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VIP】

    第20章 阿父,你真误会了什么,秦王要发兵灭……

    第20章

    杨端和马上带着士卒包围了两辆马车,还拦住了两个想跑的侍从。

    刚才还敢冲着秦王怒吼的车夫,现在终于意识到对方绝非普通人,吓得连牙齿都咯吱响了起来。

    韩非早就预料到秦王会暴怒,他张了张嘴想解释,但自觉理亏终究什么也没说。

    本来就是韩国的

    错,等到了咸阳再说吧,反正也是要去咸阳的。

    李世民忙胡乱擦了擦泪水,紧紧抓着秦王的衣裳解释,

    “阿父你误会了,不是他们偷走孩儿的”

    正揭起孩子后颈衣领检查他有没有受伤的秦王,听了这话马上点头,

    “嗯,我知道。”

    然后,他转身打量了一眼驷马马车,吩咐杨端和,

    “全捆起来扔后面,寡人要用这辆车。”

    骑马颠簸,孩子又定然被吓得一夜没敢合眼,坐马车能让他安心睡上一会儿。

    眼看秦王话音刚落,韩非就被冲上去的士卒反手扣住了,李世民立刻挣扎着想下去搭救他,大喊道,

    “阿父,你真的误会了!多亏师兄救了我,不然孩儿现在肯定见不到你,他就是你很想见的”

    秦王听得剑眉紧紧蹙起,我儿单纯,这就喊上师兄了?

    韩人果真好手段,该死!

    他轻握住孩子挥舞的小手重新把他抱好,立刻打断了李世民傻傻的话,

    “他是在半道上救的你吗?”

    李世民急忙点头,

    “对!那两个伪装成魏卒的细作,原本是想把我带去韩国的,但刚走到南阳他们就打起来了,然后韩”

    秦王见孩子果真被对方骗了,索性抱着他径直登上了马车,试图打断李世民想救“师兄”的念头,

    “然后这韩国人碰巧就出现了,他不但好心救下你,还承诺会送你回咸阳,一路还对你很好,是吗?”

    世间绝不可能有如此巧合之事,如果它真的出现了,必定也是对方阴谋里的一环。

    韩人想先设计嫁祸魏国,再假装救回孩子挟恩图报?甚至,连一个孩子纯真的感情也要算计进去。

    我儿连老师都没有,哪来什么师兄?可耻!

    他正思索着怎么把这其中的关节,掰开揉碎了讲给孩子听,免得他以后又轻易被人骗走了真心。

    李世民却一个劲扭着脑袋往车门外看去,发现士卒已经在拿绳索捆韩非了!

    他这下真有些生气了,转身瞪着秦王气呼呼大喊,

    “阿父你说的都对!可是,你既然已经猜出了事情的真相,为什么还要让人捆韩非和他的随从呢?他们真的不是坏人啊!

    而且你不是总说很仰慕韩非吗,为什么一见面,就要把他捆起来呢?”

    史书误我!什么秦王仰慕韩非?根本就是谣传。

    秦王怔住了,

    “韩非?方才车里抱着你那人,是韩非?”

    李世民趁着他怔愣的功夫,奋力挣扎下来蹬蹬就往车厢外跑去,留下了一串清脆的童音,

    “我早都说了,我是要拜荀子为师的!荀子在韩国只收了一个学生,我师兄不是韩非又是谁?”

    李世民跑上去用力抱住韩非的腿,这个矮矮的奶团子仰起头,朝士卒大喊着,

    “快把我师兄解开,他要跟我们一起坐马车的!”

    这可是他要拉拢的大才,秦王不要就算了,他才不想让韩非被捆着扔到马车里!

    士卒犹豫着,支支吾吾去看正忙碌着的杨端和,

    “二公子,可是王上有令”

    韩非没想到这孩子如此有情义,眼眶一下就湿润了起来,但他还是冷静劝道,

    “小师弟啊,快回去吧!这事,本就因我韩国而起,秦王这般,也是人之常情”

    “给他松绑!”

    士卒一听秦王的声音传来,顿时如释重负,麻利地为韩非解开了绳索。

    李世民暗松一口气,急忙又转身抱住秦王的腿,软乎乎地睁大眼睛恳求他,

    “孩儿就知道阿父最好了!可是,师兄的车夫和侍从一路上对孩儿也很好,还准备食物给我吃了,他们真的不是坏人!请阿父也下令为他们松绑,好吗?”

    他这会儿回过神来,已经理清了刚才误会的源头——

    自己下意识把“荀子是我老师”当成了真事,以为秦王知道自己口中的“师兄”,是韩非;

    而并不知情的秦王,却把韩非当成了跟靳呈合谋的歹人,以为对方是故意设计救下自己的

    秦王俯身一把抱起小家伙,看着他轻叹一声,果真吩咐杨端和把这些韩人全部松绑了,再让士卒看管他们坐后面的马车前往咸阳。

    韩国设下这等毒计掳走他的孩子,若按他的本意,是绝不会怜悯那些韩人的,但孩子刚刚才受了一场惊吓,就满足他一个小小要求吧。

    李世民时常无法控制自己的孩童本能,但从他恢复前世意识那天开始,就硬生生凭借着坚定的毅力,守住了一条底线——

    他再也不会像从前那样,跟扶苏抢着去亲秦王或芈夫人的脸了。

    虽然每回看到扶苏乐呵呵抱着父母亲个不停,他身体里的幼稚本能,都会疯狂尖锐地叫嚣着也想冲上去亲亲父母但都被他用冷静的理智,狠狠压了下来。

    因为他真的很难为情,毕竟前世是当过皇帝的人了,哪能再这般肆无忌惮地跟父母腻歪?

    所以,不管秦王和芈夫人对他的这个转变感到多么的失落,他也没有再破例亲过他们一回。

    可是现在,在秦王二话不说就下令为韩人松绑的那一刻,他轻轻踮起了小身子,如轻羽扑水般快速在秦王下颌处亲了一下。

    这一世的父亲真的很爱他,他很感动。

    秦王一怔,旋即一股暖意涌上心头,很快笑意也从眼底浮了上来。

    他迅速把上扬的眼角压下去,若无其事地上前与韩非寒暄起来。

    这个小倔头啊,总算愿意跟寡人和解了!

    秦王邀请韩非上了马车,在听完对方的一通解释和道歉后,他沉默了一瞬。

    如果换成其他人,秦王绝不会信:对方是无意间救下孩子的。

    但韩非不一样。

    他早就把韩非的书读得滚瓜烂熟,对方书中的每一个治国之法、治吏之道,都深深说到了他的心坎里。

    当年他从韩非的书里,不但读懂了对方坚韧孤直的品性,还读懂了他被韩国朝堂排挤的郁郁寡欢——

    这与自己被吕不韦处处压制的处境,是何等的相似!

    所以,秦王虽然从没见过韩非。却一直把他视为知音,视为老师,视为惺惺相惜的同路人。

    他坚信,对方绝不会跟靳呈那样的卑劣小人为伍、合谋掳走自己的孩子、再演上这样一场戏,因为韩非不屑于这么做。

    可是韩国这番举动已经触及他的底线,他绝不会轻饶对方。

    秦王看着面前渴慕已久的法家大才,暗暗想着:

    既然上天安排他救了我儿,就意味着,韩非合该成为我秦国的人才。

    他斟酌了一下,缓缓开口道,

    “先生深明大义救下我儿,寡人感激不尽。不瞒先生说,吕不韦牵涉谋反一案,按秦律迟早是要被罢免的,寡人欲改相邦一职为左右丞相。

    寡人倾慕先生才学已久,不知阁下可愿到我秦国来,担任左相之职?”

    韩非楞了一下,韩国刚惹怒了秦王,对方不是应该兴师问罪吗?为何会突然提起这个话题?

    他急忙起身行礼,

    “多谢秦王厚爱,只是外臣才疏学浅,实在不敢厚颜,忝居贵国左相高位,还请秦王见谅!”

    秦王眼中闪过一抹微不可察的失望,不过,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他微笑着,反问道,

    “先生的大才举世皆知,唯独韩王愚钝,对此视而不见。先生苦研数年,满腹经纶,当真就不想在朝堂上一展抱负吗?”

    韩非闻言,眼中竟迅速闪过了泪花,他怎能不想一展抱负?他做梦都想啊!

    他不想再在家中蹉跎光阴,只想把平生所学,用于辅佐君王、造福社稷之上。

    可是,慧眼识出他的才华、并且愿意重用他的人,为何偏偏只有秦王?

    他张了张嘴,不知道该说什么。秦王如此盛情,他总不能告诉对方,自己只想在韩国为官吧?

    秦王却似看出了他的想法,他清朗的凤目中带上了一丝探究,

    “可先生的书中,分明写满了一腔鸿鹄之志,你如今拒绝前来秦国展翅高飞,究竟是因为才疏学浅,还是,不想离开韩国故土?”

    韩非再

    次朝他深深一拜,

    “秦王乃当世明君,秦国亦是前途无量,可外臣,身为韩国宗室,享受王族厚禄供奉,实在不敢忘恩,背弃故土母国”

    秦王听了并没有生气,反而轻轻笑了起来,

    “既然是这样,先生不必为此烦忧。等寡人灭了韩国设它为郡,再让先生担任故土郡守如何?如此一来,倒是两难俱解了。”

    韩非猝然大惊,失声急呼道,

    “什么!秦王秦王,竟要发兵灭我韩国?”

    李世民本来已经困得不行,马车启动没多久,他就趴在父亲怀里差一点点睡着了。

    但韩非的这声惊呼,让他又迅速恢复了清醒——

    秦王现在就要发兵灭韩了吗?

    他忙努力睁大眼睛朝秦王看去,想从他的神色中判断,他这么说究竟在诈韩非,还是真有此意?

    秦王见他醒来了,便不顾韩非急切的追问,先让人取了些净水来喂孩子。

    等李世民咕咚咚抱着皮囊喝了个够,秦王才一脸肃然回答了韩非的问题,

    “寡人原本并无此意,但韩王胆敢设下如此卑劣奸计来害我儿,可见全然不把秦国放在眼里”

    韩非急忙解释,

    “此事,确是我王听信奸人佞言,才会铸下如此大错,外臣亦感羞愧万分!

    但眼下,贵国公子已经安然找回,可见他是福泽深远之人,秦王何不,化干戈为玉帛,为秦国再添福泽?

    至于靳呈那帮奸贼,秦王大可自行处置,待外臣回到新郑,必会劝服我王,亲自携重礼,前来咸阳向秦王负荆请罪!”

    秦王喟叹一声,目光很真诚地看着对方,

    “可是,此事让我儿身处险境,也让秦国颜面扫地,如果今日寡人不灭了韩国,

    到了明日后日,岂不是魏国赵国燕国也要有样学样,一个个都想来咸阳宫掳走寡人的孩子?韩王以毒计逼寡人,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其实,这事虽然让他万分愤怒,但秦王也很清醒地知道:现在还不是灭韩的时机。

    可孩子就算安然回来了,韩国该付出的代价却一个也不能少。

    而韩非,也是韩国要付出的代价之一。

    听着韩非和秦王你一言我一语的辩驳,李世民若有所思地低下了头。

    这确实是个借题发挥的好时机。

    以秦韩的实力悬殊,秦国本可以最早解决它的,为什么会拖到秦王十七年才灭韩?

    想来,留着它是为了迷惑齐楚燕赵诸国,让对方以为,秦国只会像往常一样“攻城取地”,而无剿灭列国之心。

    但现在,秦国有了一个很合理的借口:

    韩王在秦王母太后的丧礼期间,公然掳走秦王的儿子,相当于同时羞辱了秦王一家三代人。

    这样的深仇大恨,换成任何一个君王都不会善罢甘休,如果秦王要发兵灭韩国,也算是震怒之下的人之常情,列国大概不会生出警惕之心。

    可凡事就怕万一。

    六国之中,并不是人人都是蠢货,如果有人察觉到秦国的真实意图,并且成功说服六国合纵联兵,再拿出殊死一战的勇气来抗秦——

    到那时天下大势的走向,会不会也变得跟史书上截然不同?

    李世民立刻抬头看向秦王,不行!

    他才刚刚拿到亲政大权,朝中宫中军中一堆沉疴亟待解决,绝不能贸然行动。

    就在这时,秦王突然也低下头,意味深长看了他一眼。

    你师兄都苦苦哀求寡人这么久了,还不快帮他说句话?

    李世民眨了眨眼睛,这是在给我使眼色吗?什么意思?

    他想了想,想不懂,算了那就不想了。

    他急忙找回刚才的思路,抓住秦王的手臂撒着娇质问他,

    “阿父,是师兄把孩儿救回来的,你干嘛要惹他伤心啊?”

    韩非见这小小孩童一醒来,竟然就顾着为自己说话,心中愈发羞愧自责。

    秦王眼底飞快掠过一丝笑意,好小子,果然与寡人极有默契!

    他故意叹了一口气,才给李世民解释,

    “韩王欺人太甚,寡人如果不给他个教训,下回再有人来咸阳宫掳人怎么办?如今只有灭了韩国,方能杀鸡儆猴!”

    李世民一脸认真地想了想,给出了他的答案,

    “是韩王欺人太甚,又不是韩非欺人太甚,阿父何必要灭了韩国呢?你把韩王灭了,不就可以了吗?”

    韩非一听顿时惊呆了,不灭韩国,只灭韩王?这

    但他转念一想,这事虽然有些荒谬,但比起秦国发兵灭韩而言,又多了几分可以周旋的余地。

    王上只要肯亲自前来负荆请罪,想来,秦王也不会真的杀他吧?

    秦王也被他这回答给惊了一下,随后涌起一阵畅快的满意,我儿确实机敏!

    这样一来,不但能让韩王惊慌恐惧,主动割地赎罪,还能让他把怒火烧到韩非的身上,逼得韩非与韩国离心离德。

    在李世民的一再请求下,秦王“终于爱子心切答应了”,他命士卒即刻护送韩非返回新郑,传达自己的要求——

    此次掳走秦国公子一事,秦国可以不发兵灭韩,但要让韩王亲自来咸阳,以死谢罪

    秦王抱着睡得昏沉沉的李世民回到咸阳宫时,已是深夜。

    来到昭华宫时,扶苏还在大声哭泣着要找阿弟,芈夫人却已经病倒在床了。

    李世民一听到扶苏的哭声,就条件反射醒了过来,扶苏一看到他却哭得更凶了,伸手就扑来要李世民抱抱。

    秦王听闻芈夫人刚歇下,就没让宫人再去叫醒她。

    他命人备好热水,亲自撩起胡服袖子给李世民洗了个澡,好在路上已经检查过了,孩子确实没有受伤。

    扶苏哪里也不肯去,非要揪着小手站在旁边,一边哭一边看,生怕李世民又不见了。

    等宫人进来给李世民擦干穿好了衣裳,扶苏立刻冲过来紧紧抱住他,带着哭腔哽咽道,

    “阿嘀嘀嘀不走走,泥不走走丫!窝北泥打打(我给你打),北泥打打窝丫”

    原来,在他小小的认知里,以为李世民是最近没打自己不开心了,才要在宴席抛下他跟别人走的

    李世民一下就听懂他的意思了,这是何等纯真无邪的赤子之心啊!

    他的眼泪一下就夺眶而出了,也伸出小手紧紧抱住了扶苏的小身板,一句话安慰的话还没说出来,与扶苏的感应就驱使着他嚎啕大哭起来。

    这一世的阿兄,真的很好很好啊。有他在,谁也别想再来害扶苏!

    秦王静静站在一旁看着他们,没有出声打扰这两个相亲相爱的孩子

    王翦父子找到了被捆着塞住嘴、扔进一个大缸的常嬷,还撬开了几个韩国细作的嘴。

    这件事的幕后主谋果然是韩王和靳呈,而据细作称,韩国这些年还往秦国塞了不少人。

    靳呈被押上来时,早就想好了一番完美的说辞,自信有把握把自己清白摘出来。

    哪知秦王根本就不想听他的狡辩,在当众宣布罪证后,就直接让人将他和韩国那帮使臣侍卫、还有宫中找出的细作全拉下去处死了。

    在命人继续搜查韩国细作的同时,秦王还下诏在关中旧地征募宫人宦者,打算全面替换掉吕不韦先前招进宫的人。

    与此同时,他又找来太史令占卜,最后,决定将处理朝政事务和起居的宫殿,改到渭水南岸的章台宫。

    章台宫是惠文王时期修建的,还得修缮整理一番才能择日迁往,少府立刻开始忙碌了起来。

    而在短短三个月内,就经历了两趟差点失去孩子惊险事件的秦王,还做出了另外一个重大决定:

    他要把两个孩子接到身边亲自来看管。

    这天下间,总不会有狂徒敢来秦王的寝宫偷孩子吧?
图片
新书推荐: 谁先动心谁是狗 [综英美]我女朋友不可能毁灭世界 从逃妾到开国女帝 [西游]哪吒善良,但素质不详 龙傲天救赎美强惨后 小满的人间 兄长过来 心机美人上位后,玉郎他自我攻略了 和假嫂子疯狂互演 大宋第一女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