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正文完

    第107章 正文完

    谢欣怡去新厂打头炮的消息第二天传遍了国辉食品厂。

    大伙已经记不清这是她第几次一鸣惊人了。

    之前去交流会, 去外省学习,还有专门给她开了个研发部,大伙想着厂里是看在刘老的面子上才给了她这么多机会, 可这次呢?

    刘老今年做完冰棍班的新品后就正式开启了退休生活。

    刘老不再来食品厂, 厂里这次却还是派了谢欣怡去新厂。

    有人眼红, 免不了会在崔妈妈他们面前说些酸话, 说什么枪打出头鸟, 风头出多了也不是什么好事的话。

    “那有什么办法,谁叫人能干,而且就算枪打了她这个出头鸟, 回去后人家还有老公给兜底,根本不在怕的。”

    崔妈妈这话出来, 大家伙一想也是,人小谢老公, 部队大院子弟, 吃公家饭, 拿公家钱, 工作稳妥, 家里条件也好。

    不得不说, 人比人真的是要气死人。

    谢欣怡自己能干,找的老公也能干,夫妻俩一个比一个上进, 日子过的是甜甜蜜蜜,红红火火的。

    说酸话的人撇撇嘴不再说话, 小蒋打电话跟远在新厂的谢欣怡嘀咕这事儿的时候,还没好气地白了一眼。

    “你都不知道,他们那些人巴不得你在新厂那边干不好, 还说你要是干不好,刚好可以回家带孩子,靠男人养活。”

    小蒋是女权主义,她觉得女人不应该被困在家里,每次厂里高呼“妇女可以顶半边天”时就她吼的最大声。

    尽管她每月工资不多,但能靠自己努力赚钱,她很有成就感,所以当那些说酸话的人希望谢欣怡干不好愿她回去洗衣带娃做饭的时候,她也第一个站出来维护。

    小蒋气愤,谢欣怡只笑,“没事儿,让她们说,若我真干不好,回来让顾屿养着也挺好。”

    反正顾屿现在生意做的不错,来沿海这边两个月不到就被他嗅到了商机,前段时间回京市转了转,又去沪市研究了一下市场,确定市场需求后,就回来考察起了粮油厂。

    之前买进卖进,虽赚的多,可不稳妥。

    毕竟有买才有卖,而且受市场和政策影响,变化特别大。

    顾屿觉得这么干下去不是事儿,于是考察了几个大城市和粮油厂后就决定改行,打算窝在这边粮油厂学习好后就回京市自己干。

    粮油厂,主要加工生产食用油和大米等,谢欣怡记得小时候他们市有一个很大的粮油厂,生产的菜籽油又香又浓,不仅垄断了整个粮油市场,还出口到了国外。

    民以食为天,粮油行业经久不衰,现在起家正是大好时候。

    大佬商业头脑敏感,想来要不了多久就会实现他的万元户梦想。

    谢欣怡相信男人,对厂里人说的当家庭主妇并不是很排斥。

    设想一下,有个人每天在外累死累活的挣钱,然后赚的钱都交到你手里,你像个收租婆,每月固定收男人赚的钱,收用男人赚钱买的房子的租金,想干嘛就干嘛,想不上班就不上班,这日子可不是一般人想的来的,可她谢欣怡就敢想。

    不仅敢想,还特支持打算回京市开厂的顾屿。

    “这是我给你存的钱,你加油努力,争取让我早日当上万元户夫人。”

    挂了电话,谢欣怡跟刚回家的顾屿说起这事儿。

    顾屿最近在粮油厂打听到了生产线的来处,回来问起谢欣怡家里还有多少钱,听到这话头也没抬,“那肯定的。”

    他数了数谢欣怡递过来的钱,“万元户夫人必须是你,也绝对是你。”

    突如其来的情话说的谢欣怡有些不好意思,偏男人还不觉得羞。

    “以后我负责赚钱养家,你负责貌美如花,然后……”

    他把钱揣进口袋,然后一步跨到谢欣怡身边,“我们夜夜笙歌。”

    夜夜笙歌?!

    话说的露骨,还是那种只有她能听到的低泡音,谢欣怡感觉自己被男人调戏了,但她找不到证据。

    害怕再说下去今晚自己又别想睡觉了,谢欣怡收了话题,问起顾屿打算。

    “等技术学的差不多了,回去找个场地先把厂搞起来,生产线我问了之前朋友,最近可能要过去一趟。”

    “行,反正我这边也差不多完了。”

    来新厂半年,谢欣怡的研发部发展的不仅迅速还成就多多。

    最近一次的新品冰淇淋研发,谢欣怡试着当了次甩手掌柜,原以为研发部的组员们会扣头扣脑,结果大伙齐心协力,一口气研发了四个具有特色的新品雪糕不说,新品上市后的反应还不错。

    这可把谢欣怡给高兴坏了。

    研发部在她的带领下渐渐走上正轨,而且新厂这边有袁副厂长在这边守着,她这个大功臣也可以功成身退了。

    谢欣怡打算忙完这季中秋就回京市,至于顾屿,她没管太多。

    “家里钱都在这儿了,如果不够,我回去再给你兑。”

    她不知道顾屿具体要多少钱,打算回去后把这段时间收的房租给男人兑过来,结果被顾屿给拒绝了。

    “钱你就别操心了,实在不够,我有办法。”

    他没跟谢欣怡说自己具体有什么办法,然后过几天就收拾好行李去外地看生产线去了。

    中秋在即,谢欣怡和袁康着手开始了他们新厂第一季度的月饼研发。

    因为之前去沪市学习过,再加上有些后世记忆,这次新厂的月饼研发过程非常顺利。

    上市三天后,袁康拿着会计刚统计出来的数据给谢欣怡看了下。

    嚯,好家伙,三天时间,卖了一万多封月饼。

    袁康超满意,对着谢欣怡和她研发部的组员好一阵夸后,赶紧拿着数据去给方明安汇报去了。

    新厂一炮而红,算是在新的地方立住了脚。

    谢欣怡把手里工作跟组员交接了下,赶在元旦前回了京市。

    出去晃了一圈,回到家第一时间就去幼儿园接了女儿。

    小团子上了快一年幼儿园,不仅模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连说话也跟小大人似的。

    第一眼看到站在门口的谢欣怡时,小月儿没反应过来。

    谢欣怡和文淑华提前商量好了要逗逗孩子,她当不知道谢欣怡回来,接到孩子头也没回的往前走,留下不是很确定的小团子一步三回头地看了谢欣怡好几眼。

    “奶奶,我感觉我眼睛出了问题。”

    “眼睛出了问题??!”文淑华继续逗孩子,“什么问题?”

    小月儿又回头看了眼站在校门口,跟自己同用一张脸的谢欣怡。

    “我好像看到我妈妈了?”

    还是有些不确定,她指着谢欣怡让文淑华帮着看看。

    “那,就站门口的那个美女,奶奶您看看像不像我妈妈?”

    小月儿不再往前,问完这话后打算拉着文淑华上前仔细看看。

    孩子越来越确定那人就是她妈妈,文淑华实在编不下去了,只能给谢欣怡递了个眼神,想孩子都快想的发疯的谢欣怡接到信号,连忙大步朝孩子奔来。

    “妈妈,还真是我妈妈!”

    小月儿放开文淑华的手兴奋上前,母女俩在分隔几百天后终于迎来了团聚。

    抱着女儿往家的方向走,谢欣怡一一耐心回答了孩子问出了那些无厘头问题。

    “妈妈,那爸爸什么时候回来?”

    好奇完,小月儿这才想起妈妈回来好像忘了一个人。

    她问起顾屿去向,刚疑惑爸爸是不是像妈妈一样,也躲起来,想给她一个惊喜。

    “爸爸呀,爸爸还有工作没忙完了,他派妈妈先回来陪小月儿。”

    哦,原来没有惊喜,爸爸这次并没有跟着妈妈回来。

    连体婴不再连体,别说小月儿不适应,就是文淑华和顾老太也逮着她问了好一会儿顾屿的情况。

    “挺好,技术学到了,生产线也定了下来,现在就差回来找地方建厂了。”

    改革开放后,京市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

    不仅新开了许多厂,就连街上的外国人也比之前多了许多。

    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淑华也从一开始的不看好变成了后来的默默支持。

    听说顾屿什么都准备好了,回来就要选地址建厂,文淑华高兴之余又有些担心。

    建厂,那不是要买地。

    她之前听张新他爸说,现在政府为了提高经济增长,专门在城郊划了一片空地给要办厂的人用。

    地方很大,离京市也不远,就是吧,价格好像有点贵。

    因为京市的改革春风吹的早,顾屿出去的这段时间好多新厂如雨后新笋般生的不是一般的多。

    地价一天一个价,文淑华听顾屿还要一段时间才回来,有些担心。

    “也不知他钱够不够?”

    谢欣怡回来没多久,顾屿也带着他的技术和生产线回了京市。

    跟见到谢欣怡不同,小月儿对自己这个消失许久的爸爸不是很care。

    顾屿回来带着小月儿体验了一下父慈子孝的快乐时光,然后就开始投入到了自己厂区的建设当中。

    他的粮油厂,选址没按照文淑华想象中的来,没找政府拿地,而是通过朋友介绍租了个闲置厂房。

    厂房是化工厂一个干不动的车间,地方不大,但对刚起步的顾屿来说也够用了。

    厂房租下来前,顾屿带着谢欣怡去实地看了下。

    还行,没想象中那么破旧不堪,房顶那些都能用,就窗户那些需要稍稍整修一下。

    “跟房管局直接签的合同,先租五年,房租朋友给谈到了最低,一年一给。”

    没有一上来就交五年,这对到处都要用钱的顾屿来说简直不要太好。

    谢欣怡也觉得挺好的,这几天把场地收拾收拾,生产线那些就能进场,不耽误时间。

    顾屿带着她把整个厂区转了下,回去的时候,谢欣怡便把这段时间收的房租交给了男人。

    “我也不知道能不能顶事,反正你先拿着用,不够了我再想办法。”

    做生意她不懂,但知道肯定不容易。

    她不能帮顾屿拿主意,提意见,那就只能用金钱的力量来证明自己的支持。

    不过好在,顾屿也是个能干的。

    粮油厂收拾出来后,他就开始进货,安装生产线,每天忙的脚不沾地,总算在年底攻下了他们厂建厂以后的第一个大订单。

    订单是顾屿亲自去谈的,一学校要采购食用油和大米,量很大,还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男人跑了好几趟学校蹲下来的订单。

    没通过任何人关系,也没打第一军区的转业军人旗号,就靠他那张从前惜字如金的嘴愣是把这单大生意给谈了下来。

    钱交到谢欣怡手里的时候,那么厚一摞,谢欣怡有些恍惚,还是顾屿提醒她熟一数,她才一张张数了下。

    一万多块,建厂一个月时间不到就赚到了第一桶金。

    谢这种替顾屿感到高兴,而她自己这边,因为新厂那边创收不错,她这个大功臣不仅得到了市商业局领导的大力赞扬,还第一次以国辉食品厂大师傅的称号参加了市里举办的第三届产品交流会。

    谢欣怡作为代表上台讲话的时候,市领导和一旁的刘银生玩笑,“您老这关门弟子收的真及时,接了您的班,也给咱们市留住了这么个人才。”

    可不是及时。

    要不是当初刘老提前发现谢欣怡的能力并及时收她为徒,现在哪有他们京市食品行业在全国崭露头角的机会。

    谢欣怡作为新时代食品行业的明珠,不止领导脸上有光,刘老这个师傅更是骄傲的不得了。

    他看着眼前站在台上熠熠发光的女孩,刘老忍不住夸赞,“不是我吹,就我这关门弟子可比那些个老爷们加起来都厉害。”

    刘老应邀参加这次交流会,一开始想着要给小月儿做奶油蛋糕吃,他老人家还不愿意来,最后还是方明安说谢欣怡要作为代表上台发言,他才答应来当这个“特邀嘉宾”。

    老师傅今天特意穿了件中山服,说起自己这个关门弟子的时候,头昂的老高,底气也是足足的。

    市领导把老人家的骄傲看在眼里,笑着附和,“那肯定厉害,你也不看是谁教的。”

    市领导对着谢欣怡一阵夸,眼神落在讲台上落落大方的女孩身上。

    听说谢欣怡今年刚满30岁,这么年轻就参加了三届交流会,还一个人挑起了一个厂的研发重任。

    果真,长江后浪推前浪,这时代,终归还是年轻人的天下。

    第三届食品交流会在市领导和刘老的谦虚推诿中拉开帷幕。

    谢欣怡这次仍带着她的新品冰淇淋勇闯交流会,东西还是新奇好玩的雪糕,不过这次的主理人换成了他们研发部的小冯,谢欣怡的大徒弟,来帮忙的人里也没有小蒋。

    因为年中的时候查出怀了双胞胎,扎干事怕小蒋身子太沉在车间在给碰着撞着,就提前给她请了产假。

    俩人赶在计划生育政策正式实行前,实现了多子多福的目标。

    扎干事整天高兴地牙齿都快冻感冒了,扎干事他妈更是在知道小蒋怀的是双胎后警铃大作,小蒋到哪儿她就跟到哪儿,既照顾小蒋日常,又当她的贴身保镖,时刻保证小蒋三娘母的人生安全。

    所以这次交流会,小蒋就是有那个心要来看看,也没那个力走到现场。

    交流会缺少了像小蒋这样的帮手,还缺少了像汤仁那样的熟面孔。

    谢欣怡跟其他厂的厂长聊起这次交流会的感触时,有人提到了没来参会的汤科长。

    哦不,现在人不叫汤科长了,要叫汤副局长。

    上次带着一群人来国辉闹过后,人回去没多久就升官了,眼下是黄水县商业局副局长,级别比之前高了不少。

    “所以说,人有本事还不行,你还得会说话,会来事才是真的。”

    人们对汤仁的升官之路总结了一下,佩服一个啥政绩都没有的人官运竟如此的顺。

    谢欣怡也是没想到,短短一年多时间,原来的人和物就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汤仁官路坦荡,而她的堂姐却变的疯疯癫癫,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

    谢欣怡默了好半天,心里感触良多,不过也就默了一会儿。

    交流会结束后,她和刘老一起散步回家,路上刘老问起顾屿最近动向,谢欣怡就捡重要的跟师傅说了下。

    “改革开放了,他也赶上了好时候。”

    刘老说顾屿做生意不容易,让谢欣怡没事儿的多帮着自家男人点。

    谢欣怡点头,她帮了,每天都在帮,不过不是刘老意义上的帮。

    从男人身上退下来的时候,谢欣怡去冲了个澡。

    没想到顾屿下海了这么久,成了经常会带着一身酒气回来的商人,可体力还是这么好。

    晚上拉着她折腾到半夜才睡,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精神还是那么好。

    上回回娘家,谢母都还在说,这顾屿天天在外喝酒,怎么没叫他长胖?

    长胖?

    运动量每日达标,能长胖才是怪事。

    谢欣怡没拆穿男人,只说他厂里忙,累瘦的。

    顾屿也确实忙,白天要管厂里大小事务,晚上还要出去应酬,好多时候带着酒气回来,文淑华就会念,“好好工作不要,非要去找罪受。”

    然后边念,边收拾自家儿留下的乱摊子,还时刻严防死守喝醉的顾屿去逗小月儿。

    文淑华天天操不完的心,谢欣怡却乐得其所。

    她拿着男人挣来的钱,买买买,忙忙碌碌中,新一年的钟声敲响了。

    谢家的院子里,小月儿拉着谢欣悦家的栓子蹲在墙角捡没放响的炮,大丫在一旁寸步不离的守着。

    大丫今年考上了市里最好的高中,小姑娘一直都挺懂事听话的,基本不要大姐担心。

    谢欣怡在厨房给大姐打下手,看着院子里小大人般的孩子,一阵夸。

    “……像你说的,孩子是白纸,大人什么样,孩子就什么样。”

    这是夸了孩子又夸了自己。

    谢欣怡笑着打趣,那边大姐又借着这事儿说起了上次她回老家看到谢老二一家的情况。

    “谢老太去年走了,二叔他中风比之前更重了,谢建军还在里面关着,谢建民天天喝酒,喝醉了就打人,上次差点把自家媳妇打死,人娘家那边人不干,集体过来把他凑了一顿,现在一家大小全靠徐文霞帮人洗碗过活。”

    说起谢老二一家,谢欣悦忍不住唏嘘,“你说好好的一个家,怎么就过成了这样,特别是谢婷婷,从前多要强的一个姑娘,现在连人都不认识了。”

    谢欣怡倒觉得谢老二一家过成这样是早晚的事,“谢婷婷眼高手低,什么事都想着靠别人而不靠自己。”

    依附攀爬的人,爬的越高摔的越重。

    “她家现在肯定特别后悔当初把顾屿这桩婚事让给了你。”

    大姐看了眼正提着大包小包往屋里走的男人,“谁能想到臭脸大王有一天会被你治的服服帖帖的。”

    谢欣怡让顾屿把东西给谢母提过去,笑着反驳自家大姐。

    “两口子,什么治不治的,能遇到他,是我的福气。”

    徐文霞母女求着她嫁的时候,她的确看中的是附在顾屿身上的那些外在条件。

    跟所有人一样,她觉得顾屿不是能托付终身的人,只走一步看一步,却没想到走着走着竟和男人牵手走过了这么多年,而且感情还那么好。

    顾屿是有臭脸综合症,但男人对人对事热情周全,对她更是十年如一日的关心和照顾,而且这么多年来顾屿对她想做的事一直都是毫无保留的支持。

    谢欣怡感谢在这个陌生的世界能遇到顾屿,遇到顾屿一家。

    俩人于平行时空相遇相爱,谢欣怡无比珍惜这份缘分。

    她想和顾屿一直这样下去,相信男人跟她一样,也想跟她一直这样下去。

    因为接年的时候,她手刚伸过去,男人就像之前那样将她手握在手心,满满的,紧紧的,永远都不会放开——

    作者有话说:全文完

    想了想,就让女鹅的故事停在这里吧。

    感谢小伙伴们的喜欢,稍后会有番外奉上,小伙伴们不要离开了,精彩即将开启。
图片
新书推荐: 教主卧底后怀崽了 重生六零之美人救英雄 2倍速游戏打了两年穿进游戏里了 打工人被豪门酷哥狠宠了 你们修真界道德太高 被高冷公主反向攻略 魔君大人被小白脸勾搭跑了 [神话]外挂是抽卡模拟器 孤星入怀 倒霉社畜沦为虫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