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3文学 > 古代言情 > 帝师 > 第五十一章

第五十一章

    如御医所言,夜间,杨瓒果然发起了高热。脸色-潮-红,大汗淋淋,身体却瑟瑟发抖。


    整碗汤药端来,勉强能灌下小半碗。御医和良医轮换开过方子,皆不顶用。


    杨瓒躺在榻上,双眼紧闭,呼吸-急-促,竟渐渐说起了胡话。只是嘴里像含着石块,声音含糊,十句中有九句听不懂。


    “赵御医,快想想办法!”


    张永奉皇命出宫,得知杨瓒病情危急,哪里还有心思休息。急匆匆赶来,见到眼前的情形,急得嗓子眼冒火。


    赵御医坐在榻边,两指搭在杨瓒脉上,眉头深锁,额间隐约出现汗意。


    不该啊!


    收回手,看向先替杨瓒诊过脉的侯府良医,只见对方微微摇头,面上同样闪过忧色。


    “赵御医,杨侍读这病到底如何?”


    御医眉间紧蹙,又同良医交换过一个眼色,终沉声道:“不瞒张公公,杨侍读这病委实凶险。热度能退则罢,若是不能……请恕老夫无能为力。”


    一句话,无异于判了杨瓒-死-刑。


    张永顿时大惊。


    “赵御医,先头不是说,只要发了热就能好上大半?”


    御医摇头,表情中满是羞惭。


    “是老夫医术不精。”


    “你……咱家、咱家……”


    生平第一次,张永惊慌失色,手足无措。


    哪怕被刘瑾告黑状,他都能抡起拳头揍回去,梗着脖子强辩。但生死之事,却非寻常人能够掌控。


    如果杨瓒真挺不过这遭,张永当真不敢想象,天子会是何种反应。


    先皇驾崩不久,杨侍读又要……张永用力咬牙,眼角开始泛红。


    “必须救!”神经紧绷间,张永的声音格外尖利,“赵御医,必须把人救过来!要是你救不了,咱家就遣人去请院判,请院正!总有一个能救得了杨侍读!”


    “张公公,为医者,能医病不能医命。”


    “住口!”


    “张公公,”侯府良医开口道,“杨侍读郁愤难消,热消不下去,纵然华佗再世也难回天。”


    张永沉默了。


    心病?


    在宫里讨生活,自然晓得,心病远比身病更要人命。


    “这可怎么办……这可怎么办啊……”


    知晓御医和良医都没有说假话,也不是故意推脱责任,张永双腿一软,跌坐在椅上,色如死灰。


    御医同张永说话时,顾卿一直守在榻边。眉眼不动,神情不变,端着一碗汤药,小心喂入杨瓒口中。


    伯府长史守在外厅,模糊听到御医和良医的话,知道情况危急,当即唤来两名家人,道:“去城内打听,哪家医馆药铺有高明的大夫,立即请来。”


    “马长史,小的听说和安堂的李大夫医术高明,且颇有医德,治好不少难症。”


    “和安堂?李大夫?”马长史微顿,似乎有些印象,当即道,“可是曾去过北疆那位?”


    “正是。”


    “那还等什么,快去!就是背,也要把人给我背来!”


    “是!”


    家人领命退出,马长史举袖擦过脸上的热汗。


    不等他喘口气,屏风后即传来唤人的声音。


    “马成。”


    “属下在。”


    “着人去城内请大夫。”


    “伯爷放心,属下已遣人去了。”


    屏风内再次无声。


    又过了片刻,表情凝重的御医和良医先后走出,一边走一边摇头叹息。看样子,对杨瓒的病情的确束手无策。


    马长史没有多言,恭敬的将两人请到一旁,令家人送上热茶。不管怎么说,有这二位留在外厅,危急时,多少也能派上用场。


    “马成,再去熬药。”


    “是!”


    顾卿的声音很平静,没有半点起伏。马长史的汗却比先前流得更急。


    客厢内,无形的张力充斥,几乎让人喘不过气来。


    跟在伯爷身边越久,越了解伯爷的脾气。眼下看着无碍,实际却能要人命。


    紧张和惊骇同时涌上心头,马长史不明白,自家伯爷向来不同朝官来往,无论文武。就算是老侯爷和大老爷,也不见有多少亲近。


    偏偏是这个刚入朝的翰林院侍读,莫名得了伯爷的眼?


    新科探花?得天子信任?


    真论起来,都算不得出奇。


    马长史想不明白,干脆不再去想。首要之事,是请来大夫,助杨侍读闯过这场生死大关。


    时至三更,伯府依旧灯火通明。


    因京城遭逢大火,西城半数百姓无家可归。


    朝廷下令,停两日宵禁,派惠民药局的医士大夫前往救治伤患。从光禄寺调拨库银,赈济遭受大变的京城居民。同时,令五城兵马司和顺天府衙役严格巡逻,凡有形迹可疑者,俱下大牢。


    朝廷赈济之余,许多官宦豪商都在路边搭起施粥饼的木棚。不只受灾的百姓,皇城内外的乞丐也因此受惠。


    为挽回名声,道观寺庙争先大开山门,观主主持亲自为死者超度,懂医术的僧道均背起药箱,前往西城施药。


    一时之间,“鞑靼奸细”的骂声减弱不少。但想得回往日的尊重,仍需更加努力。


    和安堂的老大夫和徒弟同在西城。


    长安伯府的家人找了半个多时辰,才在一间临时搭建的窝棚前找到师徒三人。


    “还请老大夫救命!”


    事情不能耽搁,家人顾不得许多,口出“救命”之言,几乎是将老大夫架起,请上伯府的马车。


    “师父!你们是什么人?!”


    两个徒弟大惊,以为遇上恶人。


    老大夫摇摇头,道:“无需惊慌。既是病况危急,老夫随两位壮士走一遭就是。尔等且留在此处,继续为受伤之人施药。”


    “多谢老大夫体谅!”


    伯府家人诚心道谢,留下仍面带惊慌的医馆学徒,扬鞭催动快马,一路飞驰向东城。
图片
新书推荐: 繁花令 梦见蝴蝶 家宝如愿 富江系女主与蛊王交往之后 娇夫郎养崽我开店(美食) 贵妃有只喵 琥珀色蔷薇 锦绣安宁 九零之天才反派的咸鱼小姑姑 带崽离婚回家继承亿万家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