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看书

    裴乐烦得很:“我不要你的东西。”


    程立收回荷包,站在原地,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裴乐发现人不跟着了,回头一瞧,就看见小书生站在杨树下,垂着手,丧眉耷眼的。


    他折回去,冷冷质问:“你什么意思,好像我欺负你了一样。”


    “我没有地方去。”程立小声说,“对不起,我不是故意要惹你生气的。”


    翠绿的杨树叶舞动起来,沙沙作响。地上的落叶被卷起,从他们两人间穿过。


    裴乐按住乱飘的头发:“你为什么不去找活干,你会写字,可以抄书的。”


    “找了,但他们看我是小孩,给我的工钱很低,半夜还有人来我家偷东西。”


    裴乐沉默了。


    程立似乎意识到面前的哥儿心软了,瞬间福至心灵,继续说道:“乐哥儿,我可以让大哥带我去接书肆的任务,这样就不会被压工钱,在家我也会勤快干活,你能不能先让我住在你家。”


    “若三年后你还是不愿意同我成亲,那我就退亲离开。”


    “到时候我会认大哥做义父,尽量不损坏你的名声。”


    小书生一双黑眼睛可怜巴巴地望着裴乐。


    裴乐皱起眉毛:“说的比唱的还好听。”


    “我真的很需要一个立足之地。”程立扯住自己的衣角,更显可怜,“裴乐哥哥,求你了。”


    裴乐常被侄孙喊“小阿爷”,鲜少被人叫哥哥。


    更别说他只比程立早出生一天。


    不过他喜欢这个称呼,小书生叫他“哥哥”,那么小书生的身份就是弟弟,而非未婚夫。


    他清了清嗓子:“我怎么确保你不会反悔。”


    “我可以立字据,按手印。”


    裴乐听戏,戏折子里一旦立了字据,那便是板上钉钉,拿到公堂上也是有理的。


    他折身往回走,“这可是你说的。”


    “是我主动说的。”程立又把花生酥糖往哥儿手里递。


    这回裴乐接了。


    反正不吃白不吃。


    看着两个孩子走回来了,谁都没红脸,裴伯远才把心放回肚子里。


    他原想着,若幺弟实在不愿意,再闹几天,等麦子收完就把婚事退了。


    毕竟终身大事,不能真不顾幺弟的意愿。


    不过现在看来,这两人能处下去。


    裴乐盯着程立写了两份一模一样的字据,然后程立将笔递给他:“我没有朱泥,改日去镇上找南纸店老板借用再按手印,你先在这里签下自己的名字。”


    裴乐捏着轻飘飘的毛笔,努力不露怯,在汉子指的地方写上了自己的名字。


    他的字写得歪歪扭扭,与程立的字迹天壤之别。


    但程立并未嘲笑他,只是说:“你握笔的姿势不对。”


    “哦。”裴乐放下笔,“我平常又不写字。”


    其实他只会写“裴乐”两个字,只认识十几个字,字据上写的什么他根本看不懂。


    裴乐装作无事:“字据你先收着吧,等麦子收完,我跟你一起去镇上。”


    “好。”程立没有多想,将两张纸小心叠起来。


    *


    麦子收割完,并不意味着农忙结束。


    接下来农人还需把收回来的麦子拿去麦场或者在自家院子里铺匀晾晒,晒干后用石磙、梿枷脱粒。


    裴家院子不够大,大部分麦子得铺在麦场。


    麦场人人可去,因此得日日守着,否则麦子会被偷。


    裴乐被安排在上午守麦场。


    与他交好的同龄哥儿顾水水也在守麦场,两家的麦子恰好连着,便搬着凳子坐到一块儿说话。


    “怎么样,你大哥同意退婚了吗。”顾水水问他。


    裴乐摇头:“我打算先不退婚了。”


    顾水水惊讶:“为啥?你不是最讨厌读书人吗。”


    裴乐拿起水囊,喝了一口水,一点水迹漫在嘴角,被手背擦去:“我大哥很喜欢他,要退婚得闹很久,而且闹完之后大哥还会继续给我找夫婿,说不定又找一个读书人,那我又要头疼了。”


    “所以你就接受他了?”顾水水不可置信。


    裴乐道:“没有,我打算先拖着,等我看准了人再闹。”


    “那万一到时候书生不愿意退婚怎么办。”


    裴乐说:“那就打到他愿意。”


    说完一通话,两人各自拿起铁叉,将自家的麦子翻了一遍——若是不翻面,底下的麦子热气散不出容易潮。


    干完活又凑到一起,顾水水推了一下他胳膊:“你家书生来了。”


    裴乐扭头一看,果然是程立提着水在往这边走。


    好像另一只手还拿了本书。


    确实拿了本书。


    程立走到裴乐面前:“乐哥儿,我来替你,你回家吧。”


    裴乐抬头看了看太阳。


    还未到正午,阳光不算炽热,但也能晒人一脑门子的汗。


    想到程立前不久才中过暑,裴乐板着脸说:“不用你,我还要跟水哥儿聊天。”


    “那我把水给你留下,书你看不看?”程立把泛黄的书籍也递出去。


    裴乐不识字,自然不要书。


    他还没有来得及开口拒绝,程立就继续道:“这本书图比较多,字少,看起来不费劲的。”


    上次看裴乐写字又慢又丑,程立便联想到哥儿可能识字不多,特意拿了本图多的。


    裴乐接过书翻开看了一眼,图几乎占据整页,画得很生动形象,他下意识握紧书:“看吧,看完我再还给你。”


    “好。”见他收下了,程立很高兴的模样,“那我回家了,晌午再来替你。”


    等程立走得看不见人了,顾水水才拉长语调“哎呀”了一声:“他对你可真好,是真把你当夫郎了吧。”


    “送个水而已,我家还管他吃住呢。”裴乐不觉得自己占便宜。


    不过,书籍到底金贵,尤其这种带画的,听说卖得更贵。


    他摸着书,小心地翻开第一页,动作轻柔,唯恐将书页扯烂。


    顾水水凑个脑袋和他一起看,手连碰都不敢碰。


    顾水水家境在村里也算好的,但书确实太贵了,他也怕弄坏。


    到了晌午,来换班的是侄媳柳瑶。


    虽是晚辈,但柳瑶比裴乐年长十一岁,嫁进裴家时,裴乐才六岁,因此在柳瑶眼里,裴乐更像个弟弟。


    柳瑶远远就看见裴乐在低头看书,她放轻脚步走过去,双手从后捂住哥儿的眼睛:“猜猜我是谁。”


    “瑶瑶。”家里的年轻女性就只有柳瑶。


    柳瑶松开手,瞥了一眼书,打趣说:“这是程立的书吧,他对你倒不错。”


    裴乐脸红了红,假装没听见:“麦子我刚翻过一遍,你看着吧,我回去吃饭了。”


    “行,下午让阿爹来替我。”


    裴乐回到家先进了自己房间,把书藏在枕头下面,然后才去吃饭。


    大东村的房子大多坐北朝南,裴家也不例外。


    裴家院子很大,一排有七间正房,裴乐住在最东边,程立则被安排在最西边。


    堂屋在正中,裴乐进去时,朱红英和程立正在收拾碗筷。


    朱红英:“你的饭菜在锅里,等我给你拿过来。”


    “我自己去拿。”


    裴乐揭开草锅盖,把饭菜端出来,懒得再拿去堂屋,就摆在案上站着吃。


    晌午菜是煎豆腐和空心菜,豆腐煎得焦黄,表面撒了翠绿小葱,看着就诱人。


    裴乐刚吃了几口,石头就光着脚跑进来,喊了声“小阿爷”,眼巴巴瞅着他。


    裴乐会错意,夹起一块豆腐:“吃一口?”


    “我不饿。”石头摇头。


    裴乐便收回豆腐,自己吃了。


    石头仰面看着,突然抱住他的腿:“小阿爷,你明天去卖鸡蛋好不好。”


    裴家养了三十多只母鸡,两只公鸡,前段时间五只母鸡又孵出了五十多只小鸡。


    如今天气愈热,一天少则十几个多则二十几个蛋。


    前几天割麦吃了不少,即便如此,家里也攒了百来个蛋。


    裴乐点了一下石头的眉心:“我看你不是想要我去卖鸡蛋,而是自己想吃零嘴了,说吧,想吃什么。”


    “想吃麻片糖和油条,还想要玩具。”


    裴乐扬眉:“这么贪心?”


    “小阿爷最好了……”石头蹭着他的衣摆撒娇。


    朱红英和程立端着脏碗盘和剩菜进来,听见他们的对话,朱红英道:“鸡蛋也是该卖了,明儿你跟程立捡一百个蛋去卖吧。”


    裴乐看向程立。


    程立也看向他。


    裴乐率先收回视线,应了一声。


    程立跟着应下。


    剩菜放好,朱红英端着洗碗盆出去,又喊石头:“别闹你小阿爷了,来跟曾奶奶一起洗碗。”


    石头不喜欢洗碗,跑到朱红英旁边站着,跟朱红英撒娇。


    程立不好意思干站着,就跟朱红英一起洗碗。


    裴乐吃完饭,回自己房间躺床上准备小睡一会儿。


    但他今天没干什么活,并不累,翻来覆去都睡不着。


    想了想,他把程立给的那本书拿了出来。


    毕竟不识字,他对书上的内容一知半解,不过这是他看的第一本书,他觉得书很有趣。


    怪不得有钱人都要读书呢。
图片
新书推荐: 你哥快死了 下一个雨季 向导他为何那样[穿书] 和离后主公他追悔莫及 豪门假少爷是笨蛋美人 山里的道观成精啦 我在苏轼府上当厨娘 不装了,我就是豪门大佬 当我成了玉藻前在填补世界设定 不网恋也能翻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