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寻仙组的故事前,请容我再吐槽一下方士:
孩子,学学同行吧,你跑业务太不会挑时候了!】
御史大夫常丰未加思索直接开骂:“黄口小儿,无礼至极。口出狂言,倒反天罡!”
虽然他看不上方士,但天幕太没规矩。于后世而言,方士是千百年前的人,小辈怎能喊他孩子。
周晏理解up主只是在表达无奈,但他……他不敢出言反驳,他怕战火转移到他身上。
常丰为官清正廉明,以身作则最重礼仪体统,而且性格刚正不阿,皇帝有错也照喷不误,周晏一直对他又敬又畏。
要是他听见周晏为天幕辩解
——饶了朕吧!
【up主并非无的放矢。
你们看,方士选在太宗刚登基,燕朝国库空得能跑耗子时出现。就算太宗不抠门,真的被方士迷惑,可这时候库房没钱,皇帝自己都在省吃俭用,能拿出什么给他?
他要是等到太宗登基十几年后过来,手头宽裕的太宗为了钓鱼,说不定真能让他捞几笔当鱼饵。
再看他的同行,人家明显选了个好时机。
嘉和二十七年,燕朝已彻底安定下来,朝堂事情不多,继承人在茁壮成长,皇帝正是有钱有闲可以追求精神世界之时。
额……虽然太宗还是会耍人玩,但是有闲工夫的他会耍更长时间。
后面要是被关到牢里,还可以和狱友吹嘘自己牛掰,多久多久后太宗才发现自己被我骗了。
别管内情如何,反正表现出来的情况就是这样的。】
嘉和二十七年,现在是嘉和十四年,差了十多年不太好办啊。
周晏和朝臣心中冒出同样的想法,虽然他们这么想的原因南辕北辙。
大臣:趁早弄死那帮人,防患于未然。
虽然天幕说陛下在耍人玩,但万一呢。未来瞬息万变,万一陛下受到影响日后被人唬住怎么办。
如今陛下在朝堂上可谓说一不二,十几年后估计得独断专行,要是真被人迷惑……糟心,他们不想伺候癫帝。
周晏:怎么还要十四年才能见到敢出海的人。
他现在长大了吗?能找到吗?朕可以把他带回来培养吗?培养一波就放他出海,说不定能带回高产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种子,朕已经迫不及待。
对了,朕看以后有些罪名也不用判死刑了,凑够一船人就流放到海上吧。
既可以彰显朕仁慈宽厚,又可以让一些福大命大本事大的人混个地方头头当,划掉,是教化蛮夷,播撒文明光辉。
有人中道崩殂怎么办?朕亲自为他们默哀三秒。
如果未来航行技术更成熟,朕挑的嗣子成长到能独当一面,朕也不在这碍事,去当海盗船长环游世界。虽然,朕估摸着会有爱卿死谏。
他已经在脑海中想象出小剧场:
周晏:朕要远航!
大臣:绝对不行。您一意孤行臣今日就碰死在大殿上。
周晏:我要当海贼王,文臣武将可生气了,纷纷撞柱死谏。
大臣:……
【丹药那里主犯是方士一个人,但寻仙里是一群人,为了方便记忆,up主不说名字,只称呼为寻仙组几号。
诶,好像在反诈视频中,出场的主要角色都不配拥有姓名呢。】
“错了。”周晏心道,“作为天幕常客,朕就没拥有过几次姓名。在你嘴里,朕叫太宗。”
呜呜呜,朕的名字仿佛一个摆设,你喊我太宗,朝中大臣只称陛下。
父皇,儿臣想你,虽然你也经常叫我太子,但偶尔会叫我晏儿。现在要是有人喊一声周晏,估计我都不会条件反射式回头。
痛失姓名的周晏正在发散思维划掉发神经。
【寻仙组具体由谁引荐给太宗史书并无记载,up主也不得而知,燕书中第一次出现他们的身影是在太宗的本纪中。
《燕书太宗纪》记载:“有方士数人上书,言东海之东有神山,名曰蓬莱,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童女求之。*”
寻仙组指天誓日给太宗上书,比东海还东的地方有座神山叫蓬莱,山上有个不知道叫啥的仙人。请您允许我们带上童男童女,收拾好自己后去给您访仙。
太宗是否会选择相信他们?】
听到天幕的问题,丛铭直接站了出来恭维:“陛下明察秋毫,先前一眼识破白龟造假,必不会相信寻仙组的话。”
绝无可能相信。
前前前朝活生生的例子摆在史书上,陛下年富力强头脑清晰以史为鉴,阿婆主又说主题是反诈,所以陛下绝不会上当,送分题。
其他想出头的人却是满心遗憾:又是丛铭那家伙出风头,嘴快腿也快。
【似乎相信了,又似乎没相信,简称如信。】
嘎!嘎!嘎!
殿内仿佛有三只乌鸦飞过。
丛铭偷摸摸了下自己的脸,嘶,好像有点肿。但他现在没空关心脸的问题,他超想知道自己是否要为说错答案跪下请罪,感觉无论如何陛下都不会高兴呢。
周晏确实不高兴。
他不由得揉了揉太阳穴,头很疼。
最近一直忙着思考如何更好利用于兆安的发明,竟然把大聪明给抛到脑后去,这不,报应找上门了。
大聪明,朕打算给你另安排个合适位置。你去迫害别人吧,别祸害朕了。这件事朕绝对刻在脑海里,最多一个月,保证办好。
可本月内要怎么办呢?
“丛卿,你在朝会上踊跃进言,一片忠君爱国之心,朕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天幕的事所有人皆要做到谨言慎行,丛卿还需继续努力。”有点班主任鼓励学生的味,周晏边说边想,“近日无事可以去请教中书令,这方面他是行家。”
话说完周晏还满怀愧疚地看了看谢弘,眼神中全是话:好爱卿,祸水东引是朕对不住你。但你放心,你只需要坚持一个月就好。
“定不负陛下所托。”谢弘答道。
面对皇帝的愧疚,他全程礼貌微笑,一副完全不在意皇帝给他找个大麻烦的样子。或许是因为小儿子也是同类型人才,所以抗性高习惯了?
看到谢弘如此平静接受,周晏的愧疚更深了,又在心里给他发放一张“为君分忧好爱卿”卡。
是个美丽的误会呢。
【太宗认同寻仙组的世上有仙山的观点,就是这位置吗,他有自己的看法。
还是《燕书》记载:“上对曰:‘世有仙山,然也。东海之东,谬也。吾尝观古书,南海之上有乐土,稻谷年三熟,果甘而味美,入者再无饥荒之苦也。’”】
常丰本打算起身开喷,“陛下,您曾晓谕臣等不要沉迷寻仙问道之事,未来的您到底在干什么?”,但他略微思考后没有选择开口。
臣子怎可拿虚幻的,今后不一定发生的未来劝谏君上?太容易适得其反。倘若陛下叛逆,故意反着来,他岂不是成了天下的罪人,再看看吧。
如果周晏知道常丰的想法
——肯定不会宽慰常丰。
先生,朕知道自己做太子时不守规矩,还很偶然地犯过几次燕律,但登基后朕都改了呀,你为何不能对朕多一点信任?
朕敢拿温厚宽和的名声担保,自己未来的做法别有深意。再说,难道朕会因为叛逆不顾天下苍生吗?
群臣:谁敢赌啊!
【太宗和寻仙组各有各的看法,谁说的对呢?
同样的答案,都对也都不对,都是如对。
东海的东面确实有岛,但岛上没有仙人,只有野人,外加极好开采的,保守估计盖个银质燕朝皇宫没有问题的银矿。
南海附近确实有陆地,不是乐土,还是人间,但其他描述完全正确。
热带水果十分美味,可以满足口腹之欲,占城稻更是重点,成熟早结粒快,一年二至三熟,而且不挑地方,可播种面积大,能极大提高粮食产量。
话说古代确实能人辈出,这么远的地方都知道,还专门写了书,还让皇帝看见了,不得了。】
数不尽的银矿,三熟的稻种。
天幕的描述听得户部尚书沈云天晕乎乎的,他觉得自己兴奋的泪水要从嘴角流出来了。
没人笑话沈云天,因为他们也没好到哪去,一个个眼睛里全露出渴望的光芒,仿佛有星星在闪。
仙山,绝对是仙山,后世人不承认他们认了,都是我大燕的仙山。
周晏终于等到让他扬眉吐气的时候,高声赞叹:“大善!”天幕干得漂亮。
被泼天富贵迷了眼的臣子打算建议皇帝早早出海“寻仙”,可没等张嘴就被周晏堵了回去。
“海上风浪大危险多,大燕现在的船还经不起这些,也无合适的出海人选,等等吧!”别急着催于兆安发力,朕的大才别被你们搞猝死喽。
建议被否的大臣们转头就紧盯天幕,生怕放过一丝一毫信息,他们现在极度希望知晓寻仙组的下落。
先前是他们过于狭隘,像寻仙组这种敢于直面风浪的勇士绝不会是骗子。
还有人把主意打到方士身上。都是干方士这行的,他的徒子徒孙,师傅师兄是不是也可以试试……
无偿欣赏了一出变脸好戏的周晏趁无人注意,偷摸向群臣竖了个中指,朕早就看透你们了。
之前总说什么远征靡费,藩属国更好,造船不易,航海亏钱,现在怎么不说了?
天上掉下一张脸,你们绝对要半张
——一半厚脸皮,一半不要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