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3文学 > 百合耽美 > 心声剧透:千古一帝每天都在被蛐蛐 > 10、九州食记(天幕直播二)

10、九州食记(天幕直播二)

    眼前的幕布还在继续放映。


    [画面一转,一位身姿修长,神仪明秀的少年端坐在书案上,窗外可见榴花开欲然。]


    [身穿薄衫的少年郎推门而进,走到书案旁,瞧见他拿笔涂涂抹抹,“十弟,你在写什么?”]


    [少年眼也没抬,手中笔依旧没停,“下个月就可以出宫了,我正在想可以在府邸里再添些什么东西。”]


    听到这句话,众人瞬间明白这里所说的时间是十皇子满十六,可以出宫建府了。


    [九皇子坐在书案旁,看着祝余写下的物品,“你没必要写这么多吧,我们再过几年就要去封地了。”]


    宣朝皇子在满十六岁就需要出宫就藩,但现在太子未立,还没有一个皇子前去就藩。就算祝余特别想前往封地,但其他兄弟也没有提出,他也就不好开口。


    他们这些皇子都住在了诸王府这个地方的府邸群中。


    [“这些东西都是些小玩意,将来就藩时就可以带走了。现在就让我试试这些好不好用。”祝余反驳道,“我本来还想种些石榴树,梨树,桃树,又可以开花,又可以结果的。但在我就藩之前怕都不能开几次花,就只能算了,等我就藩之后才好好布置我的府邸。”]


    [十皇子脸色惆怅,“父皇给你的封地还不知道在哪,等就藩之后一年不知能见几面。”]


    [“那我去向父皇去求你蜀州旁的济州为封地。”祝余抬起头,笑着问九皇子。]


    【统儿,真的好甜啊,我记得之后鱼鱼陛下在楚州就藩,没有得逞,但有这个鱼鱼陛下有心思不就很甜蜜。】


    卫昭情绪高涨,但碍于周围人多,只能敛下激动,装作平静,但心里所想暴露出她的亢奋。


    【而且这段史料是真实的,那时已经是皇帝的鱼鱼陛下亲自告诉史官翟故的,他为了那块封地帮助了还是皇子的承和帝扳倒了一位皇子,与他达成了交易。结果承和第食言了。】


    【不怪有这么多人磕他们俩。】


    朝臣也没想到皇家出了一股清流,这是真的兄友弟恭,十皇子竟然为了一块封地插手夺嫡之争。


    那承和帝从哪冒出来到,是哪位皇子,之前所听到的宣厉帝是谁,延平之乱又发生在什么时间。


    乾武帝派人去打探了一番,宣朝没有叫延平的地方,那延平之乱所指的延平又是什么,是人名,时间,还是帝王的年号。


    短短时间发生了两次帝王更迭,那朝政又该是如何的混乱。


    乾武帝和大臣感到一阵棘手,得到的信息太少,也零零散散的,根本无法推出以后会发生什么事。


    可他们不能将这女官强行关起来进行拷问,谁也不知道那个怪异的系统和这女官有什么后手。


    这女官对宣朝并没有恶意,反而很喜欢十皇子,如果因此交恶,那就得不偿失了。


    [九皇子突然想起来,“再过几日相国寺要举办观音会,那里的素斋味道很好,你要……”九皇子话还没说完,祝余就毫不犹豫点头,“可以,我明日就去求父皇,拿出宫令牌。”]


    【哈哈哈,谁不知道鱼鱼陛下是个吃货,特别喜欢天南地北的美食,还喜欢研究美食。】


    【地方有一个官员听到皇帝的爱好后,在一份请安折里专门写了一个当地特色美食的滋味,连食谱,食材都准备好送过来。鱼鱼陛下看到后特别好奇,这官员在奏折里吹得天花乱坠,此食只应天上有,就亲自去御膳房,照着食谱一五一十的做。】


    【结果,哈哈哈哈哈哈,笑死我了。】


    都说君子远庖厨,更何况那时十皇子还是皇帝,居然还亲自去做饭,难道宫里少得了厨子吗?


    其中有御史想当场劝诫十皇子,张了张嘴,想着打草惊蛇,还是罢了。


    【鱼鱼陛下把御膳房烧了!众多宫人和御厨在旁边,鱼鱼陛下还是把御膳房给烧了,最后什么都没做出来,但鱼鱼陛下还是达成了烧厨房成就。】


    【之后鱼鱼陛下被陈执喷惨了,老子有言,治大国如烹小鲜,陛下不一样,是直接把这天下烧了。】


    【那段时间御史都不参宋明谦了,集中火力去喷鱼鱼陛下。】


    【经此一劫,鱼鱼陛下为了证明自己,对做饭产生了执念,但也不敢去御膳房,而是选择在乾清宫悄悄开辟一个小厨房,自己单独研究。】


    【鱼鱼陛下做好之后也需要人点评,盯上了近在咫尺的小太子。】


    皇室出了个厨子,还是个厨艺不怎么好的皇帝。


    十皇子看着挺正常的,有君子之风,私下喜欢做饭。做饭也就算了,还把自己做的饭给太子吃,也不怕把太子给吃坏了。


    【至于好不好吃,明裕帝的评价是一言难尽。可自己父皇亲手做出来的饭也不能不吃,只能硬着头皮吃下去。】


    【明裕帝自己也好奇,自己父皇是完全照着食谱一步一步做的,但做出来的只有这么难以下咽。他还以为是宫人故意的,为的是消磨父皇的兴趣,自己拿着食谱做,完全是不一样的味道。】


    【我看到这段历史,只能说鱼鱼陛下幸好当了皇帝,如果当了厨子,就算是百年老店也会干到倒闭。】


    【反正自己父皇热爱做饭这件事把明裕帝整得没法了,悄悄向陈执告状,让他去管一管鱼鱼陛下。】


    【专门选在鱼鱼陛下做饭的时间,向陈执通风报信。】


    乾武帝也没想到自己儿子这么喜欢做饭,突然觉得自己的那未曾谋面的孙子也是不容易。


    祝余也被所有人悄悄打量的眼神弄得耳根发红,不就是爱做点饭,一个人不该有点爱好吗,他还知耻而后勇。


    还有那个明裕帝怎么还胳膊肘往外拐,向别人告状。


    【还有更好笑的,本来鱼鱼陛下都不做了,没想到禅位给太子,成为太上皇后,有时间了,可以重拾爱好。】


    【时不时做好饭,让人端去给明裕帝,明裕帝听到是景颐宫端过来的,天都塌了。身为人子,还不得不吃,吃了之后还要给予感谢,再以加上委婉的劝告。】


    【明裕帝的后宫有个人尽皆知的秘密,明裕帝不挑食,御膳房做什么都可以,但有一个禁忌,他听不得别人想开一个小厨房,更别说为他亲自下厨作羹,太上皇除外。】


    朝臣们也知道明裕帝也是真没法了,要是换做他们,父母脑子不清醒就算给他们屎,为了孝道,也要吃下去。


    【但很神奇的是,鱼鱼陛下把鱼做的很好,煎炸炖煮,各有各的风味。】


    【在鱼鱼陛下薨逝之后,明裕帝每当想起了父皇,都会让御膳房做鱼吃。】


    【也许就是冥冥之中,缘分自有天意,鱼鱼陛下的名字中也有个‘余’字。】


    卫昭突然想到了什么,差点笑了出来。


    【统儿,我想到了一个地狱笑话,鱼鱼陛下来到地府,被鱼鱼陛下做的鱼对他说,你是‘鱼’,我也是鱼,咱们相煎何太急。】


    乾武帝听到这个笑话,也觉得好笑,他可把他的那个孙儿折腾坏了。


    祝余一头黑线,他做得真的这么难吃吗。


    【这件事也形成了一个风潮,各地官员都热衷于从当地收集食谱献给永昭帝。】


    【永昭帝看到这么多食谱后,派人整理成册,命名为《九州食记》】


    系统为她所说这个事继续讲解。


    有些朝臣听到十皇子竟然浪费人力专门去整理一册食谱书,感到不满。


    可系统之后的话就打了他们的脸。


    【这本书通过食谱可以表现各地的口味习惯,和当地的经济,人文特点。】


    【永昭帝曾亲自教育太子,别看这只是一本食谱,但我们恰巧能通过这本食谱以小见大。】


    【江南地区嗜甜,便能得知江南富裕;黔州喜酸,可见当地潮湿,食材难以保存;北方吃腌菜,可知冬季少青菜,盐是不可或缺的。】


    【后世的我们也能从这本《九州食记》中窥探古代的人文特点,也防止了各地美食因为各种原因而失传。今人和古人同吃一道美食,也如今人和古人望见的也是同一轮月亮。】


    在场所有人心里也升起一抹惆怅,其中一名官员喃喃道:“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卫昭可不管在场人的情绪,她只觉得自己现在好饿。


    【他们怎么还没吃完,我真的想回去吃饭了,现在我饿的能生啃一头牛,连电视剧都不想看了。】


    乾武帝拿起帕子擦嘴,问在场的臣子,“爱卿们可用完膳了?”


    见皇帝都发话了,臣子们就算没吃完,都要说用完了。


    卫昭看着他们碗里还剩这么多,心里鄙视。


    【懂不懂‘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还有这么多饭,多浪费啊。】


    以前卫昭也知道要珍惜粮食,但也会浪费不少,也不懂老一辈宁愿把饭放进冰箱里面发霉,都不舍得倒掉的心理。


    但她来到了这个时代,才深切感受到了粮食的珍惜,吃不饱,是真的吃不饱。


    卫昭是宫里的女官,就算是比较低阶,但比宣朝大多数人吃得也算得上是比较好的。她自己都觉得有些东西比较难以下咽,更不要说其他吃得更下,甚至于吃不上的人了。


    官员们也心里发苦,是他们不想吃吗,他们也没吃饱。
图片
新书推荐: 真少爷他求我复合[重生] 被造谣后成了掌印太监的对食 无cp男主表示不约[快穿] 今天也要和富江分手 分不掉啊 仙尊的幻境成真了 前任姑姑对我步步轻诱 神道降女 写手那些事儿 被迫和对头上演奇怪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