,嫉妒得她牙痒痒,凭什么她陈翠花的日子越过越好,她家的日子现在却过得越发糊涂。
屋子里李小莲还抹着眼泪在哭呢,哭得李桂芬心里更烦了,进屋就说了李小莲两句,“哭哭哭,就知道哭,有点本事行不行!”
李贵儿媳妇儿也插了句,“就是,就是,这嫁出去的女娘,哪有三天两头回家的,竟让外人看笑话了,你在家那么厉害,怎么到了人家越发不敢吱声了。”
“成了,别哭了,一会儿来接你走的时候就回家去吧,你男人对你不错,谁年轻的时候不受婆子的气呀。”
到底是自己闺女,李桂芬劝了两句。
“那也没见过谁家那么刁难的,天不亮就喊我起床做饭,她要是叫了我就得过去伺候,晌午头想睡会儿都不行的,看见我头发乱了就骂我偷懒,一天到晚地围着他家伺候。”
李小莲嫁的人家家境还算可以,她男人对她还不错,就是这公爹婆子两个都是难缠的,原本也不至于闹成这样,就因为李小莲那次投河闹了一通,惹得石家的老两口不喜欢她,这门亲事那会儿都差点黄了。
李桂芬也气得慌,“你能怪谁去呀,你男人如今对你不错还算可以了,你自己不闹哪里会有今天的事呀。”
李小莲在婆家受了苛责,李桂芬虽然是个厉害的,但也不敢找上门去,这石家老两口本来就看不上她闺女呢,要是在过去闹,到时候再把她闺女给赶出家门,那她家脸才算是丢尽了呢。
又听见路过她家门口的人说陈翠花家的牛买得好,她更是气得不行,凭什么她陈翠花家的日子就过得比她家好呢!
家里买了牛没几天就地里就开始忙活了起来,家里有三亩地呢,陈翠花打算都给种成麦子。
宋宁第一次下地还挺兴奋的,家里的车架也打好了,是在村里马木匠家打的,结实着呢。
大黄牛拉着农具和一家子人下地去了,宋宁坐在上面很是高兴,这牛车可真宽敞,可比坐去镇上拉客的牛车宽敞多了。
到了他家地头宋宁跳了下来,“娘,我做啥呀?”
“今年咱家有牛了,现在用不了咱两干什么,你魏虎哥拉着牛翻地就行了。”
往年都是陈翠花和魏虎拿着铁锹一点一点的翻地松土,三亩地两人得翻个三五天才能翻完,今年家里有了牛了,让牛拉着犁在地里翻就行了,而且还快呢。
这会儿正值春耕的时候,地里热闹着呢,村子里的水田不多,大多数都是旱田,离他们村子不远那边的水田多,还有大户人家的庄子呢。
魏虎解下了牛车,把犁子给套在了牛身上,赶着牛在地里翻起了地,魏虎在后面扶犁子,陈翠花在前面拿着个鞭子赶牛,宋宁也跟在一旁帮忙下手扶着犁子。
魏虎笑了一声,“用不上你,等明儿下种子了,你再跟着一起干。”
“成。”
今儿她家牛第一次下地,这牛还挺听话的,拉着犁子就往前走,陈翠花满心欢喜,“宁哥儿,现在这用不上你,你回家去弄些糖水过来。”
“哎。”
现在犁地呢宋宁也帮不上什么忙,那他就回家煮一些糖水去,宋宁之前刚来村子里的时候不会做饭,现在也会简单炒个菜了,但陈翠花和魏虎两人都舍不得用宋宁,宋宁几乎没咋做过饭。
不过煮糖水这些他是会的,冬天的时候在堂屋烤火,他没少煮糖水。
宋宁回家就忙活去了,在炉子上升了火,家里还有一些木薯粉,宋宁搅和了一些搓成了小团子,煮在瓦罐里又放了一些红枣桂圆干,最后来上一小勺子的红糖。
宋宁把糖水装在篮子里提着下地去了,现在天气暖和了不少呢,路边的柳树都冒出了嫩芽了,枝头上小鸟也叽叽喳喳乱叫。
宋宁脚步轻快地拎着篮子送糖水去了,他来的时候见魏虎已经热得脱掉了外面的薄袄子,宋宁站在地头喊了一声,“娘,魏虎哥,来地头歇歇了。”
“哎,走完这趟就过去。”陈翠花应了一声。
宋宁来的时候发现不少人往他家地里看呢,这几乎各家各户都是用铁铲一点点翻地,只有他家用牛拉着翻地,宋宁越发觉得这牛车买得值当,虽然地不多,但农忙起来也怪累人的。
牛拉着犁从那边拐了过来,宋宁一个人给盛了一碗糖水,魏虎热得额头都出汗了,宋宁从腰间摸出汗巾给魏虎擦了擦,“魏虎哥,累不累呀?”
“牛拉着呢,不累。”
陈翠花也说道:“这有了牛可比之前松快多了,我看这三亩地呀,明天上午就能翻完了。”
两人坐在地头歇了一会儿又下地去了,宋宁觉得赶牛看起来也不难,他心热地说道:“娘,给我赶牛试试吧。”
“成,你试试。”
“哎!”
宋宁学着陈翠花的样子一手牵着牛一手拿着鞭子,他拽着牛往前走,牛不动,他又下手打了两下,那牛动弹了一下就是不走,“魏虎哥,这牛咋不走呀。”
“许是看你好欺负。”魏虎嘴角勾起。
陈翠花也笑了,“还是给娘吧,这牵牛也是有法子的,不听话了就用鞭子打,打轻了打重了都不成。”
宋宁想帮忙没帮上,见地头长了草了就拿着小铲子去地头铲草去了,等晌午头回家的时候带给他家牛吃。
家里自从有了牲口了,都是他娘一早起来拉着去放牛,宋宁也跟着去过,牛在一旁吃草,人就在一旁看着或者打一些草回来,到不是多累的活儿。
他家的牛还没有长成呢,还算是个牛犊呢,陈翠花舍不得使劲用牛,怕给用坏了,不到晌午头呢就让魏虎解了牛回家,等下午让牛歇歇了再过来。
宋宁也打了一篮子的草了,现在春天呢草还长得不高,宋宁连河沟里的草都给铲了,弄了不少足够他家的大牛吃了。
这会儿村里的人都还在地里忙活着呢,有人看见魏虎他们已经收拾了东西回家去了,大老远地喊了一声,“虎子,这就回家去了!还早着呢。”
“回家歇歇。”
回去的时候三个人都舍不得坐牛车,生怕累到牛了,反正离他家也没有多远。
回去的路上宋宁还看见有婆子拎着饭往地里送呢,宋宁问了一句,“娘,咱忙得时候是不是也要往地里送饭?”
“可不,现在正农忙的时候,咱家有牛了,干活就不急了,这没牛的人家就急了,就怕错过了这种地的好时候。”
宋宁点了点头,原来是这样呀。
晌午头三人吃了饭也没急着下地,都在家歇着呢,在家歇了快一个时辰才下地接着翻地去了。
第54章 054
陈翠花心疼牛, 这头牛还没长成呢,要是一下子不歇着干的话,陈翠花怕把牛给使坏了。
有的人家晌午头都舍不得回家的,陈翠花一家三口下午才慢悠悠地过去了。
不到两天的功夫这三亩地就翻了出来, 三亩的旱地全都给种成了麦子, 魏虎借了马木匠家的耧车, 要下种子的那天, 全家人一早就起来下地干活去了。
因为家里有牛了, 今年地里的活儿干起来松快了不少, 宋宁没怎么出力,用不上他, 在旁边搭把手就行了。
他还是第一次见乡下的春耕,风和日丽的, 每块田里面都站着人呢,很是热闹, 就连半大的小孩都下地干活。
今儿要下种子了,陈翠花在前面赶牛让牛走直了, 魏虎在后面推耧车,宋宁则负责蒯着小麦种子往耧车里倒。
宋宁终于能帮上忙了很是高兴,这地是刚翻过的, 踩上去松软松软的,宋宁就站在地头,看见耧车里的种子快没了就赶紧跑过去往里面倒麦子。
陈翠花看着播好的田地很是高兴,“这家里有牛车就是方便多了。”
旁边下地干活的人家歇息的时候就过来看魏虎种地,看着人家地里跑着的牛满眼的羡慕, 这有了牛下地干活真的是省下了不少人力。
“翠花,你家这种子下好了就没事了, 能帮我家下一下麦种吗?按正常价儿给,一亩地二十个铜板。”
挨着陈翠花家的老赵家想让帮忙播一下麦种,他家地多人少,壮劳力不够用的,七亩地呢,单是翻地就累得够呛,但攒下的银钱也不够买上头牲口使使呀。
陈翠花也知道,这村里没有几口牲口,农忙的时候有的人家会借牲口下地帮忙,但村子里就这么些牲口,压根就借不过来的。
播一亩地二十个铜板,是个公道价,但她家牛现在才半大,陈翠花怕给累坏了,“他老叔,你瞧我家牛还没长成呢,虎子你觉得呢?”
“干干歇歇是没事的,是不能和人家长成了的牛比。”
听魏虎这么说老赵家的一脸欣喜,“那就帮我家的地给播一下吧,地过两天就翻好了,地暄乎着呢,累不到牛的。”
魏虎给应了下来,村里的牛呀骡子呀这些少,想用的人家多,每次到农忙的时候租都租不到的。
村长家有头壮实的大黄牛,农忙的时候租给人家翻地下种子碾稻谷,一年两季的农忙,能挣上个二三两银子呢,他家心疼牛,这牛租借的时候都是宽裕着让做活,要是累到了就得不偿失了。
家里买了牛了,陈翠花当然也想过做租牛的生意,但她家牛现在还没长成呢,没想到这才没几天就有人过来想租牛使了。
宋宁在旁边听得眨了眨眼睛,“魏虎哥,咱家牛还能帮人家干活呢?”
“能,下种子是最省力的活儿了,一亩地二十个铜板,拉着石磙碾谷子,一亩地的谷子要三十个铜板,翻地不好干,一亩地得四十个铜板呢。”
宋宁哇了一声,走在他家大牛身旁拍了拍,“没想到咱家牛也能帮忙挣铜板呢。”
家里三亩地一上午的功夫就种好了,下午又全家一起下地打了田垄,宋宁头上顶着草帽干得像模像样的。
家里的农活干完了也没啥紧要的事了,现在天光又好,不冷不热的,熬了一冬了人总算是能舒展舒展了。
家里的牛也买上了,宋宁也没有那么急了,空闲的时候看看书,写写字,日子过得很悠闲。
这两天家里倒是热闹,不少人家过来问能不能租一下牛,陈翠花怕累到了家里的牛,只接了几家的活儿,让家里的牛一天就拉八亩地的,干干歇歇,生怕给累到了。
宋宁也常背着小竹篓去后山打一些草,捡一些最鲜嫩的草打回来,让牛回来的时候能好好吃上一顿。
魏虎则每天吃了早饭就牵着牛帮人家播种子去了,上午四亩地,下午四亩地,怎么也比人拉着耧车快,一天下来能挣上个一百六十个铜板,倒是比他平日里打猎挣得多。
忙活了五六日下来竟也挣到了小一两银子,喜得陈翠花拍着牛夸它好牛。
后面的人家还有想租的,陈翠花就说牛还没长成,已经干了几日了怕累坏了,就不往外租牛了。
村里另一家的牛长成的,一天能挣二三百个铜板,从春耕一开始就给人家翻地,干了有十几天了累得都吐舌头的,哪有这样用牛的,一点都不心疼牲口的。
“翠花,翠花,在家吗?”
这会儿三人都得了空呢,宋宁坐在树荫下在看书,小彩狸趴在他脚边惬意地眯着眼睛,听见有人来了宋宁站了起来,“找谁呀?”
来人是个中年汉子,看见了宋宁满脸堆笑,黑豆花豆见有人来,朝着门口的人就叫了起来,吓得那人站在门口不敢进来的。
宋宁不认得这人朝后院喊了一声,“魏虎哥,有人来了!”
那人笑着和宋宁说话:“是虎子的夫郎吧,我是虎子他大舅。”
陈翠花这会儿不在家,趁着现在天好她把冬衣给拆洗了出来,吃了早饭就端着木盆子去村口洗东西去了。
魏虎一听见狗叫就放下了手里的活儿,看见门口的人皱了皱眉,“你来干什么。”
“虎子在家呢,你娘在家吗,好久没来你家了,过来瞧瞧你娘。”
“出去,不走的话我就放狗了。”魏虎冷冷地说道。
宋宁站在一旁没有说话,他自从嫁过来也没见他家来过什么亲戚,倒是没听魏虎说过还有个舅舅呢。
那男人板下了脸,“我可是你亲舅,你就是这么和你舅说话的!”
这男人还想端着长辈的架子,魏虎压根不吃他这套,他扯了一下黑豆,“去村口把我娘给叫回来。”
黑豆听话地跑了出去,到门口的时候还朝着那个男人叫了两声,吓得那人退后了两步差点把自己给摔到了。
“你不是想看看我娘嘛,等着吧。”
魏虎抱着胳膊没让人进院子,好歹是他长辈他动手了少不了被人家编排,要是他娘来了也没这人好果子吃。
宋宁小声和魏虎嘀咕,“魏虎哥,这真是你舅舅呀。”
“嗯,不是啥好东西。”
魏虎声音不小,门外面的陈大舅听得一清二楚,他好歹是个长辈呢,气得他想骂人,但今天过来是有求于人的,只要咽下了这口气。
陈翠花很快就端着木盆子回来了,大老远就看见她家门口站着人呢,走进了一看原来是她大哥这个自私鬼,只是没有个好脸色,“你来干什么。”
“听说虎子成亲了,你说你咋也不给娘家那边说一声,我这个当舅舅的还是从人家那听说的。”
陈大舅手上还拎着个篮子,里面装了一些嫩菠菜,陈翠花看得直翻白眼,大老远的送礼来了,就送这么些东西,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说吧,啥事。”
陈大舅嘿嘿笑了一声,“翠花,听说你家买牛了,现在家里的活儿还没干完呢,你家牛能不能借你大哥我使使。”
“我呸!”陈翠花气得眉毛都竖起来了,“你消息怪灵通的呀,这我家牛才买几天呀你就知道了,现在想过来借牛了,早干嘛去了!那会儿我去你家借米的时候,你可连一粒米都给有借给我!”
宋宁也忙过来接了陈翠花手上的木盆子,“娘,和这种人置什么气呀,赶走就是了,他也不敢进咱家。”
陈大舅不敢呛陈翠花,但他敢拿捏宋宁,“这有你说话的份呀,翠花你瞧瞧你给虎子找得啥好夫郎,就算是虎子名声不好,你也不能给找个不识礼的呀!”
“黑豆花豆,过去!”
两条猎犬拔腿就跑了过去,朝着陈大舅就扑了过去,吓得那人手上的篮子都扔了,啊了一声赶紧跑,黑豆花豆追着撵了老远,那人还在叫嚣,“你竟然敢放狗咬你舅!活该你克妻呢!”
陈翠花叉腰骂了回去,“你知道我家有牛,倒是不知道虎子可不克什么妻,还找我借牛呢,我借你个王八腿呢!”
陈大舅没借到牛骂骂咧咧只好走了。
陈翠花也回了院子,麻利地把盆子里的冬衣片子给晾晒了起来,宋宁也下手帮忙一起晒,还劝道:“娘,你别和这种人生气。”
“我才不和他生气呢,他就是想占咱家的便宜,隔那么远都知道咱家有牛,哼,想借咱家的牛,想得到美,我呸,什么东西!”
见他娘和魏虎哥都不待见这男人,宋宁猜也能猜到,那会儿魏虎哥艰难的时候,怕是这当舅舅的连手都不伸的。
“宁哥儿,咱家可没什么亲戚,以后谁来咱家了可不能让进来,我和你虎子哥不在家的话,你就喊黑豆花豆。”
“哎,我知道了娘。”
“明儿三月三呢,镇上有庙会,现在地里的活儿都忙完了,明儿让你虎子带咱去镇上逛逛。”
“哎!娘,我能喊上秋哥儿不能。”
“能呀,再拉两个人也是拉得住的。”
第55章 055
开春之后宋宁就没去过镇上了, 家里农忙了一阵现在也没事了,就连秋哥儿这一乏也不怎么来找他了,他也在地里忙活着呢。
明天三月三上巳节呢,镇上有庙会最是热闹呢, 这会儿天儿好了起来, 这集市比过年的时候还热闹呢。
宋宁一溜烟跑去找秋哥儿去了, 秋哥儿正在家里绣荷包呢, 看见宋宁来了很是高兴, “快坐。”
“秋哥儿, 你明天去镇上不去,镇上有庙会呢, 刚好我攒下了一些花样子,拿去绣庄给卖掉。”
“去呀, 你看看,我绣了十来个荷包呢, 就等着明天去庙会给卖掉呢。”
宋宁拿在手上看了看,“秋哥儿, 你绣得可真好看,最近不是都忙着种地呢,你竟然还有空绣荷包呢。”
“抽空做几个, 明天生意肯定好。”
明天上巳节呢,不少哥儿女娘会买一些荷包香囊这些送人,就算是在忙他也抽空绣了一些出来。
宋宁在这和秋哥儿说了几句闲话,说魏虎的舅舅过来借牛车,两人脑袋抵在一起骂了两句, 又听宋宁说今儿过来是叫他一起坐牛车去镇上的,秋哥儿高兴地笑了起来, “那我就不客气了。”
“明儿一早路过你家我叫你。”
“成。”
因为明天是上巳节呢,一早吃了饭全家都换了身新衣,宋宁穿着天青色的长袍整个人跟枝头嫩生生的小芽似的,手上还拎着篮子,里面是他画好的花样子。
魏虎去后面把牛给牵了出来,套上了牛车,上面又放了几个草垫子坐人,陈翠花也收拾收拾出来了,头上还带着过年的时候宋宁送的那朵绢花,喜气洋洋坐了上来。
一家三口坐上牛车出门去了,这还是几人第一次坐自家的牛车去镇上呢,陈翠花一脸的喜气,“这自己家的牛车坐着就是宽敞。”
到了秋哥儿家的时候,宋宁也没下去朝院子喊了一声,秋哥儿就忙拎着篮子出来了,孙大壮也跟在后面出来了,扶着秋哥儿先上了牛车。
一车人热热闹闹闹朝镇上去了,这村里人去凑热闹的不少呢,一路上上碰见了不少的熟人。
“翠花,去镇上呢。”
“哎,去凑个热闹。”
“这有牛车就是好,以后去镇上不用走路了。”
“以后你家呀也能买头牛。”
一路上碰见了熟人就打声招呼,不邀请的话也没有人没眼力劲儿的要坐人家牛车的,省得讨人家嫌。
秋哥儿和宋宁坐在一起,风吹在脸上格外的惬意,“我之前去镇上都舍不得坐牛车的,大壮,你好好干,咱家争取也早日买一头牲口。”
“成,这天暖和了,盖房子的也多了,能多挣些铜板了。”
宋宁趴在秋哥儿耳边小声和他嘀咕,“孙婆子不是最喜欢凑热闹,我刚叫你的时候看见了,她好像有点不高兴。”
“她倒是想去呢,我怕她讨人嫌,不让她坐你家牛车,她又怕翠花婶子怕得很,就不敢来了。”
说完两人偷偷笑了起来。
魏虎扬着鞭子悠闲地赶着牛车,听见他在夫郎在嘀嘀咕咕说话呢,回头看了一眼,他家夫郎笑得像偷了腥的猫儿似的,魏虎嘴角勾起,这小哥儿。
到了镇上秋哥儿就先和宋宁他们分开了,他要去卖荷包呢,等一会儿再来找宋宁。
这来镇上凑热闹的人可真多呀,刚来到镇口就看见拥堵了不少的人,魏虎牵着牛找了个空地,这旁边有看牛车的老头,给了三个铜板让看牛,领了对牌三人就朝着庙会走去了。
镇上三月三的庙会在南边的一个湖边,一些文人雅客富家郎君小姐喜欢去那踏春,宋宁原本是想把他的花样子拿绣庄去卖呢,见来镇上的人多干脆也在外面卖好了,还能多挣一些铜板呢。
这庙会上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有乡下过来的妇人夫郎哥儿女娘,还有镇上的富裕人家出行,身旁都围绕着仆从。
宋宁住在镇上的时候,每年三月三都会出来逛庙会,这人实在是太多了,魏虎抓着宋宁的手省得被人家给冲开了。
宋宁心里甜滋滋地抓着魏虎的手还偷偷挠了一下人家的手掌心。
陈翠花干脆把宋宁手上的篮子给接了过来,“你和虎子玩,这三月三都是年轻人,娘去卖花样子去,一会儿在碰头。”
不等两人说话陈翠花就拿着篮子被挤得看不见了,魏虎把人往自己身边护了护,“小心点。”
“没事的,魏虎哥。”
这庙会可真热闹呀,有小姑娘拎着篮子卖杏花桃花的,还有婆子卖粽子的,不少人拎着篮子在卖一些小东西或者吃食儿,两边更是有不少摊子卖切糕、豌豆黄、馄饨汤面包子这些的。
宋宁喜欢吃甜的,没走两步手上就多了一块豌豆黄,软糯软糯的,魏虎看上什么吃食也不问宋宁要不要,他知道问了肯定是说不要的,怕他花铜板。
家里的铜板挣了就是花的,魏虎可舍不得让宋宁吃苦。
没一会儿就给宋宁买了他最喜欢的芝麻糖红枣糕这些,还有烤肉串的飘着香味儿,宋宁就瞅了一眼魏虎就给他买了五串。
宋宁拉着魏虎不让他乱买了,“这肉串多贵呀,还没咱娘做得好吃呢,竟乱花铜板。”
“不贵,总和家里的味道不一样,尝尝。”
宋宁塞了两串给魏虎,“你也吃。”
魏虎哪里和宋宁抢吃的,这肉串本来就不大,五串也就塞塞牙缝,“你吃,我不爱吃这些。”
宋宁不依,垫着脚尖举着肉串就要给他吃,“你吃嘛,吃嘛。”
宋宁趴在魏虎身上闹着让他吃,魏虎笑着叼下来了一块,“好了,你吃吧。”
宋宁这才吃了起来,他一口魏虎一口,两人本就生得好,一路上不少有人偷偷看了过来,看着两人的穿着不像是富裕人家的。
那小哥儿生得好不像是乡人人家的孩子,倒像是富家娇养出来的哥儿,旁边的汉子到像是乡人的人家,两人行为亲密,站在一起倒是很是和谐。
不少人暗中看着两人,啧,可惜了,两个都是有主的。
上巳节本就是小年轻出来游玩的,若是有看对眼的少不了成就一番良缘。
人群中宋宝珠看着宋宁妒忌得眼珠子都要掉下来了,明明是她嫁了个秀才,这日子过得反而没有宋宁的好。
看他的穿着吃食,哪里像乡下的穷苦人家,那身旁的猎户给他买东西的时候眼睛都不带眨一下的,怎么她想吃口好的就不行,日子过得越发回去了。
气得她抬手就给了身旁的赵青山一巴掌,“窝囊废,今年必须考中举人了,要不然,你等着吧!”
赵青书被当众打了一巴掌也不敢吭声,如今离秋闱不过几个月,他连盘缠都没有凑足的,这要去州府,少不得要个十来两银子的。
现在吃饭穿衣全靠宋宝珠的那二十两陪嫁撑着,等到了秋闱的时候怕是早就吃喝干净了,哪里在去给他弄些盘缠,到时候少不了还得去宋家求上一求,更是不敢得罪宋宝珠了。
旁边传来嗤笑声,赵青书一看是原来的同窗,几个人手上打着扇子很是风流,读书人向来心高气傲,最是看不上那些小人的行径。
之前赵青书靠着宋家老爷的资助才得以在学堂念书,虽然被他们嘲笑过是个吃哥儿软饭的,但充其量只是看不起他,如今这位可是为了二十两银子的聘礼另娶他人的,更是为读书人所不齿。
丰年镇就这么大,读书人就这么些谁还不认识谁呀,赵青书的事早就传得大家伙都知道了。
几个同窗原本是来庙会上凑凑热闹的,没想到刚好碰见宋宝珠打了一巴掌赵青书,几个瞧不上赵青书上来就要臊他一臊。
“呦,这不是我们赵大秀才嘛,来庙会上干什么的,是想勾搭上哪家富家小哥儿或者小姐呢?”
此话一出惹得众人哈哈笑了起来,这边动静不小呢,不少人纷纷看了过来,一看穿着就认出是读书人,这读书人最是重脸面的,还是第一次见当街闹起来的。
就连走在前面的宋宁都听见了动静,回头一看原来是他的好姐姐和赵青书呀,原本想扭头离开,就听见有人奚落赵青书,当即就拉着魏虎要过去凑热闹。
两人来的时候已经围了不少看热闹的人,宋宁有些看不见垫着脚尖才能瞅见一点,魏虎有些想笑轻咳一声把人微微举了起来,“能看见吗?”
宋宁划拉了一下,脸上有些冒热气,“放,放我下来,丢,丢人。”
“没事,你后面没人。”
魏虎微微举着宋宁看热闹,这会儿那边正精彩着呢,宋宁也就没在计较丢人不丢人的事了。
赵青书被昔日的同窗奚落了一句就想逃,被几个人伸着胳膊给拦下来了,“哎呀,赵大秀才跑什么呀。”
“哎呀呀,我都忘了,这赵大秀才今非昔比了,今年秋闱是不是要下场呀,这银子有着落没呀?”
“哪里能没着落呀,在床上说上些好听的,这银子不就有人送过来了。”
几个人哈哈哈笑了起来,宋宁也听得嘴角勾起,读书人的嘴皮子就是利落,这一闹怕是赵青书更没有脸了。
宋宝珠可不受这个窝囊气,“谁呀你们,我呸!”
“你就是赵青书的娘子吧,啧,你呀,估计也不是啥好人。”
“说谁呢,说谁呢你!”
第56章 056
赵青书丢不起这个人扭头想走, 奈何被几个同窗挤兑着走不了。
宋宁看得有趣,这几个读书人看穿着应该是家里不缺银子的,衣着比赵青书都好上不少,不知道是真打抱不平呢还是挤兑他呢, 臊得赵青书无地自容。
几个人跟耍猴似的耍着赵青书玩, 说他之前受人资助, 扭头就令娶了这带嫁妆的, 上巳节多是出游的年轻人, 一些哥儿女娘听说这读书人是个负心汉, 心里更是愤愤不平。
这么美好的节日,大家都是出来祈福的, 这种负心汉出来干什么呀!
不知道是谁丢了棵菜出去,砸得赵青书哎呦了一声, 围观看热闹的人纷纷砸了过去,那几个读书人赶紧错开了, 省得殃及无辜了。
宋宁拍了拍腰间的手臂,“放我下来了。”
魏虎这才把人放下来了, 宋宁没想到今天还能看上赵青书的热闹呢,比一旁耍猴戏的好看多了。
宋宁拉着魏虎走开了,“可惜了那些菜了, 嫩生生的,砸了赵青书可惜了,还能捡回家喂咱家牛呢。”
魏虎笑了一声,“咱家吃不吃那脏了的菜叶子。”
“也是。”
两人挤着热闹的人群又玩了起来,这南湖边有个土地寺庙, 门口有棵姻缘树,今儿不少哥儿女娘过来求姻缘。
宋宁也拉着魏虎凑了过来, “我们也去拜拜土地公。”
魏虎一个大男人在一群哥儿女娘中格外的显眼,要不是宋宁拉着他,人家还以为哪来的粗汉子呢,一瞧,原来是和自己夫郎拜土地公的。
两人来到殿前拜了拜,宋宁闭着眼睛不知道在许什么愿,魏虎也默默许下了保佑自己夫郎一生平安喜乐。
宋宁许好了愿这才站了起来,眼睛亮晶晶的,“魏虎哥,我们都没有拜堂呢,虽然已经成过亲了,就当拜堂了。”
魏虎愣了一瞬,心里胀胀的,牵着自己夫郎的手下了台阶,“好。”
宋宁今天心情格外,两人沿着集市走走停停,魏虎手上挂了不少的吃食儿。
宋宁瞧见一旁还有卖书的呢,他伸头看了看,是镇上的一家书斋在这卖一些话本,这书斋还挺会做生意的。
宋宁起了兴趣,话本这些他有些看腻了,没成亲的哥儿女娘喜欢买一些打发时间。
宋宁见那摊子的后面还有个筐子呢,里面不知道放了什么书,宋宁好奇问了一句,“小哥儿,那些是啥书呀,咋不摆出来呀?”
“那些呀,不方便摆的书。”
这卖话本的是个年轻小哥儿,卖话本的时候还自己拿着书看呢,见有人问后面的书了,朝着宋宁挤眉弄眼,一副你懂得了的表情。
宋宁有些尴尬地咳了一声,“有没有带画的。”
那小哥儿眼睛都睁大了,遇到同道中人了,“有有有,你可以回家和你相公一起看,等着,我给你拿最好的,便宜卖给你。”
小哥儿在后面翻找了起来,宋宁等得脸都红了,想催促一下又不好意思,那小哥儿撅着屁股翻找了好久才拿出一本,“便宜卖你,二十个铜板。”
宋宁也没看接过来就塞到了魏虎的怀里,“装好,不许看!”
那小哥儿笑得一脸的我懂我懂,“二十个铜板哦。”
宋宁又慌里慌张给人家掏了铜板,然后拉着魏虎落荒而跑,那小哥儿又坐在了凳子上看起来了话本,啧,下本可以写粗野汉子娇夫郎,一定能卖爆的。
魏虎也不知道宋宁买的什么书,他也不识字,想拿出来问问他家哥儿买的什么,手还没掏出来就被他家哥儿打了一下,“不许拿!”
“放心好了,我不识字的。”
宋宁凶巴巴地掩饰自己的心虚,“不识字也不能拿,给你买的,外面人多,你回家了再看。”
魏虎更是好奇了,他一个不识字的乡下人哪里看懂什么书呀,心里更是好奇不已。
“不识字如何看懂呀。”
“你看得懂,快走,我们那边还没看呢!”
宋宁带着魏虎去另一边去了,刚好碰上了秋哥儿两人,秋哥儿一脸地兴奋,“宁哥儿,今儿生意真好!这些荷包全卖出去了,二十文一个呢!”
“秋哥儿你好厉害!”
秋哥儿伸着脑袋看了一眼宋宁,“宁哥儿,你脸咋怎么红呀,这天也不热呀。”
秋哥儿这一问宋宁的脸更红了,“人,人多,挤得了。”
“哦,刚好我的荷包卖完了,我们一起逛。”
听见有二胡声几个人看了过去,一瞧,这不是村里那个拉二胡的半瞎老头嘛,那半瞎老头边拉边唱,他家那个瘦弱的小哥儿跟在一旁收着铜板。
宋宁摸了几枚铜板放了碗里,那小哥儿朝他道了谢,秋哥儿也瞅着那小哥儿可怜,今儿刚卖了荷包挣了不少呢,也摸了几个铜板给他。
“魏虎哥,咱买的芝麻糖给他一些。”
“哎。”魏虎打开了手上的纸包,抓了一些芝麻糖给那个小哥儿。
秋哥儿看着摇了摇头,“怪可怜的。”
陈翠花没一会儿也找了过来,手上拎了两个草笼,“瞧,娘买了什么东西。”
“鸡崽鸭崽呀!”
“那婆子卖的苗儿挺好的,我怕等咱走的时候卖完了,就先买了一些,十只鸡崽,十只鸭崽。”
秋哥儿一听也看了过来,“翠花婶子,你这在哪买的呀,我也想养几只鸭崽。”
“就不远处卖糖糕那地。”
秋哥儿打发了孙大壮给他买鸭崽去了,没一会儿也拎过来几只。
几人在庙会上吃了饭才回去,宋宁没咋吃,今天一上午他嘴都没闲过,晌午几人吃了驴肉汤,宋宁吃了两口就推给了魏虎。
牛车在镇口那,几人吃饱了就一路慢悠悠沿路走去,路过一家书斋的时候宋宁被人叫住了,起初宋宁不知道是叫自己的,那人一直喊那小哥儿那小哥儿,他哪里知道是叫自己的。
等人家跑过来了,宋宁这才知道是叫自己的,“叫我的吗?”
“哎,可不,小哥儿,我这有个抄书的活计你要不要接?”
“抄书?你怎么知道我识字的。”
拦他的是个中年汉子,应该是这家书斋的掌柜,那人说道:“过年的时候见过小哥儿在镇上卖对子,那字写得真好,刚好我这时常有些书要抄,小哥儿的字写得极好的。”
“真的?”
“那可不,一本书二三百文不等,这纸我们书斋提供不用担心。”
宋宁一听这活计比他给画花样子挣得多,当即就给应了下来,“那我接。”
“刚好,这有些兰若心经要抄,人家祈福要用的,巧了不是,这活儿就派给小哥儿你了,极合适的。”
宋宁没想到出来一趟还能接到抄书的活计呢,几个人又扭头进了书斋,这家书斋还不小呢,上下两层。
除了宋宁其他人都是第一次进书斋的门,秋哥儿好奇地到处打量,也不敢随意下手触碰,这书金贵着呢,在给人家摸坏了。
这家书斋门口上挂着南山书斋的牌匾,宋宁倒是没有来过这家书斋买过书,那掌柜的边给宋宁拿东西边说道:“鄙人姓张,小哥儿写完拿镇上就是了,小哥儿的字我是见过的,只要写得干净就行。”
宋宁应了下来,“我姓宋,叫宋宁。”
“宁小哥儿看着年岁不大,字写得倒是极好的,我家小哥儿看着和宁小哥儿差不多的年岁,天天不着调的到处跑。”
宋宁笑了笑也不知道该怎么接话,这掌柜家的小哥儿应该是极为活泼的一个小哥儿。
掌柜的把纸张给了宋宁,“小哥儿看着写就是了,要写漂亮一些,这兰若心经是一位老太太要的。”
“哎知道了,多谢掌柜的了。”
两人说好的了时间宋宁就拿着东西出来了。
秋哥儿看起来比宋宁都高兴,“这一单子竟然能挣到二三百文呢,要是让我绣花的话不知道要绣多久呢!”
“可秋哥儿你会的我不会。”
“反正我没你厉害,还是识字好呀。”秋哥儿很是羡慕,扭头就和孙大壮说道:“等咱生了崽了,不管小哥儿小子都送去读书,识些字总是好的。”
孙大壮什么都听秋哥儿,点头给应了下来,虽然乡下人家供个读书人不容易,但也不求考中童生秀才啥的,识上几个字总是好的。
宋宁心里也起了念头,或许等日后攒了银子就能实现了。
几个人赶着牛车回去了,宋宁准备明日了就开始写抄那些心经,今天玩累了歇一歇。
陈翠花把买来的鸡崽鸭崽分开养在了后院,宋宁抱着小彩狸去看家里的鸡鸭,生怕小彩狸去扑家里的鸡崽儿,宋宁絮絮叨叨了好几遍,“不许咬,不许咬知道了吗?”
小彩狸现在有个五六斤那么重了,被宋宁抱着怀里毛绒绒一大坨,小彩狸被宋宁絮叨地有些烦了,后腿儿一蹬就跑一边去了。
“娘,小彩狸不会咬鸡崽鸭崽吧?”
“没事,我瞧着一点,要是咬了就把它给栓起来。”
宋宁有些不乐意栓着小彩狸的,心里盘算着要是小彩狸咬鸡崽鸭崽的话,那就让魏虎哥把栅栏弄高一点。
好在小彩狸是个乖的,跟巡视自己地盘似的过去转了转,倒是没有往圈里蹦,喜得宋宁抱住它亲了好几口,“你真乖。”
宋宁喜滋滋地抱着小彩狸进屋去了,“魏虎哥,小彩狸真聪明,不让它咬咱家的鸡鸭它就不咬。”
宋宁抬头一看魏虎正在看书呢,看得还是他今儿买的书!
宋宁愣了一瞬抱着小彩狸赶紧跑出来了,真是的,谁家青天白日的看那种书啊!
魏虎也没想到宋宁会突然进来,宋宁说那本是给他买的,他刚回来的时候忙着给家里大黄牛喂了些草,等进屋准备换下这身短褐的时候才想起来胸口有本书呢。
魏虎好奇不已,他大字不识一个的,他还能看懂书?
看了,懂了。
魏虎有点受到冲击,原来还可以这样啊。
魏虎把书给收了起来放在枕头下,想起什么又微微皱眉,他家宁哥儿为啥给他买这种书,难道是自己弄得他不舒服了?
晚上饭是陈翠花做的,她炒了个腊肉笋子,韭菜炒鸡蛋,今天过节呢,吃得比平日里好了不少。
宋宁端着碗默默扒饭,连看魏虎都不敢看的。
魏虎轻咳一声,“娘,家里现在农活也干完了,明儿我就进山了,我想在山上待上几天再下来。”
“那怎么成,你该打猎打猎,往山里走那么深做什么,如今咱家牛也买了,鸡鸭也都有了,你娘我和宁哥儿也都是能挣铜板,要你挣那个卖命钱做什么。”
宋宁也嗯嗯点头,“娘说得是,咱家如今都是能挣银子的,虽然算不得富贵,但这肉也不愁吃的,魏虎哥,你就在外面打些野鸡野兔就成了。”
“我是家里的男人,总不能让你和娘一直劳累。”
宋宁连连摇头,“我不累的,给人家画画抄书我都是喜欢的。”
“家里的地太少了,总觉得心里不安稳,我想早些挣了银子也好买上一些地,到时候家里吃粮食也不愁。”
理是这个理,但宋宁还是舍不得魏虎进深山老林去打猎,那里面多危险呀,要是碰见什么野兽可怎么好。
家里缺银子使的时候,那会儿魏虎是经常进去打一些大的猎物,狍子野猪还有鹿这些,都是值钱的猎物,虽然不容易猎到,但每次都能解一下燃眉之急。
“放心好了,你问咱娘,之前我都是去过的,到时候攒了铜板了多置些田产,或者在镇上开个铺子都是成的。”
虽然宋宁心里不愿意,但还是就这么订了下来。
夜里睡觉的时候宋宁趴在魏虎的胸口,“魏虎哥,山上那么危险你能不能不去了,如今咱手头还有三五两银子呢,平日里咱三在挣着,不缺吃喝的,我觉得这日子挺好的。”
“宁哥儿以后想做什么?”
“我嘛,还没有想好。”
“小骗子。”
“我想多给家里置地,咱娘之前也是一直想在镇上做个小生意,奈何家里银子紧张,宁哥儿你呢?”
宋宁支棱起了脑袋,“我想做夫子,教小哥儿女娘读书识字,带上三五个小孩子,你接我回家,咱两一起回家吃饭去,夜里睡觉的时候你抱着我。”
魏虎笑了一声,“好,日后给我们宁哥儿在镇上开个学堂。”
宋宁哼了一声,“不用你操心,我自己会攒钱,咱娘说那山上那么危险,不想你去。”
“咱娘夸大了那是,之前我进山的时候,咱娘还一起跟着去捡些山珍呢。”
“真的?”
“真的,不熟的人可不能轻易上去,我都在山上转了那么些年了,你还怕我丢了不成。”
“我是怕你被老虎吃了,哼。”
“我就是老虎,谁还能吃了我不成。”
“那日后你也带我进山去,我也要去看看。”
“成,日后带你进山玩玩。”
宋宁这才放下了点心,抱着魏虎撒娇,跟猫儿似的有一下没一下地蹭着他的胸口。
“我明日就要进山了。”
“嗯,我知道。”
“我三五日才下来。”
宋宁从魏虎身上翻了下来,“我知道,来吧!”
魏虎轻笑一声不客气地亲了上去,不知道是不是刚看过书,今天魏虎格外得能折腾,拉着他一连换了几个姿势,宋宁眼泪止不住地掉,不知道是疼得还是爽的。
后悔啊,压根就不该给他买那本书的!
“魏,魏虎哥,这要是冬天了,咱两肯定都得得了风寒了。”
魏虎停顿了一瞬怀疑自己是不是不够努力,他的小夫郎还有心思想这些东西,拉着人困在了自己怀里,零落的哭泣声被撞碎,宋宁这才不说话了。
等第二天他在睁眼的时候旁边已经没人了,宋宁嘶了一声爬了起来,腿都是软的,爽是爽了,就是有点爽过头了。
果然秋哥儿说得对,男人不能惯着!
宋宁穿上衣裳起来了,看见他娘在厨屋烙饼子呢,过来帮忙烧火,宋宁声音有些沙哑,“娘,魏虎哥呢。”
“在后院打扫呢。”
见魏虎没走呢,宋宁这才松了一口气。
陈翠花一早就起来发了面,昨儿从镇上还买了一些肉呢,剁成了肉沫炒了个酱肉出来,发面饼子一煎,然后把酱肉给抹上去,可香了。
因为今天魏虎要进山呢,酱肉饼子就做了不少出来,一个人在山上做饭总归没有家里方便,到时候这饼子用火一烤就能吃了。
“对了,娘,魏虎哥在山上睡哪呀?”
“山上有院子,是几个有经验的猎户弄的,平日里谁要是去了,都能去那落落脚。”
“那就好。”
魏虎在后院收拾好也出来,三人吃了酱肉饼子喝了红豆粥,陈翠花帮着给收拾了一些米面干粮这些,“别在山上待那么久,该下来下来。”
“知道的娘。”
宋宁也不舍地送了魏虎出了门,等人看不见影子才回屋了,他还没和魏虎哥分开这么久过呢。
宋宁也收拾了收拾开始抄书,一时不查时间过得到挺快,中途他娘给他端了次红枣水,等他在回过神的时候都要晌午头了,听见外面卸东西的声音他这才回过神。
宋宁揉了揉手腕出来,就看见他家院子里倒了不少的毛笋,“娘,你弄这么些笋呀!”
“这不正是笋子好的时候,刨了一些出来,要是一背篓一背篓往镇上卖还不够人力呢,现在有了牛车了,倒是能挣上一些。”
这笋子又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一背篓都买不了几个铜板的,沉不说还卖不上价,反正家里现在有了牛车了,能挣一些是一些,总比闲着强。
“娘,我下午和你一起去弄吧。”
“你哪里干得了这些,这笋子还不如你抄书挣得多呢,娘就是闲不住弄上几个铜板,就当时玩了。”
家里少了魏虎,吃饭的时候只有宋宁陈翠花两人,宋宁还有些不自在呢。
下午的时候宋宁接着抄书,好在小心抄下来没有错字,抄累了就去后山找他娘去溜达溜达。
宋宁伸了下懒腰,现在春光正好,野花开得到处都是,路边的桃树也开得绯红一片。
宋宁来的时候陈翠花抡着锄头正在刨笋子呢,笋尖露出一点,他娘三两下就给搂了出来,旁边已经扔了一小堆了。
“娘。”
“宁哥儿来了,去坐那歇歇去。”
“娘,我还没挖过笋子呢,我帮你挖。”
“成,你玩玩就行了,别累着了。”
“哎。”
之前在宋家家境好的时候,一到了三月份就和一些小哥儿女娘去踏青,现在想来还不如这好玩呢。
宋宁拿着小锄头也刨了起来,这会儿后山的人不少呢,有摘野菜的有割草的,还有挖笋子的,就连小孩也跑着在后山玩。
宋宁刨了一会儿头上都微微出汗了,但他兴致极高,找准一个笋尖尖,拿着锄头在边边上刨土,最后再用锄头一下去给刨断了,笋子就出来了。
宋宁挖的时候刨出来的笋子不大,不如陈翠花挖得好,宋宁挺喜欢刨笋子的,埋头哼哧哼哧一会儿刨了一堆出来。
陈翠花看见笑了,“不少了,走,先背回家去。”
宋宁帮着把笋子给捡到了背篓里,陈翠花怕宋宁背不动,不让他背,自己轻轻松松给背了起来。
宋宁就跟着后面手上拎着两个锄头,两人一到回家去了。
宋宁今儿心情极好,“娘,我喜欢吃笋子,可鲜了。”
“那娘会烧的样儿多了,油焖笋,五花肉焖笋,雪菜炒笋子,腌笃笋,对了还能把笋腌上一些,等冬日了弄老鸭酸笋汤,鲜亮着呢。”
宋宁听得咽了咽口水,“娘,你做饭手艺真好。”
“那是,这村子里我敢说没有人做饭有你娘我做饭好吃了,咱下午就弄个腊肉炒笋子,刚好把那一疙瘩腊肉给吃了,等哪天空了,娘在弄上一大吊肉熏腊肉。”
“哎!”
两人边说话边回了家,路上碰上了李桂芬,李桂芬眼神恶毒地瞪了一眼陈翠花,陈翠花瞪了回去,“晦气!”
陈翠花背着笋子走了,“你要是妒忌我当年嫁给了虎子他爹,那你去抱着他的坟哭去吧,多少年的陈芝麻烂谷子了,还天天惦记着呢!”
“谁惦记你那死鬼男人了!”
这么些年过去了,李桂芬早就分不清是为什么了,她只是见不得陈翠花日子过得比她好,凭什么呀!
要说她李桂芬的日子过得还可以,儿女都有,孙子都有了,日子也算是过得可以,就是这两年魏家日子好过起来了,她家又闹了这些事,她心里不舒服。
“娘,她就是小心眼。”
“不搭理她,娘回家给你炒肉吃。”
第57章 057
院子里的笋子弄了不少, 陈翠花今儿去后山挖了一天,想着等明日了赶着牛车去镇上卖笋子去。
现在还没到做饭的时候呢,陈翠花干脆搬了凳子过来把弄过来的一地笋给收拾收拾。
地里出来的东西难免会沾到土,陈翠花从后院揪了一些苞谷皮把笋子外面的泥都给擦一擦, 虽然不能多卖些铜板, 但笋子看起来却干净了不少。
宋宁学着陈翠花的样子也拿着苞谷皮擦笋子, 陈翠花哎了一声, “不用你弄这些, 一会儿你手脏了, 抄一天书了,也怪累得慌的。”
“娘, 不累的,刚好出来松快松快。”
陈翠花满心的欢喜, 现在日子是过得越发好了,今年家里添了口大黄牛, 鸡鸭这些以前养养都卖了换铜板,今年又买了一群苗儿。
以前总觉得家里日子过得冷冷清清的, 也没个和她说话的人,自从这宁哥儿来了之后,家里这人气儿就旺了起来, 若是以后再添个满地跑的小崽子,这家里才更热闹呢。
陈翠花越想越高兴,手下干活也越发麻利了起来。
“别看这笋子弄了这么好些,卖不了几个铜板的,一个也就一文钱, 大家吃个新鲜,费劲扒拉老沉地弄到镇上, 也值不上几个铜板。”
晚上的时候陈翠花就弄了腊肉炒笋子,米饭也蒸上满满一锅,腊肉炒得油亮油亮的,带着一股松柏的香气,刚挖出来的笋子清脆爽口,宋宁就着米饭吃了不少,香得家里的小彩狸一直绕着他的腿哼唧。
宋宁夜里也不抄书,油灯太暗了,他怕给人家把字给抄差了,一早就洗漱好躺在了床上。
现在已经春天了,盖着被子夜里已经不冷了,宋宁习惯往魏虎那边翻身,一翻身却扑了空,宋宁睡得迷迷糊糊的,不满地嘟囔了两声往魏虎那边靠了靠。
没了魏虎躺自己身旁,宋宁睡得不是很安稳,睡梦中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屋后传来鸡群唧唧叫的声音,还有什么东西被打翻的声音,宋宁本来就睡得不安稳,虽然声音很小但他还是一下子就惊醒了。
刚开始他以为是自己听差了,翻了个身准备继续睡,后面又传来了鸡鸭的叫声,宋宁被吓了一跳赶紧披着外裳起来了。
今天魏虎哥第一天不在家,黑豆花豆也都跟着进山去了,别不是有什么歹人翻进他家院子偷牛吧!
那牛可是全家辛辛苦苦一个铜板一个铜板攒出来的,快三十两的银子呢,那可是全家最值钱的东西了。
宋宁怕家里的牛被偷了,他也没点油灯摸黑去堂屋抄了根棍子,说不怕那是假的,要真是家里进了歹人了,那他就跟他拼了!
宋宁悄摸地打开了堂屋的房门,捏手捏脚来到了陈翠花的窗前,他伸手敲了敲,“娘,娘。”
声音小得还没有他敲窗子声音大呢,外面的月光有些不大亮,宋宁心里本来就害怕呢,风一吹更是打了个哆嗦。
“娘,娘。”宋宁又悄声叫了两声。
“谁!”屋里的陈翠花睡得正香呢,听见外有人叫她厉声就给呵斥了回去。
宋宁忙回头看生怕惊动了歹人,“娘,是我,咱家后院,好像,好像有动静。”
陈翠花一听后院有动静忙也起来了,那后院有牛鸡鸭这些东西,那都是家里的宝贝东西啊!
陈翠花出来朝着宋宁嘘了一声,“娘去看看,我看是哪个不长眼的偷到咱家了!”
陈翠花二话不说就去厨屋拎了菜刀出来,两人猫着腰去了后院,陈翠花伸头朝屋后看了一眼,不甚明亮的月光照得有点看不清,往远了点看分不清是人影还是棚子的影儿。
宋宁也从下面伸头看,瞅了半天也没看见个人影,“娘,没人,是不是我听错了。”
宋宁话音刚落,鸡窝那边又传来哗啦一声,陈翠花拎着刀出去了,“给老娘出来!”
宋宁也忙拎着棍子出来了,“出,出来!”
什么东西嗖得从鸡窝里跑了出来,随后又一个黑影扑了上去给按在了地上,宋宁被吓了一跳啊了一声抡着棍子就要打上去。
陈翠花忙拉住了他,“是咱家小彩狸!”
两人定睛一看家里半大的小彩狸正咬着一个快有它大的东西,抱着按在了地上,甩了脑袋左右撕咬了起来。
两人走了过去,那被咬着的东西听见动静还想跑呢,奈何被小彩狸给咬得死死的,陈翠花笑出了声,“好家伙,原来是只黄鼠狼呀!”
宋宁也松了口气,“我还以为家里进贼了呢。”
“吓我一跳,这虎子刚不在家我也怕有人进来了,没想到竟是只黄鼠狼来咱家拉鸡来了。”
小彩狸叼着那只黄鼠狼就跑棚子顶去了。
两人见不是进贼了也都松了口气,陈翠花去鸡棚一看,那被她收在鸡窝里的鸡崽都跑了出来。
她就怕鸡崽小被黄鼠狼耗子这些给拉了去,每天天快黑的时候就把鸡圈里的鸡给收在她编的鸡窝里,圆底收口的鸡窝,小鸡崽放里面了也出不来,上面又拿了木板给压住口。
两人一看原本该在鸡窝里的小鸡都跑了出来,那藤编鸡窝也倒在了地上。
“呦,鸡窝都给蹬倒了,娘去拿油灯过来,可别被吃了一两只的。”
“哎。”
宋宁应了一声,陈翠花去屋里拿油灯去了,等她过来两人进来抓小鸡崽,这些小鸡崽受了惊吓,这会儿都挤在鸡棚里挤成一堆,人一来吓得唧唧乱叫了起来。
宋宁下手一个一个给抓到了鸡窝里面,“一个,两个,三个……”
“娘,都在呢,没少。”
他家那会儿买了十只小鸡崽,他娘又照顾的精细,一只都没有死。
陈翠花笑了,“别看咱家小彩狸不大,竟能抓住那么大一只黄鼠狼。”
把鸡都收到鸡窝之后,宋宁又把板子给盖上了,一旁的小鸭也同样这样每天都要收在窝里面的,倒是好好的没有被黄鼠狼把窝给拉倒了。
“成了,咱赶紧回去睡觉,这还早着呢。”
“哎。”
“有啥事了别出来,在屋里大声喊娘就听见了。”
宋宁有些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他刚趴在东屋的窗子下,确实挺吓人的。
折腾了这一通宋宁也困了,打了个哈欠裹着被子睡了过去。
第二天天刚亮他就听见他娘已经起来烧火做饭了,宋宁也起来了,昨天本来就没睡好,后半夜黄鼠狼又跑进来偷鸡,宋宁起来都有些迷迷瞪瞪的。
“娘,起这么早。”
“哎,一会儿吃了饭娘去镇上转一圈去。”
今天要去镇上卖笋子呢,陈翠花一早就起来了,麻利地围着灶台转了起来。
这早上还有些冷呢,风一吹宋宁彻底清醒了过来,先去后院把鸡圈鸭圈给打扫了出来,再把压在窝里的鸡崽鸭崽给放出来跑跑,拌了麦麸掺野菜给喂了些。
宋宁拉了家里的牛出来了,“娘,我先带着牛去外面吃点草。”
“哎,一会儿子就回来,别耽误了吃饭。”
“知道的娘。”
这会儿天还早着呢,路边的野草都带着露水呢,宋宁牵着他家的牛也不走远,就在不远处的河沟那让牛吃些草。
乡下人勤快,这一早的就能看见不少人影,有去后山摘野菜的,有去打猪草的,还有扛着锄头下地薅草的……
宋宁就站在一旁看着他家牛吃草,省得他割回家去了,直接牵着牛出来就行了,一会儿吃得差不多再牵回家去就好了。
宋宁看得津津有味,这半大的黄牛低头啃着鲜嫩的野草,长舌头一伸就把草给扯到了嘴里,刺啦刺啦的,一会儿就啃秃了一片。
“宁哥儿,放牛呢。”
“哎,婶子去摘野菜了。”
“弄了一些灰灰菜回来。”
有路过的村里人就打上一声招呼,这乡下的早上恬静一片,宋宁挺喜欢一早拉着他家牛出来,早上的风一吹人都舒服了几分。
宋宁见牛吃得差不多了,拉着缰绳正准备回家去呢,就听见河沟那个地方有小孩子嬉闹的声音。
“小瞎子,小瞎子!”
“唔,过来抢呀,过来抢呀!”
这河沟有一米来深呢,里面没有水,宋宁刚开始以为是小孩子在闹着玩呢,听见有人喊小瞎子就伸头看了一眼,就看见几个半大的小孩围着一个小孩欺负呢!
河沟里有个背篓翻倒在地,里面的竹笋都掉了出来,那几个小孩正扔着竹笋玩呢,扔的到处都是,被欺负的小孩低着头正捡呢!
宋宁一看这不是那个拉二胡的半瞎老头家的小孩吗!
宋宁忙拉着牛跑了过来,“干什么呢!干什么呢!”
几个小孩一看有大人过来忙扔下手上的笋子跑开了,那小孩怯生生看了一眼宋宁,低头接着捡他的笋子。
宋宁滑下来帮他一起把笋子给捡到了背篓里,这小孩看着瘦瘦弱弱的,这一背篓竹笋弄得倒是不少呢,也不知道他是怎么背起来的。
“我给你拎上去吧。”
小哥儿摇头,自己背着那么重的竹笋就往上爬,宋宁都怕那篓子竹笋把他给坠下来了,伸手帮他给拖了一把,那小哥儿躬着身子背着那么老重的竹笋走了。
陈翠花饭都做好了,见宋宁还没回来就站在门口喊他,“宁哥儿,宁哥儿,回家吃饭了!”
“哎!来了!”
宋宁牵着他家牛回家去了,他和那小孩顺路,那小孩见他也过来了,低着头走得更快了。
宋宁怕吓到他了,牵着他家牛慢慢悠悠朝家走去。
陈翠花正往桌子上端饭呢,大米红枣粥,水煎饼,宋宁洗了手也过来了,他夹了一块水煎饼放在碗里,他娘做饭就是好吃,这水煎饼煎得金黄金黄的,面糊里还裹了小葱,吃起来别提多香了。
宋宁吃上一口喷香的水煎饼在来上一口热汤,浑身都舒畅了起来,“娘,你在里面打鸡蛋了?”
“打了两个呢,这水煎饼打了鸡蛋最好吃了。”
“可惜魏虎哥他吃不到,也不知道他怎么样了。”
“你虎子哥一个大男人呢,哪有不吃点苦就能挣到铜板的,来试试卷点红腐乳和葱丝,更香呢。”
“哎!”
宋宁吃了两个半才收了手,太香了,一早上吃这么多他都怕撑到自己了。
陈翠花也吃好收拾东西准备去镇上了,她套了牛车把院子里装笋子的背篓往车上搬,一共有六篓子那么多呢。
这一背篓竹笋不少呢,宋宁帮着两个人才能给搬到了牛车上。
“娘,我早上看见那拉二胡家的小孩也弄了不少竹笋呢,他被几个小子给踹到了河沟里欺负,啧,这些小孩。”
“你说兰哥儿呀,叫你吃饭的时候瞧见他了,这小哥儿怪勤快的,一早就起来干活的。”
“这小哥儿也怪不容易的,跟着张半瞎过日子,他家连个地都没有,全靠张半瞎拉二胡过活了,这张半瞎以前就是个游街拉二胡的,也没个住的地儿,不知从哪捡了个小哥儿就在咱村落脚了。”
宋宁听得心里有点闷闷的,后悔刚没有打一顿那几个臭小子,这不是欺负人吗!
陈翠花又找了绳子把几个箩筐给栓好了,她坐上了牛车,“好了,娘去镇上了。”
“哎,娘你慢一些。”
宋宁送了陈翠花出门,他也把屋子里的饭桌给搬了出来,准备在院子里抄书呢。
宋宁坐得端正开始抄书,小彩狸在院子里打着滚儿,不知不觉就到了晌午头,宋宁伸了个懒腰做饭去了,家里就他一个人,他做饭手艺又差,见还有几张水煎饼呢,热了热吃了一些煎饼。
陈翠花下午半晌就回来了,宋宁忙从桌子前起来倒些热茶送了过去,“娘,回来了。”
陈翠花脸上带笑,“这笋子虽然卖不上什么价儿,但还算好卖,这一车也挣了五六十个铜板呢。”
难怪很少见人往镇上卖笋子呢,这要是人背过去一背篓卖不了几个铜板,费力又挣不到铜板,要不是他家现在有了牛车也不会弄这些笋子。
“娘,你吃过了吗?”
“吃了,在镇上吃了。”
陈翠花是个闲不住的,把牛车解下来之后又拉着牛出去吃草去了。
两人一个在家抄书,一个挖笋子卖笋子,日子过得倒是挺快。
宋宁吹了吹纸上的墨迹,快抄完了,魏虎哥都已经进山四天了吧,怎么还没回来呢,说了三五日就回来的,今天不回来的话,那明天肯定要回来的。
宋宁起来走两步,朝着门口望了一眼,就看见他家黑豆拔腿朝家跑了过去,宋宁一喜,“黑豆!”
宋宁朝远处望了一眼,没看见魏虎的身影,应该在后面呢,宋宁朝着后山跑了过去,果真看见魏虎背着东西回来了。
“魏虎哥!”
魏虎也看见了宋宁,朝他笑了笑,宋宁一路小跑过去了,“我想着你这两天就要回来了,还担心你呢。”
“回来了。”
宋宁帮魏虎拎住了手上的野鸡,眼睛亮晶晶地跟在他身旁,“魏虎哥,没遇见什么危险吧。”
“没有,好着呢。”
两人一起朝着家走去,宋宁听见背篓里传来哼唧声,宋宁好奇看了一眼,“魏虎哥,你捉到啥了这是?”
“好东西,一会儿你就知道了。”
魏虎一回家,宋宁就围着他团团转,又是给卸东西又是给倒茶水呢,看见魏虎回来了高兴得不行。
魏虎这一趟收获不少呢,野鸡打了五只,野兔打了四只,背篓里还有两只盖在草下面的东西,宋宁好奇地想下手看看是啥,魏虎忙拉住了他的手,“我来,这小东西凶着呢。”
魏虎掀开了草,只见背篓下面是两只条纹小野猪!
宋宁还是第一次见野猪崽呢,趴在背篓那看得好奇不已,这小东西看见他了也不怕蹦着就要撞他,宋宁看得心痒痒,要不是魏虎说怕咬着他了,他还想下手抱抱呢。
陈翠花也背着笋子回来了,这笋子就这一阵有,过了这一阵就没了,家里有了牛车了,能挣一些是一些。
“虎子回来了呀。”
“娘你看看,魏虎哥带了什么好东西!”
陈翠花把笋子给放了下来,低头一看原来是两只野猪崽,“呦,咋弄到的!这野猪凶着呢,没咋了吧。”
“没,挖了坑引进去的,那野猪见弄不出来就走了,这两小的在坑里待了三日了我才给弄上来。”
这带崽儿的野猪凶着呢,魏虎也不愿意冒险,只是在野猪活动的附近挖了陷阱,引得猪崽儿掉了进去。
“准备咋弄呢,养家里还是卖掉?”陈翠花问道。
“卖了吧,这东西野性大,养大了怕伤人。”
“也是。”
宋宁看了一会儿也忙活了起来,这在山上吃不好睡不好的,回来了不得歇上几天的,他忙去厨屋烧热水去了,一会儿让魏虎哥舒舒服服洗个澡。
魏虎拿了一只蔫掉的野鸡给收拾了出来,家里也有一阵没吃肉了,炖一只野鸡出来。
陈翠花也拎着篮子出去了,“我去买几块豆腐去。”
晚上饭弄得格外的丰盛,笋子炖野鸡,葱烧豆腐,香椿炒蛋,凉拌莴笋叶,馒头也给蒸了一锅出来。
宋宁挨着魏虎不停地给他夹菜,这在山上不好烧火做饭,吃得肯定比不上家里。
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吃饭,就连黑豆花豆都给弄了些鸡爪子鸡脖子拌饭。
“娘,你弄了笋子去镇上卖?”
“哎,这不是家里有牛车了,空着也是空着,刚好拉一些笋子。”
“娘,你一年到头不闲着的,累坏了身子不值当。”
宋宁也嗯嗯点头,“魏虎哥说得对,娘,你也歇歇。”
这笋子一背篓也怪沉的,弄上一天也累得不轻,宋宁劝过但他娘不听,觉得这跟捡铜板似的,为啥不要呀,以前是家里没牛车,那一背篓一背篓往镇上卖不划算,如今有了牛车了挣一点是一点。
“这不会地里也没啥事,家里也没啥事,总不能坐那闲着吧。”
宋宁扯了一下魏虎的袖子让他在劝劝,这现在干得狠了,以后老了伤到身子就不好了。
魏虎轻咳一声,“娘,你现在这么干,日后累伤了身子还怎么给我和宁哥儿照顾孩子。”
陈翠花听得一喜,“宁哥儿有了?”
宋宁正喝鸡汤呢被呛得咳了起来,“没,没。”
“以后就有了。”
虽然现在没有,但陈翠花听着还是高兴的,还给宋宁碗里又盛了鸡汤,“宁哥儿赶紧给娘生个崽儿,娘就帮你们带崽到时候。”
魏虎这么一劝果然有用,陈翠花说以后不往镇上卖笋子了,在家就是了。
夜里魏虎就躺在了舒舒服服的床上,宋宁一翻身就滚到了魏虎的怀里,果然还是趴魏虎哥怀里睡觉最舒服了。
魏虎哥刚洗过澡,身上还带着一丝皂荚的味道。
宋宁现在总算是体会到什么叫小别胜新婚了,抱着魏虎絮絮叨叨说了起来,说起他走第一天家里鸡圈进了黄鼠狼,说着说着就咯咯笑了起来,“吓死我了,我还以为是偷牛的呢。”
又问了山上的事,魏虎也都给说了,两人都不是话多的人,但好几日不见不由想多说上两句。
说着说着两人就滚成了一团,宋宁羞得脸都红了,这都是什么奇奇怪怪的姿势啊!
宋宁被哄得头脑发晕,魏虎让干什么就干什么,惹得魏虎更是停不下来,闹到了二半夜才心满意足抱着人睡了过去。
要不是想着还要去镇上呢,宋宁都想赖床不起的,宋宁揉着腰打着哈欠起来了,魏虎哥真的坏死了,哄着他一通哥哥相公的乱叫,下了床怎么不见让叫了。
魏虎回来了,家里的牛也不用他拉着去放牛了,他起来的时候他娘正在厨屋做饭呢,看见宋宁起来了也只装做什么都不知道,早点生个崽,家里到时候多热闹啊。
吃了饭魏虎套了牛车,宋宁也跟着一起去了,他要把抄好的心经给人家送过去,牛车上拉着六筐笋子,还有一筐的猎物,两人坐在前面赶牛车。
“娘,我和魏虎哥走了,你在家歇着,或者找人家说说闲话。”
“知道了,知道了,那笋子一文钱一个。”
“知道了,娘。”
宋宁和魏虎赶着牛车去镇上去了,拉着一车的东西,虽然这笋子不值什么铜板,但看着也是羡慕人的,谁不想卖呀,但若是租人家的牛车,这卖笋子的铜板都不够租车钱呢。
第58章 058
宋宁坐在前面悠闲地晃着脚, 现在春光正好微风拂面,种下去的春小麦都已经冒出头了,宋宁心情不错地靠着魏虎。
这会儿太阳暖洋洋的,宋宁昨天没睡好, 靠着靠着就开始打起了哈欠。
“困了?”
“都怪你。”
宋宁有些脸红, 要不是昨天折腾那么晚, 他能犯困吗?
魏虎轻笑了一声, 惹得宋宁不轻不重给了他一拳头, 落在魏虎身上跟挠痒痒似的。
前面有人, 魏虎扯着牛往旁边让了让,前面背背篓的人看起来是个小孩子, 那么大个背篓背起来就只露出一个脑袋,看起来跟背了一个沉重的乌龟壳儿似的。
宋宁忙扯了一下身旁的人, “你看那是不是兰哥儿?”
“兰哥儿?谁家的小哥儿呀?”
“哎呀,就是张半瞎家的小哥儿呀。”
宋宁一说张半瞎, 魏虎这才反应了过来,知道他家有个小哥儿, 但却不知道叫什么,魏虎赶着牛车错了过去,回头一看还真是张半瞎家的小孩。
魏虎扯了下缰绳停下了牛车, “兰哥儿去镇上呢。”
宋宁也跳了下来,“刚好我们也去镇上捎带你一程。”
那小哥儿有些防备地看着两人,看样子有些不乐意上他们的牛车,宋宁朝他笑了笑,“给你捎到镇上就放你下来, 早去早回。”
那小孩这才过来了,魏虎双手拎着背篓给放在了牛车上, 虽然只有半背篓的笋子,但对于一个只有六七岁的小哥儿来说已经很重了,也不知道他背着走了多久了才走到这。
兰哥儿也不要人扶,自己扒着牛车上来了,往后面一坐也不说话。
宋宁看他坐好了才扯了下魏虎让走吧。
宋宁没想到这小哥儿弄了笋子竟然往镇上卖呢,那半背篓能卖上几个铜板呀。
前几日碰见这小哥儿被人家欺负,宋宁没帮到他心里一直觉得不舒服,今天碰见了,总算是能帮上这小哥儿一把了。
他坐在前面也没和这小哥儿搭话,兰哥儿看起来不太想和他说话,看人的时候眼神里都是戒备。
牛车晃晃悠悠来到了镇上,一到地兰哥儿就先跳了下来,宋宁朝人家笑着,“要不要和我们一起卖?一会儿走的时候捎带上你一起走。”
“不用,谢谢。”
这是宋宁第一次听见这小哥儿开口说话,声音有些沙哑,兰哥儿下了牛车背着东西就走了。
宋宁还想说什么呢,那小哥儿头也不回的走了。
算了,这兰哥儿看起来不太愿意盛自己的人情,也不知道张半瞎怎么把这小哥儿给带大的,爷孙两也怪不容易的。
听他娘说都已经七岁了,还那么瘦小,衣裳穿得破破烂烂的,虽然三月份已经暖和了,但也不至于穿草鞋呀。
“他可真可怜。”
“兰哥儿看起来性子有点倔。”
宋宁点头,“我要是给他送东西他肯定不要。”
两人也没在集市上卖东西,要不然还得交上五文钱的市银,这一背篓竹笋才卖多少铜板呀,不划算,反正有牛车,干脆拉着沿街叫卖。
“卖笋子,卖野鸡野兔……”
魏虎叫卖了起来,宋宁也跟着喊了起来,他声音清脆喊起来似乎比魏虎更管用一些。
有人家开了门过来问怎么卖的,宋宁拿着笋子给人家看,“都是新鲜的呢,一文钱一个,便宜着呢。”
这笋子卖得便宜,倒是不愁卖,那妇人给宋宁指了一下,“去那边树那卖,一喊人都出来了。”
“哎,多谢了。”
那妇人也跟了过去,朝着隔壁几家就喊了起来,“王姐刘夫郎,有卖笋子的,要不要!”
这位妇人一吆喝隔壁几家都纷纷出来人了,不是什么稀罕东西,一文钱一个随便挑,有人拿着篮子装了一篮子回去,反正便宜。
“还有野鸡野兔呢,咋卖的?”
“野鸡四十文一只,野兔三十文。”
“你这野鸡也太贵了,三十五文我要一只。”
宋宁笑着说道:“这野鸡野兔都是我相公辛苦得来的,婶子要是想要三十八文一只,再送您一些笋子,笋子炖鸡,那汤别提多鲜亮了,昨天我娘弄了一锅,那汤橙黄橙黄的。”
那位妇人被宋宁说得心动,要了一只野鸡,宋宁给送了几个笋子,大家都高兴了。
背篓里的两只小猪崽儿哼哼唧唧的,魏虎给抱了出来拴在了牛车上,一时间倒是引得不少人看了过来,“呦,竟然还猎到野猪崽了呢,这可不常见呢。”
镇上的人家鲜少有养猪的,猪崽儿大家都见过,倒是这野猪崽儿不多见,听说有野猪崽儿,一时间不少人纷纷过来看热闹。
小孩子围着野猪看了起来,就连大人都纷纷伸头看了起来,越来越多的人围了过来,好事的人问道:“这野猪崽儿怎么卖的?”
“三两银子两只。”
“那不便宜呢。”
大家都是看热闹的,就算是买了猪崽儿也没地方养的,这对猪崽儿要么卖给乡下人家养着,要么富贵人家买来吃烤乳猪。
不过倒是帮他们吸引过来不少人呢,原本还打算卖了这个地在换一个地方呢,谁知道这看热闹的人多了起来,这笋子野鸡野兔竟然都卖出去了。
最后剩下一些个头不大的笋子,也都便宜卖完了,没想到竟然卖这么快。
两只野猪崽儿被围着看得哼哼唧唧的,东西都卖完了,还有不少人围着看看呢,魏虎把两只给猪崽儿给收到了背篓里,朝看热闹的人道了声谢赶着牛车走了。
宋宁腰间的钱袋子鼓了起来,野鸡野兔得了二百七十多文,六背篓笋子应该有个四十来文,宋宁挺高兴的。
“魏虎哥,先去书斋一趟,我把抄的书给送过去。”
“哎。”
两人又赶着牛车去了南山书斋,这会儿没啥人,宋宁抱着布包进来了,“有人吗?有人吗?”
“哎哎哎,这呢,要什么书呀?”
一个头发有些乱遭的小哥儿从柜台下面钻了出来,手上拿着毛笔,脸上都沾上了墨汁,不知道趴在柜台那干嘛呢。
“我找掌柜的。”
“我就是掌柜的,我家有啥书我都门清。”
宋宁一听是书斋的人就把东西拿了出来,“我接了你家的抄书的生意,这份心经我给抄完了,给你送过来。”
“我爹说多少了吗?”
“二百二十文。”
这小哥儿拿着抄好的书看了看,爽快地给拿了铜板,“没想到你字写得不错呀,这心经抄得真漂亮。”
宋宁眨了眨眼,“你认得我?”
“呀,你忘记我了,那我可要伤心了,那天上巳节你还在我这买了书呢。”掌柜的小哥儿朝着宋宁挤眉弄眼,“怎么样,还不错吧,我画得呢。”
宋宁脸色爆红,没想到他就只是买了本书,竟然又碰见那个小哥儿了!
他拿了铜板落荒而逃,白小云忙叫他,“哎哎!这还有书要抄呢,你别走啊!”
魏虎站在门口没进来,但也听见这两人说啥了,看见他家夫郎跑出来了,魏虎有些想笑,脸皮这么薄。
宋宁刚被调侃了一句,他原本想着问还有没有抄书的活计呢,被人家一说脑袋发热跑了出来,连正事都忘记问了。
听见人家叫他,他这才红着脸进来了,“什么,什么活计?”
白小云从书架上抽了几本经书给他,“那些富家郎君夫人,供奉的时候喜欢用手抄的经书,这些你拿回去抄就是了,你的字好,反正都是不愁卖的。”
“谢谢。”
白小云把纸张数好了给宋宁,宋宁小心都给用布给抱了起来,拿好他就准备走了,白小云拉住了他,“喝口水在走嘛,急什么呀。”
宋宁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呢,哪里还肯喝他的茶呀,要不是被人家拽着早跑了,白小云确觉得宋宁是个妙人,拉着他不让走,还朝外面喊了一声,“这小哥儿的男人,你也进来喝口茶水吧。”
“不了,不了,他不渴。”
宋宁连连摇头,怎么肯让魏虎也进来凑热闹,魏虎要是在进来了,那他才要找块豆腐把自己给撞死呢。
魏虎就坐在门口的牛车上呢,自然听了个一清二楚,两个小哥儿说话呢,他凑什么热闹呀。
白小云自来熟地拉着宋宁坐到了一旁的椅子上,又兴冲冲地在柜台那扒了一罐茶叶出来,“我最喜欢的龙井茶,你尝尝。”
宋宁这下子想走都走不了了,硬着头皮在这喝起了茶,白小云确挺喜欢的宋宁,“对了,你还没告诉我你叫啥呢,我叫白小云,你呢,我原本以为你是乡下人家呢,没想到你竟然还识字呢。”
“我,我叫宋宁。”
“宋宁呀,你名字还挺好听的。”白小云笑眯眯地给宋宁倒了一盏茶,“尝尝这茶叶,我从我老爹拿抠过来的呢,他说我牛嚼牡丹,还舍不得给我呢。”
宋宁朝他笑了笑,这茶闻着一股清香,确实是好茶。
白小云朝着外面抬了抬下巴,“你男人在家种田的?那你家应该挺富裕的,还能让你一个小哥儿读书识字呢。”
“我家原是镇上的人家,后来就不行了。”
“哦,你是谁家的哥儿呀?”
“宋家,家里有间米铺子,幼时读过几年书。”
“哦,我知道了,难怪呢。”
白小云嘀嘀咕咕和宋宁说了不少话,还悄声问道:“我又新画了春风图,你还要吗?”
宋宁正喝着水呢,被他这么一问咳得脸都红了,“不不不,不要了。”
“啧,可惜了,我画得那么好无人欣赏。”
宋宁抱着他的东西赶紧跑了,“我走了!”
白小云追出去喊了一声,“下次你抄好了,你来送哈,你要是让你男人过来送,小心我难为他!”
宋宁连滚带爬上了车,扯着魏虎的袖子让他赶紧走,魏虎失笑一声赶着牛车走了。
宋宁好不容易脸不红了,临走了被调侃了这么一句,脸又红了起来,额头都出了一层细密的汗。
“热了?”魏虎逗了他一句,惹得宋宁没好气地又给了他一下,“不许笑了!”
魏虎不敢笑了,怕把人真逗弄过头了给惹急了。
两人赶着牛车去了集市上,宋宁坐在牛车上看车子,魏虎背着背篓下去卖猪崽儿去了。
等魏虎走远了,宋宁这才偷偷松了口气,早知道就不买那本书了,宋宁揉了揉自己的脸把自己给埋了膝盖上,好丢人啊!
魏虎背着背篓在集市上逛了起来,“野猪崽儿,卖野猪崽儿。”
听见有人卖野猪崽儿,不少人纷纷看了过来,但都是看个热闹,也不见有人买的,三两银子两只,不便宜,买了又没地儿养。
这两只小猪崽儿不好卖,魏虎拎着背篓走到另一头了也没见有人要的,要是卖不出来了就便宜卖给酒楼,带回家了还要费心照顾。
魏虎拎着背篓折返了回来,一路上都是伸着脖子看得,不见得有人买的,魏虎都准备一会儿拎到酒楼呢,被人家给叫住了,“那汉子,给我瞧瞧。”
叫住他的是个肉铺子的屠户,倒是觉得这野猪崽儿挺好的,过来就拎着野猪的后腿瞧了一起来,“一公一母呀。”
“嗯。”
“养大了做种猪倒是不错,给我吧。”
这屠户爽快地给了三两银子,他家在镇子外面养得有十来头猪呢,不少富裕人家吃个新鲜,到时候养大了配个种,这野猪肉比家猪肉紧实,到时候有的是人家买账。
魏虎拿了银子,又在这割了一条肉。
路过首饰铺子的时候觉得一个竹纹手镯很适合他家夫郎,他早就想给他家小哥儿买个银手镯或者银簪子了,但之前想着买牛呢,大雪封山他又不好进山。
如今得了三两的银子了,他手头也宽裕了起来,让伙计把那个竹纹手镯被包了起来,魏虎放在了胸口,心情不错朝着集市口走了过去。
宋宁见人过来把牛车从树上解了下来,他看了一眼空着的背篓,“卖掉了呀,我还以为卖不动呢。”
“卖给一家肉铺子了。”
宋宁啊了一声,“那么小,倒是可惜了。”
“没,人家买了当种猪呢。”
宋宁笑了起来,“你这人怎么说话说一半呀。”
两人今儿东西卖得快,魏虎又割了肉,回家的时候刚好晌午头,回家吃就是了。
魏虎从宋宁腰间摸过来钱袋子,把剩下的银子给放了进去,宋宁看见没有三两银子也没问,想着魏虎身上总要带一些银子。
宋宁心情不错,今儿卖了不少的东西,不少挣呢。
“魏虎哥,你在家歇几日在进山,你不要光说娘不歇着,你也要歇一歇,山路那么远,你在上面几日饭都吃不上热乎的……”
宋宁絮絮叨叨说了起来,突然觉得手腕上一凉,他低头一看手腕上被套了一个亮闪闪的银手镯,宋宁愣了一瞬,“什么时候买的呀?”
“刚买的,很适合你。”
宋宁手腕纤细,皮肤又白,他不知道握住过多少次,买回来的银手镯给他家夫郎戴上去刚刚好,很少漂亮。
宋宁晃着手上的竹节银手镯很是欢喜,“我很喜欢,魏虎哥,谢谢你。”
他在宋家的时候不缺银手镯戴,走的时候吴彩娥一个都不许他带出去,但这个银手镯不一样,是魏虎辛辛苦苦进山打猎换来的。
宋宁心里软成一片,瞧着路边没人飞快亲了一下魏虎,然后若无其事地看着前面。
魏虎被宋宁勾得嘴角的笑意怎么都落不下。
宋宁很是喜欢手腕上的银镯子,时不时地晃着看了起来,“咱娘看见了会不会说咱两乱花银子,花了多少呀?”
“一两半,没事,咱娘手腕上也带着一个呢,那是咱爹送的。”
言下之意他也该送给宋宁的,乡下人家日子好过一些的人家,有的订亲事的时候就把手镯一并给送过去了,魏虎还觉得自己手镯买的晚了呢。
两人回来的还早,回来的时候就看见他家院子里又倒了一些竹笋,宋宁从牛车上跳了下来,“娘,你怎么又去弄笋子去了。”
“没,这才弄了一点,趁着现在有弄过来一些,弄成泡椒笋子咱自己吃。”
宋宁从钱袋子里抓了一把铜板也没数,“娘,这是今儿卖笋子的铜板。”
陈翠花不肯要,“你们拿着就是了,一家人哪里分这么清的。”
宋宁非要塞过去,“娘你拿着,日后给家里的孩子买东西。”
陈翠花被逗得一喜,“成,到时候家里崽儿吃的穿的,娘都包圆了。”
陈翠花接铜板的时候看见宋宁手腕上多了个银手镯,她拉起宋宁的手看了看,“呦,这镯子真漂亮,虎子给买的吧,娘手上这个也是魏虎他爹给买的呢,戴了有二十来年了都。”
宋宁嗯了一声,“魏虎哥给买的。”
今儿从镇上买了肉了,陈翠花让魏虎擀了面条出来,她弄了个炸肉酱出来,拌着面条吃可香了。
下午宋宁也没啥事,牵着他家牛出去放牛去了,他找了秋哥儿一起,这春光正好呢,在外面溜达溜达人也舒服。
秋哥儿拎着他的绣花篮子就出来了,孙婆子看见了哎了一声,“秋哥儿,在家歇着吧,出去跑啥呀这是。”
“娘,我在家胸口闷得慌,我想出去。”
“那你别跑远了,玩一会儿就回来吧。”
“知道了。”
宋宁心里还疑惑呢,怎么了这是,他之前常找秋哥儿出来玩,今天他婆婆怎么这么关心他。
两人一同找了个水草好的地方坐了下来,宋宁也把他的篮子给放在了草地上。
秋哥儿的篮子里装的都是针线这些东西,宋宁篮子装得都是炒货果脯这些小零嘴,两人坐在草地上边吃东西边说着话。
秋哥儿见里面有杏干不由多吃了两个,宋宁把篮子往他那推了推,“这杏干酸得很,我一次吃不了几个,你吃。”
秋哥儿也不客气抓了几个吃了起来,他有些不好意思地很宋宁小声说道:“宁哥儿,我有了。”
“有啥了?”
秋哥儿哎呀了一声,“有崽了呀!”
宋宁手上的果脯都掉在了草地上,“你,你有宝宝了!多久了?”
“还不到一个月呢,前儿一直腰疼,我以为是下地干活累到了呢,去郎中那看了看,有了,吓死我了,还给开了两副保胎药喝着呢。”
宋宁也跟着紧张了起来,“我说你娘咋不让你出来呢,我送你回家去吧。”
“没事,我都在家歇息了好几日了,闷得慌,出来转转好多了。”
宋宁有些羡慕地看着秋哥儿,他怎么没有呀,他也想要,“我能摸摸吗?”
“能呀,也摸不出来啥,就是我肚皮。”
秋哥儿说完就咯咯笑了起来,拉着宋宁的手就放在了肚子上,宋宁也没摸出来个啥,也跟着笑了起来。
“你娘是个喜欢说道呢,这次怎么没听说你有孕了。”
“她虽是个舌头长的,但这事她可不敢往外说,听老人说月份小的时候不能乱说,我也不知道为啥。”秋哥儿笑了起来,“不过她最近也不爱往外跑了,饭也做得勤快了,也不说我了。”
“这不挺好的呀。”
“是挺好的,还不是因为我现在有孕了,她呀,反正顶不上翠花婶子,我也给她说了,让她少去外面说人家闲话,不积点德,以后家里生出来的孩子嘴也长,她就老实了。”
宋宁也笑了起来,“还是你有法子。”
秋哥儿在家里闷几天了,今天出来吹吹风倒是觉得好受了不少,宋宁带的杏子干他吃了不少。
两人正在说话呢就听见有小孩吵吵嚷嚷着跑了过来,“过来呀,过来呀!”
“呜!哈哈哈!”
宋宁扭头一看不远处几个小孩踢着地上的背篓,被围在中间的小孩还被一把给推倒在了地上,宋宁忙站了起来,上次没好好教训教训,这几个小孩又在欺负人呢!
宋宁上前一把把那个推人的小孩给推倒了,“你怎么欺负人呀!”
被他推倒在地的小孩爬了起来,“你欺负小孩!”
秋哥儿也过来了,宋宁喊了一声,“秋哥儿,你别过来,站远些!”
宋宁是怕这几个小孩在冲撞了秋哥儿,几个小屁孩而已,他还对付不了了?
“你是谁家的小孩!”
“你管我是谁家的!”
那个小孩哼了一声,带着那几个小子一道跑远了,兰哥儿被推倒在地滚了一身的泥土,宋宁把人拉起来给拍了拍土,“下次再有人欺负你了,你告诉我,我帮你打他们。”
秋哥儿也过来,“张半瞎家的小孩,我记得叫兰哥儿。”
“是叫兰哥儿,那几个小子也太过分了!”宋宁有些生气。
兰哥儿把宋宁的手给扫开了,拎着地上的背篓就跑开了。
第59章 059
秋哥儿哎了一声, “这小哥儿怎么跑了。”
“上次我见就是那几个小孩欺负他,这次又是这几个小孩,那都是谁家的小孩呀,也太过分了!”
“带头那个是老石家的小子, 叫铁蛋儿的, 家里人给惯得了, 打一顿就老实了。”
两人在这说了会儿话, 宋宁就牵着他家的牛回去了。
宋宁回来的时候陈翠花正在院子里剥笋切笋子呢, 魏虎也在一旁帮忙, 刚又去后山弄了一些回来,这地上倒了不少的笋子呢。
魏虎看见宋宁垮着个脸以为他被人家欺负了, 刚不说出去放牛去了,怎么回来就不高兴了。
“怎么了, 可是谁欺负你了。”
“没有。”宋宁把牛给拴在了院子里树上,“魏虎哥, 你还记得兰哥儿吗,就是那个拉二胡的他家的小哥儿。”
“记得, 怎么了?”
“我这几次出去放牛,老是看见村里有几个小子在欺负他,那兰哥儿已经够可怜的了, 还要被人家欺负。”
“你说起兰哥儿呀,他家日子是不好过,最近也没见张半瞎出来了,别不是生病了。”陈翠花说道。
“那一会儿我拿些米面给他家送过去,他家日子过得艰难, 也不容易。”
宋宁摇了摇头,“别了, 我看那小哥儿是个要强的,给他肯定是不会要的,不如……魏虎哥、娘,反正咱家的牛每天都要放,不如雇了兰哥儿给咱家放牛,他日子也好过一点。”
“成呀,还是我家宁哥儿聪明。”陈翠花一口给应了下来,“那等会我把这笋子切好去瞧瞧,一天给他五个铜板少不少?”
“娘,不少了,给多了怕那小哥儿觉得咱家可怜他,到时候隔三差五地送些吃食就行了。”
“成。”
宋宁这才高兴了起来,越想越觉得这个主意好,虽然他家的牛不缺人去放,但给了兰哥一个活计,他日子也能好过点。
宋宁也下手剥笋子,弄完了一会儿就去兰哥儿家一趟,他也不知道这小哥儿家在哪住着呢。
知道宋宁心急,魏虎也拿了刀帮忙一起切笋子,宋宁一个人剥笋供着两个人也是供得过来的。
陈翠花手脚麻利地把笋子用泡椒水给腌上了,她去年腌了一罐子还没到冬天呢就吃完了,今年就多弄了一些。
陈翠花很是自豪地说道:“宁哥儿还没吃过娘泡得笋子吧,酸酸辣辣的,挺好吃的,早上捞出来配着个粥味道儿可好了。”
宋宁眼睛一亮,“娘,这笋子得泡多久呀?”
“怎么也得十天半个月才能泡好。”
“那我能给秋哥儿捞上一碗吗?”
“成呀,反正今年这笋子泡得多,弄了两坛子呢。”
宋宁想着秋哥儿说他胃口不好,那倒时候笋子泡好了送他一些,说不定他喜欢呢。
陈翠花洗了手出来了,拿了篮子装了五个鸡蛋和一些炒花生,也不多,怕拿多了人家觉得她家在可怜人家。
“成了,宁哥儿,咱去张半瞎家瞧瞧去。”
“哎!”宋宁忙跟了上去。
宋宁跟着陈翠花拐了半天才找到张半瞎的家,宋宁是过过好日子的,来了魏家也没吃过苦,就算是刚来那会儿家里没什么银钱,但魏虎打着猎呢,也没缺过肉吃。
如今看着张半瞎家露洞的屋子,七倒八歪的栅栏,宋宁这才知道这小哥儿过得是啥苦日子,难怪那么瘦呢。
这家里虽然破旧了些,但院子还是挺干净的,他家的栅栏是埋的一些树枝,应该是兰哥儿自己弄的,院子里张半瞎拿着个拐杖正呆坐在那呢。
“张半瞎,在家呢。”
陈翠花叫了一声,张半瞎这才抬头瞅了过来,虽然不知道能不能看见,“谁呀,有事?”
陈翠花拎着篮子过来了,“我,陈翠花,魏虎他娘。”
“哦,虎子他娘呀。”
张半瞎抓着拐杖哆哆嗦嗦站了起来,摸索着就要给搬凳子,陈翠花哎了一声,“你坐那就是了,我自己来。”
张半瞎这才又坐了下来,宋宁自己去屋里找了两个凳子给搬了出来,抬头一看这张半瞎家的茅屋顶都是露光的,也不知道两人这日子怎么过得。
“娘,你坐。”
张半瞎喉咙里发出呼噜声,呼吸听起来又粗又重,“虎子也来了。”
“张半瞎,你咋老糊涂了,是虎子的夫郎也来了。”
“哦哦。”
宋宁偷偷打量着张半瞎,这老头瘦小瘦小的,有点邋遢,身上还有股难闻的气味儿,两只眼睛灰蒙蒙一片,仔细看起来还有点吓人。
他就见过张半瞎两次,一次是过年的时候他在村口拉二胡,一次是上巳节的时候在镇上看他卖艺,精神头看起来越发差了。
这都三月底了,大家都已经脱了夹袄了,张半瞎还裹着他那个脏到黑亮黑亮的破旧袄子呢。
“张半瞎,最近怎么样了?你家兰哥儿呢,怎么没瞧见了?”陈翠花拉着家长。
“不好,不好,这活计没有冬天的好了,冬天死的人多,这一暖和呀,死的人就少了,就少了。”张半瞎哆哆嗦嗦地说道:“听说,听说咱村的老童生快不行了,到时候还能送他一场。”
“这我倒是不知。”
陈翠花的消息还没有张半瞎灵通呢,他就是做这个的,三里五村的,有的人家死了人了,就喊上张半瞎过去拉二胡唱个哭戏,给个二三十个铜板的,在吃上一顿饭。
张半瞎呵呵说道:“那老童生家里富裕些,肯定会叫我爷两过去的,到时候也能吃点好的。”
“你这老头,哪里有盼着人家死的。”
陈翠花随口回了他一句,她也知道张半瞎爷两就是靠这个吃口饭的,对人家来说是个伤心的日子,但对他们来说那天不仅能挣到铜板了,还能吃上口肉呢。
“你家兰哥儿呢,咋没瞧见呢。”
“出去了吧,一会儿就回来了,就回来了。”
陈翠花知道张半瞎现在已经不是半瞎了,怕是已经啥都看不见了,她直接说道:“我家今年不是买了头牛,我家里人都忙,没空去放牛,你家兰哥儿有事没,没事帮我家去放一下牛。”
“行的,行的。”
“一天五个铜板,就早上一次,管饭吃。”
张半瞎似乎想努力睁眼看看对面的人,但奈何眼珠子睁得在大,除了有些吓人之外也看不清什么东西了,“成的,成的。”
“给你拿了几个鸡蛋和一些炒花生,放这了,明儿一早就让兰哥儿过来我家牵牛。”
“哎哎哎。”
陈翠花把篮子放下了,带着宋宁就离开了,张半瞎还想起来送送呢,陈翠花让他坐那不要动了,这颤颤巍巍拄个拐杖,她都怕张半瞎摔那了。
“难怪今年没看见张半瞎去后山捡柴摘野菜啥的,这眼睛呀今年怕是全瞎了。”陈翠花叹了口气,“也没来过他家,也怪可怜的。”
宋宁嗯了一声,“张半瞎看起来好像病了。”
“人老了,有几个没病的,他家又这样,他还说老童生快不行了呢,他也,我看也难,若是张半瞎没了,这兰哥儿日子可怎么过呀。”
陈翠花摇了摇头,两人一道回家去了。
兰哥儿去后山摘野菜去了,家里没啥吃得了,过了年就很少有人喊他爷爷去拉二胡了,家里的铜板都不够买米的。
他这几天去镇上卖了一些笋子,也才攒下了十来个铜板,买了一些米回来也吃不了几天的。
兰哥儿吸了吸鼻子回家去了,回来就看见他爷爷坐在院子里吃花生呢,兰哥儿跑了过来,“爷爷,你从哪弄得呀,还有鸡蛋哩,五个!”
张半瞎嗯嗯点了下头,“我摸到了,五个呢,今儿做饭的时候打进去一个。”
“爷爷,你从哪弄得呀,可是谁家死人了喊我们过去干活的?”
不怪兰哥儿这么说,谁家要办事了过来喊他们拉二胡都会送一些东西过来,兰哥儿那几天最高兴了,能吃饱不说还能吃得好呢!
张半瞎呸呸了两声,“童言无忌童言无忌,各路神仙老君莫怪莫怪。”
张半瞎嘟嘟囔囔了几句告罪这才说道:“不是那种活计,这次是个好活,你虎子叔知道不,就是之前克妻那个,找你过去放牛呢,一天给五个铜板呢。”
“是那个娶了好看夫郎的那家吗?”
“你这小哥儿,我哪里知道他家夫郎好看不好看,老汉我眼瞎瞧不见,你明儿一早就过去,还管你一顿早上饭呢。”
“成!”
兰哥儿高兴地给应下来了,他可没有白拿人家的东西,他是去给人家干活呢,兰哥儿想起了宋宁,那个好看的夫郎还帮过自己呢,每次碰见都见他在放牛,肯定是忙不过来才喊自己的。
兰哥儿很是高兴,晚上做了野荠菜煮大米,里面还放了一点猪油,鸡蛋也打了一颗进去,剩下的四颗他小心给收到了瓦罐里,省得老鼠偷走了他的鸡蛋。
盛饭的时候兰哥儿给张半瞎的碗里捞得都是鸡蛋穗儿,饭也比自己碗里稠了不少,“爷爷,吃饭了!”
“哎,哎。”
兰哥儿把饭给端到了院子里,扶着张半瞎坐了过去,又把勺子给塞到了他的手里,张半瞎哆哆嗦嗦地端起了碗,“兰哥儿,打鸡蛋了?”
“打啦。”
“嘿嘿,爷爷都闻见了。”
不仅兰哥儿那边高兴,宋宁也挺高兴的,夜里睡觉的时候恨不得在魏虎怀里打滚。
魏虎搂着他不让他乱动了,省得一会儿在惹得自己一身的火气,宋宁咯咯笑了起来,“我真的是太聪明了,我怎么能想出这么好的法子。”
“嗯,聪明。”
“这铜板咱两给出,不让咱娘出,那兰哥儿也是可怜,我长这么大都没见过那么破的房子。”
魏虎被宋宁弄得心软,怎么会有这么好的小哥儿,魏虎把人往怀里搂了搂,“睡觉了。”
宋宁这会儿有点睡不着,悄摸地小手就爬到了魏虎的里衣里,魏虎给他抽了出来,“今天不行,累到你了。”
宋宁砸吧了一下嘴,“好吧,你说咱两成亲也快小半年了,是你不行还是我不行?”
魏虎额角微跳,“你说呢。”
宋宁嘿嘿啥笑了两声,“不知道,下次我不踹你了,我给你说哈,秋哥儿都有了崽崽了,啧,我咋就没有。”
魏虎说这小哥儿今天怎么这么主动,原来是因为这呀,“小哥儿本来就不容易有孕,三五年都有可能,你不要急。”
宋宁被说得有些恼怒,下脚踹了他一下,“谁急了,我才不急呢,到时候没了,你和娘才是最急的。”
“嗯,我急,我急,睡觉了,昨儿都没睡好。”
“怪谁呀,还不是你折腾得太晚了。”
两人说了一会儿悄悄话就睡觉了,魏虎抱着人都舍不得进山了,这小哥儿真的是拿住他的命门了。
第二天一早听见路上有人说话的声音了,宋宁就起来了,他今天比平日里起得早,兰哥儿要过来放牛,他起来看看。
一家三口差不多一个点起来,这会儿天刚蒙蒙亮,宋宁伸了个懒腰去开他家的柴门去了,兰哥儿应该一会儿就过来了。
宋宁打着哈欠开了门,刚开门坐在他家门口一团黑影就站了起来,吓了宋宁一跳,“你咋来这么早呀?”
陈翠花也挽着头发出来了,“宁哥儿,谁呀?”
“娘,是兰哥儿来了。”
“呦,来这么早呀。”
兰哥儿跟着宋宁进了院子,有些好奇地偷偷看了一眼院子,村里说他家日子过得好,家里还有个猎户,最是不缺肉吃了,兰哥儿想他哪天要是能天天吃上肉就好了。
老童生快没了,他家日子过得也好,那到时候喊他家帮忙了就能吃上肉了。
“我带你去后院牵牛,后院有两条狗,你别怕,不咬人的。”
宋宁带着兰哥儿去了后院,趴在窝里的猎犬看见有外人进来了纷纷站了起来,那么大的狗子看起来都快有这小哥儿高了。
黑豆花豆看见人来了倒是没有叫,宋宁怕他害怕呵斥了两句,“黑豆花豆,卧好,卧好。”
这两条狗太大了,宋宁刚来的时候也是怕的,现在是不怕了,黑豆花豆从来不乱叫的,更别说咬人了,而且还帮着家里打猎挣铜板呢,他自然是不怕了。
兰哥儿看起来倒是不怕,还伸头朝鸡圈鸭圈里看了看,他听见声音了,应该是在窝里呢。
宋宁解了绳子给兰哥儿,“放一会儿该吃饭的时候送回来就行了,有事回来喊人就成。”
兰哥儿点了点头,牵着牛就出去了。
宋宁还怕他牵不住这么大一头牛呢,没想到倒是挺利落的,一看就是在家没少干活。
宋宁又在后院把鸡崽鸭崽给放了出来,让跑一跑,一会儿吃了饭了在过来喂它们。
弄完这些宋宁也出来了,这会儿她娘应该是出去摘野菜去了,魏虎也去外面打水去了,宋宁先点了火煮一些小米粥出来。
魏虎挑了水到在水缸里,“想吃啥,我来弄。”
“今儿兰哥儿也在这吃呢,弄好一些吧,蒸点包子吧,我去菜园里割一些韭菜出来。”
“成。”
魏虎挽起袖子揉面,也不用发,一半用开水浇一下,揉成烫面就成,蒸出来皮儿晶莹剔透的。
宋宁去外面割了一大把韭菜出来,择了择洗干净给端到了屋里,他就在一旁帮忙魏虎烧火。
魏虎在小铁锅里炒了四个鸡蛋出来,又泡了一些粉条,弄了个韭菜鸡蛋粉条的馅儿,最后在滴一些香油进去,厨屋里韭菜混着香油的味道格外的好闻。
“魏虎哥,你做饭的手艺都快赶上咱娘了。”
魏虎嘴角勾起,虽然没说话但看得出来心情极好的,这小哥儿嘴真甜,亲起来也甜。
魏虎包了一锅的韭菜包子,就让宋宁洗脸去了,他来烧火就成了。
宋宁亲了他一口就溜出去了,这会儿也没啥事,干脆把自己的纸抱了出来在院子里抄起了书。
大清早的抄经书抄的宋宁心平气和的,听见门口有动静了才抬起头,是兰哥儿牵着牛回来了,宋宁朝着他笑了一下,“回来了,你魏叔包了包子,一会儿就好了。”
兰哥儿牵着牛送后院去了,宋宁见这一页还剩一点就抄完了,就干脆坐下来接着抄,饭还没做好呢,估计也快了。
等宋宁抄好了也没见兰哥儿的身影,他问了一声魏虎,“魏虎哥,看见兰哥儿没,刚不是回来了?”
魏虎正在厨屋掀包子呢,一屋子的水汽,“没看见。”
陈翠花也回来了,从后山摘了一些马齿苋回来,又去她家地里转了一圈,比兰哥儿回来晚了一些,她还以为兰哥儿还没放牛回来呢。
宋宁去后院看了一下,一眼就看见他家牛好好在木栏上栓着呢,兰哥儿正在打扫鸡圈呢,几个窝都给弄得干干净净的。
这小哥儿可真勤快,“兰哥儿,出来吃饭了。”
兰哥儿也收拾得差不多了,放下扫把就出来了。
魏虎把一筐包子给端了出来,粥也给盛好了,兰哥儿洗了洗手抓了两个包子,“我回家吃。”
兰哥儿说完就跑了,跑到门口又回过头,“我下午还来放牛,五个铜板是一天。”
还不等几个人说话兰哥儿就已经跑远了,宋宁还想让他端碗粥回去呢。
“这兰哥儿可真孝顺,心里想着张半瞎呢,多好的小哥儿呀,哪个狠心的爹娘把人给扔了。”陈翠花摇了摇头。
几人吃了早饭就各自忙活去了,宋宁接着在树荫下抄书,魏虎从后院抱了一些稻草出来,准备理一些出来给他家屋顶修修,要不然等夏天雨水大的时候怕漏雨。
宋宁坐在小桌子旁托着下巴休息,“魏虎哥,你是要铺咱家屋顶吗?”
“嗯,换点新的下来。”
“你能多弄些吗?我看兰哥儿家屋顶都露天了。”
“行的。”
“魏虎哥,你真好。”
兰哥儿下午又来他家牵牛了,不大的小哥儿牵着一头牛,宋宁看着都怕他弄不住的,他有些不放心地叮嘱了句,“有事回来喊人。”
“知道了。”
兰哥儿牵着牛就走了,宋宁是怕那几个小子又欺负兰哥儿,这才多说了一句。
下午的时候有人喜气洋洋拎着两封果子过来了,宋宁不认识这人,陈翠花忙给让了凳子让坐,“柱子他娘来了。”
这妇人笑着把东西给送了过去,陈翠花满是疑惑,“柱子他娘,这是干什么呀,不年不节呢,哪能要你的东西呀。”
“找你家宁哥儿有事,宁哥儿正写字呢,这字写得真好。”柱子娘过来看了看,宋宁礼貌朝人家笑了一下。
陈翠花怕是什么难做的事,打着圆场说道:“他一个小哥儿,有啥事能帮上你忙的。”
她家和柱子家也不沾亲带故的,突然给她家送礼,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翠花,这就是你谦虚了,我直说了,我家柱子下月十五不是要娶亲了,想请你家宁哥儿帮忙去写一下礼单。”
陈翠花啊了一声,“之前村子里有事不都是找老童生,我家宁哥儿年纪轻怕压不住场子。”
“老童生生病了,这次病得厉害了。”
“之前不是还好好的。”
柱子她娘小声说道:“就是李桂芬闺女出嫁的时候,不是请了老童生记礼单,那寒冬腊月的,人年纪又大了,风一吹可不就伤到了,怕是不行了,哎,我家这成亲的日子可是早就订好的,可别赶一块去了。”
陈翠花倒是不知道这一茬,她知道老童生病了,还是昨儿在张半瞎那知道呢,张半瞎还等着给他拉二胡呢,她以为张半瞎胡说呢,没想到老童生竟病成这么厉害。
“翠花你就别推了,你家宁哥儿年纪虽轻,但上次给王家记礼单的时候可是好着呢,下月十五哈,可别忘了。”
宋宁也没想到原来是请他做文书先生的,这活计虽然没有什么银钱,但胜在得来的礼多,还受人尊敬,家里之前在村里没少被看不起,这么好的活儿没道理不接的。
陈翠花看了一眼宋宁,宋宁忙点了点头,“娘,到时候还有村长在呢,错不了的。”
月检度假福肺
“成,柱子他娘,到时候你多担待,宁哥儿他年纪轻。”
“你这说得啥话,是你家给我家帮忙哩。”
柱子他娘说定了这事就走了,宋宁心里挺高兴的,没想到他还能给人家做文书先生。
陈翠花坐了过来,“好小哥儿,好好干到时候,给咱家长长脸。”
“知道的娘!”
下午半晌的时候兰哥儿就放牛回来了,身上还背了一背篓新鲜的草,宋宁忙给接了过来,“咋还割草了。”
“给它夜里吃。”
兰哥儿把牛栓后院去了,宋宁也忙去屋里数了铜板出来,这小哥儿第一天过来他家干活,又是放牛又是打扫鸡圈的,还给他家牛割了草。
宋宁怕给多了兰哥儿不要,日后在补过去就是了,就先数了七个铜板。
第60章 060
宋宁从屋里出来的时候, 兰哥儿就乖乖站在院子里等着他,宋宁把数好的铜板给了他。
兰哥儿的小手有些黑乎乎的,本来就干惯了粗活儿,今天又割了一大背篓草, 手上更是闲得脏兮兮的, 宋宁把铜板放到了他的手上, 兰哥儿低头数了一下, “多了, 五个铜板。”
宋宁笑了一下, “那两枚铜板是买你草料的钱,刚好。”
兰哥儿这才没说什么, 把得来的铜板小心给揣在了怀里,“那我走了。”
“等一会儿, 一会儿该吃饭了。”
“早上吃过了。”
“说好了包饭的,你爷爷听错了。”
陈翠花也帮着说道:“你爷爷和你说错了, 我给他说的是包饭的,一日三餐都在这吃的。”
兰哥儿都抬脚准备走了, 听见陈翠花这么说抿着嘴犹豫了会儿,这才去一旁帮忙理稻草去了。
魏虎和陈翠花今儿都在家忙活编稻草呢,明儿就能把家里的屋顶给铺一下了, 弄结实了等到夏天雨水大的时候也不怕漏雨了。
宋宁看得微微摇了下头,这小哥儿真是个眼里有活儿的,一点都不肯占他家的便宜,那以后让他下午晚一会儿再来,放牛回来刚好吃晚上饭了。
宋宁抄了一会儿书了, 这会儿也不想写了,收拾了东西也挤在魏虎身旁帮忙理稻草。
他没弄过这些东西, 学着魏虎的样子有些笨拙地学着,还不如一旁兰哥儿学得快呢,惹得陈翠花笑了起来,“兰哥儿倒是挺厉害,都把你宁小嬷给比下去了。”
陈翠花夸了这么一句,一旁的兰哥儿干起活儿来更加卖力了。
兰哥儿不想失了这个活计,他本来就是个瘦弱的小哥儿,还是个小孩子,在乡下本就没有什么挣钱的活计,刚好魏家的牛要放,说好的五个铜板,还多给了两个呢。
一天七个铜板呢,都能买上两个鸡蛋了,在攒上一攒,一个月还能割上一斤肉呢!
兰哥儿想起今天早上吃的大白包子,他不由舔了下嘴唇,村里人都说虎子叔家日子过得好,确实过得不错,大早上就吃白面包子,里面还打了鸡蛋呢。
中午他就煮了个野菜米粥,稀稀拉拉的,现在肚子都有点饿了,也不知道晚上的时候吃啥。
宋宁挤在魏虎身旁也没咋干活,就有些黏黏糊糊地挨着他,魏虎在一旁用麻绳扎稻草,他就帮忙给拿,两人都不是那话多的人,但有陈翠花在这呢,时不时地和兰哥儿说上几句闲话,倒也挺热闹的。
陈翠花心里挺高兴的,之前家里就只有她和魏虎两个人,因为她家名声不好,都没人愿意来她家的,家里冷冷清清的,自从宁哥儿来了她家,她家人气也渐渐旺了起来。
“兰哥儿,你平日里和谁玩呀。”
“咱两家住得远,也不常见你们。”
“你爷爷今年也不常出来了。”
陈翠花说着闲话,兰哥儿嗯嗯应上两声,黑豆花豆在院子里晒着太阳,一院子的人倒是挺热闹的。
等到日头渐渐西斜的时候,陈翠花就起身准备做饭去了,兰哥儿也忙跟着走了,“我烧火。”
“成,那就用不到你虎子叔了。”
两人一走宋宁就拉着凳子往魏虎身边挪了挪,伸着脑袋小声和魏虎嘀咕,“咱娘还问兰哥儿和谁玩呢,我一共没见过兰哥儿几次,两次都是见他被村里几个小子欺负,太过分了。”
“那我去打他们一顿?”
宋宁知道魏虎在说玩笑话,他一个大人哪里能打人家小孩的,轻轻给了他一胳膊肘,“那村里人不得说你仗势欺人。”
说完宋宁也笑了起来,“下次再让我看见了,我去打他们。”
“成,打不过了回家喊人。”
宋宁瞪了一眼魏虎,“我怎么可能打不过几个小孩。”
魏虎笑了一声,惹得宋宁又撞了他一下,他虽然是个小哥儿,那也是个大人啊,就算是打架,他还能打不过几个臭小子。
宋宁托着下巴想了一下,他从小好像没和人家打过架,也就上次他娘和李桂芬打架的时候,他拿脑袋撞了一下李小莲。
厨屋里已经飘出了炒菜的香味儿,没一会儿陈翠花就喊人吃饭了。
晚饭陈翠花弄了个萝卜粉条炖豆腐,里面还放了猪油渣,油汪汪的。
她拿了个大粗瓷碗结结实实给兰哥儿盛了一碗,锅里的玉米面窝头也抓了四个出来,放在了篮子里给兰哥拿着,“去吧,回去晚了你爷爷在出来找你。”
兰哥儿在衣角上擦了擦自己的手,把篮子里的窝头又给拿出来了一个,“三个就够了。”
兰哥儿提着篮子就想跑回家去,又怕弄洒了里面的菜,提着篮子小心翼翼走了,宋宁喊了他一声,“兰哥儿,下午的时候不用来那么早了,半晌过来放牛就成了。”
兰哥儿应了一声,提着篮子出门一拐不见了人影。
宋宁洗了洗手坐在桌子旁,“这小哥儿,干活也太实诚了些。”
陈翠花摇了下头,“张半瞎捡到他的时候听说刚出生没多久呢,也不知道张半瞎怎么把人给养活大的,那会儿来咱村的时候抱着个小孩给咱村口拉二胡,村长见爷两可怜,就让住在了村南头的破屋子里。”
宋宁听着心里有些不舒服,怎么会有人这么可怜。
魏虎挑了碗里的猪油渣给宋宁,“吃饭,一会儿饭凉了。”
宋宁哦了一声,这才不想兰哥儿的事了。
第二天一早兰哥儿就提着篮子过来了,牵着牛就出去了,走的时候拿了些饭就回去了,规规矩矩的,也不多拿,陈翠花还怕两人吃不饱呢,篮子里就算是放多了,兰哥儿也会给拿出来。
有了人放牛家里人也轻松了一下,牲口那么金贵呢,不得每日小心伺候着,兰哥儿别看人不大,但每次回来牛都吃得肚子鼓鼓的。
上午趁着日头好,魏虎爬上屋顶把稻草给铺了铺,忙活了一上午才给弄好,昨天宋宁说了让帮忙把兰哥儿家的屋顶也给补补,稻草就多理了一些出来。
下午的时候拉了牛车出来,魏虎和宋宁一道去兰哥儿家去了。
宋宁坐在牛车上悠悠哉哉地晃着小腿,他来村子里都已经有半年了,早就习惯了乡下的日子,虽然过得没有在宋家的时候富裕,但也是吃喝不愁,魏虎和他娘又疼他,他觉得日子过得比在宋家的时候还强上三分呢。
魏虎拉着牛车慢慢地走着,上面坐着他的小夫郎,见自己回头看他了,就朝自己笑,笑得魏虎心软成一片,心里越发有了干活的劲儿。
牛车进了兰哥儿家院子,魏虎伸手把人给扶了下来,兰哥儿正在院子里摆弄他的小菜园呢,他捡了一些人家剔下来的南瓜苗种在院子里,冬天的时候没啥吃的时候还能吃南瓜呢。
兰哥儿见宋宁两人过来忙站了起来,“虎子叔,宁小嬷。”
“家里还剩一些稻草,理好了放着不用浪费,想着你家屋顶应该也要翻一下,干脆让你虎子叔拉过来了。”宋宁解释了一下,就怕这小家伙又多想了。
“谢谢。”兰哥儿低声道了谢。
张半瞎坐在院子里晒太阳呢,听见兰哥儿喊了人了他才问道:“是你虎子叔来了?”
兰哥儿哎了一声,“虎子叔要帮我们翻屋顶。”
张半瞎点了点头,“辛苦了,辛苦了那。”
兰哥儿忙过来帮忙抱稻草,他人小,每次都抱一大捆下来,宋宁也没拦着他,这小哥儿真的是懂事的让人心疼。
张半瞎家就一间茅草屋子,旁边还趴着个窝棚在里面做饭,上面的稻草常年没有换有的地儿都露天了,屋子不大,稻草铺起来也快,魏虎爬上去一会儿就给铺好了。
兰哥儿烧了水给倒了一些,“宁小嬷,喝水。”
宋宁应了一声喝了两口,魏虎在上面铺,他就在下面帮忙递一下稻草,这点活儿一会儿就干完了。
兰哥儿看着他家破洞的屋顶给修好了,他心里很是欢喜,他也知道是两人是看他可怜才帮他的,但兰哥儿觉得自己一点都不可怜,他爷爷能给人家拉二胡,他能去摘野菜,虽然日子苦了些,但也能吃个半饱。
但他不会修屋顶,他爷爷年纪又大了,屋顶破了就破了,下小雨还好,下大雨就不成了,屋里到处都漏水,现在修好了,那今年夏天就不会漏雨了。
兰哥儿心里想着他多给魏家干点活就是了,把他家的牛给照顾好了,一定给养得高高大大的!
宋宁仰着头往上看,见屋顶上换了新的稻草他也很是高兴,“魏虎哥,你下来小心点。”
“不碍事,你往旁边站站,我下来了。”
宋宁忙站一边去了,魏虎利落地从上面跳了下来。
一旁的兰哥儿看着很是羡慕,他要是有魏虎叔这么厉害就好了,那他就能多挣铜板给他爷爷买肉吃了!
给兰哥儿家修好屋顶还早呢,兰哥儿拿了家里的镰刀干脆跟着一块走了,他大声和张半瞎说道:“爷爷!我出去放牛去了,吃饭的时候回来!”
张半瞎点了点头,兰哥儿这才跟着走了,他爷爷年纪大了,不仅眼睛看不见了,耳朵也有些聋了。
宋宁朝着兰哥儿招手,“上来,刚好一道回去。”
兰哥儿长这么大还没咋坐过牛车呢,也就上次去镇上卖笋子的时候坐了一次,听见宋宁喊他上来,兰哥儿高兴地爬了上去。
虽然两家住得不近,但有牛车坐着谁能不高兴呢。
到了家里魏虎就把车架给卸了下来,兰哥儿牵着牛出门去了,宋宁看着人走远了,他轻笑了一声,“兰哥儿还挺能干的。”
魏虎在家歇了两天又进山去了,宋宁一早就起来帮忙收拾东西,吃的喝的给准备了不少,住山里做饭不方便,陈翠花也一早起来就烙了不少的饼子。
魏虎一进山家里又少了个人,宋宁虽然心里舍不得,但他也知道,魏虎想多挣些银子,好在现在天好不冷不热的。
家里现在也没什么活计,宋宁在家抄抄书,陈翠花时不时地去她家地里薅一下草,就连家里的牛也不用放了,兰哥儿一人给包了下来。
陈翠花是个闲不住的,如今家里又有了牛车,想做小生意的念头又起来了,陈翠花心思活儿,下地回来就和宋宁商量了这个事。
宋宁起初有些不同意,“娘,这事我做不了主,听魏虎哥说您之前辛苦,如今家里日子好过些了,您在家歇歇,也该享上几日清福。”
陈翠花嗐了一声,“你娘我现在还年轻着呢,又没到七老八十干不动了,我呀,闲不住,这家里也没啥活儿,我这一闲着呀就浑身难受。”
陈翠花想着现在家里有了牛车了,闲着也是闲着,不如趁着现在还不老多挣些银钱,她以前也想做个小生意,但奈何前几年家里的银子都花费了出去,如今手上也有个几两碎银子,她出去做个小生意挺好的。
宋宁有些为难,“娘,这事你等魏虎哥回家再说,这出去做生意挺辛苦的。”
“那要是以前确实辛苦,这不是家里有牛车了,那些个锅碗瓢盆呀也不用背着去镇上,能有多辛苦呀。”
陈翠花打定了主意要去镇上做个小生意,她说干就干,第二天就赶着牛车去镇上找人做平底铁锅去了。
陈翠花打算做酥油饼子,这个简单,是集市上常见的小食,但这各家做法不一,味道自然也不相同,陈翠花打算做两种,一种素馅的韭菜酥油饼子,一种带点肉的酱肉酥油饼子。
宋宁不敢做陈翠花的主,现在魏虎又在山上他也没个人商量,看着他娘一脸喜气地出门置办东西去了。
陈翠花这人做事向来风风火火的,没两天就把要用的东西给置办好了,其中最贵的就数那口大平底锅了,花了二两多银子。
陈翠花舍不得下面的灶也用铁炉子,那多贵呀,虽然轻便了一些,但贵呀,自己就在院子里搅和了一些黄泥垒了个土灶台,到时候一同拉镇上就行了。
宋宁在旁边看着也没说什么,他娘这会儿正浑身充满干劲呢,他也不好给泼了冷水,他和魏虎有心孝敬着他娘,但他娘不乐意闲着,这才两天的功夫就给置办得差不多了。
院子里一个大泥灶在晾晒着,那口平底锅也拿回来了,陈翠花就等着泥灶干了去镇上摆摊呢。
秋哥儿蒯着他的篮子过来找宋宁,一来就看见院子里正在阴干的泥灶,“宁哥儿,你家弄个干什么呢这是?”
宋宁一看秋哥儿来了忙给他搬凳子坐着,“我娘说要去镇上卖酥油饼子呢。”
秋哥儿呦了一声,“翠花婶子就是勤快。”
两人坐在小院子里说着闲话,宋宁抄了一会儿书了也有些累了,干脆给收拾了起来,拿了一些炒瓜子又煮了一些桂圆红枣水出来。
秋哥儿坐在一旁慢悠悠地绣着花,宋宁把东西推到他身边给他吃,“怎么样,最近胃口好些了吗?”
“还是那样,这还不到热的时候呢,等到了七八月份最热的时候,那会儿还不知道咋熬呢。”
秋哥儿虽然这样说,但脸上还是高兴的,这添丁的喜事呢,家里有了小崽子跑着也热闹。
宋宁看着秋哥儿很是羡慕,他是喜欢小孩子的,他娘也喜欢小孩子,他有点急了,秋哥儿哪里能看不出来,打趣了他一句,“你呀,这才成亲多久呀,急什么呀。”
宋宁笑了一声,“我才没有呢。”
“对了,听说你家雇了兰哥儿放牛呢?”
“嗯,那小家伙干活儿勤快着呢,不仅给喂得肚子滚圆,我看就连我家牛身上都干干净净的,肯定是收拾过的。”
“那倒挺好的,我听村里人说闲话,你家这活计不少人想干呢,别说小孩了,就连那没事的大人也想干呢。”
两人正坐在院子里闲聊呢,陈翠花拎着篮子回来了,篮子里装了一些春韭菜和一小吊肉,那炉子也阴干的差不多了,明日她就打算去镇上卖酥油饼子去了。
“秋哥儿来了,最近一乏怎么不常来我家玩了。”
秋哥儿也没瞒着,笑着说有了,陈翠花惊讶了一瞬,她笑着说道:“我说孙婆子最近怎么满脸红光的,原来是家里有喜事了。”
“还早着呢,这还不到两个月呢。”
“娘,咱家的泡椒笋子是不是能吃了,刚好一会儿给秋哥儿捎走一碗。”宋宁心里想着秋哥儿呢,知道他胃口不好,刚好家里有开胃的笋子送一些给她。
“我瞧瞧去,这笋子泡了有几日了,应该能吃了。”
陈翠花说着就去堂屋掀开坛子看看,她捞了笋子尝尝,酸辣酸辣的,吃起来又爽口,“成了,秋哥儿你走的时候带回家一碗。”
秋哥儿高兴地应了一声,翠花婶子做这些吃食的手艺好着呢。
陈翠花捞了一碗出来,“你两都尝尝,宁哥儿也没吃过呢。”
陈翠花做泡椒笋子用的是嫩雷笋,都是笋尖,吃起来脆嫩爽口,两人吃得连连点头,平日里当小零嘴吃挺合适的。
秋哥儿很是喜欢,“翠花婶子,谢谢你,这笋子弄得真好吃。”
“吃完了再来我家捞就是了,又不是什么值钱东西,就是这笋子不容易克化,你得少吃点。”
秋哥儿还想多吃点了,听陈翠花这么说也不敢再吃了,那他就一天吃一点好了。
秋哥儿在这坐了一会儿,等到该吃饭的时候端着笋子走了,闻着那酸溜溜的笋尖尖他直流口水,要不是翠花婶子说不能多吃,他能把这一碗笋尖给吃完了。
下午的时候陈翠花心情颇好的在院子里择韭菜,她家菜园子里的韭菜还没长成呢,就去村子里买了一些,这会儿韭菜还都是头茬的春韭菜呢,香味儿醇厚,做成酥油饼子别提多香了。
宋宁抄了一会儿心经也过来帮忙,陈翠花让他歇着,“就这一点韭菜,你娘我一会儿就给择完了,哪里用得到你呀。”
“娘,明日我和你一道去镇上吧,刚好这心经抄了一些了,先给书斋送过去。”
“成,那咱一道去。”
陈翠花哪里不知道,宋宁这是怕她头一次做生意出啥茬子,陈翠花只觉得她一个农妇有啥干不了的,但头一天有个人陪着,她心里也踏实了一些。
“翠花,忙着呢。”
门口孙婆子提着个篮子一脸讨好的笑,陈翠花应了一声,“来了,进来呗,黑豆花豆都进山去了。”
孙婆子这才进来了,她篮子里装了不少嫩生生的小勺菜,“我家院子里这小勺菜长得不错,剜了一些给你尝尝鲜。”
陈翠花还能不知道孙婆子,之前和自己不对付,也就年前秋哥儿来她家学剪窗花,两家关系这才好了一些,这孙婆子可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不问问啥事,这小勺菜她可不敢吃。
“说吧,啥事呀。”
孙婆子呵呵笑了两声,“那啥,我家秋哥儿不是从你这端了碗泡笋子,我瞧着他喜欢吃,想问问你咋做的。”
“呦,啥时候对你家儿夫郎这么好了。”
孙婆子不好意思地笑着,“这不是秋哥儿胃口不大好。”
陈翠花一听原来是因为这事呀,又不是什么难事,揶揄了两句也就给孙婆子说了咋做,“现在这会儿雷笋可不好找了,都老了,要是想要得往山上走走。”
“哎哎,我知道的,我明儿一早就进山找去。”
“你说你,之前闹什么呢,那秋哥儿也是个顶好的,你瞧瞧,你这不闹了,你家日子过得不也说得过去。”
宋宁听得都嘴角勾了起来,这孙婆子确实比之前变了一些,也知道心疼秋哥儿不容易了。
孙婆子听陈翠花这么说她,也只是陪着笑脸应着,谁让她有求于人家呢,要是搁以前,陈翠花要是说她一句,她早就还两句回去了,哪里像现在这样脸上带笑听着。
“这笋子不容易克化,你少秋哥儿少吃点,倒是可以泡一些大头菜萝卜这些,隔夜就能吃了,一样爽口,等到了夏天有胡瓜了,也能做一些酸黄瓜,你不会了到时候过来找我。”
孙婆子连声给应下了,陈翠花起身给她打卤水去了,“也就是你家秋哥儿,要是外人过来我可舍不得给她卤水。”
孙婆子更是一喜,没想到陈翠花竟然还送她卤水,这泡椒笋子听着简单,但这卤水可是关键,有的人不会做了,不仅做不出来这个味儿,有的还会生花做坏呢。
孙婆子又是连声道谢,没想到陈翠花竟然对她这么好,之前她可是没少在背后嚼陈翠花家的舌跟,现在想想都有些脸红。
陈翠花打了一大碗卤水给她,“你呀,倒是个有福的。”
孙婆子乐呵呵说道:“你也是,你也是。”
孙婆子端着卤水走了,想着今儿就先泡一些萝卜和大头菜,明儿她就一早去山上找些雷笋去,现在这会儿雷笋不好找了,早知道秋哥儿喜欢吃,她早早地就去后山弄些回来了。
看着孙婆子对秋哥儿这么上心,宋宁也打心里高兴,之前秋哥儿日子过得不顺心,现在孙婆子也对他好了不少,这日子不怕穷,就怕家里人不齐心。
今天见到秋哥儿,虽然有些蔫,但脸色确挺好的,可见现在过得也不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