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3文学 > 古代言情 > 帝师 > 第七十三章

第七十三章

    正德元年,正月壬午。


    大雪连下数日,雪深处足可没过膝盖,入京的官道皆被封堵。


    杨瓒一行被大雪拖慢速度,不得不两次绕路,在白羊口所盘桓两日,等雪小后再继续赶路。


    留宿驿站时,见到送出骡子的老卒,顾千户开门见山,询问对方可懂得养马。


    老卒没有隐瞒,直接坦言,早年戍守蓟州山海卫,曾跟随指挥到朵颜卫市马。停留时日,与卫中百户结交,粗浅学了些养马的本领。


    “后来出了事,互市关闭,再没见过面。”


    弘治十二年,辽东守将杀良冒功,诱-杀-三百兀良哈骑兵,冒充鞑靼,借机邀赏。


    事发之后,兀良哈三卫遣使者入京,要求朝廷给一个公道。朝廷却是高举轻放,仅夺数人官职,并未依律问斩。对于死者,只给一些金银布帛了事,全无半点说法。


    使者归来,三卫首领愤怒不平,多次举兵-袭-扰相邻的北直隶州府。其后,更学着鞑靼,趁秋高草肥之时-侵-扰边民,打起谷草。


    朝廷不给公道,恶名不能白担,抢也要抢个够本!


    后经朝廷抚恤,总算是消停下来。但裂痕已生,想要弥补,实非易事。


    “从弘治十二年到弘治十四年,靠近辽东的永平府一带都不太平。”


    老卒眼皮低垂,映着火光,脸上沟壑愈深,似盛载无限悲痛。


    “这条胳膊就是弘治十二年没的。”


    丢开火钳,单手覆上肩膀,自肩头到袖缘,空空荡荡。


    “好在老天照顾,虽没了胳膊,命总算保住。没法打仗,靠着积累的战功,从蓟州移调宣府,到驿站中做个吏目,生计也有了着落。”


    以老卒相马养马的本事,本可到保定府养马。按照朝廷定例,田亩饷银之外,升任百户也不出奇。只因身有残疾,又同朵颜卫百户交好,才落到如今地步。


    幸好驿丞是同袍,又有过命的交情,否则,如今的日子也没法保障。


    “都是命啊。”


    老卒苦笑一声,继续拨动火钳。


    窗外寒风呼啸,大雪纷飞。


    屋内燃起三个火盆,仍无法彻底驱散寒意。


    添一件夹袄,裹两层外袍,杨瓒依旧冷得牙齿打颤。披上顾卿的大氅,才觉暖和起来。


    只不过,大氅给了他,顾卿该怎么办?


    未等杨瓒开口,顾卿又从行李中取出一件貂皮斗篷,光滑黑亮的皮毛,围拢在肩上,愈发衬得面如冠玉,凤目龙眉。


    “可是还冷?”


    见杨瓒望着自己,呆愣愣的不说话,顾卿心生误会,令校尉取来两条厚毯,一条给杨瓒垫脚,一条盖到腿上。


    认出踩在脚下的皮毛,杨瓒许久无语。


    有钱就是任性,他终于有了切身体会。


    “安置”好杨瓒,顾卿继续同老卒叙话。


    “老话中所言,可是辽东总兵官李杲同巡抚张玉,以及镇守太监任良合谋冒功一事?”


    老卒看向顾卿,诧异道:“大人知晓此事?”


    事情距今已有六年,知晓内情之人皆秘而不露,朝廷和地方极力隐瞒,百姓多被蒙在鼓里。资历浅的京城官员,都以为辽东守将是因贪墨被抓,功过相抵才留得性命。


    殊不知,所谓的“功”,才是真正的过。


    三百鞑靼人头,无一例外,都是兀良哈三卫的骑兵,其中即有同老卒交好,授他养马之术的百户。


    以顾卿的年纪,不像曾参与此案。究竟从何得知,又知道得这么清楚?


    思及他的身份,老卒不禁释然。


    天下之大,何事能瞒过锦衣卫?所谓法不传六耳,在厂卫眼中不过是一句空谈。


    弘治十二年发生的几件要案,方方面面,牵涉实在不小。北镇抚司留下的案卷,多达三十余份。顾卿得指挥使牟斌看重,以千户之职执掌诏谕,翻阅往日案卷,该知道的都是一清二楚。


    辽东守将杀良冒功,兀良哈三卫扰边,妖-道-惑众谋反,会试科场舞弊……


    一桩桩,一件件,俱是触目惊心。


    时过境迁,案卷积尘,当年留下的阴影仍未散去。


    舞弊一案是李阁老逆鳞,谁碰谁死。自作聪明的闫桓和闫璟,完全可以现身说法。


    为了生计,兼被鞑靼逼迫,兀良哈三卫暂且放下旧事,同朝廷讲和。但无人晓得,什么时候,这些壮汉又会旧事重提,抄起刀子和边军互砍。


    妖-言-惑-众-之事,历朝历代都不少见。


    先时京城流言纷起,天子下令锦衣卫严查,以雷霆手段处置可疑生事的僧道,朝中反对之声不少。后查出里通外敌,证据确凿,声音才渐渐平息。


    天子服用丹药,伤的是皇家脸面,同朝臣关碍不大。妖-言-惑-众,通-敌-草原,损毁朝廷的名声,伤害士大夫的根本利益,绝不能轻饶。


    杨瓒撇撇嘴,所谓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多数时间都是个笑话。


    究其根本,还是利益决定一切。


    顾卿和老卒说话时,杨瓒始终保持沉默,脑子却转得飞快。


    怀抱满腔热血,立身持正,不结朋党,便是扛鼎忠臣?不受-贿-赂,执法秉公,便能为天下黎民谋取福利?


    放在当下,实在过于理想主义。


    即使是弘治朝,台面下仍隐藏不少秘密。


    天子和朝臣,朝廷和藩王,文武群臣之间,大佬角力,不敌尚可寻一条退路。小卒子的下场,基本是被碾得粉碎,骨头渣子都不剩。


    自以为聪明过人,能玩转朝堂,将混迹官场多年的老油条掌握手心?


    当真是痴人说梦,天方夜谭。


    杨瓒越想越是心惊。


    联系自身,不禁生出惧意。


    不提内阁三位相公和六部九卿,单是各部侍郎,随便拎出一个,官-场-经验和人生履历就能碾压自己。


    紧了紧斗篷,杨瓒一边心惊肉跳,一边感叹自身好运。


    世事皆有因果。


    不是弘治帝病入膏肓,仓促为儿子寻找班底,他不会一甲登科,金尺在手。不是恰好投了正德帝的眼缘,机缘巧合,获得几位大-佬-好感,他未必会有今日品级。
图片
新书推荐: 和老总结婚的日子 我出道了对你们有什么好处 重生之苏洛的傲娇生活 艳骨 玩狙的都好难搞[电竞] 相爱恨晚 重生贵女嫡妻 影帝的炮灰前夫拒绝营业 锦绣田园之农家娘子 拯救玛丽苏女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