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榕趴在沈时今背上,看着街边的小贩,小声道:“小二。”
“嗯?”沈时今温柔道:“怎么了,要吃野果子吗?”
街边有一个老妇在卖野果子,沈时今以为温榕嘴馋了,轻声问道
“不是。”
“小二,我觉得你想给百姓做好事,这是对的,但是咱们可以利用现在有的东西。”
“现在有的东西?”
沈时今皱了皱眉,解释道:“小宝,咱们这里全是山,没什么东西。”
“不是的,小二。”
温榕小声道:“黄娘子与我说了,山里有一种树,可以搓麻绳。”
“麻绳?”
“嗯。”
“小柱子说他爹以前就会搓麻绳,每年秋天都会有人来买,这麻绳很结实,只要勤快可以卖不少钱。”
“麻绳?”沈时今低声道:“捆东西都是麻绳?”
“嗯。”
沈时今点点头道:“好,这个我先记下了。”
“还有啊小二,黄娘子说蕨根粉也很贵,这也是乡下人做的。”
“蕨根粉?”
沈时今皱了皱眉,低声道:“蕨根我倒是知道,这蕨根粉是什么?”
“黄娘子说是蕨根做出来都粉,很好吃的,前日有人叫卖,我买了一碗,和小柱子一起吃的。”
沈时今也是乡下长大的,也蕨根山里满地都是,若是真的如温榕所说,那这就是粮食,就算卖不成钱,也可以让百姓自己吃。
沈时感受到背后的呼吸,轻轻喷在他后颈有些痒痒的,但是更多的是安心,轻笑道:“小宝真聪明,这可帮我大忙了。”
温榕嘿嘿道:“我就是高兴乱说的,小二心里有法子了吗?”
“有些方向了。”
“那就好了。”温榕趴着对沈时今道:“小二,你真好。”
“嗯?”
沈时今轻笑道:“这些日子忙,也没空陪你,还觉得我好了?”
温榕点点头道:“小二为百姓做事,虽然我很想小二,但是也可以日日看到小二,若是小二想出来法子,那就是帮助好多好多人,这是大好事。”
沈时今轻笑道:“我们小宝这样乖。”
温榕小声道:“我可不能给小二拖后腿。”
“小二,我过几日想在外面摆摊,继续卖饼。”
“可以啊。”沈时今温柔道。
沈时今轻笑道:“如今我这个芝麻小官可没什么俸禄,小宝多多赚钱,就可以养我了。”
温榕捏捏沈时今的肩,认真道:“你放心吧,我肯定好好的,赚钱给你花。”
“好。”沈时今没有吃软饭的不好意思,笑着应了。
次日一早,沈时今去县衙以后,温榕也起床摆摊了。
因为温榕的提醒,沈时今就想到,这原县就算山多,但是也还是有资源,要想致富,就应该从这些地方出发。
沈时今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以后,让赵县丞和刘主簿说说自己的想法。
赵县丞听到沈时今这是真的想给百姓办事,也认真想法子。
“沈大人,咱们原县确实有不少麻树,这树长到半人高就可以砍了搓麻绳,最多两个月就又长出来了。”
“那为何没人在街上卖?”
赵县丞叹气道:“这东西好做,只是百姓能用的有限,各家各户都会做,也就用不了了。”
“外县倒是有人来收,但是这价格是压了又压,百姓也赚不了多少钱,也就换个盐钱。”
“外县……”
“外县有这种需求吗?”
“自然是有的,离咱们最近的合县,靠江又有码头,最是缺这个。”
“只是太远了,百姓也去不了,只能等着人来收。”
“所以麻绳这条销路是可以的。”沈时今眯了眯眼,低声道。
“是。”
沈时今点点头道“这法子可以,那就找人试试,马车我们家有,日后找两个伶俐的衙役,去合县看看。”
“那蕨根粉呢?”
“蕨根……”
刘主簿笑着道:“这东西我倒是吃过,只是做这东西,咱们也好没有法子,就算能做粉,咱们也好做不出来。”
沈时今皱了皱眉,这蕨根最多和豆腐一样,是磨出来了的,若是多试肯定可以试出来。
“若是能做出来呢?”
“那就还是原来的问题。”
刘主簿叹气道:“这蕨根粉不容易得,也就是有点盈余都人家才愿意买,做多了也卖不掉。”
“那就一样,带去合县试试。”
“这……倒是可以试试。”
刘主簿叹气道:“只是咱们府衙银钱不足,这……”
沈时今摆摆手道:“我先垫着,若是能赚钱就给我报销,若是不能赚钱,全算我的。”
“好。”刘主簿点点头
沈时今看着两人道“那就安排人去收麻绳,至于蕨根粉……”
“买些蕨根,拿二两银子,问问做蕨根粉的人愿不愿意说做法,若是不愿意,就提着去找磨豆腐的人,若是能做出蕨根粉,直接给二两银子。”沈时今做事果决,交代完事情刘主簿和赵县丞就急急忙忙去做了。
“咱们的小沈大人看着是做事的人。”
刘主簿也点点头道:“终究是二甲进士,这脑子比我们活,只盼着这法子可行,若是蕨根粉和麻绳真的赚钱,咱们原县百姓可享福了。”
“嗯。”赵县丞也点点头。
没过两日,赵县丞就找出做蕨根粉的法子,卖蕨根粉都自然不愿意说,赵县丞就去找了磨豆腐的,那人看着银子,没试几次就做出来了,只是还有些糙,但是也还是打出来浆。
其后又试了几次便好了,粉变得细细的。
沈时今得知了消息也高兴,笑着让赵县丞去收了些蕨根粉,又去乡下买了不少麻绳。
刘主簿找个两个伶俐的衙役,带到沈时今面前。
“会赶车吧?”打量了一番,笑着道。
“大人,我们会。”
沈时今点点头道:“会就好,知道这次去做什么的吧?”
“知道。”
一个面色很白的衙役笑着道:“大人放心,我舅都和我交代了。”
“你舅?”沈时今皱了皱眉。
赵主簿不好意思道:“大人,这许虎是我外甥,但是我绝对没有徇私,他家里卖茶的,平日里口角利落,是个会说的。”
沈时今看了看许虎,许虎对着沈时今憨憨笑了一下,嘿嘿道:“大人,我真是自己凭本事选上的。”
沈时今点点头道:“若是蕨根粉卖不掉如何?”
许虎挠挠头,笑着道:“我们到了合县,我先去酒楼客栈问问,若是他们收,就给他们。若是不行,就在街边叫卖,若是没有见过,我就找个店家,煮些蕨根粉,咱们蕨根粉好吃,他们尝了自然就愿意买了。”
沈时今听到这话,心里就放下几分。
沈时今有看了看另外一人,那人看着很结实,脸黑黑的看着有些腼腆。
“大人,这是张强,从军营回来的,拳脚功夫可以,也有一把子力气。”刘主簿上前道。
沈时今点点头道:“好。”
“都是自愿去的吧?”
“是,大人。两人齐声道。
沈时今点点头道:“咱们这里到合县,估计要两天,这路上你们的吃住,本官都包了,这次会老,给你们放五天假,若是做得好,回来一人三百文奖赏。”
两人听到这话,心里都忍不住有些抖,三百文……都抵得上他们一个月钱了。
“大人,我们肯定好好干。”
沈时今点点头道:“好,此去一路小心,若是功成,是造福全县的事。”
两人听到这话,心里也是一沉,他们是原县长大的,也知道原县的土地养不活百姓,若是这些真的能卖成钱,那……百姓们也能多条活路。
“大人放心。”两人认真道。
“好,那就明日一早出发,早去早回。”沈时今看着两人,眼神很坚定,表情很严肃。
“必不辱命。”
沈时今面上淡定,心里也是担心,毕竟这一趟出去,他已经花了不少钱了,若是白干,他怕是真的要吃软饭了。
毕竟当初去京都花了不少,后面成亲又花了不少,他手里的钱确实不多了。
好在第四天一大早,刘主簿就来报喜了。
“大人。”
“刘主簿?”沈时今这刚打开门,就看到刘主簿在门口,不解道:“今日这一大早是有什么事吗?”
“大人,虎子和强子回来了。”
“回来了,如何了?”沈时今扶着门,心里也有些激动。
“咱们去县衙说吧。”
“无妨,刘主簿到院里说吧,咱们不讲究这些。”
刘主簿也没扭捏,跟着沈时今到了院里。
“大人,都卖出去了。”
“麻绳十二文一条,这次带了三百条都都卖出了。”
“蕨根粉也是一样,二十五文一斤,一共一五十斤都卖出去了。”
“虎子还说了,蕨根粉不愁卖,他留了个心眼,多的卖给酒楼,剩下的卖个散户也有不少人买。”
“好。”沈时今点点头道:“好。”
“这次去只是探探路,咱们走通了就好。”沈时今笑着道。
“是,大人说的是。”沈时今点点头道:“好,等许强和赵虎休息好了,让他们来找我。”
“不如我现在就去叫。”
沈时今摆摆手道:“他们辛苦,先休息好。”
“好,大人如此体恤,是咱们这些人的福气。”
沈时今笑着道:“好,我吃个早饭,咱们去县衙再商量。”
“好。”刘主簿点点头道:“那下官先告退。”
“嗯。”
沈时今点点头,黄娘子端着面,笑着道:“老爷,今日做的鸡蛋面。”
“好,我去叫小宝。”
温榕已经醒了,就是在赖床,看到沈时今进来,就闭着眼睛装睡。
沈时今看着温榕的睫毛一直颤,忍不住想逗他。
“原来还在睡啊,那我偷亲……应该也不会被发现吧。”
温榕闭着眼睛,脸上还带着些酡红,嘴唇是浅粉色,看着软软的,沈时今心里痒痒的。
温榕原本想装的,只是沈时今越来越过分,又亲又舔最后还用牙齿轻轻咬他他都感觉呼吸不了,只能轻轻推沈时今。
沈时今没管温榕的手,搂着人的腰,狠狠的亲了个够本才放开,原本粉粉的嘴唇变成了嫣红看着更加诱人了。
“沈小二!”
“嗯?”
“我方才都呼吸不了了,你还亲我。”
“这不是看小宝没有睡醒嘛,给小宝醒醒瞌睡。”沈时今一脸无辜道。
“哼。”温榕把脚放到沈时今手里,凶巴巴道:“穿袜子。”
沈时今看着小家伙凶巴巴的样子,忍不住捏了捏他的脚,轻笑道:“好嘞少爷,小的给你穿鞋。”
“这还差不多。”温榕歪歪头,头发毛茸茸的,带着些上扬的尾音。
沈时今给温榕袜子穿好,又给他穿衣服,穿好以后,轻笑道:“少爷,用膳了。”
“抱。”
沈时今看着人已经搂上他的脖子,忍不住笑了。
“小宝越发懒了。”
“谁让你亲我,现在腿软了。”温榕一脸理直气壮道。
沈时今看着温榕,轻笑道:“好,我记下了,下次还亲。”
“只能轻轻的亲。”
“好好好,都依小少爷的。”沈时今温柔道。
“这还差不多。”沈时今陪着温榕吃完饭才去衙门,过去也就几步路的时间,沈时今也不着急。
第212章 村里
到了县衙,沈时今仔细的询问了两人,得到想要都消息以后,就让两人回去休息了。
“大人。”刘主薄笑着道:“这麻绳和蕨根粉都能赚钱,咱们百姓可以多一个营生了。”
沈时今点点头道:“不错。”
“这麻绳咱们这里卖六文,去合县卖十二文,这肯定赚了一倍,加上蕨根粉咱们这里十五文一斤,也是多赚五文,这次没装买,若是下次去,可以再多带些东西去。”
“是。”沈时今点点头道:“这一趟去的值。”
“最重要的是咱们这麻绳有人要了,在咱们原县,就算卖一文,也没有要,现在好了,虽然不多,总比烂在山里好。”
“嗯。”沈时今点点头道:“那就这样,你召集各村村长里正,把做蕨根粉的消息放出去,教他们做蕨根粉,让他们去村里叫村民。”
“好好好。”
沈时今皱了皱眉道:“这次是怎么衙役去送,费些力气,只是衙役干这个总归不是正途,下次去找两个伶俐的村民去。”
“是,大人我去安排。”
“大人,那咱们这价格……”
沈时今皱了皱眉道:“这次就按照原来的价钱收,等再走一趟,把成本算出来,咱们再提价,不靠这个赚百姓的钱。”
“好……大人,我这就去办。”刘主簿手有些颤抖,听到沈时今不从中牟利,眼眶有些湿润,点点头道。
刘主簿召集了各地村长和里正,他们得知这消息都很高兴,这原县的土地贫瘠,百姓没什么营生,这下可好了。
“主簿大人……若是咱们做太多了,县衙不收怎么办?”有人小声道。
刘主簿看了那人一样,冷笑道:“县令大人说收就是会收,就是不收,难不成亏了你?”
“这蕨根粉可以自己吃,麻绳也可以地里用,不收难不成还让你损了什么不成。”
“就是就是。”
“马里正啊,咱们小百姓反正没事,搓点麻绳算什么,反正也用得上。”
“对啊,反正我是要去给我们村的人说了。”
“对对对,我也赶快回去,这蕨根还可以磨粉,以前不知道法子,如今……就算没人收,我就自己吃呗。”
“说的是。”
“好了,你们回去吧,三日后送东西来,来玩的我们可就不收了,要等下次了。”l
“主簿大人放心,我们肯定回去通知到位。”
刘主簿满意的点点头,打发人离开后,回去给沈时今汇报。
沈时今看着图纸,低声道:“刘主簿,咱们这合县,周围是不是还有两个县城啊?”
“是,云县和泽县。”
“他们县如何啊?”沈时今低声问道。
“这两县都离咱们县较远,比合县还远一些,再过一些路程就是府城了,很是热闹。”
“热闹……”
“热闹的意思,就是百姓手里应该也是有钱的吧。”沈时今眯了眯眼,笑着道
“这两县比咱们县富裕。”
沈时今点点头道:“富裕好啊。”
“再找两个人去云县和泽县卖,咱们这蕨根挖了又能再长,多少些销路,总不会错。”
“好。”
“只是……大人,咱们县衙没有多的马车牛车了。”
沈时今皱了皱眉,那村里有没有牛车马车?
“有的村有牛车,不过都是拉客都,没有马车快。”
“那就行。”沈时今想了想,对刘主簿道:“那去合县这次就租村里的牛车,去云县和泽县就坐我的马车,那快一些。”
“好。”
沈时今低声道:“这次去合县还是虎子和强子,再带上两个老实的村民,去云县……你就照着看吧,县衙和村里人都可以,但是一定要可靠。”
“好,我晓得。刘主簿点点头。”
另一边
“王里正啊,你说这事有谱吗,听说咱们这个县令大人年纪可不大。”
“我可不信这些,这麻绳和蕨根能赚几个子,我是不信的,这若是回去说了,白辛苦一场,村里人还要埋怨我。”卢里正笑着道。
“老卢,你这样说就是放心了。”王里正点点头道。
几个村长里正顺路,一起坐牛车回去,待卢里正下车以后,杏花村村长问道:“里正,咱们真的不挖蕨根吗?”
王里正嘿嘿道:“咱们村和李子村最近了,他们多挖,咱们不就少挖了?”
“赶快回去通知乡亲们,下地挖蕨根,砍麻搓麻。”王里正眯着眼睛道。
“这……”杏花村村长年纪不大,三十岁左右,听到这话瞪大了眼睛,还是点点头道:“好好好。”他心里也有些激动,一定要快些回家,抢在李子村前面。
这边杏花村全村出动,王里正也亲自上山,只是挖着挖着……
“王里正,你知道不耿直啊,不是说不挖吗?”卢里正手里抱着蕨根,看着老熟人笑着道。
王里正笑着道:“老卢,你也不老实啊,咱们可谁都别说谁。”
两人都笑了,招呼着各自村里人赶紧挖,村里人也没偷懒,有些在砍麻,有些在挖蕨根,忙忙碌碌的,连小姑娘和小哥儿也跟着一起抱蕨根。
村长和里正一通知消息,村里人就动起来了,没有一家躲懒,大家都山里忙活,生怕落后。
第213章 去村里
“小宝,快醒醒了。”沈时今看着温榕正睡得香,摸了摸温榕的小脸,笑着把人叫醒了。
“嗯~”温榕哼了一声,眯着眼睛道:“没睡醒。”
沈时今轻笑道:“不是说了,咱们今日去乡下吗?”
“去乡下?”
“是啊。”沈时今轻笑道:“昨天说了的,带你去的,你忘了吗?”
“好吧。”温榕一个鲤鱼打挺,钻进沈时今怀里,黏糊糊道:“给你穿好衣服我就睁开眼睛。”
沈时今轻笑道:“小懒猪,等冬日里给你卖掉。”
“不要不要。”温榕在沈时今怀里滚来滚去,把人搂在怀里,防住他掉下去。
嘴上逗温榕,手上也没停,给温榕穿好衣服,拍拍温榕的背,轻笑道:“起来了。”
“还没吃饭。”
“黄娘子做了包子,咱们起来吃吧。”
“包子!”温榕睁大了眼睛,笑着道:“快带我去。”
沈时今轻笑道:“好。”
温榕像小猫一样,抱着沈时今的脖子,沈时今抱着人到外面吃饭。
黄娘子做的包子很不错,皮薄馅大,一个有温榕拳头大,刚出锅的还在流油,温榕吃了两个,又喝了一碗粥,才算清醒过来。
“小二咱们去地里干什么啊?”
“麻绳和蕨根粉都卖得不错,去乡下看看地里的活计。”沈时今前些日子安排下去,各村都积极的干,上次的车队收了不少。
派去去云县和泽县卖蕨根粉的生意也不错,蕨根粉的价格比合县还高了几文。
“好啊我也去学学搓麻绳,给咱们补贴家用。”温榕一脸认真道。
沈时今看了看温榕,捏了捏他软软的手,忍不住笑道:“小宝每天少吃些,就算给我们家省钱了。”
“沈小二!你嫌弃我吃得多吗?”
沈时今嘴角带着笑,温声道:“没有。”
“没有你笑什么?”
沈时今顺了顺毛,轻笑道:“好了,小宝我知道错了。”
“哼!”温榕瞪了沈时今一眼,自己背着小背篓走在前面,两人准备坐牛车去乡下。
两人都是穿的普通布服,沈时今看起来就像个白面书生,没有人会想到他是原县的县令。
所以两人直接坐车到村里,也没人发现异常。
沈时今到了第一个村里,村里人户虽然不多,但是家家户户都在搓麻绳砍麻。
温榕去讨了碗水,随便打听了一下。
“小娃娃,你家里人呢?”
小男娃看温榕穿的干干净净的,生得也好看没有什么防备心。
“家里的大人都去砍麻了,我们在家搓麻赚钱。”
“是嘛,这能麻绳还能卖钱啊?”温榕一脸惊讶道。
“自然能啊,是怎咱们新县令想的法子,他可聪明了。我娘说了,等卖了钱就给我裁新衣裳。”小男娃看了看温榕,小声道:“我就让我娘给我做……你这样的,蓝色的好看。”
温榕笑着道:“好啊。”
“谢谢你的水,给你拿个酥饼吃。”温榕笑着给小男娃。
小男娃瞪大了眼睛,小声道:“是集上卖的吗?我在过年的时候吃到过。”小男娃怕温榕不信,又补上一句“在我小时候。”
温榕听着小男娃说话觉得有意思笑着到:“那你快尝尝还是不是原来的味道。”
“好。”小男娃点点头。
小男娃掰了一小块,嘿嘿道“谢谢大哥哥。”
“我要给我妹妹留着,她更着娘亲去外祖家了。”
温榕眯了眯眼,看着小男娃笑了笑,点点头道:“好。”
“小娃娃,你们这里的人怎么只砍麻搓麻啊,不知道要做蕨根粉吗?”
小男娃听到这话,就叹了口气道:“不行的。”
“怎么不行,做蕨根粉很简单的。”
“不是不会做,是村长不让我们去挖蕨根,他们自家要做。”
“什么?”温榕皱了皱眉,有些不敢相信,会出现这种事。
小男娃叹气道:“我听我娘说的,我们村的蕨根不让人挖,只有村长家能挖,所以我我娘都带着妹妹回家帮忙了,我外祖家可以挖蕨根。”
温榕看着小娃娃,沉默片刻,勉强一笑,轻声道“这些饼我带回去也不脆了,都给你吃吧。”
“哇!谢谢大哥哥!”
“小娃娃,你这么聪明,你肯定知道你们家的麻绳卖多少钱吧?”
“晓得,四文钱啊。”
温榕眯了眯眼睛,轻笑道:“真的吗我怎么听说是六文呢?”
“真的是四文,我娘说了,搓两根麻绳就可以买一斤肉,我去买过肉!”小男娃颇有些骄傲道。
“原来是这样啊。”
小男孩骄傲道:“我一天可以搓三根麻绳,可以赚十多文!”
温榕拳头握了握,笑着道:“真厉害。”
“不是我厉害,以前村里的麻绳都卖不出去,我娘说了,是县令大人想出的法子,是县令大人厉害!”
“等我长大了,也要做和县令大人一样聪明的人。”小男娃笑着道。
“一定可以的,你这么聪明。”温榕轻笑道。
小男娃嘿嘿道:“大哥哥你生得漂亮,说话也好听,那我回去搓麻绳了,不然阿奶要骂我了。”
“好。”
“对了,大哥哥我也野果子可好吃了,给你吃吧,谢谢你给我吃的。”
温榕看着小男娃的手,又黄又黑,忍不住皱了皱眉。
小男娃注意到,不好意思道;“大哥哥,我的手不脏的,是麻树染的。”
温榕拿出帕子,给小男娃擦了擦手,温柔道:“我没有嫌弃,就是你的手受伤了,做活的时候要小心些。”
听到温榕不是嫌弃,小男娃瞬间笑了,摆摆手道:“等长茧就好了,我回去了。”
“好。”温榕点点头。
沈时今就在村口等温榕,看到温榕一脸不高兴的样子,沈时今还以为他累了,上前道:“小宝,怎么了?”
“小二。”
“我方才去讨水喝,是个小男娃。”温榕说着,眼泪一下就掉下来了
“怎么了,小宝,你别哭啊!”
沈时今赶紧给他擦眼泪,轻笑道:“小男娃怎么了?”
“小男娃在搓麻绳,他的手上有好多口子,手很黑很黑,手指都翻皮了。”
沈时今看着温榕哭,心里忍不住有些心疼,温声道:“小宝,这是他们赚钱的营生,手伤总比吃不上饭好。”
“就像原来咱们在苍山,你最开始抡锄头,还不是被磨起水泡了。”沈时今看不到温榕哭,只能轻声安慰。
“我知道小二,你是县令你做的很好,方才小男娃还说,新的县令大人好,想吃这个法子,等卖了钱,就要买新衣服穿。”
“小二做得很好。”温榕眼里含着泪,看着沈时今,沈时今心里酸酸的,他们家小宝小时候也吃了很多苦,但是依然拥有一颗善良的心。
“小二,这个村里有坏人,小男娃本来能赚六文,被人扣了。”
“被人扣了?”沈时今皱了皱眉。
温榕擦了擦脸,把方才听到的话告诉沈时今,沈时今拳头捏紧,低声道:“小宝,你说的是真的吗?”
“嗯。”温榕认真点点头道:“我后面又去了另一家,他们也说了麻绳四文,我问蕨根粉他们没敢告诉我,我说我想买一些,他们让我去村长家买。”
沈时今后槽牙都咬碎了,冷笑道“好啊,给百姓想的吃饱饭的法子,还没吃到百姓嘴里,就让蛀虫给吃了。”
温榕小声道:“我方才哭……就是看小男娃那么小,手上那么多伤口,全家一起劳作,都只能赚四文。另外的人白白的就得了两文钱难过的……村里娃娃本来就辛苦,以前二丫姐姐天天下地割猪草也很累,我不是因为这个哭。”
沈时今温柔道:“我知道了,小宝。”
沈时今又给温榕擦了擦眼泪,低声道:“咱们今日发现了,给中间偷吃的揪出来,日后就好了,小宝别难过了。”
“嗯。”温榕重重点点头道:“我相信小二!”
第214章 杀虫
沈时今带着温榕跑了几个村里,除了第一个村里,另外还有两个村都是这个情况,最恶劣的还是第一个村,其他村也只是把麻绳和蕨根粉的钱压了压,没有不让挖蕨根粉的事。
沈时今自己查清楚以后,直接带着温榕回县衙了。
赵县丞和刘主簿看到沈时今回来,上前道:“大人不是说今日歇息,怎么来了。”
沈时今冷笑道:“我们原县还没富起来,就有大蛀虫了,我若是再休息,老百姓的血都要被吸干了。”
“大蛀虫?”刘主簿不解道:“大人,什么意思?”
沈时今把事情说了,刘主簿不敢置信道:“这些刁民他们……百姓们都是赚的辛苦钱,他们……”
沈时今冷笑道:“把下面人都叫来。”
“是,大人。”
有两个衙役去卖蕨根粉了,其他的都在,一共十五个人。
沈时今看着众人,把事情说了,冷笑道:“这些蛀虫吸百姓的血,这事我看不得,如今既然我知道了。”
沈时今停顿片刻,大声道:“那就不能容忍。”
有几个村都是我已经发现的,你们去查清楚,但凡粘手的,三十大板,其家人……除了十四以下的幼童和年过六旬的老人,全部十板。
但凡是担任村长里正的,通通给我下了,让全村人重新选举,这些蛀虫及其家人都不能在担任村长里正。
“大人,这祸不及家人……”刘主簿小声道“这仗责家人,是不是……”
“祸不及家人的前提是惠不及家人,今日若不杀鸡儆猴,日后……还会再有,要杜绝这种现象。”
沈时今冷冷看了刘主簿一眼,看着众人道:“今日我去已经查清楚了,或许有漏的,今日你们去若多查出来一家,谁查出来奖励五吊钱。”
“你们今日去查,若是本官查出来的,你们没有查出来,那就回来替他们挨板子。”沈时今表情严肃道。
“是大人,我们一定查清楚。”
沈时今点点头道:“你们这些衙役都是散的,总得选一个头。”
“今日就选了。”
“有谁想来。”沈时今直接道。
衙役都互相看看,没人上前,沈时今冷笑道:“怎么?没人想吗。”
衙役中有人低着头,有人再小声低语,这时候一个黑壮汉子上前道:“大人,我年纪比他们大,我愿意试试。”
沈时今打量了那人一眼,温声道“做队长就要担责,这下面的人犯错了,作为老大都得担着,想好了吗?”
“大人,想好了。”沈时今看着壮汉眼神很坚定,点点头道:“好,叫什么名字?”
“宋松,大家都叫我老宋。”
沈时今点点头道:“好,我记下了。”
“今日下乡就有你带头,做好了有赏,没做好队长担主责,可有意见?”
“没有,大人。”宋松认真道。
沈时今点点头道:“好。”
沈时今点点头道:“今日我发现这种情况,是我的失职,也是你们是失职,日后不允许再出现这种情况。”
“是,大人。”
沈时今点点头道:“做队长担责是第一,自然也要有赏,日后每个月我个人掏出二百文,作为队长的奖励。”
宋松听到这话,心里一跳,没,想到还有意外之喜。
沈时今点点头道:“去办吧,刘主簿跟着着一起去,这些蛀虫吸百姓的血,也得让他们吐出来,把蛀虫抓出来以后,刘主簿跟着认认新的村长和里正。”
主簿主要管人口,刘主簿跟着去,日后做事业方便些。
“是大人。”
沈时今说完这些,就让他们各自去办了,待到傍晚时分,衙役们都回来了。
刘主簿把有问题的人名和村名拿给沈时今,沈时今看完以后,和他查到的一样,点点头道:“很好,今日大家都辛苦了。”
“大人辛苦。”刘主簿恭恭敬敬道。
沈时今看着名单,笑着道:“今日查出来了,难免有人还会再犯,日后每十日,咱们的衙役不管是明察还是暗访,我都去给去走一遍,若是被我查出来,还有贪污的事。”
“我第一个问罪的就是队长。”
“宋队长,记下了吗?”
“记下了。”宋松一脸认真道:“大人放心。”
沈时今点点头道:“好,今日大家辛苦了。”
“院里一人领两斤猪肉,算是奖励你们办事得力,刘主簿和队长各五斤。”
“多谢大人!”众人一听这话,都激动起来。
他们回来的时候就看见了,心里也有猜测,没想到真的是给他们的,他们原县穷,原先都县令,最多过年的时候才会发点东西。
沈时今摆摆手道:“去吧。”
“是。”
大家都笑着出去,到院子里众人才敢大声说话。
“咱们大人可真好啊。”
“是啊,真是办事的人,赏罚分明。”
“对呀,而且大人还会去乡下,若不是大人想起这个,这些蛀虫怕是要一直吸着百姓的血。”
“就是就是!”
“我舅在村里做里正,还好他没糊涂,不然我也要大义灭亲了。”
“这些人都是没心肝的畜牲,老百姓本就吃不饱,如今好容易有了营生,还要吸血,你舅虽然性子固执,但是还是好的。”
“是啊。”衙役拍拍胸脯道:“若是我舅做这等事,我外婆第一个打他。”
“哈哈哈。”
“这肉可真肥啊!”
众衙役排着队领肉,口水都要流出来了,他们衙役日子比百姓好些,但是吃肉最多也就一个月一次,如今看着白花花的肉,心里馋得很。
“我要让我媳妇给我做把子肉。”
“嘿嘿,那下酒肯定舒服。”旁边衙役笑着道。
“我带回去给我媳妇炒酸菜吃,我媳妇怀孕了,爱吃酸的。”
衙役这边乐呵呵的,带着肉回家。
各村里的百姓也是高兴,尤其是白云村的人。
他们村村长不是人,原本他们也不敢说什么,没想到……居然被官老爷打了,还换了村长,百姓高兴得不得了。
其他村里也是一样,他们那里不知道麻绳该卖多少钱,只是怕得罪人,这下好了衙役放了话,谁要是再敢做坏事,就去县衙告他们。
他们知道了,他们的县令是为百姓做事的人,能给他们做主。
次日一早。
杏花村和李子村边界。
“老卢,你没被打板子啊?”
“嘿老王,你这老东西,怎么不盼我点好。”卢里正瞪着眼道。
“我可不是那种没良心的人,都是乡里乡亲的,我还能赚乡亲们的钱。”
王里正笑着道:“我听说好几个村都村长和里正都挨了板子,昨日担心了你半日呢。”
“呸呸呸……盼着我挨打吧,你这老东西。”
“老大,快点挖,快点挖可别给这个老东西留。”卢里正招呼儿子。
王里正也不甘落后,高高兴兴招呼村里的后生快些动手。
李子村和杏花村的人也得到消息,他们也才知道,其他村的人过的什么日子,心里对自家里正和村长更加服气。
日子就这样过着,待村民熟路以后,沈时今就想着把衙役换下来。
这日,沈时今召集各村里正和村长到县衙开会,把自己的想法说了。
“大人的意思是,让我们自己去卖?”
沈时今点点头道:“是。”
“我们县衙还是还帮着送货,但是我想了这县衙的人员有限,不少村里也有牛,不如就自己去。”
“一个村的,也不会你坑我我坑你。”
“用村里的牲口,每天按天数给钱,再给送货的年轻人工钱,剩下的全是老百姓赚。”
“当然,若是一个村不和气,有本事的人家,已经自己收麻绳蕨根粉拿去卖,盈亏自负……”
“反正如今看来,这笔买卖是赚的。”
“大人,我家里有牲口,我儿子也算壮实……只是他不认识路怎么办?”
“这好办,不管是个人还是村集体想去,都可以先跟咱们衙役一起走。”
众人都神色各异,但是脸上很多的是激动,若是自己跑,家里牲口反正也是空的,等于没花钱,家里的青壮反正无事,这也算不花钱,就准备些干粮,剩下都是赚的。
沈时今看着众人,轻笑道:“大家都可以回去想想。”
“我只一句,不许压价,县衙收什么价就什么价,不能比我定的价低,不能欺压百姓。”沈时今冷声道。
沈时今这话一出,下面人都安静了。
“大人放心,我们不会。”
“是啊,大人,我们村原先那里正最坏,我肯定不会走他的老路,大家都是苦出来的。”
“是。”
沈时今点点头道:“好,都回去吧,和村里人商量商量,想自己跑的,明日一早到县衙找刘主簿报备。”
“是。”
这消息一出,各村都在开会,次日一早县衙来了不少人,但是报备的人没有多少,毕竟家里有牲口的人家也不多,再者去外县……也需要胆量,大部分人都是看热闹的,刘主簿都一一记下。
杏花村里正是个有胆识的,他们家也有牲口,和村里人商量以后,村里人也支持。
王里正让自己儿子押车,带着村里两个机灵的后生出发了,全村人都去门口送人。
“豪子,全村的指望都在这里,在外面做事要小心,不要冲动。”
“爹,你放心吧。”
“小石头和二牛,你们俩脑子活,到了地方见机行事,晓得么?”
“里正放心吧。”
“去吧。”王里正摆摆手道。
“嗯。”
杏花村众人看着牛车消失,心里也在担心,这毕竟是头一回,若是出什么意外……这可是全村人的营生。
好在他们运气很好,七天以后他们就回来。
里正问清楚情况了,召集全村人开会。
“里正叔,听说大豪回来了。”
王里正点点头道:“是,回来了。”
“情况怎么样啊?”
“等人齐了再说。”王里正乐呵呵道。
“看里正这样高兴,肯定没少赚!”
王里正笑着道:“是不错。”
听到这话,众人心里都有些激动。
待人到齐了以后,王里正笑着道:“大家都来了,我也不兜圈子了。”
“咱们村的牛车回来了。”王里正说完,停顿片刻,笑着道。
“这次去赚了钱。”
“麻绳卖的是十文钱,蕨根粉是二十八文一斤。”
“什么?这么贵都卖完了?”
王里正点点头道:“都卖完了。”
“那……”大家都是盯着里正,等着里正开口。
王里正笑着道:“今日咱们就来分钱。”
“只是咱们出去的后生也容易,不能白去,我就从蕨根粉扣两文,麻绳扣一文当辛苦费,大家没意见吧。”
“麻绳扣一文,九文一条,蕨根粉二十六文……这也翻了不少啊!”
“是啊。”
院里人都很激动,笑着道:“同意同意,我们都听里正的。”
王里正点点头道:“先前都是乡亲们送的东西,都是记了账的,这会儿按着账本领钱。”
村民都乐呵呵的排队领钱,每个人拿了钱,都高高兴兴的回去,有的说要买肉,有的说要给孩子做衣服,有的说要买粮食种子,总归都是高兴的。
第215章 野百合
虽然蕨根和麻树都不需要经管,但是都还是有生长周期的,除了最开始挖都挖不完,后面村里人也都是一个月选几天去弄这些,都是山里长大的人,知道要留根,若是一下子挖狠了,绝了根就什么都不剩了。
这样一来,蕨根粉就没那么多,一般一个村都是一个月跑一趟,但是这也能赚不少钱了。
这日,沈时今给村里人开完会,一个憨厚的中年男子留了下来。
“大人。”
沈时今面色和气,温声道:“还有什么事吗?”
“大人,我是杏花村的里正,这是我们山里的野百合。”
“大家挖蕨根的时候顺带挖的,这是我晒好了的,煲粥最好了,您为我们百姓操心,对我们的好,我都记在心里,这个拿给您尝尝,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您别嫌弃。”
“百合?”沈时今好奇道:“山里有百合?”
“有,往年没有吃的,有时候粮食不够吃,村里人就会去山里挖。”
“多吗?”
“多倒是不多,不过每片山里都有些。”
沈时今点点头道:“多谢里正,这个我收下了。”
“好。”里正见沈时今收下,笑呵呵到“大人若是喜欢就说一声,家里还有。”
“好。”沈时今点点头,送王里正出去。
王里正受宠若惊,他活了半辈子,如今还有官老爷送他出门,回家的时候,坐牛车都比别人腰杆挺得直些。
“老王头,你今儿是怎么了,这么高兴?”
“哼,说了你也不懂。”王里正拿鼻孔看人,给卢里正气得瞪眼。
沈时今看着晒干的野百合,表面是黄色的,看着干巴巴的,像小小的花瓣,闻着还有一股子土味,沈时今也说不清楚这个味道,感觉像土味又像药味。
他抓了一把,随即把剩下的装好拿给虎子,让他们去别的县城卖货的时候问问,收不收百合。
沈时今倒是听说过莲子百合粥不错,但是也没吃过,既然有这个名字,应该有人会买,让人去试试也可以。
沈时今把剩下的带回家,黄娘子煮了粥,百合味道不错,口感糯糯,有些清甜带着些微苦,温榕倒是觉得特别,一口气吃了两碗粥。
“喜欢?”
温榕点点头道:“我以前没吃过,感觉有点好吃。”
“有点?”
温榕无辜道:“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好吃,或许是太饿了。”
沈时今看着小脸黑了一个度的温榕,无奈道:“今日又去乡下了?”
“嗯!”
温榕点点头道:“帮小风家背了蕨根,他爹爹腿伤了,干不过来,我去帮帮忙。”
沈时今轻笑道:“知道了,累不累?”
“累倒是不累,就是饿了。”
“他们本来留我吃饭的,上次我去小风娘还做了肉,只是我吃饭他们就不好多吃,我也吃不饱,就忍着回来吃了。”温榕歪歪头道。
沈时今给温榕擦了擦汗,温柔道:“下次带些点心,别饿着。”
“嗯!”
“娘亲什么时候来啊,我去接娘亲。”
“估计就是这两天了,到时候舅舅送他们一起来,不用你去接,你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来。”
“好吧。”温榕无奈道,旋即温榕又高兴起来了,“那等娘亲来了,就可以买肉吃了。”
“娘亲不来也能买肉吃,说得像我苛待你一样。”
温榕叹口气道:“难道不是吗?”
沈时今无奈道:“你前几日是谁吃多了积食,在家里喊难受了?”
温榕无赖道:“就是你不给我肉吃,我都三天没吃肉了!”
沈时今看着小家伙耍无赖的样子,忍不住揉了揉他的头,轻笑道“好了,乖。明日给你买小肋排吃好不好?”
温榕眼睛转了一圈,嘿嘿道:“好,要卤了吃猪耳朵也要!”
“好,让黄娘子给你卤了吃。”沈时今温柔道。
没过两日,沈时今的舅舅和娘亲就到家了,因为担心家里生意,赵老大没在原县待几天就走了,赵氏虽然不舍得,但是也没有多说什么。
赵氏到了原县也闲不住,就想着开个成衣铺子。
沈时今自然没意见,加上舅舅来了,还送来了分红,他手里也宽裕了,娘亲要做什么,他也能拿出钱。
见儿子没意见,赵氏就找人租铺子,准备着开铺子。
一切都很顺利,赵氏很快就在县衙附近看中了一个铺子,虽然不大,但是位置好,铺子也亮堂,赵氏也喜欢,就这样定下。
没过几日,卖货的就回来了,还带回来一个好消息,百合卖出去了。
在合县的码头上就卖出去了,因为是干的不会容易坏,又方便携带,船上的商人就买了。
后面虎子又问了去合县的干货铺子问了,他们也愿意收,十五文一斤,但是一定要晒好的。
沈时今得知这个消息也很高兴,这山里既然能长野百合,自然也能种,反正村里的百姓挖蕨根也要翻土,到时候翻土了直接把百合种上,也不费什么功夫。
沈时今得知这个消息以后,第二日就召集各村里正和村长开会,大家得知这个消息也很高兴,乐呵呵的回去让村里人挖百合起来种了。
有了蕨根粉和麻绳,沈时今都不需要多解释,村里人就老老实实去做了。
赵县丞笑着道:“还是咱们大人有威信,这些里正村长一听就高高兴兴去做了。”
刘主簿也点点头道“是啊。”
沈时今轻笑道:“百姓都心里和明镜一样,若是可以,谁不愿意过好日子呢。”
“大人大善。”
沈时今轻笑道:“不过是多读了几年书,见不得百姓疾苦,作为一县父母官,也该替百姓做事。”
沈时今轻笑道:“这些日子两位大人也辛苦了,时常跟我到处跑。”
“我们哪比得上大人辛苦。”
沈时今轻笑道:“现在情况基本稳定了,后面刘主簿还是做好登记报备,不能松懈。”
“大人放心。”
沈时今笑着拿出两个小元宝,轻笑道:“两位大人可别嫌少。”
“大人……这怎么行!”
“是啊,大人我们不能要。”
沈时今轻笑道:“哪有光让人做事不给钱的,平日里不能跟着我跑也辛苦了,刘主簿的鞋都跑烂了几只了,如今都穿草鞋了,这个钱是我的一些心意,你们就不要推辞了。”
“前些日子你们日日忙那么晚,现在一切稳定,每日可以早些回家,这银子拿回去,也让家里人也高兴高兴。”
“大人。”
沈时今笑着道:“拿着吧。”
“多谢大人!”
赵县丞不好意思道:“我虽然日日回家晚,我家那口子还高兴呢,她娘家有好几个兄弟,前些年家里吃不饱饭,哥哥弟弟总要上门。我媳妇的面子难免挂不住,今年好了,我舅哥他们靠着挖蕨根,自己能吃饱了,前些日子还给我送了几斤蕨根粉和一只大肥鸡。”
赵县丞不好意思道:“给我媳妇乐得和什么似的。”
“她嘱咐我跟着大人好好办事,为老百姓做好事。”
沈时今勾了勾唇,嘴角微微上扬。
刘主簿也笑了,他们家是县城的,但是总归有几门穷亲戚,往年也……也要贴补不少,今年日子好了,村里的亲戚也送些山里都物什,虽然不值钱,但他爹高兴了,也算值了。
第216章 收税
日子过得极快,很快就到了秋天,百姓在地里忙活,每日都忙的不行,但是大家都是高高兴兴的,刘主簿他们也忙起来了,要下地收税。
往年这个时候,村里让见了衙门的人,和老鼠见了猫一样,今年倒是改了,老百姓自己背着粮食来交税。
别说沈时今了,就是刘主簿和赵县丞也是第一次见,县衙忙得不行,温榕没事,也帮着乡亲们抬抬粮食上上秤。
大家都出来看热闹了,不少百姓也是第一次来县衙,看到站着的白面男子,还以为是哪里来的书生,听旁边的人说起,才知道是县令大人。
“大人,这是我家打的新米,大人要是不嫌弃的话,留着吃吧。”
一个黝黑的汉子,提着一个布袋,小心翼翼道。
沈时今摆摆手道:“我家里有米,咱们老百姓吃饱,我比什么都高兴。”
“大人,我家的新米也给你带了些,可千万别嫌弃啊。”
“是啊,我也带了。”
“若不是县令大人,我们哪里能靠山赚钱,大人好歹得收下。”一个干瘦的老丈大声道。
“是啊,大人可别嫌弃,这是我们的心意。”
沈时今看着众人的眼睛,心里软得一塌糊涂。
沈时今笑着道:“好了,既然大家都是这样说,我也不能推辞大家的心意。”
沈时今笑着拿茶杯,从每个袋子里挖了一小杯出来,笑着道:“今年的稻子不错,我也沾沾大家的喜气,多的我可不能收了。”
“大人,我们带都带来了。”
沈时今笑着道:“带来都是心意,本官谢谢你们的好意,本官不缺这一口吃的,你们老百姓吃饱,本官就高兴了,日后可不许带了,若是人人都送,本官这官也不做了,开个米铺好了。”
众人听到都笑了。
有些人带着孩子,交完税以后,孩子也高兴。
有的要做新衣裳,有的要买糕点吃,大家都乐呵呵的。
后面的人也有不少人给沈时今带了米,沈时今通通挖了一杯,这积少成多,到最后居然有五斤。
“大人,咱们今年的税肯定能交完,也能安心过个好年了。”
往年里,若是税收没交齐,这衙役都要下村里去要,从秋收要到过年,各有个的难处,但是也必须去要。
沈时今笑着道:“是啊。”
沈时今看着袋子里的米,笑着抓了一把,对众衙役道:“这都是百姓都一片心意,大家都分了吧,沾沾百姓的喜气。”
“是,大人!”众衙役也高兴,沈时今笑着道:“等收完粮食,给你们放几日假,大家也都辛苦了。”
“多谢大人!”衙役们也有些激动,税收这段日子,不仅仅要收钱收粮,还要下乡去看,有没有人弄虚作假,也很是辛苦。
温榕笑盈盈道:“小二,你真厉害!”
沈时今轻笑道:“小宝也厉害,人又热心,若是他们知道小宝是我的夫郎,肯定也羡慕。”
温榕嘿嘿道:“若是他们知道,小二是我的夫君,肯定也很羡慕。”
“我们家小二又聪明又好看。”
沈时今轻笑道:“嘴这么甜,是不是抹了蜜的,让我尝尝。”
沈时今贴着温榕点点头小脸,偷亲了一下。
温榕不好意思道:“小二!”
沈时今轻笑道:“好了,没人。”
沈时今原本是想去接赵氏一起回家吃饭,只是赵氏生意忙,不少妇人孩子要做衣裳,她忙不过来。
沈时今和温榕只能先回家吃饭,让小柱子给赵氏送饭。
晚上赵氏沈时今和温榕去接的赵氏,赵氏笑呵呵道:“今天真不错,不少孩子妇人来做衣服,我都要忙不过来了。”
温榕笑着道:“是因为秋收,今年收成不错,百姓们高兴。”
赵氏点点头道:“是啊”
赵氏拍了拍儿子的肩膀,温柔道:“小二,我今日听好多人夸你,说你是个好官,娘真骄傲。”
“是娘亲教的好。”
赵氏看着儿子,已经比她高半个头了,忍不住轻笑道:“娘一个妇道人家,哪里就能教你了,就是我儿自己能干。”
沈时今嘴角带着笑,牵着温榕,跟着赵氏身旁,轻笑道:“我做事凭一个问心无愧。”
赵氏拍拍儿子的肩膀,笑着道:“我们家小二怎么就这么好呢。”
温榕也笑着歪歪头,看着沈时今道:“小二,你怎么就怎么好呢!”
沈时今揉了揉温榕的头发,轻笑道:“鹦鹉学舌呢?”
温榕歪歪头道:“听不懂听不懂。”
赵氏笑着道:“今日人好多,我都忙不过来,我想招个人在铺子里帮忙。”
“招人?”
“是啊。”赵氏笑着道:“小二怎么想?”
沈时今看着娘亲,低声道:“若是娘亲愿意,不如收些村里的女娃娃,就像二丫姐那样,也能给村里女娃一个谋生的手艺。”
“就算招人,也得慢慢寻摸,会针线的人估计很少,不如自己培养,就是看娘愿不愿意。”
赵氏一听这话,想了想道:“这也行啊,也算是做好事,我儿子是原县父母官,我也不能小气。”
沈时今低声道:“娘你真好。”
赵氏笑着道:“娘也是自己忙不过来了,本来也要找人,若是能帮到别人也只是顺带。”
若是往前数几年,从赵氏手里扣几个铜板都费劲,更别说把谋生的手艺穿出去。
现在的沈时今,总是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身边人,让他们变得更好。
赵氏这边要招徒弟,这话一出去,不少媳妇姑娘都来打听。
赵氏最开始照单全收,后面慢慢的淘汰。
有的要忙地里的活计,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的手脚不干净,有的家住的远,坐牛车都要费不少钱,还有手脚笨,一看就不是这块料的,赵氏也懒得教。
最后就留下五个人,两个小媳妇,三个姑娘,最小的姑娘十岁,虽然人小,嘴巴会说又有眼力见,赵氏特别喜欢,也就留下来。
最开始学艺的三个月都是没有工钱的,后面开始会缝衣服了,赵氏就开始给工钱,一个人一个月一百文。
这些人都高兴得不行,没想到学艺还能有工钱。
“谢谢师傅,我们一定好好学。”
赵氏摆摆手道:“你们是为了自己,学好学坏都是自己的事,学好了就多挣些,没学好就少挣些,都是全凭自己。”
赵氏笑着道:“你们现在都只会简单的活计,日后学会了裁衣刺绣这些,我都按赚了两成给你们分钱,到时候多劳多得。”
“谢谢师傅,我们一定好好干。”
赵氏点点头道:“好。”
这些丫头还是回去说了,家里人也高兴,闺女有手艺,日后议亲别人都要高看一眼。
“丫头,一定跟着赵师傅好好学。”
“爹,你放心吧,赵师傅对我好,我乐意学。”
“好好好,这就好。”
又过了大半年,去年种下的百合下面的根已经有人拳头大了,各村的人都下地去挖百合,挖完又晒干。
这段时间,赵氏的生意又好了不少,想来百姓手里又赚钱了,可以裁新衣了,赵氏也高兴,不单单是自己赚钱了,也是为百姓高兴。
去年的绩效评选沈时今是个优,原因无他,好些年原县的税收都没收齐,沈时今一来,不仅仅收齐了,还翻了一倍。
上官看了沈时今写的汇报,也不免觉得沈时今厉害,原县那块贫瘠的土地,真让他种出花儿来了。
沈时今看着今年刘主簿的记档,今年都税收应该比去年还多,沈时今心里是高兴的,这税收翻了,不是国家增加的税收,是百姓手里的收入翻了,这税收跟着翻的。
温榕也没闲着,有时候跟着沈时今在县衙玩,有时候跟着车队去别的县玩,赶集天就在街上摆摊卖酱香饼。
最开始温榕跟着车队跑的时候沈时今还不放心,后面去的时候多了,沈时今也就习惯了,温榕很喜欢去云县,云县的酒楼铺子多,口味多鲜香麻辣真是温榕的喜好。
后面每次车队出发的时候都跟着去,因为力气大,搬搬扛扛不费力,跟着一起去,还能得些工钱,每次去的时候美其名曰赚钱,其实每次都是去花钱的。
但是温榕高兴,沈时今也就随他去了。
二月,到了县试的时候,沈时今也开始忙起来,要找人收拾考场,刘主簿和赵县丞也忙得不行。
只是开考当日,沈时今看着外面的学子,有些惊讶,但是也没有多说什么。
待考生进去以后,沈时今才低声道:“就这些人吗?”
刘主簿点点头道:“报备的就这些人。”
沈时今皱了皱眉,来赴考的考生最多也就二十人,这些人最小的看起来也都二十多了,更有几个中年人。
“咱们原县没有书塾。”
“没有书塾。”
沈时今万万没想到,原县这么大个县城,居然没有书塾。
赵县丞低声道:“是,大人有些村有读书人,会开一个小私塾,但是也是少数。”
“考童生的都只有这么几个,咱们县有没有秀才举人什么的?”
刘主簿想了想道:“秀才有两个,也是二十年前的事了,举人……举人就是赵县丞一个人了。”
“那如何做保?”
“我们县情况特殊,前些年的县令都是让村长和里正做保的,今年也是这样做的。”刘主簿解释道。
沈时今皱了皱眉,没想到原县是这样的,低声道:“我们原县这些年一直没有书院吗?”
“书生都没几个,这书院书塾自然不用说了,我就是因为识得几个字,才能在县衙做主簿。”
“刘主簿是如何识字的?”
“我小叔是秀才,他教我的。”
“那你小叔是如何求学的?”
“小叔去合县念的书。”
沈时今看向赵县丞,低声道:“那赵县丞呢?”
“我外祖家在府城,年轻时在府城念书。”
沈时今点点头,心里有些沉重,光想着让百姓吃饱了,没想到这一茬。
沈时今点点头道:“好吧,县试结束以后再说。”
第217章 办书院
第一场考完,沈时今看着考卷都头晕,草草的看完所有试卷,低声道:“没了?”
“没了,大人。”
刘主簿看沈时今,小心翼翼道:“咱们原县穷,这一般的百姓念不上书,所以……”
沈时今皱了皱眉,看着刘主簿和赵县丞道:“这些人都不行,第一场都过不了。”
“大人的意思是第一场都……落了?”
这话还没说完,沈时今就点点头道:“这些人文言不同,题答得一塌糊涂,就算是第一场过了,也是浪费时间。”
“这……往年总会选两个,也不为别的,这一个都没有,丢人啊,而且考生也会有意见。”
“若是让他们过了,难不成还能去府试院试不成,也就是白白浪费时间,不如及时止损。”沈时今冷着脸道。
“这……”
“大人说得在理,只是留下一两个也无碍,反而省了麻烦,若是都落了第,不仅仅大人政绩不好拿出手,还有考生的怨气,咱们也得解啊。”
沈时今摆摆手道:“不必。”
“本官不靠这个,既然如此,就要想法子解决,咱们原县如今日子没那么穷了,这教育也得跟上来。”
“咱们办书院。”沈时今认真道
“办书院?”
“是。”沈时今点点头道:“办书院,咱们县衙牵头。”
“大人……咱们手里没那么多钱啊。”赵县丞苦哈哈道。
这办书院的好处是不少,但是手里没钱也没法子。
沈时今想了想,低声道:“咱们原县百姓都没怎么念过书,但是这念书的好处都知道,若是读出来了,改变三代整个村子整个姓氏都跟着沾光。”
“先聚集所有适龄学子,都来学……从众选优,再从优中重点培养,这个钱先全县集资,但凡有出息,考个童生秀才,这村里,族里都会帮扶。”
赵县丞点点头道:“这倒也是,秀才能减免自家赋税,举人能减免百亩赋税,这有前程,村里帮扶也不是大问题。”
“只是……全县集资,百姓们愿意吗?”
沈时今嘴角轻笑,看着刘主簿道:“刘主簿咱们县一共有多少户人家?”
“户……”刘主簿停顿片刻道:“咱们县有十二个村,每个村最少三十户,最多五十户,就取个中间四十户算,那村户就有四百八十户。”
县城有一百多户人家,附近三个镇,秋填镇六十户,赶场镇八十户,江流镇最少,五十户。
沈时今想了想道:“那就差不多七百七十几户,咱们就算八百户。”
“若是每户收取十文钱,就是八两银子。”沈时今低声道。
“咱们可以请两个夫子,一个就负责基础的启蒙,老童生或者老秀才都可以,一个月最多一两银子,再请一个夫子,最低是秀才功名,咱们就算一个月二银子。
“这就去了三两银子。”沈时今眯了眯眼,再拿出一两银子,给优生做奖励,一个月也就是要四两银子。
“所有咱们每两个月收一次钱,一年也才六十文。”
沈时今轻笑道:“刘主簿,若是你家里有孩子你愿意交钱吗?”
“自然是愿意的,只要有地方念,一个月给六十文我也愿意。”
沈时今点点头道:“这不就是了。”
“若是有的人家没有孩子呢?他们不愿意交这个钱怎么办?”
沈时今眯了眯,轻笑道:“现在没有孩子,不代表以后没有孩子,一次断缴,日后若是再想念书,就按照平常价钱收费。”
沈时今轻笑道:“我小时候在村里念书,一年五两银子。俩个月十文,一个月五文,牙缝里留点都够了,就看他们是不是为了省这点小钱,给后人的后路都断了。”
赵县丞想了想道:“若是我的话,肯定愿意交这个钱。”
“是,一个月五文确实不多。”
沈时今轻笑道:“这只是我想的,咱们可以先通知各村,看他们愿不愿意配合。”
“自然……这念书,不管是老的少的,都可以来学,多识字也不是坏事。”
“都可以学?”
“大人的意思是,不管什么人,都可以来学。”
“嗯。”
“十几岁的少年可以,七八十的老人,姑娘家都可以来学。”
“只要愿意,不过也要订好规矩。”
“当然,这都是后话。”沈时今眯了眯眼道:“先通知各村,让愿意参加的人家到里正村长处登记,若是钱筹够了,咱们再往后面说。”
“好!”
刘主簿和赵县丞当即就出门,带着衙役往各村跑。
沈时今就让他们坐着家里的牛车去,当天晚上,刘主簿就到沈家汇报了。
“大人,我去通知过了,各村村长里正都是愿意的,他们说明日一早通知全村,中午就来县衙说情况。”
沈时今点点头道:“刘大人辛苦。”
沈时今摆摆手道:“是沈大人为原县费心了。”
刘主簿是本地人,自然更想家乡发展好,想让百姓过的好。
第二日一早,就有人陆陆续续的来,有的里正带着名单,有的村长直接带了钱。
他们可不是傻子,这念书的好处更不用说了,别说考取功名了,就算是只是识得几个字,也比地里刨活的百姓强。
当然,也有些有疑虑的,这钱虽然不多,但是也不能打水漂。
沈时就把人都留下,待各村各镇让到期以后,沈时今看着众人,轻笑道:“我也不说闲话了,今日诸位来,也知道做什么吧。”
“大人,我们知道,是县里要办学堂。”
沈时今点点头道:“是。”
“这次县试,原县的学子,让本官开了眼,真是……”沈时今嘴角微勾,看着下面的学子,轻笑道:“本官是初来乍到,不管什么面子活。”
“这次县试参考的人,可谓是一塌糊涂,怕是连三百千都没识完。”沈时今说话不客气,下面的学子低着头,不敢说话。
沈时今说完,环视一圈道:“咱们原县这个情况,我作为父母官也有责任,昨日刘大人和赵大人已经通知各位村里贤达,今日咱们聚在一起,我也会为你们解答困惑,再说说这学怎么办,你们也好回家告诉村里人。”
“你们可以先问自己心中的疑惑。”
沈时今环视一圈,朗声道。
下面开始有小声说话的声音,片刻以后,一个干巴巴的中年男子上前道:“大人,我觉得办书院是好的,我家里有两个儿子,是不是给两份钱?”
沈时今摆摆手道:“不是,按户算的。”
“大人,我们家没有男娃在,我们家可以不交钱吗?”
沈时今勾勾唇道:“自然可以,现在县如今这样,才要聚全县之力托举,你现在不想交钱,日后若是家里有了儿子孙子,就只能按照在外面书院交钱。”
“这……”
“不能我生了孩子再补吗?”
沈时今轻笑道:“若是家里有孩子的人家才给钱,那能筹多少钱,咱们现在做的,就是举全县之力帮扶下一代,你不出他不出,那能筹集多少钱?这钱怕是给夫子的工钱都不够”
“大家一起出少出一些,这书院能开起来,你不出我不出……”沈时今冷哼了一声,这几文钱就可以念书的便宜事,还要磨磨蹭蹭,那日后可就没机会了。
方才提问的人有些脸红。
“大人,我是今年参加县试的学子,我已经二十岁了,我还能学吗?”
沈时今轻笑道:“日日都能学,所有人只要有空,都能学。”
“多谢大人,我明白了,我愿意交钱。”
沈时今看了看众人,轻笑道:“还有什么顾虑或者疑问,现在都可以问我。”
“大人,我家孩子聪明,我想送他念书,只是别的也就算了,县试还能咬咬牙送,若是日后要去府城要去京都怎么办,我们家供不起啊。”
“是啊,万一孩子争气,这也是笔不少的钱啊。”
沈时今听到这话,就忍不住笑了。
“赵县丞?”
“大人!”
沈时今轻笑道:“若是你有一个远房亲戚,孩子机灵是个念书的好料子,你愿不愿意帮帮忙?”
“自然是愿意的。”
沈时点点头,看向眼熟的王里正,笑着道:“王里正,若是你们村有个出息的后生,念书能干,你们村愿不愿意各家出些钱,送他念书。”
“这……自然是愿意的,各家出点,若是出息了,也不会忘了村里人”
沈时今说完,轻笑道:“若是咱们原县,有个书生,已经有秀才功名了,要考取举人,这里有多少人愿意帮帮忙?”
“举人……”
“听说举人老爷可以免赋税,若是我帮了,说不准可以减免赋税。”
“是啊,举人老爷,就算只是秀才,也可以去别的县城做夫子,这日子肯定不会差的。”
沈时今看着刚才问话那人,轻笑道:“明白了吗?若是真的出息,村里亲戚县里都会帮把手的。”
“多谢县令大人。”
沈时今点点头道:“所以大家明白了吗,有不想出钱的吗?”
“没有,我愿意出,我们村也愿意出,就算我现在还没有孙子,但是可不能给孩子路断了。”
“是是是,我也是这样说。”
“我们村的人估计也是都愿意!”
“大人,我们都愿意。”
沈时今点点头道:“这好处说了,这坏处我也要一并说了。”
“大人请说”
沈时今点点头道:“我算了算,咱们县差不多八百户,肯定不是家家都有合适的孩子能来念书。”
“那就算四百人来念书。”
“这对夫子来说,很难管理,你说点小话……他偷偷笑一下,这就够吵了,所以我会派遣衙役看着,若是有人扰乱课堂,那就直接把人打出去,且半年不许来书院。”
“这说得有道理,送他们去是念书的,若是不老实,就该打!”
“对对对。”
沈时今轻笑道:“虽然家家户户都出了钱,但是有的人就不是念书的料,每个月会安排考察,若是考察不过的,就直接遣返回家,若是想再念,则需二考,通过方才可以。”
沈时今轻笑道:“毕竟若不是念书的料,还不如在家搓麻绳,补贴家用。”
“这也有道理。”
“对,大人说的有道理,若不是念书的料就在家里干活,念书天天不用干活,若是有的选,谁不想念书,有些人怕是占着茅坑不拉屎。”
“对对对,大人说得对,这可是全县人出的钱,不能糟蹋。”
沈时今点点头道:“这其他的也就没了,若是有到时候再通知,这好处坏处都说完了。各村村长里正镇长都可以先回去通知,愿意出一份力的,就明日带着钱和户籍来登记,不愿意来的,也不强求。”
“只是一定想好,这次不出钱,日后补钱都上不了。”沈时今强调道。
“大人,我们村的人钱都交给我了,我能不能先交钱。”
沈时今轻笑道:“钱交了就交给刘主簿,到时公示出来,本官和县衙的人不粘手这些钱。”
“好嘞,我们相信大人,我这就去交钱。!”
沈时今开完会以后,各村的村长里正都往村里跑,往日里没有条件,如今好了,有了条件,谁不想家里出个书生。
这若是运气好,就改变三代的命,而且价钱也不高,少吃半斤肉就能省下来,除非是眼皮子极薄的,剩下都都是愿意的。
第218章 离任
没过三天,这钱就收齐了,一起来的还有学子名单。
刘主簿整理完就拿给沈时今了,原县差不多八百户人家,这愿意交钱的有六百多户,一共筹集了六两五百七十文。
“大人,这剩下的……”
沈时今想了想道:“那就拿卖蕨根粉的钱贴。”
每个月县衙也会去卖蕨根粉,主要目的是护送本县的百姓,也能赚钱,除了衙役的辛苦钱,剩下沈时今也没动,刚好这次可以用上。
“好,大人说的是,我这就去办。”
“大人,咱们县没有夫子人选啊。”
刘主簿低声提醒道:“童生倒是能选出来,只是这秀才……”
沈时今嘴角微扬,一个月二两银子,一年是十二两,难不成还请不来个秀才,若是原县没有,就去云县泽县合县找,实在不行就加钱,这不是还有买蕨根粉的钱兜着。
“大人说得是。”
“大人,那咱们书院叫什么名字啊?”
沈时今低头想了想,轻笑道“就叫平芜书院吧,希望书院的学子都能如野草一般,野蛮生长。”
“平芜尽处是春山,平芜书院,这个名字好,咱们原县不就是山多树多,咱们县的孩子们,肯定能扎跟在山里,好好的长,长得壮壮的!”赵县丞笑着道。
沈时今把事情安排下去以后,就开始运作起来,夫子也很快找好了,一个童生是原县的,如今四十多了,沈时今考察过,文才一般,但是做事用心,加上只是启蒙,也不用太好。另一个是合县请的秀才,如今三十岁,文采不错,是赵县丞特意找的,沈时今也没意见。
最开始因为人多,沈时今就安排分两拨人,隔天上课,最开始大家基础都很差,周夫子和孟夫子都带的启蒙班。
没过三个月,淘汰了一批,有些人脑子笨,在书院坐着像针扎一样,直接回家了,最后还留下八十人。
这八十人脑子不一定好使,但是都是勤奋肯学的,孟夫子就从中选了十二个学子,开了小课。
因为沈时今设定了奖励机制,学院看排名发奖励,第一名一百文,后面依次递减二十文,前五都有奖励,他们也都猛猛学,有时候赵县丞和沈时今还会給孩子授课,这些学子都进步飞速。
他们家里也高兴,这孩子出息,有面子是一回事,还有钱拿,这一带回来,早就抵消了先前给的钱。
次年县试,原县中了五个学子,都是平芜书院出来的,对于书院的头羊,沈时今自然是重点扶持,四月就要参加府试,他和赵主簿轮班给这些人上课,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这这五人都中了。
最后的院试,只剩一个人了,虽然名次靠后,但是也有了秀才功名。
那人叫许林,家里在县城开点心铺子的,已经十八岁了,先前考县试都有他,只是答是题实在差,自然没中,今年有了好夫子,又有沈时今和赵县丞开的小灶虽然就得了好消息。得了好消息就来给沈时今他们报喜。
沈时今得了消息自然高兴,笑着道“能干,没给咱们原县丢人,也没给本官丢人。”
许林脸上还有泪花,激动道:“若不是大人,我哪里能有今日,多谢大人,这些是我的心意,大人好歹收下。”
“本官不收礼。”
“大人总是抽空提点我们,我……我是把大人看做半个夫子,大人别嫌弃。”
沈时今看了看他带来的礼品,确实是谢师礼,挑了挑眉,轻笑道:“好,本官收了。”
“如今已经是秀才了,日后可想好去哪里念书了,若是没有渠道,本官可以替你打听打听。”
“大人,我能有今日,离不开您和赵大人,还有书院的夫子,我还想书院。”
“还在书院?”
沈时今皱了皱眉道:“如今孟夫子只是秀才功名,你怕是学不到什么了。”
“不是的,大人。”
“我受了咱们县百姓的恩惠,若不是大家凑钱,我也没这个运气,我想留下来给周夫子帮忙,带带启蒙班的娃娃。”
“你想留下来?”
“那你自己呢?”
许林腼腆想了想,若不是大人和赵大人给时常提点我,我可能也不能中秀才,这一年我刚好可以沉淀沉淀,多积累一些,日后也用得上。
沈时今沉默片刻,他与赵县丞给人开小灶,也算有些拔苗助长的嫌疑,只是原县实在太落后了,也是没法子的事,没想到这人居然能耐下心来,也忍不住会心一笑。
在贫瘠的土地长出的野草,自己开了花,自然也会带着其他野草一起开花。
“好。”沈时今点点头道:“可以。”
“多谢大人!”许林高兴道:“沈大人,我日后也要成为你一般人的人。”
许林这人有些腼腆,但是说这话的时候,直视着沈时今的眼睛,眼神很坚定。
沈时今忍不住笑了,勾了勾存道“好,希望你能不忘初心!”
“会的!”许林坚定道。
待许林走后,温榕出来,小声道:“小二,你不是不收礼吗?”
沈时今看着温榕眯着眼睛,一脸质问,仿佛像他做了贪官的样子,忍不住捏了捏温榕的脸,轻笑道:“这是谢师礼。”
我平日里去书院,也算得上他半个老师,给我送这个,我自然不能不收。
“谢师礼?”
“嗯。”
温榕一边打开,一边小声嘀咕:“不做夫子还能收拜师礼,真好啊。”温榕看到里面有莲子,直接咬了一口,差点把牙崩掉。
“小二,怎么是干的,你怎么不让他给你准备新鲜莲子啊!”温榕瘪瘪嘴道。
沈时今轻笑道:“好好好,都是我不好,若是日后再有人送礼,我让他送新鲜莲子,好不好?”
“嗯!”温榕点点头道:“有莲子还有大枣,我要莲子百合大枣粥。”
沈时今揉揉温榕的脸,轻笑道:“好,然后黄娘子给你煮。”
“好,小二最好了。”
书院的人越来越大,每年又会招收新的学子,稍微大些的学子,空闲时间,就会帮忙,带着小童习字练字,大的带小的后面还传成平芜书院的学风了
沈时今在原县待了四年,今年刚好二十一岁,这三年的政绩评选都有优,在任期间,县城税后翻了一倍,百姓安居乐业,更是开办平芜书院,出了三个秀才,十七个童生。
沈时今离任那天,百姓们都自发送行,一直到天黑,百姓们才结伴回去,大家都打着火把,在夜里外面也如同白昼一般。
温榕坐在马车里,眼睛还红彤彤的,赵氏也是一样。
沈时今眼圈也有些微红,看着手里的万民伞,心里感慨万分,最开始这上面是只有平芜书院的学子的名字,后面越来越多,各村里正村长,到后面百姓听说了,都愿意留下自己的名字,有的没有代写,就按上手印,这上面起码有几百个手印。
沈时今在任几年,问心无愧,下面百姓安居乐业,百姓也知道沈时今是好官,自发想送,还赠了这万民伞。
原县县令离任百人相送,也在附近几个县城穿成了佳话,原县的百姓,去云县泽县都要说说沈县令如何为百姓做事,他们日子如何过好了的,并以此为荣。
知府得知这件事以后,也稍加渲染,写到了奏章上面,事是沈时今做的,但是他只能下出了这样的好官,也是他的政绩啊。
因此,沈时今还没到京都,他的事迹被京都知道了。
这后面自然有推手,这万民伞这种东西,历朝历代能有几个,这可是可以流传千古的事,皇帝也乐得宣扬,毕竟君清才会臣贤,这也算是一段佳话。
第219章 到京都
到了京都,沈时今就进了户部,担任户部郎中,正五品的官,掌管各省钱粮。
沈时今夜没想到,他在原县待了四年,这到了京都,以为到京都要坐冷板凳的,没想到进了户部。
按照常理来说,官员三年调动,沈时今在原县待了四年,他都以为陛下已经忘了他这个人了,没想到直接升了两级。
到了户部,同僚都很和气,沈时今也都不卑不亢都和同僚们处着。
这日,沈时今下朝回家,就看到家门口有一辆马车,看着非富即贵的样子。
沈时今心里大概知道是谁,但是也没事说什么,准备绕着回家。
“沈大人留步!”
沈时今听到有人喊,转身回头道:“谢夫人有何事?”
“沈大人还记得我。”
沈时今语气有些冷道:“此生难忘。”
“我家小宝好好的去,满身伤回来,我这辈子都记得。”
沈时今冷声道:“当时还了您的生恩,如今再来……是想如何呢?”
“我……当时不知道他是我的儿!我若是知道,我肯定不会……”
“当年既然不要他,后面又伤他,就这样做陌路人不好吗?”
“他是我的孩子,我……我弥补他的。”
“弥补?”
沈时今挑了挑眉,轻笑道:“谢夫人能让小宝做谢府大公子?”
“若是这个……”沈时今这话还没说完,马车内就低声道:“我会在别处弥补他。”
沈时今听到这话,嘲讽一笑道:“我们家小宝什么都不缺,还以为谢夫人能为了小宝放弃谢家的脸面,如今看来,也不过如此……”
“我……”
沈时今冷声道:“谢夫人,当年的事,你与小宝一笔勾销,他是我心上人,我也忍了,若是你再在小宝面前,扎他的心,那就新仇旧恨,咱们一起算。”
“我沈时今虽然位卑,但是也不惧,实在不行咱们碰一碰,我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就看谢夫人……谢家干不干净。
“我是如锦他亲娘,你这是要替如锦断了这情分吗?”
沈时今嘲讽一笑,冷声道“小宝做事我从来不干预,但是谢夫人已经伤害小宝两次了,再说一个谢家,当年为什么送小宝走,如今……这样,又是准备把他拉入泥潭吗?”
“我……”
“别再出现了,我沈时今从来不说空话。”
沈时今说完,转身就走了,在家门口就被抱住了。
“小二!”
“嗯?”
“你回来了!”温榕眼睛圆圆的,看着沈时今,像小猫一样
“嗯。”
“我想吃烧鸡,你带我去买好不好?”
“好。”沈时今温柔道:“给你买两只。”
“好!”温榕眨眨眼睛,乖得不行。
沈时今牵着温榕,两人去买了烧鸡,回来大家一起吃,温榕自己一个人吃一只,还是让沈时今脱骨的。
“娘亲,为什么小榕哥哥一个人吃一只啊?”愿安小声道。
愿安抱着一个大鸡腿,眼巴巴道。
赵氏还没说话,就笑着道:“因为小宝是上天送给哥哥的礼物,哥哥要对小榕哥哥好。”
愿安眨眨眼睛,不解道:“哥哥,那我是不是上天送给哥哥的礼物。”
“自然是。”
“只是咱们愿安还小,是个小礼物。”
“所以我吃鸡腿,因为鸡腿小小的?”
“是啊。”沈时今轻声道。
“好吧,那哥哥等我长大了,也要吃一只鸡。”
“好。”沈时今笑着道。
温榕端着碗小口吃,沈时今给他夹了一些青菜,温柔道“这些也要吃了。”
沈时今看着青菜,瘪瘪嘴小声道:“吃豆腐可以吗,不爱吃青菜。”
沈时今轻笑道:“不爱吃也要吃。”
“不能光吃肉,对身子不好。”
“乖。”
“好吧。”
赵氏笑着道:“小二啊,隔壁王大人家的姑娘叫愿安去玩,让她去吗?”
沈时今想了想,对赵氏道:“咱们来京都,愿安也可以出去交际,只是愿安身边没个人跟着,还是应该买个丫鬟跟着才放心。”
“愿安想去吗?”
“想去,王家姐姐好看,说话也温柔,我喜欢。”
“好,那愿安明日就去,若是王小姐带你别的地方可不能去,你一个人哥哥不放心。”
“嗯!”愿安乖乖点点头。
吃完饭,沈时今和温榕回到屋里。
温榕抱着沈时今,长长叹了口气,小声道:“小二。”
沈时今拍拍儿子的背,温柔道:“好了,别愁了,她日后不会来找你的。”
温榕眨巴眨巴眼睛,小声道:“小二,你知道……她找我来了。”
“嗯。”
沈时今温柔道:“我一直是小宝的底气,小宝有自己选择的权利,你若是愿意再说,她若是再找你,就告诉我,我替你解决。”
“小二。”
沈时今轻笑道:“好了,咱们小宝最乖了。”
“今日赚了多少钱啊?”沈时今看到温榕冒泪花了,赶紧转移话题。
“嗯……”
温榕小声道:“今天不高兴,还没有数。”
“那咱们一起数。”
“好!”温榕乖乖点点头,拿出小钱袋子,放到桌上。
一个一个的数,沈时今就帮温榕摞成一堆。
“五百文!”
“咱们小宝真厉害。”
温榕嘴角微微上扬道:“这是自然了!”
“今日还有人说我做的饼做好吃了。”
“嗯,我也觉得我们小宝做的饼好吃。”
“嘿嘿嘿。”
“只是这外面摆摊,难免遇到雨天,要不还是租一个铺子吧?”
“不要。”
“嗯?”沈时今轻笑道:“小宝不是喜欢做生意吗?”
“有了铺子就要天天去,我懒得天天去,摆摊就很好啊,我想去就去,我也不觉得辛苦,若是租铺子肯定要花钱,花钱就要赚回来,我懒得赚。”温榕做事有自己的一套章法,沈时今都忍不住笑了
“歪理。”
“哼。”温榕歪歪头道:“我自然有我的道理。”
“好好好。”沈时今揉揉温榕的头,轻笑道:“小宝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若是遇到问题,告诉我就是了。”
“嗯。”温榕点点头。
“小宝辛苦了。”沈时今给温榕捏捏胳膊腿,捏着捏着就到床上去了。
在京都的日子很安逸,温榕每日赚点小钱,闲了就去毛病,觉得累了就在家里玩,沈时今在户部也比先前在原县轻松,休沐的时候,时不时带着温榕去酒楼吃铺子。
温榕只知道沈时今做官,做什么官他不清楚,只是官服颜色越来越好看,花纹越来越多。
一家子的小日子热热闹闹的过着,愿安也渐渐长大了,只是没学到赵氏刺绣的手艺,反而爱念书,沈时今就请了女夫子来教。
长到十二三岁,已经是亭亭玉立的,不少人家都上门打听,赵氏也是头发都愁白了。
往日里,在村里的时候,她就想着闺女能嫁个老实肯干的,一辈子不愁吃喝也就好了,如今到了京都,这些人个个都是好的。
她又担心,若是低嫁怕孩子吃苦,若是高嫁又怕孩子受气。
“娘,你就别操心了,愿安还小。”
“小是小也总得打算啊。”赵氏也是慈母心肠。
“我看王家不就不错吗?他家大郎也就比愿安大两岁,愿安又和王家小姐玩得好。”
赵氏听到这话,叹口气道“就是因为这个我才犯愁。”
“怎么了?”沈时今轻笑道“娘说给我听听。”
赵氏也不知道怎么说,眉头皱得紧紧的。
温榕眼圈一转,低声道:“娘,我与小二说吧?”
“好,你说也好。”
温榕看着沈时今道:“前些日子王夫人提了一嘴,娘亲原也觉得合适,虽然他们家是武将出身,但是毕竟是邻居,大家都知根知底的。”
“那又是如何呢?”
“前日下了雨,王小姐和她大哥还有愿安一起出游,也没坐马车,回来的时候就下雨了,三人打了一把伞,王家两兄妹倒是好,就是愿安淋到了,还病了几天。”
“我怎么不知道愿安病了?”
“前些日子,你去安庆府的时候。”
“哦。”
赵氏无奈道:“我觉得这也是小事,只是小事都不顾及着你,大事……就更不会了,我这辈子是吃了男人的亏,也怕愿安如同我一样,吃夹生饭。”
沈时今轻笑道:“这事还是要问问愿安的意思啊。”
“她还小,哪里知道。”
“不小了!”
沈时今轻笑道:“咱们愿安聪明,她心里有成算的。”
“那我去叫愿安。”温榕小声道。
“娘亲,哥哥做什么啊?”
沈时今看着愿安,原本小小的人,已经有些亭亭玉立的少女模样,轻笑道:“我们愿安大了。”
“哥哥才发现吗?”愿安挑挑眉,眼睛弯弯的
沈时今嘴角微微勾起,轻笑道:“愿安觉得给王家大哥如何啊?”
“王家哥哥是很好的哥哥啊。”
“那若是让你嫁给他,你愿意吗?”赵氏低声道
愿安听到这话,皱了皱眉,随即摇摇头。
沈时今轻笑道:“不是觉得他不错?”
“王家哥哥做哥哥好,但是做夫君不行。”
愿安轻笑道:“我打小就看着哥哥和小榕哥哥,王家哥哥很好,但是在他眼里,王家姐姐比我要紧,练武比我要紧,我日后的夫君,若是不能把我当成最要紧的人,我才不愿意。”
“我要找一个哥哥一样好的人。”
沈时今看着赵氏,轻笑道:“娘亲看看,我们愿安心里有数。”
赵氏听到闺女这样说,心里也算放心了。
轻笑道:“好好好,咱们愿安找个你哥这样的,娘亲就什么都不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