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煲仔饭◎
徐勇的话让大家都震惊起来,一个个盯着他:“你说什么?上次那些都是你做的?”
“不能吧勇子,咱们认识你这么长时间了,你可别瞎说。”
“就是啊,咱们谁不知道谁啊,你哪里有那本事。”
徐勇被他们说也不恼:“还真是我做出来的,你们别不信。”
瞧他这模样,实在没必要说谎,大家也都信了,再看徐勇的眼神就不一样了。
原先只以为他出去是打杂的,万万没想到他竟然也学了这么些手艺:“这倒是真让咱们觉得,你命好得很了。”
“谁说不是呢,你说你都这般年纪,人家林小娘子竟然还愿意教你。”
大家自然不认为这是徐勇自己学会的,想必都是那林小娘子教的,一想到这一点,大家心里都有说不出的感觉。
除了羡慕,好像还是只有羡慕。
徐勇挠挠头,也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你们以前说我有福气,我还没怎么觉得,不过今天被你这么一说,我倒是真这般觉得了。”
见他还这般大言不惭地说出来,在场的人都听不下去了:“快快快,回去,别在咱们跟前炫耀了。”
“可是呢,快些回去吧!不过既然是你做的,咱们也就不客气了,下次来的时候,说什么也要多带一些。”
“对,要是带得少了,可别怪咱们几个不认你当兄弟。”
就这般七嘴八舌地说着,徐勇只得连连应下来。
左右那些碎蟹酱都是要给国子学做的,到时候分出来一些也是能的。
等到要分开的时候,这几个人还是叮嘱徐勇:“你小子平日里就不大机灵,你别瞪咱们,这是事实。人家林小娘子一家对你既然这般不错,你也要实打实给人家干活,可别动歪心思,好歹人家可是国公府的干女儿。”
徐勇知道他们是好意,连说了几个不会,这才离开去找冯大娘他们会合。
半路上又碰到了大小王嬷嬷,她们本来是想去找冯大娘,看见徐勇,也便不再往那边去。
这外头又起了风,让人觉得怪冷的,能在外头少待一会儿自然是好的:“这些都是给月姐儿的,你帮着捎过去。”
大王嬷嬷为人比较古板严肃,就连徐勇看到她也有些发怵,赶紧应下来:“我回头就给她。”
“你们在外面如何?可是有人欺负上门?”小王嬷嬷打听起来。
徐勇赶紧摇头,在背风口和她们说了几句话。
大小王嬷嬷不过是多问几句,知道林杏月有那手艺,在外头如何也吃不了亏。
徐勇辞别她们之后就赶紧往驴车在的地方走去,等见了面才发现,不仅是他手上拿着东西,徐柏和冯大娘、林金兰手里也都提着不少。
“这是小六子让我捎给你的,这是平安给你的。”徐柏指着手里提的那些东西说。
“我这边碰到了黄婆子,也让我给你捎些,说知道你今儿忙,就不来找你说话了,等下次有机会了再同你坐一坐。”冯大娘目光在这些东西上打了个转。
那边的林金兰撇撇嘴,把手里拿着的两个荷包递过去:“我那两个干妹子做的,你一个,我一个。”
林金兰收着这两个东西的时候,还觉得她那两个干妹子洒儿和扫儿十分有心,也不忘惦记着林杏月,可见大家这么多人都给林杏月带东西,心里面渐渐有些不平衡,吃醋起来。
林杏月也没想到有这么些人给她送东西,心里涌起一些难以言说的情绪,叹道:“也该去和大家拜个晚年的。”
“下次吧,咱们今儿见的人够多了,还得回去吃饭呢,他们可都等着。”
林杏月看了看天色,点头:“那便下次来吧。”
到了小饭馆里,果然柳娘子和石珍言他们已经把饭做好,只等着他们回来。
大家提着大包小包进来,柳娘子笑着说:“不是去拜年了,怎生又拿了那么些东西回来?”
林金兰撇撇嘴,没应声,那边的林杏月就提了两句,把那些一看就是小女儿家用的东西挑了出来,剩下的一些吃食的东西放到了灶间。
“哎哟,你们这一天也没在家闲着,做了这么些吃的呀。”
林杏月洗了手过来,见桌子上满满一堆东西,不由感叹起来。
“对呀,我们在家也没什么意思,就想着等你们回来,能吃上热乎的。”
主要是石珍言和柳娘子说闲话,柳娘子立刻就动了心思,当即便动手做起来,反正也没什么事,张婶娘和玉姐儿也过来帮忙。
“你们也太好了,我都不舍得让你走了。”林杏月挽住石珍言的胳膊,想到过几天暖和了她就要走,心里十分不舍。
石珍言眼里闪过几分落寞,一开始说要四海为家,不过是没有一个能让她停下来安分住下的地方,可在这里同他们相处了这么长时间,早已把这里当成了第二个家,心里也有些不舍。
可是想到她和官家的恩恩怨怨,叹了一口气说:“等今年我出去转一转,要是来得及,明年过年的时候,我就能回来了。”
林杏月还没来得及说什么,一旁的柳娘子就使劲点起头来:“那可就说好了,等明年过年的时候,我们做好了年夜饭等着你。”
玉姐儿也在那里点头:“是啊,石姐姐,到时候你一定要回来。”
“你们这般,让我心里更加不舍了。”石珍言一听,眼圈就有些想红,不过是强忍着罢了。
张婶娘见大家都有几分伤感,赶紧让大家坐下来吃饭:“快吃吧,我看你们几个都饿坏了。”
那边的冯大娘也来打圆场:“可不是嘛,今儿一天见了好些人,话都说了一箩筐,可不就是饿坏了。”
“那吃饭,吃饭。”徐叔笨拙的让座。
桌子上放着几个陶土做成的小砂锅,里面是粒粒分明的米饭,上面的米饭浸润着一层肉汁和酱汁,微微泛着油亮的光泽。
这煲仔饭用的肉是腊肠、腊肉,切片之后,肉质本身油光透亮,肥瘦相间,又搭配了些豆芽。
冬天能吃的蔬菜太少了,只有这自己生出来的豆芽有很多,石珍言干脆用的这个。
最绝的是在那光滑的锅底形成的一层金黄焦脆的锅巴,边缘微微翘起,好像用勺子轻轻一翘,就能和砂锅分离开来。
“这是什么吃食?”林金兰这才注意到,只觉得散发着的香味实在诱人,忍不住咕咚一声咽了一下口水。
“这是煲仔饭。”石珍言也是偶然想起来这煲仔饭的做法,一说,柳娘子就来了兴致,她们才一块做出来的。
林金兰想着她那铺子,赶紧问:“我瞧着这也好得很,能放在咱们小饭馆里卖。”
谁料她说完这话,柳娘子、玉姐儿他们都捂着嘴笑了起来,把林金兰笑得一脸懵:“怎么了?你们干什么一个个都这样看着我?”
那边的徐勇眼睛已经离不开那煲仔饭了,听到笑声也只是往这边撇了一眼,很快又低下头去。
“我们刚才就说,这要是让你知道了,肯定要说出这样的话来。”
林金兰这才知道被他们嘲笑了,哼了一声:“说就说了,且看味道如何呢。”
她这般说,大家也都拿起了勺子开始吃起来。
徐勇一点也不怕烫,见大家都准备吃了,直接拿勺子挖了一大口送到嘴中。
其他人也早想尝尝这味道,也不谦让,一时之间,屋里安静得只能听到咀嚼声。
先入口尝到的是米饭的味道,本身就带着一股米香,吸足了肉汁和酱汁之后,变得油润鲜香。
上层的米饭柔软入味,中层保留着一丝软弹的口感,越往下,越能感受到锅底的焦香。
那边的林杏月直接吃的是锅巴,这锅巴可以说是煲仔饭的灵魂,焦脆中带着几分碳香,嚼起来咯吱咯吱作响,又吸足了酱汁,咸香中带着一丝焦甜,越嚼越有滋味。
看到她先吃的是锅巴,林金兰的勺子也伸向了锅巴,吃了一口,眼睛就弯了起来:“真香。”
“是呀,我也觉得香得很。”冯大娘吃的是腊肉,这腊肉带着几分酒香和肉香,肥油的地方在唇齿间化开,带着几分甜,肉质又很紧实,和米饭搭配在一起,正好能中和那几分油腻。
“这豆芽也好吃得很。”玉姐之前不太爱吃这些豆芽,可不知是不是因为搭配了酱汁的原因,这豆芽除了本身的清爽脆嫩之外,又带了几分香味。
“好吃,好吃。”徐叔和宋石头两个人更是头也不抬,那酱汁的浓郁、锅巴的焦香、腊味的醇厚混合在一起,让人赞叹连连。
“我看等开了张,卖这个也是完全可以的。”
“你们要是嫌麻烦,只让我在我的早餐店里卖就是。”林金兰嘴里的吃食都没咽下去,就含糊不清地说起来。
林杏月好笑地看着她:“说得像是你能忙得过来似的。”
“不试试怎么知道,这般好吃,肯定有许多人爱。”
林金兰说完就赶紧去问石珍言,“这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麻烦不麻烦?”
“说麻烦也不麻烦,说不麻烦,也是要费些功夫的。”
煲仔饭最主要的就是要先蒸大米饭,蒸的时候要先浸泡,让米吸足水分,之后煮出来的才更软弹,而且煮的时候加水要比平时煮饭更少一些,再放几滴油搅拌。
在煮米饭的时候,这砂锅也不能开盖,不然就会漏气。
差不多半炷香的功夫,水分就基本收干,便能转成小火,再在上面把腊肠、腊肉这些铺上去,让腊味的油脂和香气渗入到米饭中。
等开盖之后,把烫好的豆芽放在腊味旁,在锅边淋一圈油,这样可以让锅巴更加香脆,再盖上锅盖,小火焖上一会儿,等听到锅底有滋滋的声响,便能关火。
最后把酱汁淋上去搅拌,就可以了。
“听起来倒是不难。”
那边的柳娘子却摇摇头:“非也非也,这听起来简单,可做的时候,火候可是关键得很。煮米饭的时候切忌不能心急,得用小火焖;锅巴的阶段,火候更是要小,不然那锅巴就得焦黑了。”
林杏月点点头:“是啊,还有这锅巴要想这般金黄香脆好吃,大米得提前浸泡,又得有耐心慢慢焖。”
林金兰和徐勇两个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停下吃东西的动作,在一旁听得很是认真:“竟然如此费功夫。”
“那是自然,不然怎能这般好吃。”
【作者有话说】
感觉休息了几天,恢复了不少,没有之前那么抵触了哈哈,大概就是前段时间又工作更新又多,加上马上就完结了,心里没有调节好,我会争取恢复的,也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能恢复好[心碎]
157
第157章
◎豆腐卷儿◎
过了初五之后,小饭馆就又开始继续动工。
林金兰一直惦记着她的早餐店,林杏月想了想,专门去找了宋衙役来打听他们隔壁铺子的事情。
那宋衙役也是他们家小饭馆的老主顾,平日里总是过来吃东西,又加上徐叔和张婶娘当初办那身契的时候,都是走的他的门路,比其他人都要熟一些。
过去拿着礼上了门,这宋衙役就把这事放在了心上,果真帮他们打听了出来。
要说这铺子的之所以急着要出售铺子,倒还真是有几分缘由,听说是欠了一大笔赌债。
年前的时候,他认识了几个兄弟,这些人看着铺子开在小饭馆周围,不知道打的什么主意,就想着和铺子掌柜套套近乎。
这掌柜也有些被吹得飘飘然,当真以为那些人来找他就是真心交好,渐渐就厮混在了一起。
计划的没问题,不料最后不知是谁出了手,那些有歪心思的人也不敢再继续有什么图谋。
只可惜了这人,经此一事,竟真就染上了赌瘾,最后没办法,只得变卖铺子来还债。
林杏月没想到还有这般的事,只是这里面蹊跷的事情太多,譬如那些钩子是谁放出来的,这又是谁出了手,好好的就要放弃,任谁也觉得这里头定是有其他的事。
只是这宋衙役别的却不肯多说,最后还是徐叔把他灌醉了,才从他嘴里问出来是同上头有些关系。
不过到了这里,宋衙役如何也不肯说上头是谁出的手。
徐叔也琢磨出来一些道理,回来就说不必往下打听。
林杏月心里有了底,知道这铺子没有什么圈套,反倒是便宜了他们,便欣然决定把这段时间攒的钱都拿出来,要把那铺子买下来。
这地方偏僻的好处便是每间铺子都要比其他地方大上不少,算下来果真是捡漏了。
林金兰也是兴奋得很,为此也把自己攒的私房钱都拿了出来。
她拿了自己的还不行,非要去拿冯大娘藏的那些,要是不拿,林金兰就说冯大娘不想跟着她好好干。
林金兰双手一掐腰,小眼一翻,冯大娘哪里还能招架得住,回头还和张婶娘嘀咕:“我这要是不给她,她回头就能去床底下给我翻出来。”
林金兰这个样子,把徐勇和宋石头吓得赶紧把这些年藏的钱都拿了出来,慌忙地献了上去。
林金兰志得意满地捧着许多钱回来,把正在算账的林杏月和徐柏都吓了一大跳:“你从哪里弄了这么多来?”
“这你就不要管了,左右都是他们自愿的。”
石珍言在一旁挪揄道:“当真是自愿的不成?别一会儿就有人来咱们跟前哭诉起来。”
“他们敢!”林金兰哼了一声,凑到林杏月跟前,“怎么样,钱可是凑够了?”
“差不多了。”后头的账是徐柏帮着林杏月一块算的,她每次都只是简略地翻一翻,今儿仔细一看,就这短短几个月,已经赚了不少,就是在城中心买间好铺子也是能的。
只是到底在这些宽敞的地方呆熟了,周围的邻居又都是不错的人,林杏月想也没想就把那想法给否决了。
只是一点,这铺子原先并不是那饭馆,这里面收拾起来可是麻烦的很,又是要花一大笔钱。
最后算下来,要是拿出来之后,他们手里又不剩下什么了。
“这可怎生是好?”张婶娘一听,心里就担忧起来,“要不简单的买些桌椅就算了。”
“原就是这么算的账。”林杏月给张婶娘仔细说来,“还没想着多收拾其他的出来,只是锅碗瓢盆,还有各种炉灶,都是一大笔钱。”
“不过这么好的机会,就是凑钱咱们也得开起来,到时候不出一个月应当就能周转开来了。”林杏月最后拍板决定。
段秀才是临安人,提前来汴京城里备考,他家人也不知是不是觉得他离家已有一段时日,在过年之前竟从临安城那边过来了。
段秀才满心以为是家里人思念他,心中甚是欢喜,还颇有些遗憾地想着小饭馆的门都关了,他这里也只备着些耐放的点心,不然还能让家里人吃上些好的。
谁知他那家里人一来,先问的就是捎回去的那些吃食:“这年货是从前没见过的,是从哪里买的?味道果真不错。”
段秀才的下巴都差点掉在地上,万万没想到他在这边又是收拾又是打扫,家人来了也不说先问问他如何,倒先关心起那年货了。
可能是觉得段秀才的脸色有些不好,段老太太和段娘子对视一眼,干咳一声,这才又关心起段秀才来。
段秀才却已知晓他们来的目的,也不再卖关子,直接把是小饭馆做出来的事情说了:“也亏得我当初慧眼识珠,把咱们家那总是亏本的小饭馆租了出去。”
“竟然开在那般偏僻的地方?”段老太太也没想到竟然开在他们家的旧铺子里,目光炯炯地看着段秀才,“你说他们家都还有些什么吃食?我在临安也隐隐听说过。”
“竟然都传到了临安那边?”段秀才也是震惊不已,万万没想到这小饭馆的名声这般大。
“也就是年前好些个人都从他们铺子里买了吃食当做年货,原本汴京和临安商船就多,来往送礼的人也有不少,那些吃食味道实在是好,谁家要是得了这些,都不藏着掖着,要好好说道说道的。”
段秀才听完这才明了事情的原委,只可惜马上就要进年关,也不好去人家家里打扰,好不容易熬到了年初五,百无禁忌,段秀才这才在家人殷切的盼望下来带着他们过来。
过几天段老太太他们就回去了,总不能走之前也没有吃到小饭馆做的那些东西。
他这也不过是仗着把小饭馆租给张婶娘有了这几分情分才敢过来,不然定然要被人说一声不知礼数。
张婶娘他们正在商议早餐店该怎么收拾出来,就见段秀才领着两位妇人过来,张婶娘赶紧去迎,段秀才十分不好意思的把来意给说了一遍。
段老太太在马车上看着原先自家的小饭馆已然大变了个样,十分惊叹,依着礼数还是先给张婶娘他们见了面:“我年轻那会儿,这些铺子也经常来巡视,这个小饭馆请的厨子也还算是不错,只可惜就是没什么起色。”
张婶娘一听便知她是个爽快人,也愿意同她说道说道,毕竟如今小饭馆还没有开门,他们这些人每日里除了做一些吃食之外,实在是有些闲得慌。
见他们要装修那早餐铺子,段老太太又把她之前在汴京城里认识的一个掌柜介绍给他们:“既是熟人,你们又这般照顾我的儿子,价钱都好说。”
这可是占了大便宜,简直是瞌睡就遇到了枕头。
林金兰最是高兴了,看这老太太也顺眼得很,当即就要撸起袖子要给老太太做些吃食来。
“那感情好,也不枉我往这边跑一趟。”
段老太太又把他们小饭馆里卖的东西如何受欢迎说了一通,这老太太说话也是风趣得很,三言两语就把小饭馆的众人捧得很是高兴。
林杏月见林金兰果真撸起袖子来要做些吃食,便打趣道:“你可想好了要做什么?”
林金兰也有些犹豫,不知道做什么好,就让林杏月帮她出个主意:“人家帮了这么大的忙,又是那般大老远的来,总不能让人觉得咱们做出来的东西不好吃。”
教会了他们之后,林杏月也只有在想做什么吃食的时候才动手,其余的都交给他们,哪怕做得不好也没关系,越熟练,做出来的味道自然也越好。
“我这里有一道菜,是黄花鱼配豆花。”
这道菜原本是用黄椒酱做的,只是如今辣椒还不知在哪儿,便没有这黄椒酱,只能用豆瓣酱这些来代替,再配一些茱萸、姜蒜,依旧能做出又辣又香的口感来。*
石珍言凑过来:“这倒是没怎么吃过,你快说说如何做。”
林杏月便简单地说了一下,首先得把那鱼片成鱼片,鱼骨剁成块,再放些绿豆淀粉腌制去腥上浆。
在热锅冷油中放入葱姜蒜、花椒和豆瓣酱翻炒,炒出红油之后,再把鱼骨放进去煮出味道,之后捞出来放到一旁,把豆花放进去煮上片刻,差不多入味之后捞出来铺在碗里,最后再在汤里把鱼片放入,煮到变色浮起来的时候就能捞出来。
林金兰听得很是认真,又问了些其中的关键,这才拍着胸脯说:“那我便来试试,你们在旁边看着。”
林杏月点头,自己则在旁边做些豆腐皮卷来。
这豆腐皮卷可以做素馅和肉馅的,素馅便是把萝卜、豆芽洗净切碎之后拌上调料卷起来。
肉馅的便是把肉和葱姜末混合之后搅拌上劲,慢慢卷好之后就能切成适当大小的段,既可以像京酱肉丝那样直接裹着蘸酱来吃,也可以放到小锅中慢煎至金黄。
外头的餐桌上,玉姐儿把店里熬出来的奶茶端给段老太太他们,众人便坐下来听他们说闲话。
段老太太喝了一口奶茶之后便大赞起来:“奶茶在临安也不是没喝过,也有的地方往里面加些东西的,只是再没煮出来这般的味道的。”
奶茶在汴京也是流行得很,不单单是他们喝,只是段老太太说的这味道确实之前没有喝过。
玉姐儿就在旁边抿嘴笑了起来,段老太太看她这般小的年纪就如此懂事,一副冰雪聪明的样子,便把她叫到跟前,同她说起话来。
听说玉姐认了字,林杏月还想给她找个女先生教她学习,段老太太不禁在心里赞叹起来:“你也是个有福气的孩子,这般好的事情你可要抓紧好好学。我当初就是跟着我爹认了字,学会了打算盘,后来才能撑起门户来。”
玉姐儿好奇的问:“果真女子还能打算盘吗?”
“那自然能了,我们临安可有不少这样的人,你们汴京自然也有,女掌柜多了去。”
张婶娘就在旁边解释:“不瞒老太太说,咱们之前一直在府里呆着,对外面这些事情反倒是不熟悉。”
“难怪,我听说有个地方,还有夫子专门开了女子识字读书的学堂,学成之后就去他们当地的一个山庄做事。”
【作者有话说】
[绿心]
158
第158章
◎豆瓣酱豆花鱼◎
石珍言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事情,很是好奇地问:“真有这样的地方?在哪里,倒是挺让人向往的。”
看她这个样子,分明就是动了心,想要过去看一看。
“真的有,那里也十分热闹,一点也不比咱们汴京和临安差,而且我听说那个地方做出来的吃食也都是稀奇得很,听说那山主还是从码头摆摊开始的。”
“你是不是动心了?”柳娘子一看石珍言这副若有所系的样子,就猜着她想过去看看。
“可不是嘛,想着总得过去看看,左右我也没有想好到底去哪里。”
见她这般,柳娘子这种从来没有离开过汴京的人都有些羡慕了:“也不知道我以后能不能想出去就出去。”
石珍言笑眯眯地说:“以后月姐儿也是要跟着我一块儿出去的,你到时候一块儿跟着,咱们随逛随吃。”
那边的段老太太笑眯眯地看着她们,对身旁的段娘子说:“还是年轻好啊,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我要是年轻一些,我也就跟着一块儿去。”
段娘子看起来不是一个擅于打交道的人,听到了也就是唇角动了动,没说出来话。
那边的段秀才才知道原来自家老祖宗年轻时候竟然做过那么多事情,想到这里他心里很是惭愧。
他成日里只知道读书,都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反倒还不如老祖宗有见识。
玉姐儿也在那边若有所思,原本林杏月让她学习东西,她心里是有几分抵触的,但是现在听了段老太太说的话,倒是有了不一样的感觉。
张婶娘看在眼里,对段老太太更有好感,不仅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还把玉姐儿的心思都给摆正过来了。
等到一道道菜才端上来,大家伙也停下了要说的话,都看着那一桌子的菜赞叹连连。
“这是什么?好歹我也算是有见识的,可这些吃食还是不知道是什么,怪道你们小饭馆的口碑这么好。”
林金兰兴高采烈地出来给段老太太介绍这些东西:“不过都是我家月姐儿想出来的,再告诉我怎么做的,要真说起来,我家月姐儿才是顶顶厉害的。”
说这话的时候,林金兰一脸的与有荣焉。
段老太太就夸起她们姐妹两个:“你们都是厉害的,要是别人,就算听到了怎么做的,也不一定能做出来。”
冯大娘让段老太太别老是想着夸林金兰:“这个孩子动不动就飘了,且先尝尝味道再说。”
“对对,先尝一尝味道如何。”
这么一说,大家就都动起了筷子。
林杏月她们毕竟和段秀才不是特别熟,他人也有些拘谨,干脆和徐柏他们去到了旁边的一桌子上吃饭,这一桌子上只有女眷。
段娘子显然对这个分配很是满意,她总觉得和徐叔、宋石头他们一起吃饭,让她心里很是不安。
“快尝一尝这个豆瓣酱豆花鱼。”
这道菜看起来就够人有食欲,放入豆瓣酱之后,香气更加浓郁,刺激着人的味蕾。
“大家也都别拘束,快尝一尝。”
段老太太笑呵呵地说:“那咱们就不客气了。”
这般说着,她便夹了一口鱼肉放进嘴里。
鱼肉本身的选材就很新鲜,里面的豆花质地很是细嫩,豆香浓郁,吸足了鱼和汤汁的鲜美,两者搭配在一起,再加上那豆瓣酱的味道,整道菜都十分的鲜香美味。
“好吃!”段老太太赞不绝口,这倒不是吹嘘,是真的觉得这道菜味道不错。
那边的段娘子也微微点头,罕见地开了口:“是好吃。”
段老太太立刻笑了起来:“让我这个儿媳妇开口说话,那可是不太容易,她这个人就没有什么喜欢吃的,什么都是差不多,看来今儿的饭菜对她胃口了。”
段娘子被说了也不恼,又添了一句:“是真的不错。”
这鱼片切得特别薄,林金兰怕切不好,还让林杏月帮着片的,这么薄的鱼片放到那锅里没多久就熟了,因为煮的时间短,就保持了鲜嫩的口感,几乎是入口即化。
而且最让段娘子喜欢的是里面的豆花,柔软细腻,轻轻一抿就会在口中散开,和那麻辣鲜香的汤汁搭配在一起,让人直呼过瘾。
“为什么这么麻辣?”
林金兰正在吃豆腐卷,闻言抬起头说:“里面放了些葱姜蒜,还有那茱萸、花椒等等,吃起来自然味道就浓郁了。”
那豆腐卷的味道也是一绝,外皮因为煎过了,带着几分焦香,口感酥脆,里面的内馅味道也是香得很。
就拿那素馅的来说,吃起来更能察觉到那菜的清爽,和豆香融合在一起,吃起来清爽不腻。
“这个也好吃!”段老太太不过随便夹了一个,就像是发现了什么新鲜的东西一样,直接竖起大拇指夸了起来。
那边的段秀才和徐勇他们也一样,几乎不用寒暄什么,大家都埋头大吃起来,连话也顾不上说。
“怪不得不愿意回来呢。”段娘子似乎是知道了段秀才不愿意回家的原因,有这样的一个小饭馆在这儿吸引着,就是她都有些愿意住在这里了。
张婶娘笑呵呵地说:“听说你们在汴京也有许多产业,每年过来住上一段时间也是可以的。”
“原先还真没想着。”段老太太接了话,手上的动作却没有停,“不过如今有这般好吃的,倒是真的有了这个想法。”
到时候每年过来小住上几个月,时不时来小饭馆吃些东西,可不就是美事一桩。
一顿饭吃得宾主尽欢,走的时候林杏月又给他们带了些桃酥,听说味道有很多种,还没有开始往外卖,段老太太也知道这份礼的贵重。
“要是不着急回去,等过几天了再过来,咱们这里重新开业,会有新的吃食。”
一听这个,段秀才的眼睛就亮了:“到时候我一定过来。”
段老太太也点头:“要是到时候家里没事,咱们就在汴京多待几天,到时候定然捧场。”
送走了他们,林金兰就跟着徐叔一块去找那些能帮忙收拾的匠人,说了段老太太的名号之后,果然价格就降了不少。
他们这边赶工着急,像徐泥瓦他们也是一早就过来帮忙干活,那些匠人也没有推辞,说好了过来的时间就定下来了。
李掌柜见他们把隔壁铺子都买下来了,感叹起来:“你们刚来的时候,咱们都还说你们能在这里干多长时间,别到时候没几个月就跑了。”
可现在再看,人家小饭馆哪怕位置偏僻,来的人照样不少,且好多都是达官贵人。
冯大娘让李掌柜帮忙算一算,什么时候动工比较好:“还有开张的日子,也得给咱们算出来。”
李掌柜立刻答应了:“都是邻居,我回去就给你们算。”
一直到正月二十,小饭馆门口来问什么时候开门的人越来越多,就连许多闲汉都过来问。
“其他好些酒楼都开门了,他们那边做的米线一点也不好吃,可因着咱们这里一直没有开门,大家都跑去他们那边吃了。”
这些闲汉虽然去哪里都是去,但是来小饭馆的次数多了,知道这里生意好不说,也不像那些大酒楼狗眼看人低。
更何况,每次累了,还能买上一些吃的。
林杏月这几天几乎没有闲着,把二楼收拾好之后,就开始钻研菜式。
年前的时候就说好了,他们这次再开门,就不会像之前那样只做米线了,而是开成快餐的形式。
石珍言打算等小饭馆步入正轨就离开,先同大家说了快餐都是什么,又该如何做。
像那些锅巴、沙琪玛这些点心,都放到了隔壁的早餐店里去卖,这样早上的时候是早餐铺子,等过了早上,就是专门卖这些的地方。
而他们的小饭馆也特地开了一个窗口,专门是让闲汉这些人来买。
菜式也要是大家都喜欢吃的,几乎不用林杏月怎么思考,直接把现成的那些菜色挪用过来就行。
譬如宫保鸡丁、鱼香肉丝、糖醋里脊这些,老少皆宜,吃起来又美味又下饭。
这样规划好,林杏月也就告诉了那些打听消息的人。
“定好了,真是二十六开张?”
这个消息不胫而走,很快就在这些老顾客中传开了。
赵老丈几乎是奔走相告,拉着想要偷懒的许官人,挨个去说。
“哎呦,总算是开门了!”宋丈人这几个玩石头的,年前几乎已经养成了习惯,赌石到一半的时候去小饭馆吃点东西。
这次间隔的时间太长了,他们这些人几乎聊着聊着,就要说起小饭馆。
“等二十六那天什么事情也别干了,我看就去那边等着。”
“还用你说,正好天气也暖和了,我看咱们早点去也没事。”
“对对,咱们几个左右没事,肯定能排到前面,听说不单单是卖米线了,还有其他的东西,倒是让人好奇起来。”
“不管是卖什么的,我这都等着吃呢。”
他们几个想得挺好的,以为到了这天早早过来排队就能排到前面,可谁知道,一大早到了之后,就发现前面已经站了不少人。
“老天爷,你们这是什么时候过来的?”
赵老丈正好排在前面,笑呵呵地说:“天不亮就过来了,以前咱们几个经常排队等,已经习惯了。”
许官人很是有感触地点点头,谁说不是呢,那时候张婶娘就提着一个篮子的东西卖,不早点过来,根本就抢不到。
一行人一边排着队一边说闲话,目光还在旁边那早餐铺子上停留了许久。
“以后还能有专门吃早餐的地方。”
“听说里面的花样也很多,不过要到后天才开门。”
“到时候咱们几个可要早点来,不能让他们再排到咱们前面去了!”宋老丈几个人不甘心地说。
“对,一定要早早地过来排队!”其中一个老汉捶着拳头说。
【作者有话说】
比心心[比心]
159
第159章
◎开业◎
外面的人排着队等着,小饭馆里的人也都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着,各式各样已经提前炒好的菜式都摆了出来,小窗口那边也都放好了,万事已经准备好。
真到了这一天,大家笑心里都有些紧张。
“等会儿人放进来了,可不能让他们拥挤。”王小娘子嘱咐徐勇和宋石头,“你们两个得看着这些,头一天得吉利,不能打起来了。”
“知道了。”
徐勇他们都点点头,这里面的各种菜色里,也有王小娘子和徐勇下厨做的东西,他们两个人也是有些紧张。
以前都是小打小闹,今天可是开张第一天,谁知道这些人会不会觉得他们做的好。
要是不好的话,他们自己也觉得没脸不说,还怕后面的常娘子和蒋小娘子都赶超过来。
宋石头一大早就起来做豆腐,人却不觉得累,而是精神奕奕,等李掌柜算好的时辰差不多了,他们一行人就去了外头。
看见他们出来了,也不知道人群里是谁喝彩了一声。
林杏月在最中间站着,看看外面的人露出了一个真心的笑容,朝大家鞠了一躬。
“劳烦大家等这么长时间了。”
“俗话说好酒不怕晚。”大家哪怕早就等得饥肠辘辘了,可说起来的时候谁也不想让林杏月难堪。
林杏月简单说了说这次主要卖的东西,把各色的菜都介绍了一遍。
“真是只听这些名字,我就想吃得很。”
下面的人听得很是认真,偶尔还要交头接耳几句。
“小娘子,你说的这个法子咱们还是头一次见呢。”
“真的就不卖米粉了?咱们想着那口米粉好长时间了。”
“不是说了,等过两天隔壁的早餐铺子开门了就能吃到了,你着什么急,要不然今天你先回去,等隔壁开门了再过来。”不用小饭馆的人开口,其他人就已经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
“赶紧让咱们进去吧,那什么辣子鸡丁是什么,怎么听着就好吃。”
“我倒是想吃那鱼香肉丝。”
“我就去不一样了,感觉都好吃,嘿嘿。”
林杏月也不多耽搁,等放完鞭炮之后,就赶紧回了小饭馆里面。
大家之前就简单排练过,今天便按照之前的位置站好,各司其职。
“这就是那什么鱼香肉丝?”
“好多的菜式!”先进来的人看着桌子前摆放的各种东西,简直目瞪口呆。
“我要这个和那个。”
“小娘子,你们还限量不限量?我觉得我一下子能要好几道菜。”
都是之前卖东西时限量闹出来的,大家还不知道能不能放开点。
“能!这次不限量,楼上也有雅间可以坐。”
楼上的雅间是需要单独点的,价格和下面的也不一样,外面等着的人就看到好几辆马车像是约定好了一样过来。
“看到没,那都是大官贵人,多少人想见一面都不能呢。”
赵老丈根本就没注意那么多,还是被许官人提醒了才往那边瞥了一眼。
他如今的心思都在这些菜式上面,听说不限量,已经想好了要点什么吃食。
就那什么鱼香肉丝、宫保鸡丁还有那什么辣子鸡丁等等,他都打算买上半份尝一尝。
这个能买半份实在是好,也不怕吃不完了。
许官人见赵老丈这个样子,摇摇头也踮着脚往前看去,问赵老丈都要吃什么。
“咱们两个互相拼一拼,这样就能多种菜式都能吃上一吃。”
“这个主意好,只是有一点,要是哪道菜好吃,也不能只吃那一道,不然咱们两个怕是就要打起来了。”
赵老丈不以为然:“怎么可能,咱们都多大岁数了,怎么可能因为这个就打起来,到时候真就让人看笑话了。”
在他们前面的人点好饭菜之后,都找了地方各自坐下,对着那些菜色就开始大快朵颐。
“真香!”
“就是这个味道,我终于又吃上了!”
“天杀的,快一个月没有吃到了,我再吃不到就要疯了!”
桌子前很快就传来了各种因为好吃而忍不住发出的赞叹和满足的声音。
林杏月在旁边看着也忍俊不禁起来。
楼上的客人是王小娘子过去问要点什么的,林杏月给做了一个简单的菜单子,要是有额外想吃的,就要再同她单独说。
安亲王府的大娘子很少出门,这次过来一路上都觉得新鲜,看到小饭馆里有这么多人,更是惊讶。
“真没想到有这么多人。”安亲王妃也没想到,想着要是人多些也是有好处的,最起码可以让大娘子胃口开一些。
听说可以单独做一些吃食,也可以叫已经做好的那些菜式上来,安亲王妃犹豫了一下,想着到底头一次出门,尝一尝外面的那些快餐也可。
旁边的雅间里坐着端亲王,他比安亲王大,安亲王妃还过去见了礼。
他就不那么纠结,既点了菜单子上的东西,下面的那些吃食他也没有放过。
素了这么多天,总要好好的犒劳一番。
想着一会儿就能吃到那些东西了,端亲王觉得整个人都美滋滋的。
国公府的周大娘子带着何娘子和吴娘子也过来了,吴娘子如今月份稳定,一直想要吃林杏月做的东西,去周大娘子跟前请安的时候都提过好几次。
周大娘子想着正月左右没事,收到林杏月送来要开张的请帖,想了想就带着何娘子她们过来。
两个娘子鲜少出门,很是兴奋,左看右看,和林杏月见了面之后,就被送到了雅间。
又有其他汴京的官员过来,譬如那赵官人和他的同僚等等,好不热闹。
不过以后既然闲汉可以送外卖到家,倒是也不必出来直接吃。
这不还是怕到时候送不到家里,空等一场这才过来。
“这个好好吃。”何娘子再次吃到那糖醋里脊,顾不得用帕子擦嘴就直接说:“就是这个味道,可是让我想了好长时间。”
吴娘子在一旁对着那辣子鸡丁使劲,吃得头顶都冒汗却还是舍不得停下来。
“下饭!”
跟着她们出来的丫鬟婆子则在另一边吃饭,林杏月还记得梁妈妈喜欢喝些甜的,特意给她上了一大杯奶茶,把梁妈妈高兴得不行。
“还记着我喜欢吃什么呢。”
王妈妈捧了两句:“月姐儿这孩子是个实诚人。”
她看着桌子上的辣子鸡丁,很是高兴地伸了筷子。
吴娘子身边的戴妈妈说:“这是不怕生口疮了?”
王妈妈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这不是有你们给的那口疮药,实在好用,我也能偶尔吃一些辣的了。”
“先前不是说了让何娘子用,结果一直是你这个老货在偷偷用,啧啧。”
王妈妈给戴妈妈夹了一筷子,想让她靠吃的闭上嘴。
戴妈妈不过说上两句,很快就夹起这些菜式吃起来。
“这是什么,味道挺不错的。”
“我吃着像是什么菌菇之类的,不过味道是真好。”
楼下也是热闹得不行,那些因为没有桌子坐、没能及时吃上的人也不着急走,非要等着里面的人出来再吃。
徐勇拿着早就准备好的号码牌,这还是之前卖米线的时候做的,如今是专门用来排号的。
窗口那边闲汉们买的也是络绎不绝,开在外面的好处就是和里面几乎不掺和,只要在外面说要什么就行,不用去里面排队。
闲汉们拿东西也自然快得很,比平日里都要快速地拿到食物。
“什么?”三元楼的掌柜原本想着靠提前开业卖米线,好歹能多一些生意,他们饭馆装饰得又好,要是味道不差什么,自然就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来。
这是正当的商业竞争,谁也不能说出什么。
这般想,还是因为之前他们的密谋被官家发现了,直接来了人警告。
三元楼哪里有那么大的胆子,吓得很是不行。
左思右想,算是明白了上面的意思。
这个竞争可以,但是得是正当的,不能像之前这样,用那些不入流的手段。
掌柜的自觉明白了,就想靠着卖米粉的这个时间差,谁知道林杏月不卖米线了。
也不能说不卖,听说是放到早餐铺子里卖。
“那什么快餐到底是什么?”掌柜的不知道,赶紧问去打听消息的人。
“我也说不清楚,你们自己去看看便是,就是真好吃。”
掌柜的看打听的人这般没出息的样子,恨不得一巴掌打过去。
他问的是这个吗?
合着他花了钱,最后都让这个小子给吃到了!
掌柜的很是无语,在大堂里来回踱步。
今天来他们这里吃饭的人,明显能感受到少了不少。
这才第一天啊。
“要不咱们叫闲汉过来,一样东西都买一些也尝一尝。”
跑堂的过来给掌柜的分忧。
隔壁的酒楼显然是刚买了东西,正好有闲汉提着东西进去。
“要!一样都要一些回来,我看看到底是什么新鲜的。”
掌柜的这么一说,跑堂的立刻就叫了闲汉过来,又让掌柜的拿了钱。
掌柜的拿钱出来的时候都在肉疼。
不过等看到那些吃食,一盘盘地端出来,掌柜的再也顾不上肉疼。
这都是什么东西,竟然这般多。
关键是,每一道菜式看起来都好吸引人。
跑堂的忍不住伸了手,悄悄拿了块糖醋里脊放进嘴里,只尝了一口味道,眼睛就瞬间瞪大。
“太好吃了!”
他这一声可不小,让寥寥无几过来吃东西的客人都看了过来。
“你个没出息的。”掌柜的怒火终于有了发泄的地方,就要呵斥,可还是忍住了,想着还是先尝一尝味道要紧。
这一吃,他也一句话说不出来。
输了,就是输了。
掌柜的虽然一直不肯承认,但是这东西这么好吃,就是他们家的大厨房再添上七个八个厨子,也不定能做出来。
掌柜的很不甘心,可也实在想不出来什么办法,看着跑堂的也不用筷子,就那么一口口的吃着,心里很是烦闷。
“吃什么吃,你吃了顶什么用,还不赶紧给后厨的师傅送过去。”
跑堂的一顿,以为掌柜的还是让后厨的那些师傅来做,不像之前那么兴奋,反而很是犹豫的问了出来。
“什么照着做,咱们能做出来吗?我这是想的他们这段时间辛苦了,才让他们尝一尝的。”
跑堂的这才恍然大悟,拿下去的时候还不忘偷吃。
小饭馆里,林杏月正在低头忙着干活,突然见有人过来找石珍言,两个人在外面说了几句,石珍言眼睛就一下子瞪大了。
她立刻转身,过来找林杏月:“月姐儿,今天还真是个好日子呢。”
林杏月不明所以,还往外面看了看:“发生了什么事情?”
“咱们一直盼着的东西来了。”石珍言说完,轮到林杏月震惊了。
“你说的是真的?”
“对!”石珍言点头如捣蒜,还从来没有见她这么高兴过,“这次来的是辣椒、土豆和红薯。”
“天啊!”
林杏月也顾不得小饭馆还有那么多人,赶紧跟着石珍言去外头看。
“怎么了?”
张婶娘注意到了,怕是有什么事情,也跟着出来。
林杏月已经掀开了那筐子上的遮挡,果然看到了不少这些东西。
林杏月和石珍言对视一眼,两个人都压抑不住尖叫起来。
这些东西真是来得太及时了。
160
第160章
◎炸薯条和醋溜土豆丝◎
听到动静的林金兰他们也都赶紧出来看,见林杏月和石珍言这么高兴,他们也很快反应过来。
“这、这不会就是你们说的那些东西吧?”
林杏月在一旁使劲点头,她很少有这般情绪外露的时候,笑得一直合不拢嘴,就差手舞足蹈了。
“到底是什么东西?”冯大娘也好奇地过来看了看,想知道是什么东西让林杏月这般。
等看到里面放着的食材和种子时,才震惊的吸了一口气。
官家让人送来的土豆和红薯不少,这些都是既能够保存的,也能当做种子来用,但是像辣椒只有不少的种子。
“等开春暖和了就能种下去了。”
林杏月小心翼翼地让人把东西放到后院那边,石珍言这才想起来还不知道怎么种植,就问林杏月知道不知道。
“略微知道一些。”林杏月之前很喜欢看别人种地的视频,大概怎么种植还是懂一些的。
石珍言松了一口气:“那就好,我是一点也不会,每次都是从外头买回来。”
官家派来送东西的人和石珍言也相熟,听到之后就说:“咱们也都问过怎么种,到时候娘子要是有问题,只管来找咱们。”
石珍言立刻就把林杏月介绍过去:“我要是不在,她去找你也是一样的。”
那人没有任何犹豫地点点头,和林杏月示意了一下。
“那以后就麻烦你了。”
林杏月很珍重地把它们都放了起来,刚看到这些东西的第一眼,还想着怎么做些吃的,可如今她只想着好好保留成种子,等丰收之后再吃。
“要不尝一尝那土豆?”
石珍言知道土豆很好种,产量也很高,见林杏月在一旁那样宝贝的样子,就促狭的问到。
林杏月看了那一筐子土豆,想着土豆倒是可以切下小块种下,这么些个也足够他们种植了。
“好吧。”一咬牙,林杏月也就答应了下来。
“那这个咱们能不能尝一尝?”林金兰在一旁故意问,指着旁边的红薯说。
玉姐儿也开始逗起林杏月:“对啊,姐姐,你之前不是说这东西放到面包窑里,烤出来香喷喷的,特别好吃吗?”
林杏月愣了一下,她不记得什么时候说过这话了。
玉姐儿见她想不起来,就去问石珍言:“姐姐,是不是这样的?”
石珍言忍着笑点头:“是呢,我也记得说过这个话呢。”
“哪里有,别不是你说的。”林杏月也反应过来,点了点石珍言和玉姐儿,去里面挑了几个小的,“不是不让你们尝,只是这些都是用来做种子的,等明年长出来了,到时候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到时候还怕你们不想吃呢。”
“怎么会不想吃,只要好吃,咱们肯定都愿意吃。”徐勇听到林杏月松口要让他们吃,赶紧就要端出去洗一洗,害怕晚一点林杏月就反悔了。
林杏月没办法和他们解释,听她姥姥说,那时候看到红薯就发怵,因为实在没有别的东西可以吃,不吃就肚子饿。
还有瓜也是,南瓜的产量很高,家家户户都会种不少,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每顿饭都是瓜。
林杏月回想了一下过去,很快又兴高采烈起来,拉着石珍言的手不知道要说什么。
石珍言心里也有些一样的情绪在涌动,小饭馆的其他人只知道这东西味道好,产量高,却不知道产量能高到什么地步。
不管怎么说,这也算是他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一个证据。
两个人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相同的情绪。
土豆能做出来的好吃的太多了,林杏月和石珍言商量着要做些什么出来。
“就简单的用蒜炒一个土豆也是好吃的,原汁原味。”
“可惜现在这个季节没有茄子,要是等到了夏天,咱们就能吃地三鲜了。”
“哇,想想就高兴。”林杏月唇角又往上翘了翘,想到夏天就能吃到地三鲜,觉得再也没有比这个更让人期待的了。
“炸薯条也好吃。”石珍言又说了炸薯条,可惜西红柿还没有送到,可能得到下一批了。
只要赶在天气暖和之前送到,都是来得及种植出来的。
红薯已经洗干净,直接放到了面包窑里,就见那么一个小小的窑,前面围着好几个人。
林金兰也不去她的早餐铺子里待着,虽然那个铺子收拾好之后,她几乎除了吃饭睡觉都在那边,早就收拾得干干净净了。
“到底是个什么味道啊?”
玉姐儿看着跳动的火焰,双手托着下巴在那里等着。
“不知道啊,还从来没有见过这种东西呢。”
徐柏却抽空过来问林杏月:“真的产量那么高吗?”
林杏月使劲点点头:“真的,要是以后种植了这个,怕是挨饿的人都会少上许多。”
徐柏一时称奇起来,另一边的冯大娘好半天才憋出来一句:“要真是这样,怕是以后卖儿卖女的人都会少上许多。”
“肯定会少的。”
但这种事情根本杜绝不了,只能说少一个也是让人高兴的事情。
玉姐儿对大人们在说什么没有什么兴趣,只见她的鼻子突然动了动,像是闻到了什么香味一样。
一开始这个香味还很微弱,可是慢慢的,味道越来越浓郁。
徐勇在那边也陶醉起来,和玉姐儿两个人你看我我看你,眼里都涌动着兴奋。
这也太香了。
真就是这么简单地放在面包窑里,味道就这么好?
林杏月去做那些土豆,石珍言在旁边,闻到这个香味之后,也深深吸了一口气。
这个味道以前经常闻到,尤其是冬天的时候,街上香甜的红薯味道能把人的馋虫都给勾起来。
热乎乎的红薯拿到手里,在冷风里走着的时候也觉得手心暖暖的,是一种很让人安心的味道。
林杏月在厨房里也闻到了,她手上切土豆丝的速度又快了一些。
许久没有切过土豆丝,倒是让林杏月很是怀念,小时候练习基本功的时候,都是从切这土豆丝开始。
她那时候很羡慕别人能把土豆丝切得特别细,私下里还偷偷练习了许久。
柳娘子进来帮忙的时候,就看到了林杏月切出来的土豆丝,忍不住感叹起来。
“这刀工真是了得。”
今天高*兴,林杏月也不谦虚,笑呵呵地说:“专门练过的。”
这之前,柳娘子只当是她曾经在小厨房的时候练的。
虽然红薯是先放进去的,但是土豆还是先炒好了,比起红薯的味道,土豆的味道似乎就没有那么浓郁。
可当大家凑过来,你一口我一口地夹了土豆丝和薯条的时候,眼睛里也都流露出来震惊。
“老天奶啊,真是这么好吃!”
“这到底是什么,怎么味道这样好?”
林杏月做的土豆丝是醋溜的,酸爽的醋香和土豆本身的清甜搭配在一起,吃起来的口感要更加脆爽一点。
里面放了许多的蒜末,这些蒜末给土豆的味道又增添了许多不一样的口感。
“这个薯条好好吃。”玉姐儿更喜欢吃的就是那薯条了,这些土豆被切成粗细均匀的长条,用清水浸泡之后,把土豆表面的淀粉给洗去,再捞出来沥干。
这些土豆条在炸之前,还要先提前煮上一会儿,当然也不能煮的时间太长,省得土豆被煮得太过软烂了。
最后就是放在锅里炸,油温六成热就可以,炸到表面微黄的时候捞出来控油,等油温升高到八成热的时候,再下锅进行复炸。
刚炸好的薯条外皮很是酥脆焦香,咬下去的时候还有轻微的咔嚓声,内里却是土豆特有的绵软。
外面可以放上孜然粉这些现成有的调料,也可以只放一些盐,因为是用油炸出来的,本身就带着油脂的香气,怎么做都不会味道太差了。
这个薯条几乎让所有人都称赞起来,知道这个味道之后,他们比林杏月还要上心,张婶娘已经直接问起土豆要怎么种,什么时候种。
“到时候我专门去盯着。”
冯大娘一边吃一边点头:“对,得看好了,不能让人给挖走了。”
林杏月倒是不担心这个,上面可是有官家在护着呢,这些东西的意义,官家比他们知道的还要多。
“等个三五年,这东西都种起来,就不稀罕了,饿肚子的人也就少了。”徐柏已经知道官家的图谋,也对以后的事情有了几分看好。
“红薯好了。”
石珍言一直惦记着,看时间差不多了,就把面包窑打开,那股子香味几乎是扑鼻而来。
大家本来就闻到了那股子香味,如今看这好了,就在那里纠结起来。
想去吃红薯,可眼前的土豆又太好吃了,舍不得。
可不去吃,那更是抓心挠肝的。
好在红薯烤出来之后,还有些烫,外皮已经略微有些焦黑,就是拿着也费劲。
“还有那种专门烤红薯的炉子。”林杏月也使劲闻了闻这股香甜的味道,“等着以后红薯种出来多了,咱们也专门弄一个那样的炉子,倒是比面包窑要方便许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