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颖和邵明远如期在这边完成了几年的学习, 终于在五月份的时候打算回国了。
其实本地也有许多公司或者医院希望他们能够留在当地甚至给出了相当优越的条件,尤其是林颖。
他们两个人在所处行业当中都非常的优秀。已经有很多家医院提前向邵明远抛来了橄榄枝,毕竟邵明远在这几年已经跟他的老师练就了相当不错的实战技巧。
几乎可以说是这几年一直是半工半读, 没有人能够拒绝一个立刻马上就能够开展手术的外科医生。这不管是对于任何一家医院来说, 都是非常重要的中坚力量。
甚至只要再过几年, 邵明远积攒一下经验,他或许就能够成为当地医院的一块招牌。而做医生的话, 在当地能拿到非常好的薪资报酬。
几乎可以这样说,只要接到这份工作, 那邵明远和林颖可以立刻成为这所城市的中产阶级。等再过二十年之后, 说不定还能稍稍摸上一点点上流阶级的边。而生活在这儿, 各种的生活环境都要比回国更加令人舒适。
林颖更是, 她所研究的东西都是相当前沿的数学理论,越基础的东西越难学,也越难有所突破, 但林颖在这几年的学习中还是发表了几篇相当不的文章,有一篇甚至被刊登在了一线数学期刊《数学进程》上边。
仅凭林颖所掌握的这些东西,甚至已经足够她在目前这所大学任教, 甚至甚至连本地官方机构也想要让她去研究院里任职, 研究一些高难度的项目, 其中就包括了航天。
说实在话,这个领域林颖真的还蛮感兴趣的, 这边这个行业也十分发达, 可以说是全球第一,在目前来看,没有任何其他国家可以比过它,是个相当不错的行业,
但是林颖和邵明远两个人都不约而同的拒绝了所有的offer,选择结束学习之后立刻回国。
当然,这两人的内心选择,对外表明他们还在犹豫当中,不知道选哪个,并且不论是谁问都说是要留在当地。
其实林颖也不是很想那么谨慎,但是她身边的人一直大力规劝她要留下来。甚至是这几年带她的导师史密斯教授和她的各个同学,各种认识的人都劝她留下来。
“留下来,这里有更好的实验室,更好的设备,更好的团队,更好的待遇,更好的科研环境,我实在是不明白你为什么要回到一个连电视和冰箱都没有普及的国家,这实在是太落后了,我简直无法想象这应该怎么生活。”史密斯教授说。
最后,史密斯还说:“我听说他们连电脑都没有,真的无法想象他们是怎么工作的?纯用脑子算吗?”
研究院那边的人更是一趟一趟的过来劝说她,加入他们的团队。虽然林颖自认为自己没有那么重要,但是可能别人眼里看来却不是这个样子,她还是相当有价值的。所以为了谨慎一点,林颖还是没有把话说得那么死。
在回国之前,林颖甚至盘点了一下他们两个现在目前为止所拥有的所有东西。其实也不是很多,在第二年的时候他们换了一间房子,换到了更近的公寓,而现在这个房子的租约也马上就要到期了。
为了掩人耳目,林颖甚至还多租了一年,交钱的时候林颖还有点心痛,这边的房租真的不是很便宜,当然这笔钱对于现在的林颖来说只是小钱。起码不至于到伤筋动骨的程度。
她之前投资股市,再加上这几年的兼职工资以及各种奖金生活费都不少,还有影视改编费用,以及林颖看中的那一只股票在近些年来涨势很猛,她又逐渐追加投资,可以说现在至少算是在这边吃喝不愁的程度。
甚至就连面包店,她也不用再等打折了。想要的时候随时进去就可以买,也不会觉得多花这一两块钱有什么,衣服鞋子包括一些生活用品,基本上可以不看价格,甚至就连去买食物的超市都换了一家。
当然这并不代表说林颖就会浪费钱,林颖更想把这些钱转回国内,然后在北城多买一些房子,现在正是八十年代,房价还没有起飞的年代,她甚至可以以很实惠的价格买下一套四合院。
连林颖都不敢想象,这要是放在未来能值多少钱?
或许她只能在各种视频博主的豪宅探访里看到这样的房子。而她现在因为在国外,赚钱的速度远不是国内能比的。这些年来积攒下来的钱,足够她买十几套四合院。
林颖费了一些功夫,把这些钱弄回去,为此还搭掉了一些中介费,但这些开销都是值得的。
临出发前一天,林颖和邵明远还跟往常一样,完全没有任何异常举动,甚至在外面喝了杯咖啡,然后照常做自己的事情,还采购了一些毕业贺卡,准备给他们的各个同学。
晚上的时候两个人就自己开着车前往了机场,在这边这么多年,林颖和邵明远还是把驾照考了,只是没有买车,他们选的房子和工作的地点挺近的,地铁更快,开车的话反而有可能赶上早高峰堵车。
第二天凌晨四点的航班,他们两个人已经起飞,飞往祖国。
四五年没回去,林颖还有一些期待,她已经很久没在熟悉的地方听到熟悉的话了。
对于回国之后的工作和生活,林颖也有一些期待,她希望能够真正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而邵明远则是早早就被周老师预定要在医院上班了。甚至为此周老师专门打一通越洋电话给邵明远说:“虽然我现在可能已经不足以做你的老师,那我也算是看你长大的人,我还是希望你能够在毕业之后回到祖国,报效祖国。”
邵明远一听周老师这话连忙说:“周老师您说什么呢?您永远是我的老师。要不是因为您,我真的都不会选择这个科室。”
周老师听到这话也非常的欣慰,随后说道:“就这一两年上了五十之后,我真是越来越感觉到人真的是挨不住时间和岁月。
原本自己觉得身体还挺好的,可以在医院再努力工作,二三十年七老八十了再退休,那样日子也挺好的。
但是前阵子一不小心风寒感冒了,本来也没当回事儿的,谁知道一不小心一个没注意就成了肺炎,呼吸科的小金大夫一看那片子就直接摁着我,不让我走了。
我这一病科室里居然没有其他能够担责的大夫,真的是让我非常伤心。所有病人的手术都得往后排。你海师兄虽然年龄够了,但是他这个天赋真的不如你,还是得再磨练磨练,我实在是不太敢将重要的手术交给他。
希望你可以早日回国,不管是这个科室还是这个家医院,又或者说是学校里都是期望着你能够回来的。”
邵明远当然是在电话里也做了保证,说他一定会回国的。
“那我就期待着与你见面的那一天。”周老师说。
而林颖这边却还没有确定好工作。其实也有人跟她打了电话。但是这个人林颖并不认识,是通过之前学校的老师联系到的她。
然后邀请他参加一个项目,只是他非常谨慎,并没有说出这个项目的名称。只是非常的希望您能够加入。甚至在电话里边说,如果林颖能够加入,对这个项目会有非常大的帮助。
给林颖打电话的这个人还挺奇怪的,他先是问了一下林颖的具体情况之后,又了解了一下林颖发表的那些那些文章。然后好好的夸了一下林颖,在这个年纪就能有如此的成绩,成就斐然之类的话。
林颖总觉得这是很模板化的客套,但是又觉得这个人这么说的时候应该是真心实意的,他只是不太擅长做这一类的工作,所以显得有点刻意。
当然因为这事通过学校老师介绍过来的人,林颖觉得他应该身份上还是有保障的,不会是随便一个不三不四的人就跟她打电话。
当然林颖也觉得这么贵的电话费,没有人愿意花这么多钱,就只为了跟他打一个电话夸一夸他。
随后这个人又真实的跟林颖聊了一下,她发表的那些文章中的理论以及各种问题。林颖也没想到他真的懂这些东西,聊到这些感兴趣的话题,林颖的话自然而然的也就变多了起来。
还是那边的人,首先注意到时间,然后停止了这方面的交谈。最后这个人才暴露了他的目的。
“我相信以你这个样子的成绩和学识,在国内应该能发挥出更大的价值,目前国内急需你这样子的人才。我也就只说我今天打这个电话,就是希望你能够回国工作。虽然目前我并不能给你透露工作的具体内容,但我相信你应该是会非常感兴趣的。”
林颖起初是有点疑惑的,但是那个主任确实是他认识的人。他也在电话里面保证,这个人不是什么奇奇怪怪的人。甚至还提到林颖之前的舍友,他说方许现在也在这个项目里工作。
其实林颖士很好奇,她的舍友都在干什么工作的?
她们在国内,其实是要比自己早毕业的。现在应该已经是工作了两三年的状况了。按照现在的制度来说。应该是会被分配到某个具体的工作单位的。
林颖也不会担心他们会被分配到不好的地方。要是全国第一的大学毕业出来的学生,还是第一届大学生,都会被分配到不好的地方的话,那也没有任何好工作了。
只是因为她一直身在国外,打电话真的很费钱。之前她跟邵明远比较拮据的时候,半年才给家里打一次电话。就这一次,打上那么几分钟、10分钟,这边的电话费实在是太贵了。自然而然的,也就不会去联系其他的人了。
而毕业之后,林颖也不知道他们的动向,她们也不知道林颖具体的位置,大家也就都。渐渐疏远了起来。
这似乎成了一种定律,学生时代的朋友,能留下来的人是非常少的。尤其是在离开当地之后,和各个同学都天各一方的时候,这种差距会非常的明显。
或许林颖唯一保持联系的也就只有苏贝贝了,就连吕小菊,也因为中途断了一次联系之后,林颖就再也没收到她的信,可能是这边的邮递员弄丢了信,也可能是她送回去的信她没收到……
她和苏贝贝能够一直保持联系,也是有条件的。首先就是因为她们地理位置真的非常的近。
不管是在原来厂子里的家属院,还是在后来大家一起住的大杂院里边,他们两家都是邻居。基本上就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程度。
而后,她跟苏贝贝又是同一个学校的同学。时不时的也能够见上几面。而在这之后,苏贝贝做生意。有钱了好像就可以不用在乎距离。
苏贝贝有时候跟林颖打电话,看着那个时间林颖都觉得有点贵了。苏贝贝反而不觉得。她觉得赚钱就是要花的,要不然人赚钱干什么呢?
生活就是一场体验不管是吃喝玩乐还是衣食住行,都有可以花钱的地方,只要花出去的钱。她觉得值得,让她高兴,让她开心,那这个钱就不算白花。
苏贝贝的真心朋友非常少,林颖算是一个,尤其是现在,苏贝贝和林颖不在一起了,大杂院里的人也不会拿他们两个来比较,甚至两个人的发展方向都不一样,各自有各自的自豪,两个人的友情反而是越来越好了。
而且正是因为林颖远离苏贝贝的社交圈,所以有些苏贝贝不想和身边的人说的话,给林颖说,就很合适。
等到回国以后,林颖打算一个一个的去联系以前的同学,除了相好的舍友,还有包括吕小菊之类的这一类人。
林颖还挺期待知道他们的近况的,按道理来说她们现在应该都处于工作两三年的状况。
林颖甚至在脑子里想,会不会已经有人结婚了。在这个时候好像也貌似是件挺正常的事情。
就像是他大哥林和和嫂子秦雪在刚刚毕业工作第一年的时候就已经有了第一个孩子,林颖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还有点惊讶,刚毕业就生孩子吗?这么快的吗?
但是她又一想好像大哥和大嫂在这个年龄生孩子已经算是他们同龄人中比较晚的那一批人了。
更早的可能刚刚领结婚证,十八九就已经把孩子生下来了,而不是等到五六年以后。
等林颖第二次在过节的时候打电话给他们,孩子已经生下来了,是个女孩。距林和说是天下最可爱最漂亮的小女孩,弄的秦雪在旁边听电话都有点不太好意思,笑出了声被林颖听到。
林和给这个女孩起名为林笙,就是乐器的那个笙,他觉得这个名字既好听,又有好的寓意,生生不息,听起来非常棒。
而在林颖听到大哥大嫂有了孩子之后,那边苏贝贝也打电话过来说她又怀了。当然主要是抱怨说这是个孩子影响到她工作了。
“你都不知道我这次吐的有多厉害,比前两次都猛。也不知道这孩子究竟是怎么长的,明明前两次都没这么难受了。至怀孕实在是太影响我的生意了,为了这孩子我都不能去出差,就连去公司都有点难受,刚一坐上车就晕,只能搁家里呆着,把工作挪到家里边处理。
我都有点想把这孩子打了,但是家里人又不同意,说是个男孩,我婆婆跟我死犟。我想着熬过前面这几个月应该会好一点。而且就算是现在打了,对身体的伤害也是存在的,到时候再看,实在不行的话再说。”
当然以苏贝贝的幸运程度以及体质,她还是很顺利的熬过了这段时期,一个月之后她就不会再特别难受了,她甚至大着肚子出差了一趟,把人家吓得说一个女人这个时候居然还出来生意,当即就把单子跟她签了。
苏贝贝碰见这事儿也是不知道怎么说。她有点高兴,这么快就把单子签了,然后她现在就可以回去助力下一份工作。
又有点儿觉得对方看不起人,是因为她怀孕了,所以才让着她。而不是因为她们公司提供的产品是真的好,真的是他们需要的东西。
最后苏贝贝还是自己把自己哄好了。他需要去处理更重要的事情,而不是为了这点小事,在这里浪费他的情绪时间和精力。他的时间比对方更加值钱。
而等苏贝贝这胎生了之后,果然是个男孩。苏贝贝早就提前知道结果,完全不意外。在科学的做了个月子休息了四十来天之后,苏贝贝就重新返回工作了。把几个孩子都交给家里的保姆在带。
对此赵大妈非常的不满意,她觉得苏贝贝没有做好一个身为妻子和母亲的责任。
“天天就捣鼓你那破公司,也不知道能挣多少钱。那挣的钱有自己家男人和孩子重要吗?那孩子都不认识你了,天天可着保姆叫妈。”
对此,苏贝贝当然也是毫不犹豫的回怼了回去:
“那我要是不挣挣钱,咱家现在住的这房子吃的喝的穿的用的。从哪儿来大风刮来的吗?就指着钟旭那点死工资,咱什么时候从大杂院里搬出来都不一定呢。
就这一家这么多人搁哪儿住啊?还跟以前似的挤在一起呀,我可不要再过那样子的苦日子,妈你要是不愿意,那您就回去住呗,我又没拦着你。
我看你也挺愿意住那边的,你就一个人住那边,跟大杂院里大家伙和和气气的,那不挺好的。”
赵大妈可舍不得跟她的宝贝亲孙子分开。苏贝贝先生的三儿子都还罢了,前两个孩子可是她一把屎一把尿带大的,赵大妈对这俩孩子比对钟旭还好,尤其是中间那个老二,几乎是赵大妈一个人从小带到能走路,能去托班的。所以听到这话,赵大妈就不说话。
而钟旭在旁边听着也只是淡定的喝茶看报,完全不理会这点小事。他自打毕业了之后就被分到了一个闲职。
工资也就那样,但是每天工作的时间就很短,真正工作的时间基本上只有两三个小时,还都是一些很轻松的活,对于钟旭来说,这份工作简直不要太满意了,反正他又不需要挣钱养家,苏贝贝能干就让他干嘛,自己在家呆着喝喝茶,看看书,养养花,钓钓鱼。钟旭觉得这日子简直不要太过美好。
他非常自豪能娶到苏贝贝,这样一个优秀能干、会挣钱、漂亮、还能生儿子的媳妇。别人家要是娶到这样子的媳妇,早就笑死了。也就他妈时不时的出来说一句。
但钟旭也不担心,因为他知道苏贝贝是个大气的人,不会跟他妈一般计较。
而且她们婆媳也就是偶尔拌什么什么一句嘴,反正他妈也不会讨到好处,那说就让她说呗,反正吃亏的是他自个。他是觉得婆媳两个人的矛盾是不需要他参与的。
而等林颖翻了个年之后,第二次听到秦雪怀了的时候,已经丝毫不意外了。林颖甚至觉得这应该不是他最后一次听见秦雪怀孕的消息。
但是后来他跟苏玉兰打电话的时候,却听到她妈说:“也不知道是为什么,上边来人宣传说只生一个好,让大家都只生一个孩子。不允许生两个。就你嫂子这胎要不是怀的早,现在都不允许生了。”林颖听到这熟悉的话还觉得有点亲切。
她小的时候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是只有一个孩子的,尤其是跟她一样住城里的同学,偶尔会有农村的同学爸妈在城里面打工才会有弟弟妹妹,家里边是两个孩子,她当时还特地去问了一下班里的同学,说是农村那边有政策,如果第一胎是姐姐的话,可以再生一个孩子。
但大部分的人都还是独生子女,一直到她准备高考那段时间,忽然之间就开始开放二胎。她在高考结束的时候,甚至听说有一个女同学,她父母拼着四十岁的高龄又生了一个孩子。
但大概是林颖提到的这个话题,苏玉兰还挺好奇的问林颖:
“你跟邵医生也结婚这么多年了,最开始的时候你们两个刚刚结婚,没孩子也没什么,之后你们两个一起上了大学,在大学里面要顾着学习,我也不好说什么。
再就到了国外,这鞭长莫及的,我也就一直没提这件事儿,但你现在既然都快毕业了,什么时候跟他要个孩子呀?
说实话再不要孩子邵医生都要超过三十了吧,今天话就赶到这儿,我也就这么一问。你们两个究竟什么时候准备要一个孩子呢?”
林颖没想到苏玉兰会突然提起这个话题,说实在的林颖也是想过这个问题的,只是她实在是太忙了,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问题需要他去解决。
专业上的问题,生活上的问题,还有工作,这种念头只是稍微存在一瞬间,然后就又被按了下去,毕竟在她的认知里上学的时候就不应该有孩子,上学的时候就应该专心上学。半工半读可以,但不能边读书边生孩子。
现在的确是快毕业了,它还没有认真思考这个问题就被苏玉兰提出来了。其实林颖感觉他不抗拒要一个孩子,如果真的有的话。
之前他们两个人都是做好了避孕的措施的,但是如果说是他们已经工作稳定了之后,林颖觉得是可以生一个孩子的。
当然是有且只有一个,像苏贝贝那样生三个儿子的情况,林颖真的觉得她不能接受。
当然如果在他们不避孕了,之后还一直没有孩子的话,林颖也觉得无所谓,这个东西就是看天意。有当然可以,没有也可以。
“妈这个事情就等到我们毕业了之后再说,现在我们工作都有点忙,实在是没空去想这方面的问题。”
苏玉兰现在对林颖的生活完全没有任何指手画脚的想法,她只是遵从老一辈人的思想传统想要让而你有一个孩子,这样老了之后能够照顾他们两个。
就像是他和姐妹一起照顾苏有福和王桂花一样。自从苏玉芹回来了之后,两个姐妹也处得很好,有的时候还会接苏有福和王桂花去那边住一住。家属院里的人都说苏有福和王桂花有这两个女儿比生儿子还强。
而也就是在同一年,林颖接到了出版社的询问电话:“现在有一个机会可以将你的小说改编为电影,想问一下能不能取得您的授权?”
这是最开始林颖在那边出版的第一部小说,就是那本有关悬疑的。说实在话,林颖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是有点惊讶的,她没想到自己的小说会被看中。她的印象里,那边不是爱情小说更受欢迎吗?
但是这消息对于林颖来说还是很开心的。或许有的作家会不允许自己的小说改编为电视或电影。
但是对于林颖来说,经历的时代,里边已经有很多这样子的事例,从她童年起看过的很多经典电视剧都是由小说改编的,甚至有的作家可以说是写一本拍一本,本本都大火,数钱数到手抽筋。
她完全不忌讳这种形式,甚至其实相当喜欢这种形式,因为书籍的受众人群还是比较少的,但如果改编成影视的话,那受众就会更多,就会有更多人知道他写的东西,这是个令人高兴的事情。
所以林颖完全没有犹豫,直接答应了下来。当然在林颖询问她什么时候能看到这个影片的时候,出版社并没有给出肯定的回答这点林颖也没有意外。
因为买版权是一回事,但真正的立项是另外一回事。从版权购买,再到真的开始拍,可能中间等待的时间就要好几年,再到这个影片真的有人投资了,开始拍摄了,那也得编剧,演员,后期,最后就算是制作出来了,也得看排期,都是不确定的事情。
林颖觉得她在有生之年能看到这部电影,就很高兴了,当然,她还是很期待过两年就能看见的。
为着这个林颖甚至都在想,等她回国之后要不要买一台电视机呢?林颖觉得还是很有必要的。于是她打算把这个计划放在她回国需要做的几件事情当中。
当然这是回国之后需要做的事情,林颖在回国之前还做了最后一件事情,那就是去买一台电脑,是的,这个时候已经有个人电脑的牌子了,这边甚至在二十年前就已经有了第一台个人电脑,只不过不叫这个名字,不叫PC而已。
现在这个电脑是第一台使用个人电脑这个名字的电脑,大概是五六年前出来的,也就是林颖投资的那个品牌。
林颖还挺好奇,她的那些钱投到股市里头,那也算是他们的股东了吧,能不能打个折呢?
她真的挺想要他们现在目前出品的最新一代电脑的,这可是后来最畅销的电脑的前身,后来的所有电脑都算是这个电脑的改良版,是很有纪念意义的东西,而且对于林颖来说,也很有实际应用价值。
于是林颖去问了一下,得到的答案是不能打折,林颖还有点遗憾。甚至因为这个电脑太火热了,所以她还得预约靠抢才能弄到,她无奈的放弃了现在就买的想法,只好等开售。
林颖其实挺佩服这边的人的,两千美元已经是很多人,一个多月的工作,她居然还要靠抢,忽然就幻视了之前大家一起抢手机的时候了。
而在买到这个电脑之后,另就得想办法把它运回去,这又是另一个问题了。现在的电脑可不是后来那种轻薄的笔记本,甚至可以装在包里面揣走。
现在的电脑非常金贵,林颖也是真的害怕长途运输会弄坏,于是仔仔细细的包好了之后又交给转寄的公司,打算走海运的路子把它运回去,而等到了国内之后再交给苏贝贝由她进行运输,林颖还是放心的。
一路上想着这几年发生的事情,林颖就这么度过了十三个小时的航班。
中间只睡了短短的一觉,再听到那句:“您已进入华国领空。”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有一种踏实的感觉。
好几年了,他终于回来了。当初离开的时候,林颖也是真的没想到他会在国外待这么多年。现在好在是回来了。
当然在听到这句话之后,还得再飞一会儿才能到达目的地,祖国还是太大了。
他们离开的时候是悄悄的,但是回来的时候却有很多人接机,尤其是林颖和邵明远的家人,朋友们。
他们都已经很久没有见过林颖和邵明远了,所以都非常想念,能过来的都请假过来,在机场等着他们。
等到飞机降落,他们两个人收拾好行李,看到家人朋友的那一瞬间,林颖不知道为什么眼眶中浸满了泪水。
她其实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想哭,但就是哭了出来,大概人在情绪激动的时候是不能控制自己的生理反应的。
虽然林颖自认为他是个情绪很淡的人,但这种场景各种情绪忽然之间全部都涌了上来,林颖也说不清楚自己现在究竟是怎么想的,但她很开心。
家里人也不会说是像外国人一样给他们一个拥抱什么,只是看着她。
看她有没有瘦?过得好不好?整个人的状态是什么样子的?
林颖甚至见到她的小外甥女林笙,秦雪给她梳了双马尾,看起来特别特别的可爱,甜甜的叫着姑姑的时候,林颖心全部都化掉了。
秦雪抱着林笙,对着林颖说:“本来小的那个也嚷着说是要出来玩的,但是他前两天贪玩,在地上摔了一跤,把腿给磕了,我就不让他过来了。但是没有关系,等你什么时候回家了就都能看见了。家里姥姥姥爷看着他呢。”
大哥大嫂的第二个孩子是个小男孩,算是很符合人们印象里的小男孩,特别调皮捣蛋的那种。
林和有的时候都在想这到底是随了谁,当然秦雪是绝对不承认,二儿子有可能随了自己的:“明明就是随了你,我小时候可是一点都不调皮捣蛋,我懂事的很。”
但是林和觉得他自己从小也是乖巧懂事的那一类孩子从来没让大人操过什么心。也不承认这个儿子随了他。
最后两个人只能放弃纠结这个问题。他们两个人都更喜欢大女儿林笙一点儿。
苏玉兰看着林颖说:“本来林秋也想着要过来的,但是她正好今年高考,实在是没办法了,我叫她一定待在学校里面不准出来,反正你现在已经回来了,应该也不会再走了,咱们一大家的人还有很长的时间可以团聚,等到她考完试再说也还来得及。”
林秋的确是今年高考,林颖已经很久没见她了,但是林颖能从电话里面听出来,林秋跟以前那个小姑娘也有些不太一样了,更成熟了?
又或者说是这个阶段是最想变的成熟的时候,所以相比较起来装作成熟一点,但还是很爱和她说话,会给她写很长的一封信。
在国外的这几年和家里人的通信林颖也都全部好好的收集着,这都是独属于他们之间的回忆。
其实最开始的林颖是个不太爱拍照和记录的人,但是等后来经历过了亲人的离世之后,林颖翻着他们以前的照片和音频,却觉得为什么当初没有多记录一些他们之间相处的日常?
所以这辈子林颖很在乎这些东西。这些信件都是很重要的。她甚至有点遗憾说每一次的电话都不能录音,搞得她还要在接完电话之后把当天说了什么写下来。
林颖本来是个不太爱写日记的人,但她觉得把这些东西写下来是有意义的。
另外一边,邵明扬也带着家里人来接邵明远了,当然两位老人家没有来邵保国和周婉心年龄都大了,而且邵保国身体不太好就只有周婉心跟李莲花以及邵明扬一家,缺席的邵明心邵明扬是这么解释的:
“她跑到海城读大学了,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咱们北城难道就没有好大学吗?这么多大学让她挑着他非跑到外地去,这下好了一年就只有寒暑假能回来。
我去送她上学的时候真的不喜欢那边的天气,夏天热的要死,还闷的不行,哪有北城好,北方的天气多好的,要是换了我,绝对受不了。”
邵明心在那边读大学这件事情,邵明远自然是知道的,他也能理解。
邵明远则是更关注到另外一个人,也就是邵如颂圆圆小朋友的精神状况。可能是作为一个医生,他会自然而然地将病人放在第一位。
邵如颂正是家里边那个唯一需要长期吃药的人。至少在邵明远现在看来,邵如颂的情况还算是很稳定的,当然这辈子她也就是作为女性生活下去了。
大概在小孩子小的时候做这种手术的确是比较好,邵如颂没有表现出来什么异常的表现,甚至他都没有说特别内向,还跟邵明扬和林颖都打了一声招呼。大概是确实长大了,和小时候不一样了。
林隐也关注到了邵如颂现在的情况,她跟旁边的邵如思打扮得很相似,一看就是常慧娟会喜欢的,风格比较乖巧可爱一些。
说不清楚为什么,但林颖感觉常慧娟对两个孩子现在算是一视同仁了。而邵如思也比之前大了一些,看上去没有以前那么畏畏缩缩了。
林颖不是很想去分析这其中的原因,他只要知道甜甜和圆圆两个孩子过得都还不错就可以了。
令林颖意外的是,苏贝贝竟然也过来了,她一看林颖的表情,就知道林颖现在的心里在想什么回答道:
“怎么很意外?我过来了?我可告诉你,要不是我过来,你们这两大家子人都跑到首都过来给你们接机,是不可能的。累都要累死了。”
林颖一下子就想明白了,因为机场都是修在城郊离住的地方是很远的,如果说是林和秦雪又或者说邵明扬和常慧娟的话,都有体力搭车过来。
但是像苏有福林四清又或者说邵红峰,李莲花这几个人说实在话,也都已经五十多了,反正在家里也是能见到,可能就不会说特地过来接机了。
肯定是苏贝贝开了车,又或者说是从公司里面挪了几辆车把他们一起打包过来的。
“你就自己一个人过来吗?”林颖问苏贝贝。
“对啊,要不然呢,还跟谁把钟旭带来?我想你应该没有那么高兴见到他吧。
我那几个孩子现在都上学了,带他们来干什么?好好在学校里面给我呆着。我才不会因为这些事情就让他们请假出来呢。
路清远倒是挺想过来来着,他听说你在国外混的不错,可想见你一面了,但是公司里临时有点事,所以就只能我来了。”
说实在林颖跟路清远很久没有接触过了,上次还是在跟苏贝贝讲电话的时候,路清远中途进来找苏贝贝要个什么签字。
但林颖就是那种虽然说很久没见,但是只要见到就会立刻接上以前的人。他们之间的友情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变淡,只会维持在上一个阶段的结尾。
“那什么时候约着见一面啊,我这段时间刚回来,应该都有空,等确定工作就不一定了。”
苏贝贝自然是直接就替路清远答应了。然后苏贝贝还跟您讲一下他要托运的那个电脑的事情:
“我说你现在真的是发达了,在外国没少挣钱吧,那么贵的东西你都舍得买,那可是电脑啊,也就是前两年国内刚刚引进了一条彩电生产线,就在海城那边,然后去年的时候竣工投入生产,我就把家里的那个黑白电视换成了彩电,我还想说我这日子过得不错呢,现在一比起你简直就不算什么。”
听到电脑的消息的时候,苏贝贝兼职都想出国了,她也想要电脑,但是了解了一下林颖目前这个电脑的配置和价格之后,苏贝贝还是放弃了,她用计算器也是一样的,没什么东西必须用电脑计算。
现在的这个电脑的功能真的是少得可怜,也没什么好玩儿的,她花钱买个电脑真的没什么必要的,直接请人最便宜了。
“我买电脑是要工作的。”林颖买电脑的目的其实主要还是为了掩人耳目。他从系统里抽奖抽出来的电脑计算能力非常快,但是他不能拿出来。
在国外的话,他还可以说是自己去租了有电脑的实验室,但是在国内大家都没有电脑,他就没办法这么解释。有了这个电脑的话就容易解释了一点。
“对了,如果有电视的话,我也要一台,你帮我订一台。”
林颖对着苏贝贝说。“当然可以,等之后你安顿好了以后跟我说地址,我保准给你安装到家。”
苏贝贝不确定林颖在回国之后还会继续住之前的大杂院,所以她这么说。
“还有你那个电脑的事情,我估摸着再十来天的功夫吧,应该就回来了。等到的时候再联系你。”
在机场几个人也不想耽搁太久,苏贝贝和林颖稍微说了两句,之后一行人就乘车往家走。一共三辆车,分别驶往不同的目的地。
苏贝贝的意思是直接就把他们送到家里面去,省得再跑了。其实原本大家伙还想着说给邵明远和林颖他们搞个接风宴什么的,但是被苏贝贝一通劝说放弃了这个想法。
“我理解你们都是为了邵明远和林颖好,但是你们想他们两个坐这么长时间的飞机回来一定特别的累,回来之后肯定是想着休息的,回来再倒一倒时差之后再吃饭岂不是更好吗?”
于是最后苏家人一辆,邵家人一辆,苏贝贝和林颖以及邵明远坐一辆,苏贝贝把林颖和邵明远送到大杂院之后也驱车离开了。
大杂院里面的人听到汽车的声音都往外看,看见是邵明远和林颖之后还很热情的打招呼。说:“哎呀,这不是邵医生和林作家吗?这都好几年了终于回来了,我还以为你们要待在国外就不回来了呢。”
林颖和邵明远这个时候的确是非常的需要休息,于是简单应付过后迅速的走向自己的屋子。
屋子已经提前被人收拾过了,是李莲花过来收拾的。所以也不需要太多收拾,两个人只是把行李放下,就默契地躺在床上,开始睡觉倒时差。
两人一觉醒来正好是第二天早上五六点的样子。一般情况下,这个时间邵明远也该醒了。而林颖则是睡了挺长时间,不想再睡了两个人就起床,随便的吃了个早饭,然后开始收拾东西。
在收拾的过程中,邵明远还在问林颖:“你说你的工作如果不在这边要住宿舍的话怎么办呢?”
邵明远对于林景研究的东西是有点认知的,在他印象里需要这些东西的工作好像很多都是保密的。就包括林颖,现在也没有跟他说他回国之后要参加什么工作,也是让邵明远有点怀疑的,因为在他的了解中,林颖不是会故意藏着事情不让他知道的人。
两个人相处这么久,邵明远还是很相信林颖的,他不说肯定有他的理由。
“不知道,我现在都不知道我现在要做什么工作,看哪地方需要我呗。当然如果是我感兴趣的,那就更好了。”
她当然是想要研究自己想研究的东西,但是回国就代表着她的确是放弃了一部分的自主选择,她自己研究的东西是有意义的,国家需要她研究的东西也是有意义的。而且她觉得后者的意义可能更大。
就在林颖和邵明远回国的第二天,两个人都各有安排,邵明远带着东西先去看了一下周老师回了医院一趟。
林颖则是跟之前的那个人见了一面,就约在学校里,一个林颖比较熟悉的地方,还能见一下老师,确定一下。
看着那个人的样子,林颖觉得不是她刻板印象,但这个人真的非常像那种她印象里疯狂钻研,以至于生活很邋遢的形象。
头发有点乱,有点油,戴着个眼镜,身高跟长相都很普通,一米七的个子,国字脸,眼神暗淡,没有什么光,还有黑眼圈。
林颖甚至觉得有的时候她和眼前的人非常像,就像是期末周,或者说发文章之前的她,都有一股淡淡的死感,是那种熬了很多夜的感觉。
大多都是因为太忙了或者说太专注于一件事情,对于现实生活中的其他小事就都不在意了。
只有在谈到他感兴趣或者擅长的话题的时候,双眼才会迸发出不一样的光芒,整个人的语速也从慢变得快,甚至像机关枪一巴拉巴拉的说出很多话。
这种人的日常明显就是专注于自己的世界,不怎么在乎外人,所以也不怎么社交,导致所有社交都是程序化的,一点也不自然。
林颖开始跟他谈起一些专业问题,她想要试探他的研究方向是什么?以此来了解这个人究竟是在完成什么项目?这个项目是不是她感兴趣的,她究竟要不要加入这个项目?
但当林颖连续抛出了三个专业问题之后,对面显然也不是傻的,很明显的发现了林颖目的。
不过林颖这个时候已经不在乎对方发没发现了,她也不需要对方继续回答了,因为她已经基本上明白对方的研究领域了,这人绝对是研究航天的,怪不得保密工作做得这么好,到现在她连他的名字都不知道。
“其实现在只有你跟我两个人的话,我是可以跟你透露的,我的确是做航天方面研究的,当然不是那种非常非常需要保密的内容。
目前我们组在做的内容是和卫星有关的,我们国家目前还没有利用通信卫星进行广播的能力,这是一个非常大的短板,我们希望可以攻克它。
至于具体内容,我不能告诉你。如果你选择加入的话,我到时候会详细跟你介绍。”
他说这个林颖就明白了,因为航天方向的工作有很多种。
载人火箭是航天,各种应用卫星也是航天。前面的话有可能需要林颖跑到山窝窝里面去建设,后面就不一定了。其实对于林颖来说,这两个方向她都挺感兴趣的。
纯理论的研究的确是有可取之处的,但如果能应用到实际的话,她觉得这会是更有意思的事情,于是林颖只是略作思考就答应了。
对方听到林颖答应立刻兴奋地说:“从我知道你要回来的那一刻,我就相信你一定会加入到我们的工作当中的。”
确定好了工作之后,林颖开始问:“这个工作需要我住在宿舍里吗?还是说需要到别的地方去?”
对面则是这个时候才跟林颖自我介绍了一下:“你好,我是王青宇,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实验一组组长,代表全体组员,欢迎你的加入。
目前来说我们这个组不需要去三线,但是你现在所居住的大单元人员比较混杂是不行的。研究院内有给单身研究员提供的宿舍,但鉴于你已婚,我建议你和你的丈夫搬到我们的家属院里边生活。”
林颖跟王青宇确定了一下,这个家属院究竟在哪里,算了算这个家属院和邵明远目前工作的市第一医院之间的距离大概是开车三十分钟,林颖放心了,她还想着如果说这个距离太远的话,她和邵明远你是不是得被迫分开了呢。
只是开车三十分钟的话,好像也还可以?但是林颖转念一想,她现在家里面还没有车,如果是公交的话,可能得一个小时,这就有点长了,难道她回来添的第一件大件居然是一辆车吗?
之后林颖还跟王青宇简单介绍了一下,她从国外购买回来了一台电脑。
对于这个消息,王青宇就显得异常兴奋了,甚至比林颖刚刚加入工作的时候还要更加兴奋:“你是说真的计算机吗?真的计算机?”
其实王青宇的日常工作是能接触到计算机的,只是需要和别的组公用,有时间限制而已,如果组内有自己的计算机,那当然是更好的。
“对,就是你想象的那个计算机,国外现在已经有比较先进的比较小型的计算机了。我想着以后工作会用到,所以个人出资买了一台,如果你觉得需要的话可以贡献出来。”
当然林颖知道这种工作一般情况下都还是需要各种检验之后才能用的。不过她是提出了这个选项,能不能用还是看上面的意思,检测之后确定没问题再用呗。
这个时候王青宇还跟林颖提了一下方许:
“她是三组的成员,研究的是另一个方向的卫星,到时候你应该可以跟她在楼里面见到面。”
知道这个消息林颖还是挺开心的,在和王清宇分开之后,林颖陆陆续续的也给自己知道的留了电话的舍友和同学以及朋友打了电话。然后有的没有电话的就写个信,期盼着什么时候能够收到回信。
而陆陆续续的林颖也接到了她们的消息,对于林颖的回国他们都非常的开心,尤其是吕小菊,恨不得立刻马上就过来找林颖,当然她也真的来了。
吕小菊考上了外语系,所以现在是在做外贸相关的行业,对于她来说这是个挺新奇的工作他觉得接触外国人这件事情非常非常有趣。
“我刚开始工作的时候真的特别想跟你说来着,但是我好像是隔太久记错地址了,咱俩就一直都没有联系上,真是太可惜了,我刚开始的时候看那些外国人都觉得可神奇了,也不知道你在国外有没有这种感觉。”
吕小菊巴拉巴拉的说了好多东西,林颖甚至还和吕小菊一起逛了个街,说了好多话。
而林颖的舍友们,除开她已经知道的方许以外。
王招娣现在在做物理老师,她被分配到了西部某所二本院校做大学老师了。是的,这个时候的本科还是能够被分配到大学里面做老师的,并不要求研究生学历。
陈平安则是回到家乡某个国企,目前是技术方面的专家,她自己觉得挺好的,那个企业可以说是全国第一,她在里头,工资高,待遇好,没什么不满意的。
她自己对于这个身份非常自豪,甚至还提到了业余的时候在企业里面参加乒乓球赛夺冠的事情。
王培芳则是成了某单位公务员非常稳定,就是她觉得工行做有点无聊,感觉没怎么用到学校里学的知识。
而赵萍则是做出来了跟大家都不太一样的选择,她没有接受分配的工作,而是去了某新成立的工厂里。据她说是因为薪资比较高。
“分配那工作一个月才多少钱?我在工厂里每个月能拿三五倍的工资,还有奖金,这不比我做那死工作强吗?谁都说是要稳定但是稳定,能带来什么呢?我在这儿干个十年比在那单位里面干三十年还强。难道我十年之后就找不到一个稳定工作了吗?不可能的呀。”
林颖当然也理解她的选择。甚至觉得赵萍的选择才是更好的选择,因为这个时候的大学生完全不愁找不到工作,那当然是价高者得咯。
甚至她觉得这跟后世的某一类选择有点像,那就是年轻的时候去大厂拼搏,然后再卡着年龄去考个编制。
对于林颖的理解,赵萍感到十分欣慰,她甚至又发了一封信给你说终于有一个人理解她了。
而在陆陆续续的收到这些同学们的来信,知道她们近况的同时,林颖也已经正式开始工作,并且计划着什么时候从大杂院搬个家。
她甚至专门告诉了苏贝贝,让她把之后送过来的彩电和电脑也都送到这边。
但是就在预定的搬家前一天,邵明远医院出了一件事,有一个患者急需心脏移植,但是一直都没有找到合适的供体,就一直在医院里耗着,现在终于有了合适的供体了。
其实如果是放在以前的话,周主任是不会冒险进行这种手术的。因为这种手术国内没有试过,他自己也不确定能不能做成功。
而且心脏移植手术需要的时间很长,从摘除开始到移植结束,可能需要十个小时,温度也低,他不确定自己能不能撑下来,就算是家属强烈要求,他们也不一定会进行尝试。
但是邵明远在国外是有着相关经验的,所以在家属强烈要求,并且邵明远也觉得可行的情况,周主任决定不放弃希望,让邵明远进行心脏移植手术,他亲自给邵明远做助手,学习相关经验。
做出这个决定之前,周主任还看了一眼邵明远:“你可以吗?你才刚回国?”
邵明远认真的点了点头:“我可以的。”他相信自己可以。
他在国外学到的所有东西都是真实的,他的经验、他的技术也都是真实的。
登上手术台的那一刻,邵明远完全没有任何慌张的念头,他想的唯一一件事情就是把手术完成。
手术全程七个小时,那个病人在手术之后,生命体征良好,并没有出现其他任何不良反应。在患者度过最危险的时间之后,邵明远这才回家。
对此,林颖没什么不愿意的,她了解邵明远,并且自己本身也觉得,生命比其它所有生活中的鸡零狗碎都重要。
搬家她又不着急,那就在大杂院再住几天呗,也没有什么不好的。
其实这次回来在这边住的这一个月,虽然大部分的人都没什么变化,但的确也是有变化的。
最明显的就是苏贝贝搬家了,现在林颖隔壁住着的是另一户她不认识的人家,万明艳最后还是离婚了,因为她毕业出来了之后分配去了另一个城市工作,荆杰也不愿意舍弃自己的工作,两个人只好离婚,荆杰重新再娶了一个,只不过现在依旧没孩子。
倒是万明艳不知道从哪儿打听来林颖回来了,给她打了电话,还说她现在结婚了,还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
原来在大杂院里天天玩泥巴的孩子去上学了,原来上下学的时候总是能看到的那些孩子工作了,结婚了,大家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要过。
林颖看到这些其实还是挺怀念之前的生活的,那时候的她吃瓜吃的真的很开心。
等搬出大杂院,去家属院生活,那地方肯定不如大杂院这么热闹,有那么多的瓜可以吃,但是林颖不后悔从大杂院搬过来,这是她选择的生活。
人生需要一往无前,她只是向前走了——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