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完结】

    第69章 那可是大宋的钱啊!

    宋仁宗的身体越发不好了。

    这事儿他自己没说,但朝堂已经知道。

    “因为已经很久没有上早朝了?”

    苏景和看着宋十一,不是很理解宋十一为什么和他聊这个。

    而且——

    “你知道我们已经不需要上早朝这件事了吧?”

    苏景和现在每天和老婆大人赏月观花,钓鱼养虾……

    “那是你吧,我记得文君她可是每天忙得脚不沾地,还要来凑合着陪你玩这种农家归隐游戏。”

    宋十一越说越有点气愤了,他不是为了王文君气氛,而是。

    “你怎么也能叫文君呢?”

    苏景和就是纯吃飞醋,实际上他们互称姓名也不是第一回了,早习惯了。

    “要是你愿意把属于你的工作接回去,我每天喊她祖宗都行。”

    这人啊,不怕事儿多,就怕多出来的事儿不属于自己,更怕……

    “你帮我做事,我也帮你做事儿了啊,要不是不能官场行贿,我愿意付费把工作外包给你。”

    苏景和看着宋十一,说到外包的时候,眼神一如往昔一般清澈。

    但宋十一早就不相信他这个无辜的外表了。

    苏景和早就不是原本的好骗傻白甜了,宋十一在发觉苏景和进化成难骗的人之后,懊悔了不知道多少次,没有趁着他好骗的时候骗,更忿忿不平的还是。

    这种黑心狐狸,还受到了岁月的偏爱,这么多年,依旧长得是年轻那副模样,甚至还比年轻更健壮了。

    他这自己种地练出来的紧实身板,就是年轻时候的苏景和没有的。

    “好了好了,别贫了,陛下应该没事。”

    苏景和在聊天时候也没忘记看系统,他先说了这个,然后开始分析。

    “可能就是年纪大了,发觉自己每天早出晚归的忙活,不如好好调理自己的身体,再说了,三位殿下监国,不是做得很好吗?”

    这就是出乎宋十一意外的另一件事了。

    他和苏景和被外派下来的时候,他自己也清楚,这是皇帝继位时候要给继任者铺路的手段。

    但这五年了都,陛下还在,而他们在这块地方,也早就从愣头青混成了“地头蛇”。

    当然,愣头青愣的是别人,“地头蛇”是真名副其实。

    再也没有刚来的时候,不长眼的人来找他们麻烦的事儿了。

    因为……

    第一次麻烦被苏景和他弟弟苏轼飞快解决之后,后面再有事儿,都直接被源头摆平。

    每次不是太子就是公主,偶尔是皇帝自己来。

    这么三无不时的闹着,江南的世家也吃不消啊。

    就算再不长眼,家里的小辈再纨绔,都知道了,人家是来这里当霸王、当地头蛇的,他们这些前“地头蛇”不识相的话,就只能早点往生了。

    他们的日子是舒服了,但也一直没回汴京。

    甚至,甚至。

    宋十一看了苏景和一眼又一眼,他的那俩弟弟现在都在汴京呢!

    宋十一想到这里的时候,苏景和也想到了,不过他们俩思考的事儿相似而又不同。

    这五年来,苏景和自己的日子过得很好,但是他很心疼苏轼、苏辙两兄弟。

    他这想法要是说*出来,宋十一现在能转头就走。

    学霸的凡尔赛文学,实在可恶。

    但苏景和是真挺心疼的。

    兄弟俩和历史上差别太大了,就是大,苏景和才知道,这两位为自己放弃了多少。

    和历史上的苏轼前期大放异彩,中后期因为诗文、政见和不低头的韧性被反复贬谪的事儿不同。

    现在的苏轼依旧万丈光芒,他有才华,诗词惊人,他有能力,在每个地方都踏踏实实地做出了自己的实绩。

    但是,但是,他居然一点让人能够当靶子的“诗文”都没有!

    写诗的时候得多憋屈啊!又或者是有些惊才绝艳的,但是可能触到一些人霉头的诗词,苏轼就没有再发了。

    苏景和一想到这里,是真的心疼。

    不光是苏轼,还有苏辙。

    苏辙原本的当官路线是前期韬光养晦,中后期发展,对比苏轼更踏实也更不显眼的一条路线。

    但现在也没有保留,锋芒毕露,用实力在仕途上一路大开绿灯。

    现在两兄弟正经踏上仕途也就五年,已经从地方调到汴京了。

    可想而知背地里付出了多少。

    这,这,怎么能不让苏景和心疼呢。

    哎。

    宋十一看着苏景和皱着的眉头,以为他在用系统看宋仁宗的事儿呢,只看这人眉头越皱越紧,宋十一就心下大叹息,感觉陛下的身体是真不好了。

    也赶紧开口,生怕苏景和用心声“说”出来,虽然隔墙有耳,但比起心声还是自己说要安全些。

    “怎么样啊,这朝堂……”

    宋十一才开口呢,一听“朝堂”,苏景和以为他也在为了苏家两兄弟担心,顺着一起聊下去了。

    “这朝堂的水实在太深了,苏轼、苏辙两孩子也不容易,我还是想办法求求夫人给我拨款,然后我们出钱养两个弟弟吧,在朝堂拼搏,哎,真让人心疼啊。”

    心疼?心疼谁?

    宋十一知道苏景和说出来的事儿应该会很炸裂,他都做好陛下明年驾崩的准备了,但显然,还是准备少了,苏景和还是人吗?

    究竟是谁该心疼谁啊,谁又不容易了?

    明明是他们这些普通人不容易!

    宋十一虽跟着苏景和在这里,但也不是变成了深山老林的人,苏家这两兄弟的难缠,早有人写信过来向他诉苦了。

    以前他诉苦,说跟在苏景和手底下是真不容易,这祖宗想一出是一出,他还不得不舍命陪君子。

    其他人甚至觉得他是在凡尔赛,感觉是他玷污了这个“金饭碗”一样。

    到他们也在苏家兄弟手底下干活了,才知道,这是真不好干啊。

    苏轼这人想一出是一出,经常带着自己手底下的人一起熬夜或者长期干亏本赚吆喝的买卖,但这人还真能赚到吆喝,可怕的是他本意并不是想要赚这个吆喝的。

    苏辙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他和王安石的性格很像,他认定的,哪怕所有人都和他说是错的,他也会坦然表达自己的观点,不管其他人的小想法。

    其他人“投诉”这俩人的话术,宋十一是越看越眼熟,他翻出来了自己曾经写过的,但没发出去的部分诉苦的信件。

    实际上也不用这么对照,他就知道这“熟悉”是像了谁。

    可不是苏景和这人的拆分吗?

    这俩甚至在科举上也像是拆了苏景和一样,优秀,但没到苏景和这么优秀。

    也就是苏景和不搞文学,被这两人的文学光芒掩盖了。

    宋十一这话要是被苏景和听到,他必定是要惊恐万分的。

    难道他苏景和搞文学了,就能不被三苏的文学光芒掩盖吗?

    真要是做到了,他就不应该叫苏景和了,趁早改名叫李白,让这件事的逻辑更加顺一些。

    “算了,我回去了。”

    宋十一就知道,苏景和这人越来越“老奸巨猾”了,想要从他这里套出来陛下的消息是不能的。

    但现在皇宫也好,太医院也好,三位殿下也好,都对陛下的消息守口如瓶。

    别说是宋十一了,就算是就在汴京的人,想要陛下的现在的消息,也找不到,更别提那可是陛下,可不能随意打探。

    苏景和哪里知道,因为自己担心两弟弟的事儿,竟然再一次被宋十一误会成什么心思很深的人了。

    他其实压根没想到,宋十一是真的想要来问他陛下的近况。

    当然,苏景和更多是觉得,这没什么好说的。

    因为啊——

    “爹啊,明天上朝吗?”

    最兴来眼巴巴地看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农,可怜兮兮地问出这句话。

    也是有他,还有这田里在奋力耕作的其他人,让中间的老农显得有些特别。

    近看,何止是特别,他赫然顶着宋仁宗那张脸。

    宋仁宗穿得也不是以前那些豪华的衣服,一身粗布麻衣,听到儿子的问话,头也没抬,就回了一句。

    “老样子,你去吧。”

    “老样子……”最兴来一听这话是真有些小崩溃,他哀嚎,他挣扎,他再次询问亲爹。

    “能不能让我姐去啊,我真的对坐在上面和一群老头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这件事没兴趣。”

    “你不是都把苏轼、苏辙调回来了吗?朝堂还没你感兴趣的人?”

    宋仁宗也是种地种熟练了,这会儿一心二用,一边和最兴来聊天,一边手上的活儿也没停。

    他这话也是噎了最兴来一下,而后最兴来叫唤的声音更大了。

    “有个伴也不行啊,我说都是老头也只是夸张,就是,就是……我真不想上朝,也真的不想当皇帝,您要是想要退位,直接给姐姐吧!”

    声音可大了,大到同在这片农田里的其他人恨不得自己少长一只耳朵。

    这皇室秘辛,是他们这些人能听的吗?

    不只是他们,宋仁宗也恨不得自己听不清。

    哎,他是真的,越到老,越怕死,越到老,越担心以后的骂名。

    女帝,女帝,说来容易,这真要传位给福康,他们这一辈的还好,也不知道大宋什么时候又有个大变革,要是没了靖康之难,还有别的难。

    那南宋,虽然也有宋的名头,但会怎么诋毁他们这北宋呢?

    还有其他的朝代……

    宋仁宗知道历史,甚至他自己也是“历史”的一员。

    他当了皇帝,彻底掌权之后,也是知道他的养母的厉害的。

    现在放手让小孩们自己探索,更是明白了,福康也是很有本事的人。

    这,就让宋仁宗更担心了。

    他这个“仁”,这辈子死了之后,也不知道臣子们还会不会为他争取,这先不说。

    就他夹在养母和女儿中间,没什么本事的他,会被其他的朝代当做怎样的“弱点”来攻击。

    而女儿作为“女帝”,可能原本是光明正大、顺利继位的女帝,也不知道要被摸黑成什么程度,而她显然也是骂大宋的另一个“弱点”。

    最兴来可不知道宋仁宗已经想到百年之后的声誉的事儿了,就算告诉他,他也不在乎这个。

    比起以后有没有人夸自己,最兴来更想要现在活着的自己少上几次早朝,多吃几口饱饭。

    “爹啊,你就救救我吧,要么明天你去上朝,要么你就让我姐去上吧,我少上一次是一次,我真不当皇帝啊。”

    最后还是福康公主去了,她正好有事儿没忙活完,弟弟不想轮班,她乐意之至。

    而宋仁宗……他又沉迷种地了。

    种地让他忽略了身体的疲弱,甚至种地让他有一种在恢复精力的感觉。

    又过了几年。

    1063年,原本是宋仁宗驾崩兼退位的年份。

    现在成了福康公主登基的日子。

    史书上这位福康公主被叫做“昭武帝”,德行谦恭、智慧圣明,手腕强悍,她在位期间,大宋前所未有的强势。

    不知道是优秀的皇帝天生会有厉害的臣子,还是时势造英雄,昭武帝在位期间名臣良将层出不穷。

    其中,苏家的事迹像是明珠上的光辉,闪耀了众人的眼睛。

    被昭武帝一手重新扶持上来的苏景和,一路做到宰相,在位期间勤勤恳恳,从不出错,被后世认为是“行走的人形计算器”的苏景和,更是个中翘楚。

    不过,在昭烈帝在位期间,他们两人在朝堂上交流的内容更多是——

    “陛下,科研院那边研究出来了一种新型代步工具,只要多多练习,就能让人轻松掌握,而且比自行车便宜……”苏景和的话还没说完,就被陛下毫不留情的拒绝了。

    “自行车就挺好,国库暂时没钱,要打仗了。”

    这位年轻的女帝眼睛里闪烁着野心,手底下干脆是一张世界地图,她一点点在大宋的疆域边缘摩挲。

    原本在苏景和说东西的时候,附和居多的其他人,这会儿竟然是叛变了。

    仔细看叛变的多是武将。

    “陛下,陛下,带我去打仗吧!”“陛下,我更厉害啊陛下。”

    朝堂嘈杂起来了。

    苏景和想了想,把这个科研院精修过的“电动滑板”的方案收了起来,转手就拿出来了另一版的方案。

    “陛下,三军未动粮草先行,科研院研发了一款新的运输粮草的交通工具,速度快,安全性高,最主要的是,烧的是柴油甚至是水,上手操作也很简单,如果推广的话,军中学会的速度定然极快,方便打仗啊陛下!”

    销冠,妥妥的销冠。

    一计不成迅速又有了一计,大宋的国库就这么被苏景和玩弄在股掌之间。

    户部一听,虽然不是自己的钱,但已经在肉疼了,一个个提心吊胆的看着女帝。

    期待着她依旧在专注思考扩大领土的事儿。

    只不过他们的期望终归是落空了,女帝抬头,微笑着应下。

    “好,那就这个了。”

    后面对苏景和的夸赞,这伙人都没听见,脑子里只有钱像流水一样哗啦啦出去的音效。

    那可是大宋的钱啊!
图片
新书推荐: 协议结婚的妻子不想离 她那么癫,你惹她干嘛[快穿] 旧爱GB 异能是换装的我天下第一 恨君恩 月明独照我 明婚正配 谁先动心谁是狗 来自地狱的上弦一转职式神 漂亮渣受[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