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3文学 > 古代言情 > 清和 > 第十五章

第十五章

    开平卫西城千户所内,郑千户大马金刀端坐正堂,沈千户黑眸微沉,心思莫测,孟清和单膝跪于堂下,力持镇定,这种时候,冷静比什么都重要。


    冷静,淡定,淡定,冷静。


    孟清和不停暗示自己,可心中还是如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一个沈瑄就足够孟十二郎喝一壶,再加上一个坐如磐石,势如孟虎的郑千户,压力委实太大。


    堂内光线不佳,郑千户身后还挂着一幅孟虎下山图,孟清和不由产生一种错觉,上头两位换身飞鱼服,这里就不是西城卫千户所,而是锦衣卫镇抚司。


    默默擦把冷汗,自己吓自己,脑补着实要不得,这里哪来的锦衣卫。


    洪武二十年已裁撤锦衣卫,刑具烧了,诏狱关了,审判权和刑讯权也被剥夺了,余下的只有皇帝仪仗队这唯一一个功能了。虽说不再顶着锦衣卫的大名,可作为亲军二十六卫之一,皇帝总不能把自己的仪仗队给废了吧?


    所以,锦衣卫废除归废除,人还在。


    等到最黑暗的这几年过去,燕王登基,属于厂卫的大好时光才会到来。


    上座两位一直没出声,孟清和不想傻傻的继续跪着,事到临头,七想八想一大堆,他反倒没那么害怕了。


    不就是建造了一座半豆腐渣工程吗?一没玩忽职守,二没借机敛财,三没冒领战功,顶多提高了被顶头上司穿小鞋的概率,他有什么好怕的?


    就算这是个杀人如切西瓜的时代,总也要讲究个前因后果,师出有名。何况他是大明边军小旗,不是对面的蒙古鞑子。


    “标下见过郑千户,沈副千户!”


    “起来。”


    声音很陌生,孟清和不用抬头,就知道说话的是郑千户。


    军队之中,上下有别,正副要分,规矩铁板钉钉,


    注意到这点,孟清和却没感到多高兴,就算能平安过了这关,马总旗那里他该怎么交代?


    一个处理不好,这双小鞋,怕是不穿也得穿了。


    待孟清和站起身,一旁的刘经历朝他使了个眼色,朝着堂下的几个匠户努努嘴,动作极快,且干净利落,丝毫不下于军伍之人。


    孟清和不动声色,心下了然,事情怕就是出在这几个匠户身上。到底怎么回事,他现在心里也没底,只能事后再问。总之,先把眼前这关过去再说。


    想到这里,孟清和背挺得更直,脑子飞快的转了起来。


    “孟小旗。”


    “标下在。”


    “这个,”郑千户展开他同沈瑄之前看的那张纸,正是孟清和交给匠户们参照的图纸,“是出自你手?”


    “回千户,确出自标下之手。”


    “恩,画得着实不错。”郑千户貌似想摆出和蔼一点的神态,明显不太成功。这句夸赞,只证明千户大人的艺术欣赏水平着实有待提高。


    “……谢千户夸奖,标下愧受。”


    “孟小旗是读书人出身?”


    “标下不才,读了几年书。”


    “还是童生?”


    “实属侥幸。”


    郑千户一咧嘴,“谦虚了。”


    孟清和同样一咧嘴,“谦虚是种美德,标下一直在努力。”


    郑千户默然无语,转头看了一眼充作背景板的刘经历,目光中具有相当深层次的含义,读书人,果然不一般。


    在千户大人过于-赤--裸--裸-的目光注视下,躺着也中枪的刘经历无语泪千行。


    他招谁惹谁了?不就是牵了一回线,帮忙做了一回中人,两边都捞了一点劳务费吗?作为“军管”的开平卫,他一个文官,兼差赚点家用,何其不易。


    刘经历的神情过于哀怨,郑千户终于移开了虎目,孟清和也不忍的转头,死道友不死贫道,哪怕罪魁祸首是他自己。


    沈副千户突然侧过头,单手握拳抵在唇边,咳嗽了两声。润玉一般的手指,艳色的唇,眉眼之间,貌似去了几分凌厉。


    “孟小旗通兵事?”郑千户不开口,沈副千户接过了话语权。


    “略知皮毛,纸上谈兵且称不上。”


    “通晓杂学?”


    “有所涉猎,不敢言专精。”


    “可为营缮之事?”


    “尚可。”


    沈瑄点点头,倒没怀疑孟清和说谎。


    明朝科举虽重八股制艺,明朝的读书人却绝非后世人想象中的书呆子,读书之余,总会培养各种各样的兴趣爱好,例如医术,农学,茶艺,等等等等。各类杂学更是不胜枚举,专精者不在少数。若是某个户部给事中出版农业书籍,或是工部尚书好为人诊脉,一点也不出奇。


    若没有一两项业余爱好,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脱离了低级趣味的大明读书人。


    正如没有骂过皇帝,没弹劾过内阁,没参加过六部群体斗殴的言官不是好言官一样。


    别怀疑,打群架的确是明朝文官群体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当然,要在洪武永乐之后。


    那种读书读傻了的人不是没有,但绝不是大多数。真如范进一样的书呆子,是鞭子朝的注册商标。


    投军前曾身为童生的孟清和,于杂学上有所见底,并非不可信。只是他年纪太轻,郑千户与沈副千户均认为,他背后应有名师指点,或是哪位民间遗贤。


    “于杂学一项,汝师承何人?”


    “回副千户,标下实是自学。”


    “自学?”


    “是。”


    “既是自学,学自何处?通读何书?”沈瑄拿起那张已经有些皱巴巴的图纸,“名为地堡,实为敌台,我朝多筑于边墙,汝一童生,年不过十四,从军之前未出北平一地,又是如何自学?”


    孟清和却不怎么紧张,“回副千户,标下曾拜读前宋宣靖公部分残卷,获益匪浅。”


    “何卷?”


    “守城。”孟清和抬起头,“但标下才疏学浅,能建造此堡,多仰赖手下兄弟与城内匠人。标下所言句句属实,不敢有丝毫欺瞒。”


    “为何想到在山顶建堡?”
图片
新书推荐: 和老总结婚的日子 我出道了对你们有什么好处 重生之苏洛的傲娇生活 艳骨 玩狙的都好难搞[电竞] 相爱恨晚 重生贵女嫡妻 影帝的炮灰前夫拒绝营业 锦绣田园之农家娘子 拯救玛丽苏女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