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骆驼岭

    三蹦子重新回到平整开阔的乡间公路,向前进行十来分钟,一个熟悉的、简陋的站台,出现在冯小晴的视野里。


    那正是她的来时路。


    前世匆匆来,又匆匆走,不曾留心过许多,现在途径老虎团旧址,她才恍然大悟,这个与周围村镇规模极不相称的火车站,最初是为了万人部队而修建的运输专线。


    老的营房废弃了,新的营房又拔地而起,源源不断,生生不息,守卫这片土地,与贺兰山一般,沉默无言,大音希声。


    就在冯小晴浮想联翩之际,马德福大爷的声音将她拉回现实。


    “缨子姐、晴丫头,你们坐稳咯,前边就进骆驼岭的地界了。”


    骆驼岭延伸外界修的是水泥路,三蹦子切入水泥路,走得那叫一个顺畅加速度,小风刮得那是呜呜地响。小晴的眼睛被吹得直接睁不开,不得不斜着身子避着风,半埋在大姑怀里,惹得大姑直笑。


    等风势稍缓,前方马德福大爷喊了一声到了,冯小晴才重新探出头来。


    如果说废弃军营是“守望的纪念碑”,那么骆驼岭无疑是“荒地生甘泉”的画卷。


    道路两旁是一排排光秃秃的树,冯小晴看不出品种,想来不是桃就是杏,反正不是杨树。


    穿过沉默的树林,更壮观的景象出现了。


    一大片望不到头的“白蘑菇”长在田地里,像等不及春天到来,争先恐后冒出的生力军,在早春并不算强烈的阳光下,反射着塑料膜特有的晃眼光晕。


    冯小晴正看得出神,马德福大爷已经骄傲地揭开了谜底。


    三蹦子特意放慢了车速,马德福大爷兴致勃勃地用下巴示意那片白色的海洋,“别看现在这么热闹,倒转十年前,你要是来这儿,保准扭头就走。那时候咱们几个乡镇,都指着煤矿吃饭,后来矿挖空了,一关停,这地方一下子就死了,年轻人都跑光了,以前来来往往的班车也不开了。”


    “按时兴的说法,这叫资源型枯竭,眼看是没得救了,也就是那时候,你大姑硬是顶着压力,带着技术员在这里住了大半年。又是引水,又是改良土壤,最后愣是建起了温室大棚,变成了瓜果飘香的地方。我头一个佩服缨子姐,那可是真硬气。”


    “行了,小晴,别听他吹,”冯长缨只是淡淡一笑,“路是大家都想走,我就是个帮忙剪枝杈的。”


    大姑就是这样,她回徽州探亲,从来不提自己做过什么,冯小晴对大姑的印象一直停留在农垦集团退休老干部这个身份上,很普通一长辈。


    看来,她不知道的事情,真是太多了。


    以前爷爷总说大姑是妄想荒地生甘泉的犟种,冯总也这么认为,还多少带点对不切实际的逆天而行理想主义笨蛋的嘲弄。


    但亲眼看见这片绝境上诞生的绿洲,冯总前世在资本市场的翻云覆雨,竟显得有些轻飘飘的。


    三蹦子驶入大棚区域,车速渐渐慢了下来,最后干脆停下了。


    不是车坏了,而是路上遇到太多熟人。


    “缨子姐……”


    “是缨子姐,快看呐。她来了。”


    “哟,缨子姐来啦。”


    “缨子姐,来棚里看看,我这种了点新品种。”


    “缨子姐,来喝口热水呗。”


    一家招呼,家家喊。


    扛锄头的汉子,推三轮车的妇女,从大棚里探出头的年轻人等等,几乎每个看到冯长缨的人,都会停下手里的活计,隔着老远热情打招呼。


    “是啊,我来看看。”冯长缨招手致意。


    马德福大爷与有荣焉,扯着嗓门,对人群里为首的那个中年汉子喊道:“孙超,缨子姐带着她家大侄女,到你们这儿看菜来咧——”


    听到马德福大爷这么喊,孙超加快了步伐,三步并作两步跑了过来,脸上的笑容质朴而热烈,“缨子姐,您来之前,也不提前打个电话,那我们不是好准备准备嘛。”


    这个孙超,四十出头的年纪,本地最常见的“老板”行头打扮,内里一件保暖毛背心罩白衬衫,外头再套一件深色西装。他是冯长缨当年一手扶持起来的致富带头人,因此这份亲热又格外不同。


    他一边说着,一边从口袋里掏出烟,递给马德福大爷一根,又想递给冯长缨和小晴,但感觉不太妥当,又赶紧笑着收了回去,夹在耳朵上。


    冯长缨从三蹦子上下来,拍了拍尘土,指着同样下车的冯小晴,对孙超说:“这我小侄女冯小晴,她想做点蔬菜生意,先试试水,我这不是寻思着来你这儿看看,能不能收点应季菜,你们这还有菜吗?”


    话音刚落,那些走在后面些的村民们,一下子轰地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说:


    “有啊,怎么没有!缨子姐,我棚里的黄瓜正好可以摘了。”


    “我家种了樱桃萝卜,又脆又甜。”


    “要菜来我们骆驼岭,可是来对地方啦,缨子姐,带着你家侄女,尽管看,喜欢哪家要哪家。”


    “咱们到棚里说。”孙超一看这架势,赶紧维持秩序,他一面把人隔开,一面打开自家的蔬菜大棚入口,把她们往大棚深处引。


    马德福大爷没跟着进去,眼瞅着孙超他们要谈正事,他跟着反而不方便,于是,他便倚在三蹦子车头,把孙超递的烟给点上。


    叭叭抽了两口,马德福大爷很快就被没捞着说话的村民们围住。


    “老马,缨子姐过来做生意的?”


    “那倒没有。”马德福大爷吐出一口烟圈,压低了声音,却又保证每个人都能听见,“看见缨子姐旁边带的那姑娘了没?那是缨子姐的小侄女,冯小晴,是晴丫头要做蔬菜生意。”


    “蔬菜生意?小姑娘面嫩着呢,能做这个?”


    “菜贩子都有自己的固定口,她一个小姑娘能卖哪里去啊?”


    无论旁人问再多,马德福却不肯再多说半个字,只是嘴里不落实话地吹着牛,眼睛还时不时瞥一眼大棚入口,那架势,活像给大领导守门的警卫员。


    大棚蔬菜的门隔绝了外面的热闹,泥土的腥香混着植物的清新,驱散了早春的寒意,冯总深吸一口气,通过土地和植物的气味找找感觉,而当她的目光扫过大棚,眼里没有惊叹,而是专业且挑剔的审视。


    与外头的荒凉灰土色不同,这是一个生机勃勃的绿色世界,黄瓜藤蔓在藤架上肆意攀爬,带刺小黄瓜顶上开着嫩黄的小花;旁边的地垄一溜儿白萝卜、红萝卜、青皮萝卜,一个个蹿出了地,精神抖擞地展示着自己的绿缨子;更远处是各色彩椒,像五颜六色的宝石,在塑料膜投进来的光线下,折射出天然饱满的光泽。


    菜地,冯总看得太多了,只是把菜种出来,并不能让她点头。


    她不为表象迷惑,径直走到一排黄瓜藤架前,连招呼都没打,直接以极其专业利落的手法,摘下一根半长不短的匀称小黄瓜。


    在大棚旁边的水龙头随手洗了洗,她便放进嘴里,咬下第一口。


    “咔嚓”,嘎嘣脆。


    “南方的黄瓜,甜不甜的,要靠天。雨水足,味道就会寡淡,吃起来水多,没魂儿。雨水少,才会甜,但又没那么脆。”冯总一边咀嚼,一边慢条斯理评价,“但你们这儿不一样。”


    她看着一脸错愕的孙超,继续说道:“西北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瓜果积累的糖分和风味比较多。虽然现在是早春,长在大棚里,味道压了一部分,但是底子好,黄瓜味儿冲,又脆又甜,吃完还有股清香。孙叔,你们这菜好是好,但没有到最好的时候。”


    孙超彻底听傻了,他以为缨子姐带来的小姑娘不过是来见世面的,主要谈事的是缨子姐,没想到她一开口,说的就是他们这些常年和土地打交道的农民,都说不出的道理。


    “嘶……”,孙超半天才憋出一句话,“你咋……你咋懂这些?”


    冯总展示完肌肉,该装的时候,从来不怯懦。


    她又咬了一口小黄瓜,嚼完以后才说:“要想卖得好,就得比种的人,更懂菜。”


    就在孙超对冯总刮目相看,连连称赞的时候,一直没说话的冯长缨,却眉头紧锁。


    冯长缨的目光落在地垄边几筐采摘好的黄瓜、萝卜和彩椒上,“为什么棚子里还有这么多熟透的菜,收购商呢,没人来收菜吗?”


    提起这个,孙超脸上刚升的喜悦,立刻褪得一干二净。


    眼里有压抑的怒火,孙超咬着牙说:“可别提了,一提这个我就来气。你还记得张成普吧?”


    冯长缨点头,“记得呀,这人当初想收菜,还是主动来联系我,说让你们多种些不同的品种,方便岔开来卖。”


    “他现在的生意可是越做越大了,十里八乡的菜,销路全捏在他一个人手里。”


    张成普?!


    冯总耳根支棱,这不是那个卖烂土豆给3营的供应商嘛。


    孙超忿忿不平,“老张这人现在霸道得很,以前压价也就算了,大家伙图省事,少点就少点,但稳定啊。可今年开春,你看看外面,时不时下小雪,不说外地吧,就是本地城里的菜价,都一天一个样,快涨疯了。”


    “我们商量着,让他老张给我们收购价,每斤往上涨个1毛钱。就1毛,多1分,我们都不要。”孙超比出一根手指头,气得直发抖,“可你知道他怎么说?他说骆驼岭的骆驼,没了他的草料,就得风干在地里,跪在地上等死。他一分钱都不涨,爱卖不卖。”


    “这不,为了1毛钱,我们谈崩了,1个多礼拜,他一次都没来过。柳家沟和甘泉沟那边倒是宁可吃亏,把菜给了他。真是个没骨头的!”


    冯总皱眉,“不能自己运城里去卖吗?”


    “怎么运?”孙超反问,“卖菜不是我一家的事情,不是一斤两斤的事,是整个骆驼岭的事。到市里的班车没人坐,早八百年停运了。火车站倒是有车,但一天就两趟绿皮车,来回4小时。你家也是卖菜的,你知道,哪个批发市场不是凌晨3点开始。你算算,我们扛着百八十斤的菜,赶火车,到了城里,得找个地方过夜吧,万一批发市场卖不掉,得找个地方摆摊。两三天过去了,累个半死不说,能挣回来什么钱呢?”


    孙超一通讲完,只剩下粗重的呼吸声,以及寂静。


    此时无声胜有声。


    相较于孙超,及其背后代表的骆驼岭的困境,冯总已经飞速地勾勒出一张精准的破局路线图。


    一条完美的,可以一石二鸟的蔬菜供应链,在冯总的脑子里清晰浮现出来。


    这哪里是困境?


    这分明是送到她嘴边的,一块最肥美的蛋糕。


    它既能解决3营的燃眉之急,又能顺手斩断那只卖烂土豆的手。
图片
新书推荐: 恭喜你,你被解雇啦 系统拆除指南 穿成病弱书生郎后 山海侦探社 孤的王妃不对劲 首辅大人的混账儿子(科举) 嫁新贵 我与陛下和太子都重生了 女帝,从招聘诸葛亮开始 浓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