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鬼上身(2)

    日渐西倾,终闻奔流水声。


    苍茫烟波开,横梁檐牙露。


    镇子辰巳方渡口无甚规格,可岸边停靠的舫舟却异常阔气:


    甲板宽大,船身挺拔,其上支着幢二层高楼,引得恁多镇民来此驻足观望。


    “稀奇啊,还能有这般大的船?可是当官儿的?”


    “可不是吗,听闻...从都京来的。”


    “都京的船?来我们这穷乡僻壤?”


    ......


    “看你这没出息的,大官儿微服私访,今儿个就要走了,”


    “微服私访?”


    “就是暗地里来体察民生、观风采俗。”


    沙土泥路向两边,渡口一侧清退了许多渔人,水中只留下几艘体面的空渡船;


    双层舫舟有二男于舷侧对坐饮酒,舫内丝竹乐声不歇,莫知那唱曲的姑娘面貌如何,只晓得调儿比那江中之水更软。


    骆美宁不禁瘪嘴,这哪是微服私访?


    不见微私,只知张扬。


    上百双眼睛瞧着渡船,那人就差将官服着于身、上街示威一番,难怪镇民闲话间便将他底细叙了个透彻。


    她正暗暗唾弃这正畅饮且开怀的官吏,却被伊三水扯得朝他身侧一跌。


    “走。”伊三水压根未多瞧那艘支在岸边的阔气船舫一眼,他携着骆美宁便往近岸处去。


    两人止步于一列斜入泥沙的长篙边,伊三水挑了个最洁净规整的,伸手握紧篙身,欲将其抽离。


    如他所料,一舟子1自人群蹿出,高声喝止,“嘿,干甚呢?”


    这船家上了年纪,白发白须,似年逾花甲。


    伊三水早有租船准备,他朝其拱手见礼道:“先生误会,吾乃旅人,只欲寻一舟南下,却不见江边有渡者......见谅。”


    “唔,还有几分礼貌。”船家摆手,往嘴边放了根谷莠子2干嚼,倚在长篙边,“且候着吧,没看见江上有大人物正处理公干?”


    骆美宁本不急切,但听他言语间有些奉承谄媚之意,不由蹙起眉头——真不知饱受剥削的这些百姓哪里来的‘广阔心胸’。


    苦难甘愿承受,不公视作寻常。


    “既无告示张贴,也无人员阻拦,为何不可?”她环瞩周遭,比出两根青葱指,“双倍价,先生可愿?”


    船家似对客人的抬价行为嗤之以鼻,他‘呸’地将齿间谷莠子吐掉:“啷个稀罕那些臭钱?”


    不光言语倨傲,神情也异常清高。


    沿途看来,小镇中百姓日子称不上差,但也绝算不得好:人员驳杂不见管制、流民遍地却无接济、天子无能,官吏无为,王朝之命几乎近日薄西山...


    如此,享富贵的高位者竟还能备受尊崇。


    骆美宁怔愣少顷,一时语塞。


    即使已逾十多年,她也清楚记得书中曾看过的:昭夏王朝覆灭、即在九千岁篡位之后,任那寻求长生的先帝再如何昏聩,却仍有不少民众将其奉作天授正统,唾骂九千岁乱臣贼子。


    江边遥遥传来几道似有若无的呼唤,又在骆美宁察觉后变得愈发响亮,“仙姑!仙姑!”


    循声而望大抵是寻常人之本能,更何况这句‘仙姑’听上去便是在唤她。


    旋身抬眸,自游舫一楼小窗内探出的人闯入视线。


    竟是君莫言。


    只是,骆美宁的视线很快被小窗之上、游舫二层的蒙面女子夺去:她露着双晶亮的柳眉杏眼、耳后挂着张轻薄如翼的纱巾,纱巾贴坠下令鼻口依稀难辨。


    若不细看,大抵是瞧不出什么端倪,可骆美宁偏偏多瞧了那么一阵。


    江风乍起,虽不大,却足以掀开那道薄纱。


    须臾间,蒙面女子口鼻皆露。


    她的面容流畅、口鼻秀美,却忒吓人——


    薄纱下,从鼻尖起生红泛灰的斑点似经火燎过一般盖在她半张脸上,又一路顺入下巴、脖颈,被薄纱掩盖着没进衣领,血淋淋的肉色中布有零星点点白,如腐烂之物上生出的小虫。


    风瞬时而过,那纱巾虽薄,却也足够掩饰。


    骆美宁指尖抖了抖,瞧得愈发认真了。


    难道...不是人?


    正琢磨着,这女子颈畔便又露出张脸:


    神情不清、五官难辨,这张模糊得仿若烟雾汇集而成的面容比女子本身更诡异,它那更为离奇修长的脖子不知从何处伸出,竟环绕半空一尺有余。


    相较起来,这位才更似鬼怪。


    正当骆美宁欲极目远眺时,游舫楼下,君莫言一双手均探出窗沿朝她挥动。


    “仙姑?仙姑!”


    君莫言瞧清了她面貌后愈发变本加厉地呼唤着她,就连与她们闹过不快的小厮二狗也露出半张脸遥遥朝她笑。


    这般动静,舫舟二层的女子合该朝骆美宁这边看来。


    但她却发觉,那位脸遮面纱的人正直愣愣看着自己身畔背对船舫,连正脸都不曾露的伊三水。


    “您莫动气,我二人着实有些急,既您有您的规矩,我们遵照便是。”‘她’还在费口舌与船家攀谈。


    ......


    “仙姑,是我们啊。”


    也许是因为‘过命’的交情,舫舟之上的君莫言异常热情,即使骆美宁半晌都未回采他,却也仍锲而不舍地坚持着摆手陪笑。


    盖着薄纱巾的女子也终于朝骆美宁递出道眸光,四目相对之际,女子身侧那如烟雾拢成的人头也‘腾’地消失了。


    骆美宁眼皮一跳,即刻回撤视线,又对君莫言露出个极浅的笑,不再去在意那舫舟上的端倪。


    她扯住伊三水的袖摆,准备与‘她’一起等候舫舟离去后,船家来撑船引渡。


    “娇惯狠了可不好,”


    老舟子虽未面向她们二人直言,但话语中暗里指的人便是骆美宁,“这娘子无礼又不贤惠,多大的家也得散了。”


    伊三水与骆美宁二人穿的不算什么华服,身上还带着大小包袱,脚底沾着泥灰一看就经厉了长途跋涉。


    老舟子笃定这夫妻是囊中羞涩的主,更何况这年头里若不是遭遇大灾大难、举家搬迁,坐船南下长途跋涉之百姓甚少,伴着一方水土便是一辈子。


    骆美宁有些恼怒,这老家伙单凭自己一句‘双倍价’就能出言相损,怎么着也不是个有德之人。


    就是船也不想坐他的了。


    想来她也未做什么妇人装扮,却沿途均被人认作三水姐姐的娘子——只能怪她们太过亲热。


    瞥了眼自己身上的女装,她抿抿嘴,将口中话咽入腹中。


    “是在下催促,她替我着急,老先生别误会。”


    伊三水真是她的好姐姐,听闻她将话揽到自己身上,骆美宁的气顿时消去大半。


    离岸处,人群中忽起一阵唏嘘,“噢,来了,下来了。”


    这唏嘘声如浪般朝他们身边愈来愈近,最终张嘴不休的,都是骆美宁与伊三水身畔的镇民。


    骆美宁只当喧哗源于舫舟上人做客结束,未料到人们口中称道的‘下来了’,是冲她二人而来。


    “二位好。”


    小姑娘家声音脆生生的。


    循声而望。


    不曾想,这小姑娘竟然是熟人——清早在庙宇正殿前石梯上遇见的那位,她还做着与清晨一般的打扮,额前花钿仍鲜润艳丽。


    小姑娘朝两人行了一礼,待身畔一众镇民都阖上嘴巴,才道:“二位好,我们家画舫主邀二位上舫一叙。”


    言罢,她递出一只手示意方向,“请吧。”


    骆美宁寻思:画舫主?


    那船上除去君莫言和他的小厮二狗外都是生人面孔,莫非这气派的船是属君莫言的?


    此时,她所挽的伊三水将微微架起的手臂垂下,宽阔衣袖中,他的指尖四处摸索了一番,在碰到骆美宁的刹那往她虎口处点了点。


    这是在与她打商量?


    骆美宁有些受宠若惊,要知道,画舫上聚的很可能是一群朝廷官吏,他们令小姑娘来传话,只言相邀,并未给人回绝的机会。


    若是她现在回伊三水一个不字,‘她’会与自己一同离开吗?


    骆美宁迟疑片刻,她这双眼睛,只要见与‘官’有关者,均有风险。


    但是,她的鬼神鉴早在遭遇大虫时就被君莫言瞧见过一回,若真被怀疑,也有借口。


    而对待南下之事,伊三水分明是比她更急的。


    既然伊三水询问自己的想法,心中上船之意定更甚几分。


    骆美宁眼睫稍稍颤动了一阵,随后她往伊三水的方向迈近了半步,学着‘她’对自己那般用食指往‘她’的虎口处点了点。


    末了,伊三水对来迎他二人的小姑娘轻哼一声,携着骆美宁便往船舫走去。


    立于一行长篙边的老舟子有些怔愣,他嘴唇努了努,似后悔自己曾出言不逊。


    ......


    二层舫舟之上,骆美宁跨步入了甲板后便抬眸四望。


    方才在船舷边饮酒闲话的二男只余下一个,身前矮桌已被人收去,于原处负手而立。


    引他二人上船的小姑娘屈身行礼后并未朝这船舷边的男人报备,而是一股脑钻入楼舫竹帘之中,似是找人低语了几句,遂回转向他们道,“请进,画舫主唤您二人呢。”


    还真是君莫言啊?


    骆美宁与伊三水皆未迟疑,两人并行入内。


    只是,穿过竹帘,那高位上的并非君莫言同他的小厮二狗。


    船舫内侧木梯间,有一女缓缓拾级而下。


    她一身衣裙瑰丽且繁复,面上还戴着张轻薄纱巾。
图片
新书推荐: 我的26岁总裁老婆 烟霜 总裁的糖心小妻 刁蛮千金与暖男 我们那些年 有了空间后我飘了 我家姑爷不进门 谁守候了时光 名为四季的爱情 我喜欢你所以世界是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