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3文学 > 古代言情 > 桓容 > 204.第二百零四章

204.第二百零四章

    放飞鹁鸽,桓容收起舆图,动身前往杨亮处拜访。


    彼时,杨亮正查阅商税和田税,杨广跟在一旁学习。听健仆禀报,不禁现出几分诧异。


    “这个时候?”


    华灯初上,很少有人选在这时过府。


    “莫非有什么急事?”


    杨亮沉吟片刻,放下税册,亲自往前院迎接。


    杨广不情愿的跟着。


    他对桓容的观感依旧不好,但就处置北地的手段,又隐隐有几分佩服。这种矛盾的心理极是复杂,每次面对桓容,心情能好才怪。


    “桓郡公前来,亮有失远迎。”


    杨亮十分客气,彼此见礼之后,同桓容把臂,亲自在前带路,将人请往正室。


    “贸然来访,请杨使君莫怪。”桓容歉意道,“实是有要事相商,拖延不得。”


    “哪里话。”杨亮笑道,“郡公前来,寒舍蓬荜生辉,余下莫言,还请入室奉茶。”


    看着两人寒暄,杨广始终保持沉默。听到桓容的话,再观亲爹反应,不禁在心中叹气。难怪大君说自己不是桓容对手,单是这份“演戏”的功力,自己就差上一截,拍马不及。


    三人进到正室,早有婢仆移来立屏风,挡住堆在箱中的税册。落座之后,茶汤糕点陆续送上。不比幽州做出的新奇,倒也带着梁州的特色,别有一番风味。


    “请。”杨亮端起漆盏。


    “使君厚意。”桓容颔首。


    两人一来一往,决口不提“要事”,而是一边饮茶汤一边用着馓子和糕点,甚至谈论起今年的秋收。


    杨广坐在一边,从不自在到愕然,又从愕然到木然,经历的心里历程实在难言。


    终于,茶汤饮过,盛装糕点的漆盘被撤下,桓容净过手,话归正题。


    “容此番前来,实有要事请使君相助。”


    “如亮能为,必当相助。”


    翻译过来,若是办不到,还请莫要为难。


    “使君可命人备下纸笔?”桓容没在意杨亮的暗示,话锋一转,道,“若是无纸,绢布羊皮亦可。”


    虽对桓容的要求不解,杨亮仍命人下去准备。


    少顷,绢布和笔墨送上,桓容铺开绢布,执笔饱蘸墨汁,在布上大略勾画。


    舆图深深印在脑海,稍微回想,就能画出各郡位置。出于谨慎考量,略去大部分,仅画出长安附近郡县。


    饶是如此,随舆图逐渐成型,杨亮父子也是呼吸微滞,惊色难掩。


    “郡公懂得舆图?”杨亮问道。


    “略通。”桓容停笔,对着绢布轻轻吹气。


    杨亮尚能自持,杨广的视线几乎黏在图上,一瞬不瞬,片刻不肯移开。


    “此乃长安。”桓容手指中心处,指尖染上一点墨痕。


    “东为弘农,现被秦氏攻下。向北是北地和新平两郡,皆有重兵把守。南为上洛,部分为秦氏攻占,西为始平,再向西即是扶风。”


    “扶风?”杨广下意识念着。


    “对。”桓容看他一眼,道,“日前已被容之从兄带兵攻下。”


    杨广蹙眉,杨亮陷入沉思。


    桓容不着急向下说,手在舆图上移动,按照先时的设想,在图上勾画出一条直线,直通向姑臧。


    “嘶——”


    明白他的意图,杨氏父子倒吸一口凉气,看向桓容的目光中满是不敢置信,却又隐隐带着兴奋。


    “前日从兄送来消息,秦氏有意长安。容以为,此时与其相争实无益处,不妨另辟蹊径,转道向西,打通西域商路。”


    “西域?”杨亮神情肃然,盯着图上一点,声音微沉,“郡公有几分把握?”


    “三分。”桓容笑道。


    “三分?”杨亮挑眉,杨广暗中嗤笑。


    “加上使君,就有五分。”


    杨亮闻言顿住,杨广的笑僵在脸上。


    “郡公所言要事即是如此?”


    “然。”桓容点头,收回手,搓了搓指尖上的墨迹。


    “秦氏攻下长安,单是城中人口财帛就需消化一段时日。苻坚不甘心败退,必会率残兵另据州郡同秦氏对抗。向北正好给了秦氏占地之机,如向南逃,当为荆州所阻。此间我等可趁机西进,打通西域。”


    “郡公怎知秦氏定能下长安?”


    “纵然不下,也撑不得太多时日。”桓容道,“氐贼被秦氏拖住,实力削减,亦可方便我等出兵。”


    杨广质疑道:“郡公能见姑臧的好处,氐贼定也不会忽略,纵然打下姑臧,怕也是为他人做嫁衣。”


    “杨兄对自己如此没信心?”


    “什么?我……”杨广正要反驳,突然心头一动,看向桓容,难掩惊讶之色,“你是说,我?”


    “对。”桓容缓缓点头,挺直腰背,神情中不见半点玩笑,“容早有言,单以桓氏,此战仅三分把握。如有杨使君相助,可增至五分。”


    “郡公真愿信任我父子?”杨亮略有迟疑。


    “弘农杨氏的风骨,容已亲眼见证。”桓容正色道,“杨使君,容不敢言绝无私心,但请使君相信,容所行皆为复兴汉家,结束这个乱世。”


    结束乱世?


    杨亮干笑一声,好大的口气!


    笑容之后又感到复杂。


    秦时猛将,汉时雄兵。


    一句“灭秦者胡”,秦军险些屠尽草原胡族;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汉军涤荡草原,深入打磨,直入匈奴王庭。


    纵然是三国乱世,公孙瓒、曹操、袁绍等北地诸侯,皆让胡贼闻风丧胆。敢踏入中原半步,摆在面前的只有屠刀。


    百年烽火,战祸不断,汉家衰弱,人口锐减。


    五胡内迁,汉家百姓沦为羔羊,中原大地遭受大难。


    凡汉家子,亲历此等乱世,如何不会心痛?


    杨亮并非弘农杨氏嫡支,亦秉持祖训,时刻不忘胡贼之恶,汉家之辱。早年同桓温不睦,每遇桓温北伐,仍会倾全力相助。
图片
新书推荐: 前魔教少主,剑宗卧底中 繁花令 梦见蝴蝶 家宝如愿 富江系女主与蛊王交往之后 娇夫郎养崽我开店(美食) 贵妃有只喵 琥珀色蔷薇 锦绣安宁 九零之天才反派的咸鱼小姑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