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3文学 > 古代言情 > 帝师 > 第十五章

第十五章

    殿试前一日,杨瓒无心读书,也无心钻研策论。谢绝李淳程文三人的邀请,将自己关在房中,一遍一遍的默写诗词,写好即让书童拿去烧掉。


    火盆中的火焰渐高,杨瓒的情绪也渐趋稳定。


    静心。


    事到如今,殿试是他也是杨氏全族唯一的希望。越是到这个时候,越不能乱。


    心烦意乱,自乱阵脚,只会让亲者痛仇者快。


    春闱高中,得以面见天子,就算不是满脸喜色,也不该是一副苦大仇深。


    怎么着,得见龙颜还委屈了?


    旁人不会深究杨瓒愁苦的内情,只会认为他不识抬举,心高气傲,甚至对今上有所不满。更甚者,从考场拖出去,廷杖加身,顺便被锦衣卫请去喝茶谈心,也不是不可能。


    纸上的墨迹将干,火盆中的灰烬已堆了厚厚一层。


    杨瓒直起腰,脖子有些僵硬,手腕也是一阵阵发酸。


    正打算歇歇,房门突然被从外边推开,书童杨土提着热水,后边跟着客栈伙计,送上了午食。


    “四郎歇歇,用些饭食。”


    放下碗碟,伙计不敢大声,踮着脚离开,顺手带上房门。自日前族叔来过,杨老爷的样子就不太对,阴沉沉的,看着就吓人。


    今日虽然好些,还是不要上感子往前凑。赏钱没有不打紧,万一真触上霉头,哭都没地方哭去。


    用热巾擦过手,杨瓒坐到桌旁,看着热腾腾的饭菜,实在没什么胃口。


    “我也知四郎难受,可明日就是殿试,总要用些。”


    书童的双眼布满血丝,眼眶有些红肿,明显是又躲着杨瓒哭了一场。


    “你也坐下。”


    叹息一声,杨瓒只得听劝,拿起筷子默默用饭。勉强用了一碗,再也吃不下去。


    “四郎……”


    “我没事,只是吃不下。”杨瓒笑笑,“你多吃些。”


    书童不言,眼圈更红。


    杨瓒无法,只能又递过碗,道:“我再用半碗,不许哭。”


    “哎!”


    书童一边盛饭,一边嘀咕,“四郎入京后就吃得不多,有一顿没一顿,前些时日又醉了酒……好不容易春闱得中,家中却出了事。四郎,你可得保重,明日就是殿试,一定高中,回头找姓闫的算账!”


    “好。”


    接过碗,杨瓒唯有苦笑。


    杨土孩子气,说得痛快。真做起来,哪有那么容易。


    以他的能力,结合杨小举人的记忆,纵然超常发挥,顶多二甲靠前,一甲定是无望。


    纵然满心愤恨,找闫家报仇是必然,但不能焦急,谋定而动方为上策。


    有言: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闫家有族人在朝,即是远超杨家的优势。


    四品在京城不算什么,碾死一个没有根基的贡士却是轻而易举。


    仇要报,怨要偿。


    但行事不能粗心,更不能自视过高,再让杨氏一族遭逢大难。


    穿越者吹口气就能扳倒土著?


    纯属天方夜谭。


    用过饭,杨瓒又开始练字。这一次尚算满意,没有再让书童去烧掉。


    杨土伺候笔墨,抻着脖子看了一会,忽然想起什么,踟蹰道:“四郎,我日间听到些流言,好似和谢贡士有关。”


    流言?


    和谢丕有关?


    笔锋顿住,杨瓒转过头,问道:“什么流言?”


    “我没听得真切,好似是进士及第还是什么。”


    客栈中的人都认得杨土,知道他是杨瓒的书童,因流言涉及到复试当日,说话时都不自觉的避开他。


    “可还有其他?”


    书童皱眉想想,“好像还有己未年舞弊。”


    杨瓒微愣,又听书童道:“四郎若是提心,我再去仔细打听?”


    “不必。”


    “四郎?”


    “流言来得不明不白,定不可信。”


    “但是……”


    “明日就是殿试,不好旁生枝节。若是旁人说,就听一耳朵,不要去刻意打听。”


    “是。”


    书童点头,没有再多说。


    自进京后,四郎的心思越来越深,越来越难猜。遇上大小事端,均是举重若轻,随手就能化解。自己不是机灵人,万不能自作聪明,给四郎惹上麻烦。


    书童定下心,杨瓒却是心头发沉。


    谢丕,进士及第,己未年舞弊……


    流言来得奇怪,背后是否有指使之人,目的又是什么?


    不知不觉间,纸上已落下一行字。


    “拿去烧掉。”


    看着纸团在火光中消失,杨瓒的眉头越皱越深。


    乾清宫内,锦衣卫指挥使牟斌跪在御案前,弘治帝靠在椅背上,面带沉怒。


    宁瑾躬身在一旁伺候,瞅着皇帝的脸色,不自觉的忧心。


    天子难得有些精神,看似龙体将愈,却是糟心事一件接着一件。


    这还有没有头?


    是哪个王八羔子好胆,竟搅出这摊浑水?


    要是让他知道,必让其到东厂刑房住上十天半个月,鞭子烙铁挨个尝!


    “可查清流言源头?”


    “回陛下,据臣查证,事发--春-风楼,是几个落第举子酒后无状,被大茶壶听到,经城内小贩乞丐、三教九流的口,才传扬来开。”


    “春-风-楼?”


    牟斌有些牙酸,没料到弘治帝的关注点在这里。


    “回陛下,是家-青-楼。”


    青-楼,顾名思义,妓-院。


    弘治帝大怒。


    朝廷有令,不许官员狎妓。虽是春闱落第,亦是乡试举人,有派官的资格。


    京城之内,明目张胆的违反朝廷禁令,甚至口出妄言,诋毁今科贡士,当真是好大的胆子!
图片
新书推荐: 漂亮笨蛋穿进安抚玩偶 又见栀子 千重雪 当卷王穿到信仰世界 前魔教少主,剑宗卧底中 繁花令 梦见蝴蝶 家宝如愿 富江系女主与蛊王交往之后 娇夫郎养崽我开店(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