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3文学 > 古代言情 > 小知县 > 18、第 18 章

18、第 18 章

    时间一晃便到八月十五。


    这天从早上开始,同样住在衙门的玉家娘子,凌家娘子就在忙碌,准备晚上的小宴。


    按照知县大人的说法。


    衙门最近忙了许久,又是做肥料,又是召集百姓学习。


    之后又让平安跟玉县丞去潞州城送礼,两人刚回来正在各种院里休息。


    送出去的那礼让知州格外喜欢。


    按照玉县丞转达的话便是:“知州大人说,他们虽远在潞州这种偏远地方,可心里也喜欢汴京的新鲜玩意,更知道葫芦秀才的名声,可怎么也没想到,还能得到他做的物件。”


    玉县丞继续道,“知州大人还说了,等知县大人您得空,请您去府上说话呢。”


    其实玉县丞心里奇怪,总觉得知州大人对他们知县十分客气?


    平安自然知道客气的原因,但也奇怪为何知州并不透露少爷的身份。


    等纪炀得知,只私下说道:“还能有什么原因,自然是那边的问题。”


    不管伯爵府弃子的名声如何,他到底还姓纪,汴京那边看不起也就罢了,偏远之地的官员们虽用不着巴结,但也不会落井下石。


    官场浮沉,谁知道以后有什么变故。


    能当官多年的人,心里都有数,既不刻意优待他,那就不会招惹汴京那边的人,更不得罪他,给以后留条后路。


    纪炀知道他们的想法,自然不会生气,有多大的本事,就有多大的面子。


    他如今这情况,已经算可以了。


    他们两个忙着一通自然是有成效的,想必此时的潞州城已经知道汴京葫芦秀才来了的消息。


    过了中秋,只怕会有人登门买葫芦。


    纪炀已经看到白花花的银子了。


    那是银子吗?那分明是扶江县的即将要修的路!


    不止他们两个,县尉捕快兵士,最近哪个不是忙得脚不沾地。


    凌县尉还开玩笑说,他把前些年没干的活全都补上了。


    玩笑归玩笑,可手头的事一点都没拉下。


    他们都是扶江县本地人,最是知道知县大人让做的事,对扶江县真的很好。


    不过再忙也要有个休假时间。


    现下过节,纪炀就说让大家都休息休息,以后总有忙的时候,过节当天还是轻松些吧。


    中秋正是个好时候,所以今晚的小宴,还让衙门众人携家人一起热闹。


    说是宴会,其实就是吃顿好的,改善改善伙食。


    所以一大早,县衙厨房就飘着香味。


    旁边还有纪炀吩咐平安从潞州买来的果脯点心,全都是中秋小宴上来用。


    纪炀更是分出不少出来,今日凡是来衙门口的小孩,都能来讨几颗糖吃吃,也算与民同乐。


    虽说在其他地方,这些零嘴不算什么,放在扶江县算是稀罕物,不管哪家的小孩过来,都能领两颗麦芽糖甜甜嘴。


    小宴过后,再去看看当地的民俗游火龙,水边赏月。


    这个中秋也算热闹。


    难得放松一天,纪炀也放下手里的差事,顺便再把沉浸在做葫芦的滕显拉出来,好让他知道晚上要去改善伙食。


    谁料滕显随便摆摆手,眼里只有漂亮的葫芦们,身边的奴仆显然已经习惯了。


    纪炀看了看滕显做出来的两个杯子,刚上手,就被滕显抢走。


    看什么看!还没做好呢!


    纪炀也不计较,笑眯眯出门。


    不错,认真干活就好。


    等滕显设计出现,他们便能正式售卖葫芦器具。


    纪炀随后反应过来,说好的休息,怎么又想到这些事了!


    想他节后两件大事,一个是下乡看看各村制作化肥的情况,这也是之前答应过乡亲们的。


    二是监督滕显设计出合适的饮食器具。


    只要把这两件事办成,他也能松口气。


    纪炀对节后的事已经规划好,只是回去看到平安的时候,见赶路回来的平安并未去休息,反而一个人愁眉苦脸的。


    这会看到他,竟然更加沮丧。


    等纪炀开口询问,一向沉默的平安忍不住道:“少爷,您这次出来,本就没带多少银子。衙门饭食您包了,多了两个孩子都不算什么。”


    “可来回送礼的钱,还有买糖过节的钱,如果以后都是您出,再多的银子也会花光的。”


    换做之前,平安绝对不敢说这话,也不会说这话。


    在汴京时,别说只给孩子们买些糖了,就算给整个扶江县一千五百多百姓人人买糖过节,那也是可以的。


    今时不同往日,平安确实在担心自己少爷。


    纪炀心知他的担心,也看出平安的好意,认真解释:“放心,很快便用不到我的银子。”


    “扶江县很快就会收入的。”


    纪炀声音不算洪亮,但说起来却十分有力度,平安认真点头。


    纪炀瞧着,给这个十四五岁的少年一把糖:“快去休息吧,等着晚上吃席面。”


    等平安刚走,纪炀便对上另外两个亮晶晶的眼睛。


    江小子江乖乖目不转睛地盯着方糖,两人只吃过一次糖,还是一点点糖屑,这会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连一向“定力足”的江小子都如此。


    纪炀好笑地看着他们:“来,帮我一个忙,帮了就有糖吃。”


    肯定帮!


    他们想吃糖!


    纪炀把衙门大门打开,就在对面茶摊坐着,让来往的小孩过来领糖吃,江小子江乖乖负责给糖。


    不多时县衙门口便聚了不少孩子,更有过节的气氛了。


    晚上宴席自不用说,各家携家带口,纪炀这也不冷清,有平安跟江小子江乖乖陪着。


    只要江小子不要冷不丁提一嘴林家五姑娘就行。


    比如:“林家姐姐要是在就好了。”


    “她还会做兔子灯。”


    “上次她还说想看游火龙。”


    “知县大人,要不您真的娶林家姐姐到咱们衙门吧。”


    纪炀只好用鸡腿让他物理闭嘴,行了啊。


    小小年纪,知道什么是娶。


    就算娶也不是娶到衙门。


    中秋的月亮皎洁明亮,悬在夜空当中,让人忍不住心驰神往。


    因是中秋夜,明日也不用做事,宴席上自然有酒,是凌县尉自己酿的米酒,味道甘美,度数不高,正合适现在饮用。


    但度数再低,也架不住大家都来敬酒啊。


    玉县丞一家六口齐齐过来,凌县尉一家五口。


    捕快卫峰卫蓝带着爹娘妹妹,兵士江历帆江海城无父无母,来了几个好友。


    连葫芦秀才滕显都来凑热闹。


    只是滕显的表情更多带着震惊,晚上宴会开始他才匆匆过来。


    本来打算吃了饭就走,没想到这里气氛如此和谐,就是享受美食,喝喝水酒。


    最让他震惊的是纪炀。


    纪炀竟然如此好脾气?


    不对,这衙门的人好像都很尊敬纪炀?不是尊敬他的身份,是尊重他这个人?


    这会来敬酒,各个都充满感激,还有口中的土化肥又是什么?他怎么不知道?


    大家轮番敬酒,纪炀只能感慨,幸好原身以前喝酒无数,还把酒量锻炼出来,这么多人敬酒也只是微醺,根本没醉。


    看的凌县尉搂着纪炀肩膀道:“刚见大人的时候,以为大人什么都不会,没想到连喝酒都这么厉害。”


    纪炀哭笑不得,凌家娘子只好拉着相公去旁边醒酒,一时间热闹得很。


    至于滕显的疑惑,纪炀懒得解答,慢慢他就知道了。


    酒足饭饱,又听到外面有吹打乐器声,便知道是扶江县特有的民俗游火龙。


    一般是当地有声望的老者筹办,十分热闹。


    百姓们把收获之后麦秆稻子秆捆绑起来,扎成龙的形状,约莫九米长,有六个人手举竹竿撑起龙形。


    这六个人便是游火龙队伍的主要成员,前面走着吹打乐器之人,后面则跟着来凑热闹的百姓,还有提着水桶以备不时之需的人。


    队伍从城门口出发,沿途一路各家各户都能点燃香火插在龙身上,口中喊着岁岁无忧,喊着五谷丰登。


    等县城游过一圈,那龙身上已经是星星点点,如果上面香火多的话,远远看着便像火龙一般,再把火龙放到县城的河水当中,这游火龙便结束了。


    中秋游火龙,便是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这是天下间百姓最朴实,最诚恳的愿望了。


    如此热闹的活动,衙门众人自然也要参加。


    这会约莫亥时,正是游火龙的时间,听着乐器声靠近,衙门大门已经打开。


    外面的火龙队伍也刚好到。


    带着火龙的老者见到纪炀,笑着道:“还请知县大人点上头香,咱们的火龙就能腾飞了。”


    这自然是吉祥话,纪炀笑着点起点了香火,郑重插在龙身上,算是点燃今年扶江县春节的头一炷香。


    在纪炀看来,这不算封建迷信,更像民俗活动,代表了百姓们的祈愿而已。


    毕竟谁也不会觉得游过火龙之后,就可以在家躺着睡大觉,不用管田地,自然陪着热闹。


    看到知县大人点燃头香,百姓们下意识欢呼。


    他们是真心实意想让知县大人点头香,原因自不用说,不少人户已经渐渐用上头一批制作的化肥。


    那好处甚至是肉眼可见的。


    虽说刚用上化肥的地,最快也要等十月底才能收获,但不妨碍他们充满惊喜。


    更不妨碍对新来的小知县充满期待!


    至于为什么叫小知县。


    谁让他年纪实在小啊!


    当然大家只是私下喊喊,以至于纪炀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外号!


    纪炀在众人簇拥下,跟着游遍整个县城,他们县城地方不大,人户不算多,可走到最后,队伍也有好几百人,估计住在县城周边的百姓们也过来凑个热闹。


    从汴京来的滕显主仆像是做梦一样。


    这是纪炀?


    真的是纪炀?!


    不过他们两个还是跟着队伍一起游火龙,好像还挺有意思的?


    只是周围对纪炀的夸赞,让他们浑身不自在,总不会是纪炀花钱让他们夸的吧?


    纪炀并不在意他们的想法。


    最后看着火龙放到河水当中,听着周围百姓此起彼伏喊着,五谷丰登,风调雨顺,万事顺遂。


    再有天上的圆月相伴,纪炀心里的想法更加坚定,百姓们的愿望一定会实现的,一定会!
图片
新书推荐: 无声炽热[破镜重圆] [足球]马大喵与主席的闺女 声控漫画家GB 好事多磨 真酒在名柯世界贴贴 怀了豪门大少爷的崽 [足球]主职算命,兼职踢球 被虐的反派受总是痴迷我 兄长被认回东宫后 女装后成了校草的白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