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170

    第161章 吊牌

    两天时间一晃而过, 徐荷叶最后还是没能找到合适的美术生。

    无他,放寒假,学生都回家了。

    只能自己硬着头皮画, 黄旺成那边同样焦头烂额。虽是设计, 但设计和设计也有不同。

    两人把各自画的图拿出来, 看了又看,总觉得差了点什么。

    设计元素多的显得繁杂,设计简单的又太单调。最后勉强选出两款,徐荷叶把厂里没在外头奔波的人全都交到了办公室, 把投票权交给了大家。

    “你们都看看,觉得哪款更好。”

    董杏花拿起两张图, 左看看右看看, 最后放了下来,“说不上来, 总觉得好像都不是那么好。”

    但让她说哪里不好, 她又说不出来。

    徐荷叶又看向段杰:“段杰, 你觉得呢?”

    段杰挠了挠后脑勺:“我没读过什么书,说不出什么。就是吧, 左边这张花花草草挺好看的,好像和咱们的衣服没有太大关系。右边这张,太直白了,没什么设计点。”

    “对了, 就是这个问题。”董杏花拍了拍段杰的肩膀,“还是年轻人脑子灵活, 就是这个问题。”

    徐荷叶放下手中的吊牌,叹了口气。

    “实在不行先把吊牌搁置,回头咱们有空再好好设计。”吊牌这种东西, 是给衣服增加附加值的。若是用得不好,还不如不用。

    庞巧突然举起手:“我有个想法。”

    在座的人全都看了过去,庞巧有些紧张,说话都结巴了。“或,或许,我们不用过于拘泥吊牌上的图案,而是从材质上下功夫。”

    “材质?”

    “对。”庞巧想到什么,忙往外跑,“我先回家拿个东西,你们等我一下。”她回到家,把她这些年收藏的宝贝书签拿了过来。

    她喜欢收藏书签,陆陆续续攒了几年,收藏了不少。这些书签,有些是她专门买的,有些不是书签,但她觉得好看,可以做书签,于是也留了下来。

    “看。”庞巧把一沓书签放在了众人面前,翻了翻,然后从里头找出一枚递给徐荷叶,“表姐,你看下这个书签。”

    “这个书签其实就是衣服吊牌,吊牌怎么来的我已经不记得了。不过你看,这个吊牌质量真好,厚实,手感也好。但是吊牌上的图案也是真的简单,只有一只鸟骨架子以及下面的英文字母。”

    “可是这么简单的图案一点也不影响吊牌的品质感,让人一看就觉得是大牌子。”

    徐荷叶点了点头,确实是大牌子。这鸟骨架子,不就是始祖鸟吗?

    她接过书签,摸了摸,手感厚实有分量感,而且纸面没有寻常纸张的粗糙感,反而很丝滑。纸面很细腻,对光隐隐有反光感。

    徐荷叶灵感大发,她放下那枚始祖鸟吊牌,拿出纸笔开始设计新的吊牌。

    坐在她旁边的董杏花拿起那枚吊牌,摸了摸,手感确实不错。她又转交给旁边的黄旺成:“小黄,你看看。”

    黄旺成接过吊牌,点了点头:“确实不错。”

    有了想法后,画图就很快了。

    几分钟后,徐荷叶将画好的设计图拿给众人看。

    新吊牌很简单,正面放一个Logo,下面放品牌名南方的中文字和大写中文拼音,反面竖写两行字,写品牌广告词。

    Logo她也有了想法,双层圆形,最中间的位置放一朵六边形雪花,圆圈和圆圈中间放一些小图案,最上面放品牌名大写字母,最下面放中文字,至于两侧,可以放一些小小的荷花简笔画。

    “你们觉得怎么样?”

    她绘图手艺有限,需要画画的地方,都是简单空着,用文字表达。

    “看着比前两个好。”黄旺成表示了赞同,“不过还是要先把完整的图案画出来看看效果。”

    “那是当然。”

    “黄叔,你同学中应该有擅长画画的人吧。”她拿起那枚花草吊牌,“画这幅画的人应该能胜任吧。”

    “可以的。”

    有了思路,画图很快,没多久,一幅完整的崭新的吊牌图案,包括Logo图交到了众人手中。

    “黄叔,既然有样稿了,接下来的事情就交给您了。”徐荷叶把设计图纸,以及那枚始祖鸟吊牌交给黄旺成。

    “黄叔,去印刷厂后,您把这枚吊牌给他们参考参考,咱们的吊牌也要这种材质的。底色纯黑,上面的图案印白色的。”

    “行,我现在就去印刷厂。”黄旺成接过图纸,马上出发去印刷厂。

    黄旺成离开后,徐荷叶和董桃花一起去了出租车公司。

    他们也要去出租车公司谈合作。

    之所以耽搁到现在才去谈合作,是在等董福运租下店铺。店铺租好后,确定了商场位置,他们去公交公司才能有针对性地谈合作。

    好在董福运还是很靠谱的,昨天下午他和吕俊便顺利谈下了一家老牌商场的铺面。

    铺面位于商场二楼,董福运去的时机很好,去时那间铺子刚刚退租,位置就在靠近入口的第二间。

    最幸运的是这间店铺之前的老板也是卖衣服的,里头的装修还很新,暂时不用翻修重装。董福运连着店里挂衣服的衣架、假人模特一起盘了下来,现在只需要改下门头,把他们厂的衣服搬进去就能开始做生意。

    第162章 车灯广告

    徐荷叶打了的, 指名要去出租车公司总部。

    司机老戴有些奇怪地看了两人一眼:“小妹妹,你们去我们公司总部做什么?”

    “当然是好事。”徐荷叶笑道,“我们是去给你们公司送钱的。”

    “送钱?小妹子厉害呀, 不知道你们要给我们送多少钱哦。”老戴笑着打趣道, “要是太少, 我们都懒得收。”

    他这话还真不虚。

    这年头开出租车特别挣钱,在普通职工月均两三百,四五百都算高工资的时代,他们能月入数千, 过万也不是梦。

    娶得起空姐,市中心买得起房, 是个极其体面的工作。所以才有那段顺口溜:一有权, 二有钱,三有听诊器, 四有方向盘;方向盘上转一转, 给个县长都不干。

    徐荷叶也笑:“我们诚心过去, 自然不会拿点仨瓜俩枣糊弄大家。”

    老戴很快将两人拉到了出租车公司总部。

    “我听老戴说你们是来给我们送钱的?”出租车公司钱经理有些好笑地看着面前一大一小两个女人。

    “是的。”徐荷叶一点都不心虚,“钱经理, 我们这次过来是有一笔合作想和您谈。合作达成,出租车公司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有一大笔进账。”

    “合作?谈什么合作?”钱经理懒洋洋的,提不起什么兴致。

    一个开服装厂的,和他们出租车公司能谈什么合作?

    还是个小女娃来谈。

    莫不是想租两辆车去帮他们运货?

    这点仨瓜俩枣, 还值得找他专门谈?

    徐荷叶看出了钱经理的不以为意,并不在意。

    “是这样的, 钱经理。我觉得咱们完全可以再深入挖掘一下出租车车顶顶灯的作用。”

    “比如,在车辆运行过程中,插播一条广告。”

    “插播广告?”钱经理的身体坐直了些。

    “对。”徐荷叶解释道, “咱们现在的顶灯平时只有三个状态,绿色空车、红色有客、橙色停运。除此之外,咱们完全可以多加一条广告啊。”

    “就比如出租车接了乘客后,开车过程中,车顶顶灯一直轮播‘有客’二字,中间短则十来分钟,长则数小时,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插播点别的内容嘛。”

    钱经理:“这就是你说的广告?”

    “对。”徐荷叶道,“钱经理,我们今天过来就是想买下这段时间,播报我们公司的产品。”

    钱经理想了想,车顶顶灯,还有轮播系统都是现有的,钱已经花出去。

    现在只需要在原有的基数上增加几个字,几乎不需要什么成本就能额外多加一笔收入,这门生意能做。

    不过生意人喜怒不形于色,他虽然感兴趣但主动权不能握在对方手里。

    因此虽然感兴趣但面上依然一副淡然的模样。

    “听起来确实不错,只是不知道你愿意出多少钱买这条广告。”

    徐荷叶笑着看对方装,钱经理不知道他刚才那些小动作早已经暴露了他的心思。

    “钱经理,我们愿意以十万元三年的价格买下这条独家广告的播放权。”

    “独家,何为独家?”钱经理敏锐地发现了华点。

    “也就是说这三年内,贵公司出租车车顶顶灯只能轮播我们厂的广告。”

    “十万块三年?”

    “对。”徐荷叶点头,“十万块三年。”

    “让我想想。”三年十万块,对出租车公司来说不算很多,但也不少。就像这小姑娘说的,成本早就支出去了,如今这十万块和白捡也没什么差别。

    但钱经理不想签这么久。

    他有预感,顶灯广告确实是一笔很值得做的生意。不过这门生意毕竟才刚开始,到底能不能做下去还是未知数。

    签一年好了,少收点钱,用一年时间来验证这顶灯广告靠不靠谱。

    如果有效,回头这合作怎么做,可就是他说了算。

    “这样吧,三年独家有点太久了。咱们可以先签一年的,这一年我们只做你们厂的生意。而且我这边还可以再让点利,之前你说十万块三年,一年就是三万三千多,我给你把零头抹了,给我三万就成。”

    徐荷叶和董杏花对视一眼,“可以。”

    “不过我们需要签个合同,以确保双方的利益。而且我们这边可能需要随时调整广告内容,出租车公司这边需要无条件配合。”

    钱经理想了想:“可以是可以,但不能没个约束。万一你们一会儿一个想法,那我这边跑断腿也跟不上你们改词的速度。”

    “那咱们按月来,重荷工厂这边保留每月一次更改广告语的权利。如果遇到特殊情况需要修改广告词,我这边可以按照市价出修改费。”

    “每月一次是不是太多了?”钱经理道,“你要知道我们公司可没有懂系统的人。每次更改广告词,都需要找专人来修改。”

    “钱经理,一年三万块,您这边也得担点责任不是?”

    “您不做服装生意,但您肯定会买衣服。这服饰,一年四季,季季有新货,广告词肯定也需要根据衣服风尚时时修改才对。”

    钱经理想了想,找人来修改广告词,一次五十元,一年十二次也不过六百块。

    于是他同意了:“行,那就一个月一次。”

    双方又商量了一些细节,最后才敲定合同。

    “这怎么还有违约金?”钱经理看着看着,提出了疑点。

    “钱经理,我这边也需要保障不是。说难听点,如果没有违约金,您这边收了钱,不搭理我们,那我也没辙不是?”

    “但你这违约金设的是不是有点太高了?违约金十万,你给我们的广告费才三万,这是翻了三倍还有余。”

    “话是这么说没错,不过违约金是违约了才需要赔偿的。只要您这边不违约,这违约金就是个数字而已。”

    “而这三万的广告费却是实实在在能入您口袋。”

    “倒也是。”钱经理想了想,这小丫头倒是精明。于是大笔一挥,在合同上签了字,盖了公章。

    合同一式两份。

    徐荷叶拿上属于他们的那份合同,钱经理带着二人找到秘书小郑,联系专业人士增加车灯广告这样的小事自然不用他亲自出马。

    “这是我的秘书小郑,广告这事由她负责。”

    “郑秘书你好。”徐荷叶笑着打招呼。

    钱经理接着给小郑介绍徐荷叶和董杏花:“这两位是重荷服装厂的徐老板和董经理,公司和他们有合作。”将合作内容简单大致说了一遍后,钱经理道,“具体的事务之后她们会和你对接的。你要认真负责,不要怠慢。”

    如果车灯广告能行,以后公司就能增加一笔收入,他的荷包才会更鼓。所以这件事他还挺上心的。

    小郑闻言,忙和钱经理表决心:“钱经理您放心,这件事我肯定会认真负责。”

    找个工作不容易,钱经理虽然是她姑父,但两人可没有血缘关系。她要是干得不好,影响了钱经理的大事,钱经理肯定会叫她滚蛋,不会留她在公司。

    “那行,那你们谈着,我就先走了。”钱经理说完,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送走钱经理后,小郑笑着看向徐荷叶:“徐老板,不知道您这广告什么时候开始?”

    徐荷叶:“越快越好,最好明天就能上线。”

    小郑点了点头:“那我今天就约工作人员上门改系统。只是不知道你们这广告想好了没?”

    “那是自然。”徐荷叶道,“我们店三天后开业,广告词就写2月1日,第一百货商场二楼,南方女装盛大开业,新款冬衣质优价廉,买四免一,欢迎选购。”

    小郑拿笔将徐荷叶所说的内容记了下来,然后念了一遍,“徐老板,我没记错吧。”

    “没错。”徐荷叶笑着点了点头,“郑秘书,这件事就辛苦你了。”

    “回头店铺开业了,有空可以来店里看看新款,到时候我送您一件羽绒服。”

    “多谢。”这可真是意外之喜,郑秘书笑着道谢,脸上的笑容真诚了许多。

    “徐老板、董经理,不如咱们互相留个电话,回头有事电话沟通,也省得你们总是来回跑。”投桃报李,徐荷叶主动提出要送她衣服,郑秘书自然也愿意卖个好。

    “那自然是更好了。”徐荷叶笑着把他们厂的号码报给了郑秘书,然后记下了郑秘书办公室的座机号码。

    县官不如现管,以后和郑秘书打交道的机会还多着呢!

    这件衣服送得值!

    郑秘书也很满意,能进商场的冬衣品质差不了,一件羽绒服起码得卖个299。

    送走徐荷叶和董杏花后,郑秘书马上联系了之前帮他们安装车灯系统的工作人员,请他们上门来修改系统,争取明天早上扈城人民都能通过他们的车灯看到南方女装开业的消息。

    另一边,徐荷叶和董杏花离开出租车公司并没有急着回公司,而是直奔第一百货商场。这次载她们的依然是之前载她们来的司机老戴。

    老戴笑着打趣:“大妹子,小姑娘,你们这钱送出去了吗?”

    “托您的福,送出去了。”

    “哟。”老戴诧异地看了她们一眼。

    路上车不多,出租车很顺利地开到了第一百货商场,徐荷叶付了钱,“戴师傅慢走。”

    下了车,两人直奔商场二楼。

    二楼店铺里,所有人都忙得热火朝天。

    徐辉、董桃花在打扫卫生,董福运和大吴正在挂店铺招牌。另外还有几个陌生的小年轻跟着吕俊进进出出搬运店内不要的杂物。

    徐荷叶看着招牌上单调普通的几个字,心底有了想法。

    “大吴哥,关于招牌我有了新想法,如果现在开始改,能赶上三天后的开业吗?”

    大吴停下了挂招牌的动作,二人慢慢下了扶梯。将新招牌放到一边,大吴看向徐荷叶:“要改成什么样的呢?”

    徐荷叶拿出一张纸:“大吴哥,你看下这张纸。”徐荷叶拿的正是那张画好的Logo图。

    “黑底白字,招牌上要放一个这个Logo图,然后还有南方的品牌名以及中文字母。”

    “至于位置,Logo图以及字体大小,就需要你们根据招牌的大小斟酌。”

    第163章 装饰店铺

    和大吴商量完招牌细节, 徐荷叶走进店里看了看。

    卫生已经打扫得差不多了,从原店主手里盘下来的衣架、假人模特也都仔细打扫过,保证手摸上去沾不到一点灰尘。

    徐荷叶转了转, 总觉得好像还差了点什么。

    看着眼前的架子, 徐荷叶幻想一下衣架上摆满衣服后的场景, 瞬间发现问题出在哪儿了。

    她招了招手,喊人:“小舅舅。”

    “怎么了?”董福运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赶了过来。

    徐荷叶指着两排架子,对董福运道:“小舅舅, 这两排架子挪走。”

    “怎么了?”

    “架子摆得太密了。”徐荷叶解释道,“现在看着还好, 等衣服摆上去后就太挤了, 不方便顾客选衣服。”徐荷叶比画了一下,“冬衣体积大, 两边的衣服一摆上, 顾客想到这里来看衣服, 走都走不进去。”

    董福运点了点头:“小辰,阿冬, 过来抬下架子。”

    “对了,还要再买两个试衣镜。”徐荷叶已经发现了,店里竟然连个试衣镜都没有。

    “买试衣镜。”董福运拿了个小本子,把要做的事情记了下来。

    “还有沙发, 茶几。小舅舅,你找人去家具城买一套茶几沙发过来。”徐荷叶看了看, 指了指靠里的位置,“就摆在这儿。”

    董福运写字的手一顿,“咱们这儿不是服装店吗?”

    “为什么要摆沙发和茶几?”

    “小舅, 顾客逛街逛累了,总得有个落脚的地方休息。顾客在咱们店待的时间越久,对咱们店的黏性就越高。”

    “再一个来逛街的不一定就是女士,也有陪她们来的男士。咱们店目前还只有女装,男人来了,试不了衣服,让他们干站着肯定觉得累。站不住,就会不耐烦,不耐烦就会催他们的女眷离开。”

    董福运想了想,如果让自己陪个女人逛街,女人去试衣服,他在店里傻呆呆地干站着,短时间肯定能行,时间久了他一定会炸毛发飙。

    “对了,除了沙发茶几外,再定一个小木架放杂志和报纸。”

    “报纸给男人看,那要不要再买点话梅糖之类的糖果给小朋友吃?”董福运脑子灵活,很会举一反三。

    “对,糖果也要准备。”徐荷叶说着,给董福运竖了个大拇指。这些都是后世服装店的常规操作,放到这个时代还是很有创新意义的。

    “对了。”徐荷叶看着空荡荡的墙壁,又有了新的想法:“墙壁太空了,可以适当装一些钉子,把衣服挂上去。”这样既能展示衣服,又能装饰一下室内。

    “再买一些绿萝、富贵竹之类的绿植摆在店里。”

    “好。”董福运点了点头,见徐荷叶迟迟没有开口,于是问道,“还有什么要买的吗?”

    徐荷叶想了想,摇了摇头:“暂时就这么多。”

    “回头有想法我再和您说。”

    “那行,那我现在就去安排。”人多力量大,在钞能力的运作下,晚上十点多,整间店铺的风格已经有七分接近徐荷叶理想的状态。

    虽然大部分东西还是前任店主留下来的,但是经过一些改动,再加入好些徐荷叶精心准备的小装饰后,风格已经大不相同。

    当然,大家也被累得够呛。

    董福运叫来帮忙的几个小年轻看着徐荷叶的眼睛都发蒙。

    刚看到她来时,几人还挺激动的。哪个正当年的小伙子,看到年龄相当的漂亮妹妹不害羞的?

    不过经过这一下午加晚上后,几人看到她就觉得腿软。

    实在是跑不动了。

    她也太能折腾了吧,一会儿一个主意,所有人都被她支使得团团转,跑东跑西给她买各种各样的小玩意儿。

    就说那些挂在墙壁上装饰的港城女星挂画,都反反复复换了几次,为什么同一个女星,这张图不行,那一张就可以呢?

    徐荷叶要是知道他们的疑惑,肯定要大大翻个白眼。

    为什么?

    当然是前者穿的是比基尼,后者是白色打底加驼色大衣。

    暂且不说那么性感的海报适不适合他们店的风格,就看现在的天气。

    寒冬腊月的,她放这些女星的照片,是想给大家做个搭配参考,不是让人感到美丽‘冻’人的。

    第164章 夜宵

    虽然已经晚上十点多, 但商场里的人可不少。扈城可是有不夜城的别称,即便是90年代,夜生活也是十分丰富得嘞。

    徐荷叶摸了摸肚子, 觉得有点饿了。长身体的年纪, 本来就是吃得多消化快, 更何况晚上还一直在忙碌。

    傍晚吃的那点东西,这会儿早就消化完了。

    徐荷叶看着大家,笑道:“今天大家都辛苦了,我请客, 咱们去吃夜宵吧。”

    “好啊。”徐荷叶说完,三个年轻人就激动得嗷嗷叫。

    “小老板, 吃什么?”

    “吃烧烤吧。”徐荷叶想了想道, “晚上吃烧烤才对味。到时候大家想吃什么都行,敞开了肚子吃。”

    “那我们别在这里吃, 去商场附近的夜市吧。”

    “那里的烧烤摊子多, 价格不贵, 味道还好。”

    “行啊。”员工主动给他省钱,她还能不乐意。

    她一挥手, “走,去夜市。”

    锁了店门,一行人出了商场,往不远处的夜市走去。董福运叫来的三个男孩子最积极, 勾肩搭背,走在了最前头, 聊着待会儿想吃的食物。

    “好哎,我想吃烤鸡翅、烤小黄鱼,还要点一根烤猪尾巴。”叫小辰的男孩子说道。

    “那我要吃羊肉串, 烤五花,还有大鸡腿。”这是阿冬。

    “那我想吃烤茄子。”这是另一个看起来比较文秀的男孩子,阿铭。

    “烤茄子?大冬天的,哪里来的茄子?”阿冬跳起来撞了一下阿铭的肩膀。

    “那我点烤韭菜,茄子没有,韭菜总有的吧。”阿铭也不强求。

    “烤韭菜?韭菜可是壮阳的。你不怕吃多了晚上睡不着觉。”小辰挤到阿铭身边,对着他挤眉弄眼大声道。

    阿铭、阿冬:“……”

    两个男孩子下意识回头看了一眼,见大家似乎没听到他的话后,窘迫的心情才稍稍放松。两人跳起来压着同伴,压低了声音道:“王小辰,再胡说揍你啊。”

    王小辰也意识到自己的失言,身后跟着大人还有小姑娘呢,哪能像他们几个私底下那么口无遮拦。他抬手打了打嘴:“是我错了,不该胡说八道。”

    身后的徐荷叶闻言,暗笑一声。

    王小辰声音那么大,他们又不是聋子怎么会听不到。不过是怕对方尴尬,所以才装作什么都没听到。

    又觉得年轻真好,她年纪比三人都小,心态却完全不一样。

    十几岁的时候会因为一顿烧烤,一次夜宵而欢呼雀跃,三十多岁,长大了,人也变得更麻木,快乐的阈值无限提高。

    除了刚刚大家说的,徐荷叶还点了好多菜,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海里游的,只要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只要夜市有的,徐荷叶都点了给大家尝尝鲜。

    于是吃到肚皮鼓鼓,实在吃不下时,桌上还剩了好多菜。只能打包了,给大家带回去。

    回到家,洗个澡,一夜好眠。第二天徐荷叶早早地起了床,今天的任务依然不轻松。大家要把仓库里囤积的冬衣搬到商场,熨烫好,再挂到架子上。

    接近六十平方米的铺面,起码要放三四百件衣服,才不会显得空空荡荡。然而等到众人千辛万苦把衣服运到商场,悬挂好,徐荷叶又发现了新的问题。

    第165章 买四免一

    徐荷叶看着挂好的衣服, 眉头皱了起来。

    衣服太少了。

    之前厂里开发的冬款总共才十多套,算上同款不同颜色,也不过三十来件不同款式、颜色的衣服。这点衣服做批发还行, 放店里就不够看了。

    董杏花也发现了问题, 六十平方米的大店, 走来走去都是那几款衣服,再时尚再新奇的衣服,反复出现也会失去了它们该有的吸引力。

    所以,必须多加一些款式。

    “小姨, 您在纺织行业工作的久,认识的人多, 可以联系一下那些服装厂, 看看有没有质量还不错的冬款尾货。只要质量好,款式行, 咱们都可以收回来放店里卖。”

    “我呢, 和我妈一起去咱们扈城的几个批发市场转一转。”想在短时间内凑够足够多的品类, 去批发市场找货是最快的方式。

    不过他们要得紧,价格估计谈不了多少。

    不过就算如此, 该买还得买。公交公司的车灯广告已经打出去,他们必须趁着这个机会,把店盘活。

    只有店铺做活了,工厂才能摆脱被零售商掣肘的局面。

    徐荷叶想着, 又改变了主意:“小姨,工厂尾货可以暂时搁置, 你还是和我还有我妈一起去批发市场。”工厂尾货可以收,但这样一家一家谈太慢了,而他们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

    她会看款式, 董桃花可以谈价格,但品质这块儿,还是董杏花这个在纺织行业工作了十几年的老纺织人最懂。

    他们店想做品牌,想做高端货,店里卖的东西品质就不能太差,从外头进的也是如此。

    “好,我和你们一起去。”

    徐荷叶接着又看向董福运:“小舅舅,你、王小辰、阿铭阿冬,四人和我们一起去批发市场,负责把我们买下来的货拖回来。”

    “至于吕叔、阿巧,还有爸,店铺这边就靠你们了。小舅舅他们拖回来的货,你们三负责把衣服展开,熨烫好,然后按照不同的品类悬挂起来。”

    想了想,她又道:“你们三要是忙不过来的话,就给厂里打个电话,让厂里过来两个女师傅,给你们帮忙。”

    吕俊点了点头,庞巧也道:“放心吧,店铺这边我们会看住的。”

    时间紧迫,不能耽搁。除了商场,徐荷叶打了辆车直奔扈城最大的批发市场。

    这里档口特别多,里头经营的类目也很多。上衣下裤,内衣外套,鞋袜帽子,想要的款式全都有。不同品质,诸如高品质的羊毛衫,又或者是价格便宜、质地粗糙但是款式新颖的毛线衫,里头都能找得到。

    一行七个人下了车,一头钻进了批发市场。

    徐荷叶看款,她选的都是和店铺风格类似,带有一些港风元素的衣服,看好款,董杏花上手,先摸材质,再看细节,确定质量不错,再估算一下成本价,然后由董桃花负责和店主谈价格。

    谈好价格、款式、尺码以及件数后,董福运四人负责验货,看货,以及把盘下来的货送到商场。

    一行人分工明确,到夜里十一点多,徐荷叶已经谈下了接近两百个款,算上不同颜色,接近三百件不同款式、颜色的衣服摆在店铺里,总算让他们的新铺子更像一间时装店,而不是存储冬衣的仓库。

    把店里剩下的几十个款熨烫好悬挂起来时,时间已经来到了2月1日凌晨一点。

    还剩几个小时就要开业了,徐荷叶忙打了车,叫众人赶紧回家休息。

    商场九点准时开门,他们新店开业,肯定要提前两三个小时到店,把卫生扫一扫,视察一下各处细节,查漏补缺,以免开店后手忙脚乱。

    所以即便没睡几个小时,徐荷叶还是早早地起床了。连着忙碌了三四天,睡眠不足,徐荷叶起来时,脑袋都是昏沉的。

    用冷水洗了个脸,冬日冰冷的自来水一惊,人也彻底醒了。

    徐荷叶洗漱完,徐辉和董桃花还没起床。

    来不及在家里吃早餐,徐荷叶去街边的小店里买了二十多个包子带到店里。她能吃三四个,多的带到店里,如果其他人没吃早餐,剩下的包子刚好可以垫垫肚子。

    依然是打车过去,等车的过程中,徐荷叶看着路上来回奔波的出租车,目光落在车顶顶灯循环往复不停播放的广告上。

    三天时间,不知道能吸引来多少顾客。

    不过出租车跑遍全城,一年时间,足以让扈城人民知道第一百货商场的南方女装。

    徐荷叶到店里,董杏花和董福运已经在店里。

    “吃早餐了吗?”徐荷叶将手里的包子放到收银台上。

    “还没呢。”董福运拍了拍手上的灰,“来得早,早餐店都没开门。”他几乎是一夜没睡。勉强躺了两小时,还是从床上爬了起来。路上没车,他是自己骑自行车过来的。

    董杏花也是同样的心态,租铺子、订货,还有之前打广告出的钱,为了这个铺子他们付出了太多。

    怕把包子里的油蹭到衣服上,董福运拿着包子走到铺子门口吃。董杏花也走到董福运身边,拿了两个包子吃。

    她倒是吃了早餐,在家里煮的面条,不过当时没胃口,吃得不多,这会儿也饿了。

    徐荷叶看了看挂在铺子里的衣服,叹了口气。三天时间开一家店,还是太匆忙了。

    吊牌没挂,价格也没贴。

    徐荷叶看着这些衣服,有点头疼,没有价格标识,一件一个价,全靠脑子记很容易搞混淆。万一说错了价格,顾客找回来,麻烦就大了。

    她想了想,决定简单点,直接按品类定价。

    羽绒服,长款卖499,短款399。羊绒大衣,长款399,短款299。羊绒衫卖139,普通毛衣针织衫卖89。裤子,羽绒裤卖199,普通秋冬牛仔裤卖69,其他棉衣、棉外套卖159。

    这价格不便宜,但也不算特别高,放在商场里算是中等价位。

    徐荷叶招了招手,叫来董杏花和董福运,把这个想法告诉他们。

    董杏花:“这样确实方便计算,不过这些衣服进价都不一样。有些品进价就很高,比如这款牛仔裤。”董杏花拿出一条裤子,“这条裤子进价六十三,卖六十九是不是太少了?”在商场开铺子,一件衣服挣五块钱迟早要倒闭。

    “小姨,不能这么算。这条裤子挣不到钱,但是其他裤子可以啊。有些东西摆在架子上,是用来丰富品类的,不是用它挣钱。”

    “说极端点,从批发市场买回来的这些衣服都不能挣钱也没关系。咱们只要能把仓库里的冬衣库存全清出去,就足以涵盖这些成本,并且挣到比批发更多的钱。”

    原本徐荷叶是想着低价倾货,但想了想又觉得不能这样搞。

    这些商场里也有很多店铺从他们工厂订了货,如果他们的价格太低,其他铺子就做不下去了,想挣钱也不能把人家的路子堵死。

    把人家的路子堵死了,自己的路也只会越走越短。

    再一个,只要她不想走优依库的路子,南方女装的衣服价格就不能定得太低。

    所以她想了想,价格还是和其他店铺一样,但是他们可以做一个买四免一的活动,也就是说买四件,只用付三件的钱,价格最低的那件免费送。

    如此算下来,同样499的羽绒服,买四件,每件能少一百二十多块,399的衣服买四件能少一百块。单品价格越高,优惠越多。

    “小姨,推荐的时候一定要言明,咱们的买四免一,是价格最低的那件免费。贵价衣服和贵价衣服一起凑单,便宜的和便宜的一起凑,这样才能享受到最大程度的优惠。”

    “这个过程中,着重推荐咱们厂自己的衣服,尤其是货做得比较多的那四五套。”

    来不及买专门的价格牌,三人干脆拿白纸壳,裁成方形,写了价格,然后用大架子夹在对应的衣架上。

    挂好价格牌,徐荷叶的目光落在了墙壁上,然后拿出几套主推搭配,“小舅舅,把墙上的展示衣服换下来,挂咱们自己的衣服。”

    这时从花店定的开业花篮送来了。

    花篮摆好,看着花篮上写着‘开业大吉’的纸牌子,徐荷叶想了想,又去找商场负责人借了一块红地毯,有了红地毯,再加上花篮,这开业的氛围才算是到位了。

    如今万事大吉,只等客来。

    九点,商场准时开业。

    董福运拿着炮竹跑到了一楼,在商场外放了把炮竹庆祝开业,然后就赶紧跑到了店里。

    和董福运一起进店的,还有四个年轻女孩子。

    进店前,女生盯着招牌上的‘南方女装’四个字反复看了看,才试探性地问道:“老板,你们这里是出租车车灯上说的哪个南方女装吧?”

    徐荷叶下意识和董杏花以及董福运对视一眼,三人眼里都有喜意。

    广告有效果。

    徐荷叶连忙点头:“对对,我们这里就是那个出租车车灯上说的南方女装。”

    “那,车灯上说你们这里开业,买四免一,也是真的吗?”

    “是,当然是!”

    “意思是买四件,只用付三件的钱?”

    “是的,买四件,只用付三件的钱,价格最低的那件免费送。小姐姐,快进店,你们四个人,每人只挑一件也能参加活动了。”

    女生笑了笑:“我们就是看到买四免一的消息了,才特意一起过来的。”

    路过的大姐耳尖听到了华点,也跟着凑了过来:“老板,买四免一,是个什么活动?”

    “就是——”徐荷叶简单解释了一遍。

    “真的?”大姐双眼晶亮,“价格最低的那件真的免费送?”

    “那是自然。”徐荷叶道,“大姐您尽管进店看衣服选衣服,如果我骗你,不是买四免一,您不付款就是了。”

    “说得也是。”大姐若有所思,买四免一啊,有便宜,甭管占不占,她高低都得进去看看。

    第166章 开业热卖

    偌大一个城市, 有多少人能看到他们打的广告?

    徐荷叶不清楚,她只知道这一天真的要忙疯了。

    大姐进店后,很快又来了一家四口, 是一对中年夫妻带着两个十多岁的双胞胎女儿。

    “老板, 你们这里是南方女装吧?”

    “对, 对。”

    “买四免一活动还有吗?”

    “有,当然有。”徐荷叶问道,“大姐,你们也是看到了车灯广告来的吗?”

    妻子点了点头:“是的, 昨天打车看到开业信息,刚好小孩放了寒假, 就带她们来逛逛。”

    “那你们快请进。”

    “店里所有衣服都参与活动吗?”

    “是的, 店里所有衣服都参与买四免一活动。”徐荷叶说着,又提醒了一句, “不过大姐, 我们店买四免一活动, 免费的是价格最低的那件哈。”

    “所以您挑衣服时可以把价格贵的放一起凑单,价格便宜的一起凑单, 这样享受的优惠最大。”

    “行,我们知道了。”

    一家四口进去后,紧接着又来了三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上班族……

    “对,对, 就是那个南方女装。”

    “是的,不论价格。贵的, 便宜的都能参与买四免一活动。”

    徐荷叶站在店门口,说得口干舌燥,来人一波接着一波, 都是从车灯广告上看到开业信息,奔着买四免一活动赶过来的。

    每个人进店前,都要按例先问两句,“是那个南方女装吗?”

    “买四免一活动还有吗?”

    徐荷叶觉得她得想个法子,不然光回答这两句话,都要说干口水,正想着,又来一个顾客。徐荷叶马上扬起笑容,开口道:“对,对,车灯那个广告就是我们店打的。”

    “买四免一也有,欢迎进店逛逛。”

    来店里的人并不一定每个人都会买衣服,但只要决定买的就一定会买四件。

    买四免一,白得一件衣服的诱惑可不是一般人能抵御的。当然,也有很多人离开后,逛了一圈又再回来的。

    同样是羽绒服,同样的价格,别人都是正价卖,而她这里有开业大酬宾,只出三件的钱,就能拿走四件衣服,她们当然知道该怎么选。

    还有顾客自己买不了四件衣服,但又想享受这个活动,无师自通学会了在店门口蹲其他顾客一起凑单买。

    王小辰性子耿直,见状,便想上前阻止,徐荷叶见到,连忙对着他摇了摇头,然后继续给顾客算账。

    等那两凑单的人离开了,王小辰才走到徐荷叶身边,压低了声音道:“小老板,那两顾客一看就不是熟人,哪能一起凑单。”

    徐荷叶摇头,耐心和他解释:“没关系的。”

    “王小辰,咱们办这个买四免一的活动本来就是为了吸引顾客,尽可能地把衣服卖掉。顾客想享受这个活动,又没有那么多钱买四件羽绒服,她能动脑筋找其他顾客凑单,总好过她胡搅蛮缠,非逼着我们给她优惠好吧?”

    “衣服卖给谁不重要,那两人是不是熟人也无所谓,最重要的是把衣服卖出去变成钱才要紧。”

    王小辰若有所思,之后再有顾客想享受优惠,但又实在不想或者没钱买够四件时,他便会偷偷摸摸把这个凑单的方法告诉顾客。

    最后还会补一句,“这法子是钻空子,老板是不同意的。你找到凑单的人了,来付款时,一定要说你们是朋友,是一起付款,可千万别说你们是陌生人,是来凑单的啊。不然老板不给优惠,我可就没办法了。”

    还别说,这样一来,还真有好几位顾客拉来了“朋友”,额外多成交了好几单,且都是高价单。

    来店里试衣服,选衣服,买衣服的人是络绎不绝。

    大家都有从众心理,刚开始进店的多是看到车灯广告奔着买四免一来的顾客,后来,其他来商场逛街的人也被吸引了进来。

    大家进了店就发现这家店铺还挺不错的,衣服品质好,款式也很不错。有试衣间可以试衣服,有大镜子可以看试穿效果。

    还有一个大沙发,逛街走累了能直接坐下歇歇,渴了有水喝,茶几上还放着糖果可以吃。男人也很满意,对象逛街时,他们就坐在沙发上喝点热茶,看看报纸,悠闲自在多了。

    徐荷叶还特意交代小姨他们,如果有顾客不了解活动,只拿了三件衣服来付款时,要主动提醒他们店铺里在做活动,让她们再回去挑一件。

    还是只付三件的钱,却能拿回去四件衣服,而且还是店员主动提醒的,顾客自然很高兴。回去挑一挑,试一试,走时可能又多带了几件衣服。

    这一忙就忙到了下午一点多,趁着中午顾客少了些,徐荷叶赶紧把人都叫到一起。

    “小姨,你带他们去吃饭吧。”

    董杏花看了眼店里剩下的顾客,“还有顾客呢,我们去吃饭你一个人搞得定吗?”

    “搞不定也要搞得定。从早上九点忙到现在,大家肯定都饿坏了。再说这会儿和上午比,顾客已经少了很多。”

    董杏花想了想:“分成两拨吧。”她接着看向董桃花,“姐,你和姐夫带着几个小年轻去吃饭。我、老幺,还有小吕留下来陪荷叶守店。你们吃完饭回来给我们打包几份盒饭就行。”

    “也行。”董桃花没有推辞,有这个功夫,不如早点去定了饭菜送回来。

    董桃花他们离开后,留下看店的四人连忙开始补货。

    上午十点多补了一次货,后来顾客太多了,他们光忙着给顾客找货收钱就占据了所有精力,根本来不及把拿空的货架填满。

    热血上头的时候,就连顾客都来不及慢慢挑,细细选。

    “小姨,舅舅,吕叔,这次填货,咱们自己的款可以多放一些。尤其是我、巧巧、我妈还有小姨身上穿的款要多放。”

    早上就是这四套衣服卖得最好,很多顾客进店后,指明就要她们身上的款。身上穿着新款,顾客只要看着她们就能看到穿着效果。

    所以徐荷叶觉得下午可以把这些款多放几件,甚至可以单独放两个衣架摆这些款。

    “是可以多拿一些出来。”董杏花道,“早上找货,问这几套的顾客找得最多。”

    “还有打底衫那列,可以多放咱们自己的打底。”事实证明,他们的款还是很不错的,十多款针织衫里,几乎有五成顾客都选择了她们的款。

    董福运感慨:“这件打底衫卖得是真不错,我早上尽给大家拿货了。”

    董杏花:“咱们的款好,卖得好不是理所当然吗?”

    徐荷叶笑:“不止如此。”

    其他款也不错啊,可是卖得就是不如这款。说到底这件衣服能卖得好,也是她精心设计的结果。

    老话说见面三分情,衣服饰物也是一样的道理。

    之前为了节约成本,他们只做了一个打底衫,所以这款的库存是最多的。

    为了把这件衣服全都销出去,徐荷叶做了很多展示。不管是挂在墙上充当展示的衣服,还是她们身上穿的打底都是这一件。

    假人模特身上搭配的打底衫也是这一件。

    顾客从进门开始看到的就是这件衣服,到她们挑选打底衫时,已经有意无意看到过很多回,最后做选择时自然更倾向于选择这件不断出现在她们视野的衣服。

    徐荷叶把这套路告诉董杏花,董杏花若有所思,“难怪,昨天你会让大家把咱们自己的衣服放到最显眼的地方。”

    同样挂衣架上,一排衣服里,他们自己的款也会放在最外面。

    “这就是展示位。”徐荷叶指了指墙壁上,董福运刚刚挂好的黄色宽松面包服,然后又指了指自己以及董杏花,“这也是展示位。”

    正说着,有两个女生走了进来。

    两人风格迥异,一个娃娃脸,看着像个高中生,另一个红唇黑眸,一头波浪长发披散在肩头,高跟鞋黑丝袜,浑身上下每一个细胞都透着妩媚性感的气质。

    两人显然都很了解自己的风格,娃娃脸女生一眼就看中了徐荷叶身上的衣服。

    “小妹妹,把你身上的衣服拿一套给我试一试。”

    “好。”徐荷叶把自己穿的黑色直筒裤、打底衫还有咖色波点羽绒服拿给她。

    另一个女生则看中了董杏花身上的衣服,董杏花穿的是红色亮面羽绒服和黑色亮片百褶裙。

    她虽然三十多岁了,但是身材好,加上个子高挑,皮肤白,红羽绒服搭配亮片百褶裙,完美凸显了她身上熟女的时尚妩媚感。

    再加上这段时间事业有成,钱气养人,看不见任何班味和颓气,更显得知性大方,所以很是捉人眼球。

    两个女生拿着衣服进了试衣间,没多久就换好衣服出来了,对着镜子照一照,果然都很不错。

    两人都不缺钱,打算整套拿走。

    徐荷叶于是赶紧把店里的活动告诉给对方,“店里有买四免一活动,两位可以再挑一件。凑齐了四件,价格最低的那款不用付钱免费送。”

    两个女生对视一眼,摇了摇头:“不用了,直接算吧。”两人都不缺钱,这点优惠不值得她们浪费时间回去反复挑选。

    “那这样吧,你们两位加起来有六件,可以凑一个买四免一。这件针织衫就不收钱了,我折成两半,你们每人的货款里都少算半件针织衫的钱可以吗?”

    两人闻言自然无有不可,心底倒是对这家店起了些许好感。回头时间充裕了,倒是可以来店里好好逛一逛。

    和两位女生有一样想法的不在少数,徐荷叶的诚实倒是帮助店铺积累了不少回头客。

    第167章 开业复盘

    两个女生离开没多久, 董桃花和徐辉提着一堆盒饭回来了。

    “快吃饭。”董桃花打开一份盒饭,递给徐荷叶。徐荷叶接过盒饭,看了眼袋子里剩下的盒饭数, 就知道董桃花和徐辉也没吃。

    她往嘴里扒拉了一口米饭, 声音含糊:“爸妈你们也赶紧吃。”

    “知道了, 吃饭别说话,容易进风肚子疼。”

    怕把盒饭里的油汤沾到衣服上,一群人站在店门口使劲扒拉米饭,速度都很快, 一方面是真的饿了,另一方面也是怕顾客上门他们饭还没吃完。

    事情也确实和大家想得那样, 徐荷叶刚放下碗筷, 抽纸擦了擦嘴,就有新的顾客上门。

    来人依然是被车灯广告吸引过来的。

    徐荷叶笑得像个麻木的NPC, 说着之前反复重复的那两句话。

    “是的, 客人, 我们家就是那个南方女装。”

    “对的,买四免一活动还有。”

    明天, 明天一定得想个法子,把这工作分摊出去。

    太没有技术含量了,不需要反复浪费她的口水,徐荷叶拧开保温杯, 喝着热水想。

    而这位顾客也揭开了她们忙碌的下半天。

    一直忙到夜里九点五十,送走最后一位顾客后, 徐荷叶麻利地把店门关上了。

    此时,距离商场关门营业只剩下不到十分钟。

    其他店铺员工已经陆陆续续关门回家,徐荷叶他们还不能走。他们得把售空的货架补全才能回家, 不然明天一早顾客过来,面对的就只有一个空空荡荡的铺面。

    忙到十二点多,仓库里的库存已经全都挂上货架,只是依然没能填满整个商铺。里头起码有三分之一的衣架是空的。

    这些,只能等第二天再补了。

    “小姨,明天让工厂那边多送些货过来。至于批发市场那边的货,我晚上回家写个单子,咱们明天早上过去补货。”

    她今天主要负责收银,哪些款卖得不好她或许不记得,但是卖得好的货她还是有印象的。明天补货就专门补这些卖得好的。

    “知道了,别熬太晚。”

    “嗯嗯。”上了出租车,徐荷叶开始复盘今天的销售情况,店铺主推款卖的多在她预料之中,而且好些都是看了她和母亲小姨以及表妹的穿着效果就直接下了单。

    但是仓库囤积的货不止这四套,或许可以多叫几个年轻容貌姣好的女生来店里兼职销售员以及模特。

    这样一来,小舅、吕叔他们就不用困在店铺里。

    女装店铺,男销售员还是没有那么方便。

    她收银时就有好几个顾客反映,不太好意思让男销售员给他们拿衣服。碰到小姨、妈妈她们忙碌,只能等她们服务完其他顾客再叫她们。

    徐荷叶拿出随身携带的圆珠笔和小笔记本,在上头写下招聘店员四个字。

    除此之外,工厂那边也得有个人专门负责调货。

    商铺的仓库大小有限,放不了多少衣服。有好几款衣服顾客喜欢想买,偏偏铺子里没有适合她的码数,最后遗憾跑单。

    如果有个人跟单,她这边缺了码数就赶紧打电话回去让人调货,那几单也不至于流失。

    回到家后,徐荷叶直接进了书房,找出之前的订货本。好在第一次去订货时,徐荷叶忙碌中还是坚持记录下了货号、款式以及货品所在的店铺名。

    现在只需要把卖得好的款式勾选出来,明天到了批发市场找到对应的店铺直接拿货就行。

    这事儿说起来不难,其实很不容易,而且很繁琐,很容易混淆。

    她毕竟没有过目不忘的能力,有些款名都写着白色圆领针织衫,但是一个是直袖,一个是花瓣袖,两者的销售情况也是天差地别。

    徐荷叶想要找出真正卖得好的款,就需要反复回忆两天的记忆,把在批发看到的款和昨天收银看到的款对应上。

    这种全靠记忆来辨别真伪的方式实在不太靠谱。

    因为有时候就连记忆都是会骗人的。

    看样子,得买个相机,放在店里随时记录卖得好的款式,这样回头订货就能根据图片定款。

    徐荷叶正想着,书房门口传来了敲门声。

    “进来。”

    董桃花端进来一碗热腾腾的鸡蛋面:“吃点东西,暖暖身体。”天气太冷了,到家时徐荷叶嘴巴都冻成了紫色,肚子也开始造反。

    “妈您先放着,我待会儿吃。”她要一鼓作气把整个订货本过完。

    “先吃。”董桃花说着,一把夺过徐荷叶手里的订货本,“没多少,吃碗面要不了多少时间,不能饿着肚子干活。”有过挨饿经历的人对吃饱肚子有着极大的执念。

    现在吃,暖暖身体,待会儿做完事,泡个脚刚好睡觉。

    徐荷叶抬起头看了董桃花一眼,对上她坚定的不容置疑的眼神,只好妥协。

    “好。”她接过面碗,碗中的面条确实不多,毕竟董桃花只是想让她垫垫肚子,不是想让她晚上积食睡不着觉。

    “妈你也快去吃。”三两口把碗中面条鸡蛋解决完,徐荷叶继续对订货本。

    董桃花拿着空碗,看着女儿专注伏案干活的背影,眼里闪过一丝心疼,不过她什么也没说。想挣到比人家多的钱,就必须承担起更大更多的责任,无论年纪。

    对完订货本,徐荷叶找出自己的复读机,又拿了个空磁带,打算录一条口播广告放到店门口循环播放。

    客厅里,董桃花和徐辉已经洗漱完准备休息。

    徐辉敲了敲书房门,提醒一声:“荷叶,热水妈妈给你装开水瓶里了,你弄好了赶紧出来泡个脚回房休息。”

    “好。”徐荷叶应了一声,继续投入到录音工作中。

    夫妇俩听着屋里的动静,叹了口气。

    夜半,徐辉口渴,起来倒水喝,就听到书房里隐隐传来说话声。

    他揉了揉眼睛,走过去,敲了敲门,“荷叶,还没睡?”

    徐荷叶暂停录音,徐辉推开门走了进来,看了看腕表,“都三点了,怎么还没睡?”

    徐荷叶摇了摇头,指了指她的复读机,“但是我的口播广告还没有录好。”

    徐荷叶做事追求精益求精,这条口播广告关系到顾客对店铺的第一印象。

    她希望能录出那种清晰流畅、圆润集中、清亮明朗,让即便听到是广告依然会觉得干净悦耳,而不是那种嘶吼的一听就让人心烦意乱的“清仓”广告。

    “没录好也要睡觉。”徐辉强硬地抢过徐荷叶手中的复读机,拉着人把人送到房间。

    “哎哎,爸,我还没刷牙洗漱呢!”

    “一天不洗死不了人,去睡觉。”徐辉指着徐荷叶泛着青的眼睑,又是心疼又是生气,“你看看你这黑眼圈,都快能和大熊猫比美了。”

    徐荷叶:“……”

    “老头你还挺幽默哈。”徐荷叶打着哈哈,她现在一点都不困,她觉得再给她一点时间一定能露出理想的感觉。

    徐辉不说话,就那样看着徐荷叶。

    徐荷叶闭上嘴,她知道父亲生气了。徐辉平时脾气很好,轻易不生气,不过他一旦生了气,她和董桃花都不敢触他霉头。

    “行行,我知道了。我这就去睡。”徐荷叶说着,掀开被子,往床上一趟。她以为自己睡不着的,没想到合上眼睛没两分钟就陷入了沉睡。

    徐辉叹口气,把她身上的大棉衣脱下来,然后给她盖好被褥,才轻手轻脚退出房门,关上灯。

    这一通折腾,徐辉也睡不着了。他去了书房,拿起徐荷叶的复读机,实验了几下,就知道怎么录音。

    “咳咳。”徐辉轻咳两声,缓了缓嗓子,试验了几遍,然后录出一条很适合的口播广告。

    按下播放键,磁带流转,只听复读机里,浑厚的男中音不急不缓、抑扬顿挫地念出:“南方女装盛大开业,新款冬衣质优价廉,买四免一,欢迎选购。”

    关掉复读机,徐辉眼里闪过无奈。真是个傻女儿,家里爸妈都在身边呢,怎么也不知道向他们寻求帮助。

    徐辉确实是数学老师,但他从前也带过语文班,为了读好课文,把文章读的抑扬顿挫,富有感情,他可是专门练过的,还找县广播电台的工作人员请教过。

    第168章 学会用人

    徐荷叶再次醒来, 已经是下午两点。她是被饿醒的,醒来屋外依然是灰蒙蒙的,以为时间还早, 抬起手腕一看手表, 才知道已经是下午两点。

    徐荷叶一惊, 连忙从床上爬起来,换好衣服,拉开窗帘,一看才知道外面是阴天。

    走到床头柜处, 发现董桃花给她留了小便条,厨房里有她给她烧的热水, 让她用热水洗漱。

    她按照董桃花便条里说的, 去厨房找到保温瓶,足足两大瓶, 提起来很重, 里头都是董桃花今天早上新烧的开水。

    用这些开水, 简单刷牙冲个澡,换了身干净的里衣, 徐荷叶去了书房。

    书房桌上,订货本以及她录口播广告的复读机全都没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张父亲留下的小便条。

    徐辉:“订货本和复读机我和你妈妈拿走了。”

    徐荷叶赶紧换鞋出门,打车到了商场, 上二楼前,徐荷叶想了想, 转道去了一楼大厅卖吃食的地方找了一家粉面馆,点了一碗热腾腾的鸡汤面,吃了才去铺子。

    到了店铺, 董桃花看到她,开口问的第一句话果然是:“吃饭了吗?”

    “吃了的。”徐荷叶道,“刚刚在楼下的粉面馆吃了一碗鸡汤面才上来的。”

    “那行。”董桃花点了点头,继续给顾客收银。收完钱,把衣服装袋放好,拿给顾客后,她顺手拿起旁边的小本子,在上头记录着什么。

    记完,她放下小本子,拿起另一个徐荷叶更加眼熟的小东西——步步高复读机。换电池,倒带,很快里头传出了一个熟悉的男声:“南方女装盛大开业……”

    充满磁性的男中音,抑扬顿挫,不急不缓,听起来真的很舒服。也……和徐辉平时说话很不一样。

    如果不是徐荷叶对父亲的声音十分熟悉,她根本认不出来这句口播广告竟然是徐辉录的。

    店门口又来了几个新顾客,为首的大姐刚准备开口询问,就听到了复读机里传出来的声音。她嘴巴张了又合,然后扭过头对身后的同伴道:“进去吧,就是这家。”

    徐荷叶走进店里,惊讶地发现里头多了两个穿着他们家冬衣的年轻女生正在招待顾客。

    徐荷叶找到董杏花,对着那两位女生扬了扬下巴:“小姨,这两个女生是谁?”

    董杏花道:“是来我们店试工的售货员。”

    “来试工的售货员,小姨您找的人?”

    董杏花摇头:“不是啊,是她们自己找来的。”

    “自己找来的?”

    “对,她们看到咱们店门口贴的招聘广告后自己来问的。我和你妈妈看她们俩的形象都还不错,就说让她们来试工三天。再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录用。”

    “试工的话,每天工资八块钱,包两餐饭,入职后的工资等你来再谈。”

    “招聘广告?”徐荷叶惊讶了,她冲到店门口,果然看到店外贴着一张红纸,上头写着招聘广告。

    招聘售货员,要求女性,年龄在十八岁到三十八岁之间,容貌姣好,气质佳,高中学历,工资面谈。

    “这份招聘信息是谁写的啊?”

    “你爸写的。”董桃花头也不抬回道。

    “我爸?”

    “对。”董桃花回答完女儿的问题,“早上我起床时,你爸已经写好了招聘广告。”写广告这红纸还是她之前买了打算留着过年剪窗花的,结果被徐辉找出来霍霍了。

    徐荷叶张了张嘴,问道:“那铺子里缺的货补了吗?”

    董桃花继续点头:“补了。”

    “早上你小姨还有你小舅舅带着几个小年轻一起去的,根据你的订货本拿的货。”

    徐荷叶没想到就一个早上,她想做的事情大家都帮她完成了。

    看来她真要转变思路了,学会用人,而不是把所有事情都压在自己头上。

    第169章 阶梯式提成

    开业第二天, 依然是忙碌的一天,不过徐荷叶没有把全部精力都放在顾客身上,而是分出了三分心神去观察来店里试工的两个新店员。

    两个女孩子是堂姐妹, 一个叫李杏, 一个叫李桃。

    李杏容貌更好, 性子却稍微有些腼腆。李桃长得没有李杏出挑,但是性子活泼,即便是刚认识的顾客,也能把人家逗得哈哈大笑。

    不过两人工作态度好, 而且配合默契,李杏讲不来的, 李桃会见缝插针地给她找补, 李桃忙着招待顾客,分不出精力找衣服时, 李杏会帮忙去仓库里找码子。

    二十来岁的年轻女孩子, 穿着漂亮的冬衣, 往店里一站就是天然的模特。

    徐荷叶只观察了一个下午,就决定把人留下来。

    如今店铺刚开业, 他们还能守在店里盯着,等到店铺走上正轨,翻过年,父母回赣省, 她去学校上学,小姨小舅舅他们肯定要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工厂那边。

    店铺这边, 还是要靠招来的店员。

    晚上九点多,顾客渐少,徐荷叶找到堂姐妹俩:“李杏、李桃, 我想和你们谈谈。”

    两女生深吸一口气,来了。对视一眼,彼此眼里都是激动和忐忑。

    “别紧张。”徐荷叶看了一眼店铺里人来人往的顾客,想了想道,“我们去附近的肯打鸡

    坐坐。”

    肯打鸡是前两年进入国内的快餐品牌,发展得很快,不过短短几年时间,便入驻了扈城各大商场。

    进了肯打鸡,徐荷叶找收银员点了个十八元的鸡腿汉堡套餐,包含汉堡、薯条以及一杯中可乐。

    她点好餐,回过头问姐妹俩:“你们俩想吃什么?”

    姐妹俩再次对视一眼,连连摇头:“小老板,不用给我们点,我们两不饿。”

    一个鸡腿堡套餐十八块,两个人就是三十六,要知道她们俩试工一天,从早上九点站到晚上十点,工资加起来才十六块。

    十六块,连一份汉堡套餐都点不起。

    这肯打鸡果然不是给她们这样普通人家出生的人吃的。

    “没事,这玩意儿不填肚子,不饿也能吃。”徐荷叶估摸着两人是觉得价格贵,不舍得吃,于是道,“放心,我请客,不用你们出钱。”

    然后又问:“你们俩有没有什么忌口?”

    李杏李桃不约而同地摇了摇头。

    “没有的话,和我一样吃鸡腿堡怎么样?”徐荷叶说着,看向店员,“服务员,再来两份鸡腿堡套餐。”

    想到还在店里看店的众人,又道:“对了,等我们三的餐上来后,再准备……”

    徐荷叶默数了一下人数,父母、小姨小舅舅、表妹表弟、吕叔,还有王小辰三人,总共十人,“再准备十份汉堡套餐,鸡柳堡、鸡腿堡、牛肉堡、培根堡什么的你们看着做、总共做十份我们待会儿打包带走。”

    打包的十份,再加上店里吃的三份,总共十三份,一份套餐十八块,加起来就是两百三十四元,算是一笔大生意。

    收银员脸上的笑意更深了些。她拿提成的,店里生意越好,她的工资越高。

    徐荷叶付了钱,带着两人找到一个比较安静的位置。

    “坐吧。”她拉开椅子,坐了下来。

    两女生深吸一口气,坐到了徐荷叶对面。

    “别紧张。”徐荷叶安抚一声,说明来意,“我找你们呢,主要是想和你们聊聊工作时间还有工资的问题。”

    工时和工资?

    小老板主动找她们聊工资和工时,意思是说要留下她们了吗?

    “小老板,不是说要试工三天吗?”李杏犹豫道。

    徐荷叶点了点头:“一般是这样。不过经过我今天下午晚上的观察,我觉得你们俩形象不错,说话轻声细语,还是很符合我们店铺的形象的。”

    “所以先和你们说一声,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三天试工后,就能正式入职。”

    “正式工每天工作八小时,周休一天,休息需要提前说明,店铺好排单。

    不过目前人手不足,可能需要加班。加班有加班工资,是基本工资的一点五倍。等之后人员配齐了,会排早晚班,到时候就不用这么辛苦了。”

    “至于工资,服装店一般采取底薪加提成的方式,我们店铺也是如此。

    底薪两百六,阶梯式提成。月销售额四万以下,1%个提成点。四万到十万的部分,2%个提成点。超十万元部分4%个提成点。”

    “也就是说如果你们谁这个月的销售额能达到十二万,那么你们的工资是底薪两百六,加上四万及以下的提成四百元,四万到十万部分两个点提成一千两百元;超十万元的那两万元,提四个点,八百块。”

    “那么你们这个月就能拿到两千六百六十元。”

    徐荷叶说完,停了停,让她们缓一缓,然后才道,“当然,公司对你们也有业绩要求。月销售额必须达到两万元,没达到业绩要求只有底薪没有提成。如果连续三个月,月销售额都不能达标,那么不好意思,公司只能请你们离开了。”

    徐荷叶说的两万元,比一般商场服装店的业绩要求高。但她觉得这不是问题。

    至少这一年内都不是问题。

    因为他们的店,不是单纯靠商场的人流量挣钱。

    徐荷叶还在出租车公司投了广告,出租车走到哪里,车灯广告就散播到哪里。相当于整座城的市民都是他们的潜在顾客。

    这一点开业这两天已经有了验证。

    至于一年后,即便没有车灯广告,徐荷叶相信有这一年的积累,也足够店铺积攒下一大批忠实的老顾客。

    “做销售员,挣钱的会很挣钱,挣不到钱的就很煎熬,所以你们也可以考虑下,能不能承受这样的工作压力。”

    “我们能。”两个女生异口同声,眼里都是激动和兴奋。

    “不用着急,试工还有两天,两天后告诉我答案就行。”

    “不用。”李桃急道,“小老板,不用等两天后,我们现在就可以告诉你。我们很愿意来您的店铺里工作。”

    “我们能行!”

    不行也得行啊。

    两千六百六十元,不是两百六啊!

    要知道她们父母在厂里上班,每个月工资才两三百,加班多的情况下也才四百出头。现在一个月就有机会挣他们一年的钱,她们为什么不去试一试?

    至于业绩不达标会被辞退,那也是三个月后的事情了。

    再说,照今天这个势头,两人都觉得要达到两万的月销售额应该不是问题。

    如果错过了这份工作,她们才真的会后悔。

    第170章 该给的待遇

    徐荷叶开的价远超两人预期, 李杏李桃都很满意,双方又就一些细节,比如每个月几号发工资之类的商量好, 三人的汉堡套餐连带着徐荷叶要打包打走的十份汉堡套餐都做好送了过来。

    天气冷, 做好的汉堡室温放一会儿就会冷, 徐荷叶打算把她那一份也打包一起带回店里吃,于是对两人道:“我打算把我这份也打包回去一起吃,你们俩呢?是在这里吃,还是带回去一起吃?”

    “回去一起吃。”李桃马上道。

    “那行。”徐荷叶叫来服务员, 把他们三个人的套餐也打包装袋,然后拎回店里。

    人还没进门, 庞为这小屁孩已经发现了徐荷叶手里的大包小包, 激动地扑了过来:“荷叶姐姐,你买了什么好吃的?”

    “汉堡、炸薯条还有可乐。”

    “哇。”庞为欢呼一声, “荷叶姐姐你们去肯打鸡了?”

    “对哇。”徐荷叶腾了腾手, 空出右手捏了捏庞为的鼻子, “表姐让服务员打包了十三份,店里每人一份, 里头有鸡柳堡、鸡腿堡、牛肉堡,还有培根堡,你想吃哪个?”

    “我想吃大鸡腿。”

    “行。”徐荷叶将袋子拎进店,放到茶几上, 从里头找出一份鸡腿堡套餐拿给庞为,“鸡腿堡, 给你。”

    “哇。”庞为接过汉堡,打开花花绿绿的包装纸袋,看到里头鼓鼓囊囊的大汉堡, 眼里都是兴奋,“荷叶姐姐,我终于也吃上汉堡了。”

    庞为嗷呜一声咬了一大口,含糊道:“等明年开学了,我一定要告诉刘阿宝,我也吃过汉堡了。”

    刘阿宝是他幼儿园的同学,之前刘阿宝过生日,他爸妈带他去了肯打鸡,吃了汉堡、薯条还有炸鸡块。刘阿宝激动坏了,总是在幼儿园里炫耀。

    庞为没去过肯打鸡,是刘阿宝重点炫耀的对象。庞为特别烦,每次都是一副那又怎么样的表情看着刘阿宝。他才不会告诉他,其实他也很羡慕刘阿宝能去肯打鸡吃快餐呢!

    不过没关系,现在他也吃到了。虽然他没吃炸鸡块,但他有可乐。庞为想着,把吸管塞进杯子里,滋溜吸了一大口,然后整个人一激灵,从沙发上弹了起来。

    徐荷叶被吓了一大跳:“怎么了?”

    庞为双眼含泪地看着徐荷叶:“荷叶姐姐,可乐在我嘴里跳来跳去。”

    “没关系,可乐里有气泡,才会在你嘴巴里跳动。”徐荷叶看着他,知道小孩子触觉敏感,可能喝不惯,“要是喝不惯也没关系,你就吃汉堡和薯条,可乐别喝了。”

    庞为又不舍得了,这次他咬着吸管,小小地吸了一点点,试了试,然后对徐荷叶道:“荷叶姐姐,我觉得可乐还挺好喝的。”

    徐荷叶失笑:“行了,不要你的可乐。喜欢你就慢慢喝。”

    然后又叫其他人:“爸妈,小姨小舅舅,阿巧,吕叔,王小辰、阿铭、阿冬,过来吃汉堡薯条了。”

    “来了。”庞巧是第二位响应的,“哇,肯打鸡的汉堡可乐。”

    她同样非常激动。

    和庞为一样,庞巧班上也有同学在肯打鸡过生日,庞巧当然羡慕,但她知道自己家的情况。

    也就是这一年多,爸爸找了新工作,妈妈和表姐小舅舅他们开了工厂,家里条件才稍微好了些。

    换作之前,吃饭都快成问题,哪有闲钱去肯打鸡吃汉堡啊。一份汉堡套餐十八块,足够一家四口买三五斤肉吃一顿好的。

    之后她在工厂给表姐帮忙做暑假工,表姐给她发了工资和奖金,她有钱能买得起了,不过此时她已经舍不得拿这么多钱去买个巴掌大的汉堡。

    实在不行,拿两块钱在街头的凉面店,买份肉夹馍不一样吃?今天不一样,表姐请客,不用自己掏钱,吃大户的快乐旁人难以想象。

    庞巧乐呵呵地挑了一份牛肉堡,一口汉堡,一口可乐,再加一口薯条,美滋滋。

    其他人很快也拿到了自己那份,徐辉咬了一口,然后被汉堡里的沙拉酱腻到了,又甜又咸,腻味得不行。

    “这玩意儿有什么吃头?”不过说是这么说,他还是坚持把一整个汉堡都吃完了。受过饿的人是不会浪费粮食的。

    只是吃完汉堡后,马上打开保温杯,灌了大半杯温水,直到把嘴里那滑腻腻的味道全都冲进胃里,才算松了口气。

    董桃花看得好笑:“有那么难吃吗?”她觉得还好啊。不说多么好吃,但也能接受。不过若是让她花那么多钱去买,她肯定不会买了。

    舍不得钱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她觉得这东西不值得。

    一点点料,味道也没让人多惊艳。别说外头酒楼大师傅做的菜,就连她的家常菜都比不上。也不知道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那么推崇。

    “吃不惯。”徐辉摇了摇头,“以后你们吃汉堡别点我的了。我宁愿吃清水煮面,不加油不加盐的那种,都不想吃这玩意儿。”他是真吃不惯这个沙拉酱的味道,里头的鸡腿也有一股肉腥味,反正不好吃。

    董福运和吕俊,还有三个年轻人倒是接受良好。

    吃完东西,徐荷叶把茶几上的垃圾收一收,其他人继续之前的工作,盘点库存的盘点库存,补充货架的补充货架,计算销售额的计算销售额。

    相比昨天的焦头烂额,今天虽然忙,但大家都有了心理准备,也算是忙中有序,因此并不像昨天那样,一直忙到凌晨才能回家。

    十一点多,结束一天的工作,徐荷叶锁上店铺门,给两位新店员发了试工工资,然后道:“商场九点开业,不过我们肯定要早点来,把店里卫生搞一搞,镜子擦一擦,做好准备等顾客上门。所以你们需要在八点半前来到店铺。”

    一夜好眠就到了开业第三天。

    徐荷叶本来以为今天的生意不会有前两天好,毕竟昨天第二天的生意就没有开业第一天那么好,但徐荷叶没想到一早上进店的顾客就没有少过。

    她也是回过头才反应过来,今天是周末。

    如今还实行单休制,很多上班族只有周末才有空出来逛街。

    来客络绎不绝,周末一天的人流量比前两天加起来还多得多。

    董桃花和徐辉两人常驻批发市场,缺了货就给批发市场门口的公共电话亭打电话,然后他们俩去店里采购送回来。

    工厂那边,也有两个工人专门负责调货送货,人力三轮车一趟又一趟地往商场送货。

    店铺里又多了四个新来的店员,全都是看到招聘广告来的。

    徐荷叶根本来不及考察,只看着形象不错,口舌伶俐,就让人留下试工了。

    刚开始徐荷叶一个人收银,后来发现她一个人根本搞不定这么多顾客,只能让董杏花再开一个收银台收钱。

    这一忙就忙到了夜里商场关门。

    一群人连午饭和晚饭都没吃,根本分不出空去吃饭啊。

    好在早上徐荷叶过来时提前买了饼干、鸡蛋糕、汽水饮料之类的小零食放在店里,大家饿了抽空啃几块,才没有因为高强度的工作累饿趴下。

    不过熬到现在,也差不多快累瘫了。

    就连徐荷叶说去吃个夜宵,都没有人响应。他们现在只想回家,躺到自己的窝上,好好睡一觉。

    “那行吧,今天大家先回去好好休息。等过两天生意没这么忙了,我请大家去酒楼吃大餐。”

    徐荷叶说着,把六位新员工的试工工资发给了她们。

    李杏看着手里的两张大团结,有些奇怪:“小老板,你给多了。”试工工资一天八块钱,当天结算,昨天的已经给了,今天的也应该是八块钱才对。

    “没给错。”徐荷叶道,“八块钱是今天的试工工资,另外十二块是餐补。”

    她解释道:“本来说好了试工一天包两餐饭,但是今天太忙了,大家都没去吃饭。这钱现在补给你们。”

    李杏和李桃对视一眼,都看出了惊喜。

    那十二块钱说是餐补,其实还是徐荷叶的变相补贴。如今物价还不算贵,两块钱就能吃到一份很不错的,有肉有菜的盒饭。

    若真是餐补,给个四块钱就已经很可以了。

    但是徐荷叶给了十二块,多出的那八块钱,其实是给他们的辛苦费。两人更坚定了要在这家店做下去的念头。老板大方,将来她们卖得好,老板才不会找理由克扣她们的业绩。

    新来的四位本来都在打退堂鼓,今天实在太忙了,忙到连饭都没空吃。累死累活,才只有八块钱的试工工资,不划算。但有这额外多发的十二块,四人瞬间觉得她们又能行了。

    老板大方,该给的待遇给了,最重要的是她有眼睛,不会假装看不见员工的辛苦。
图片
新书推荐: 平平无奇npc(女尊) 万人嫌与虫母融合之后 娑婆外传:盂兰古卷 大佬的小哑巴爱人 大夫,别摸我腹肌 万人迷光环对反派失效了 堂堂耽美文女炮灰 世子妃今天和离了吗 漂亮鲛人被捡后躺平任宠 春水夜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