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第 10 章

    林嘉月下意识地裹了裹身上的狐裘,有点儿冷。


    旁边魏锦明要去脱她狐裘的手顿时停下,咋回事,紫宸殿的炭火烧得很旺,陛下还冷吗?


    林嘉月迈步坐到了主位,端起旁边已经准备好的热茶抿了一口。


    嗯……太浓了,不喜欢。


    这时,她看到陆斯灵的双眸越来越冷,心里莫名一虚。


    咋了?她啥也没说,啥也没干啊。


    随即上茶的宦官上来,见林嘉月手上捧着的茶杯,脸色一白,手都抖了起来。


    但宦官强忍着不说话,说出来就完了。


    她老老实实地把茶水上好,赶紧退下了。


    林嘉月已经发现了不对,要是茶水是她的,就不会再上,说明茶水是别人的。


    她没来之前,能坐主位的只有首辅……陆斯灵?


    所以她喝的是陆斯灵的茶,怪不得这么难喝。


    不是,重点是她好像占了陆斯灵的便宜?


    不会吧,陆斯灵不会以为她是故意的吧?她偷偷看了一眼陆斯灵的脸色,啧,好冷啊。


    她硬着头皮把茶杯放到一边,一副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灵活地换了另外一杯茶小抿了一口。


    清香淡雅,不错。


    估计是陆斯灵太困了,不得不用浓茶提神。


    真是勤劳的首辅大人,一天三个时辰恐怕都睡不了。


    五位阁臣已经坐好,第一件事就是刺王杀驾,刺杀皇帝,导致皇帝受伤,这可是大案。


    天大的功劳比不过救驾,天大的罪名也就是造反刺杀皇帝。


    “听闻刺杀王驾时,首辅也在旁边。”


    陆斯灵闻言开口,“嗯,此人是为陛下抬轿的太监叫王二钩,是太后身边太监王多石的族侄,手中有匕首,经大理寺查验,匕首来自京都西城的打铁铺。”


    阁臣孙含章蹙眉,“打铁铺的武器是有限制的,多少刀多少剑都有记录,可查明?”


    陆斯灵清冷的声音再次响起,“大理寺已经查明,匕首是王二钩自己去买的,手中的单是器具司的左司丞开的,大理寺审出来,是王二钩送了二十两碎银,借口说得罪了人,有人上门找麻烦。”


    大周的武器管理很严格,铁器铺都得在官府挂钩,里面一年能制作多少兵器,且需要卖得比器具司贵,而想购买武器的人,得先到器具司开单子,说明用途,且此人来历干净。


    也就是说,王二钩的背景确实干净,要不然就算是王多石,也不敢给人整进来。


    用家世清白的人来刺杀,九族就完了。


    问题是王多石是太后的人,那此次刺杀是否跟太后有关。


    有人想到了这点,却不敢说出来。


    这些阁臣都是人精,陆斯灵都说得这么清楚了,还是不敢直接指出来。


    阁臣礼部尚书张无为率先说话,“既然如此,审王多石就好。”


    谁不知道张无为是站在崔太后那边的,他开口显然是想把事情终结在王多石那里。


    可是终结的了嘛,陆斯灵心中冷笑。


    自从查出王多石的那一刻,崔太后注定脱不了干系。


    张无为见没人说话,继续开口,“王多石一个太监,不会有这么大的胆子,让自己的族侄行刺陛下?出了事整个家族都要押送断头台,除非王二钩的背后是别人,恰好走了王多石的路子入的宫。”


    “恰好?张阁老这么说,有证据吗?”


    阁臣孙含章乃工部尚书,尽管都是商户,工部却是六部之中最边缘的,要不是陆斯灵,她进不了内阁。


    因此,大家都知道,孙含章是陆斯灵的人。


    众人都看向陆斯灵,想知道她的态度。


    然而,陆斯灵喝着杯中的新茶一言不发。


    林嘉月大概看明白了,内阁分为四派。


    陆斯灵跟孙含章,长孙修远是勋贵的人,而皇后出身勋贵,张无为是太后的人,至于周守正,一个不想参与争斗的人。


    几个人都各有各的心思,张无为当然不会让罪名最后归到太后身上。


    “孙阁老,有没有证据,内狱不是在审吗?”


    张无为的话,让陆斯灵勾起了唇。


    “恰好,本首辅叫了内狱司正与大理寺少卿前来,诸位可以听听她们怎么说。”


    林嘉月仔细想了想,小说中关于这段陆斯灵是怎么处理的。


    好像因为原身作妖,陆斯灵为了防止自己被信香控制,议事没有带原身,还很强势的一槌定音。


    再加上广薇,导致这件事的争议很大,引发了朝堂弹劾。


    这次不一样,广薇带短箭的事没有被抓到,刺客证明跟太后身边的人有关系,那她就算强势些也无妨。


    再说了,有些人想弹劾,就算早上吃的不是稀饭,是干饭,也能给你找出麻烦来。


    这就是为什么,陆斯灵变法的第一步就是吏治。


    管不好执行的官员,再好的变法落到百姓头上,都将是晴天霹雳。


    陆斯灵虽在东宫长大,却也见惯了人情冷暖,游学时也看到了人间百态,她很清楚,内阁制定的所有制度,都要经过一层一层地落实,最终由小吏完成。


    中间有一个搞事,就会让制度的味道变了。


    陆斯灵不在意官吏有私心,她只在意这些人听不听话。


    吏治不明,变法不通,因此她现在身上还担着吏部尚书的职务。


    对此,林嘉月倒是有一个想法,政策不通,向来与信息有关,朝廷有官报,可识字的人不多,口口相传就变了味。


    况且,历经中间官员时,还会修改夸大政策。


    如改稻田十亩种桑,传下去就变成了改稻田一万亩,这时老百姓的反抗情绪就起来了,没有一个干的,冲突就起来了。


    这个时候是朝廷妥协,还是镇压百姓?


    她的想法则是组建一个信息通道,让信息能传到百姓的耳朵里,且不会有任何篡改。


    这样就能最大程度地防止那些施行新政的官员乃至小吏,蒙骗百姓,百姓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就承担了重担。


    想必陆斯灵也是知道这些,才迟迟只做吏改,而非大动干戈。


    还有试点绩效什么的,要不是看过小说,她都以为陆斯灵也是穿越过来的了。


    没一会儿,大理寺少卿欧阳淑石与高令仪一起走了进来。


    两人都没有什么表情,相比起来欧阳淑石看起来更好接近些,高令仪一脸严肃,让林嘉月想起了教导主任。


    她转了下杯子,抿了一口茶。


    两人一同行礼,“陛下万安。”


    “嗯。”


    林嘉月主打一个话少,字更少。


    内阁议事,她原本连旁听的资格都没有,这还是陆斯灵允的。


    所以议事时,她不能瞎提建议,只能听着,不过她能问问题。


    “陆师,朕有一事不解。”


    皇帝发问,不管众人心里怎么想,所有人都得站起来,恭候皇帝发问。


    “刺客为何要杀朕?”


    “朕登基以来,日日读书,一日不曾荒废,想亲政后为天下百姓做事,是朕,做错了什么吗?”


    此言一出,众人立即起身弯腰。


    “陛下万勿伤心。”长孙修远叩首在地,“陛下好学是大周幸事,想是如今新政初施,难免有人心怀不轨,非陛下之过。”


    这个人,直接把事情引到了新法上。


    陆斯灵皱眉,长孙修远有能力,却是坚定站在变法对立面的人,一有机会就想诋毁新法,在小皇帝的心里种下她被刺杀的原因与变法有关。


    这样一来,小皇帝掌权还愿意执行新法吗?


    不过,要是以前,她还会反驳,现在不重要了。


    皇帝?换一个就行了。


    林嘉月起身,去扶陆斯灵,“朕向来认为,变法为国为民,若因此引来宵小之徒的恶意,朕亦无所畏惧。”


    “凡是有人妄图阻挠新政,朕虽未亲政,却有三尺青锋在手。”


    此言引得陆斯灵讶异地抬头,她自认为了解小皇帝,上辈子小皇帝虽没有反对变法,却从未支持变法,还与别的大臣联合起来,试图废掉新法。


    从未有一次,像这样站出来,坚定地说支持新政。


    林嘉月勇敢无畏的模样,让陆斯灵的脑海里再次浮现,她为了抵挡刺客,用手抓住匕首的样子。


    她的视线落在林嘉月受伤的手掌上,心情莫名地复杂。


    就仿佛上辈子发生的事情就是一场噩梦,实际上现实并没有那么糟糕。


    马上,陆斯灵就想到了自己被下药这件事,刚刚的恍惚仿佛不存在,无论小皇帝做出了什么改变,都无法阻挡她的杀意。


    恨意终究占据了上风,况且她也无法确定小皇帝是否真心。


    君子论迹,她往往不会揣测别人的内心动机,然而对小皇帝,她一定会更加苛刻。


    陆斯灵后撤一步,躲开林嘉月搀扶的手,“此案,臣必追查到底。”


    林嘉月收回扶了空的手,啧,果真是一点儿机会都不给啊。


    “欧阳少卿,高司正,说说吧,你们查到了什么。”


    陆斯灵的声音响起,让默然站在一旁的两人重新走了上来。


    刚刚皇帝的表态,给两人下了定心丸,接下来无论她们说什么,这些阁臣都不会再从私心出言。


    陛下都这么说了,若这些人再不能秉公处置,那天下人的唾沫都会淹死几人。


    想入阁的人多着呢,兵部跟刑部的都在虎视眈眈。


    陆斯灵这时忽然想到了什么,林嘉月这是在借问问题的理由,参与此次的议事,并成功影响到了内阁阁臣。


    她就知道,林嘉月没有表现出的那样大无畏。


    此人就是个只会阴私算计的混蛋。
图片
新书推荐: 被偏执年下娇养了 被爱慕的冷淡虫母 雌虫穿越成omega 炮灰爆改恶女后成万人迷了 替嫁美人驯夫记(重生) 嫁春光 带球上位后病美人摆烂了 仙尊怀了魔头的崽 重生之福气绵绵 帝国第一药剂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