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第 191 章

    夕阳西下,朱书记一行人也该走了。


    临走前,朱书记热情的表示,有什么问题尽管找他,他一定会想办法解决。


    他是满怀期待走的,他相信,宁嫣不是吹牛,而是有这个能耐。


    摆脱贫困县的帽子,这是无数县官梦寐以求的梦想,他也不例外。


    为此,他愿意付出一切。


    杨佩佩抱着相机,满眼的笑意,“宁嫣,报纸出来了,我给你打电话。”


    “辛苦了。”宁嫣给每个人都送了一大包蔬菜,品种繁多。


    宁嫣安排车子送他们回去,在车里,杨母一手拉着一个孩子,“你们今天玩的开心吗?”


    孩子不长性,刚开始待在身边逛了逛,没多久就不耐烦了,宁磊就将两个孩子带去了小学玩。


    “开心。”两个孩子不约而同的开口,眼睛都亮亮的,“操场上有好多好玩的,有滑滑梯、攀爬架。”


    “还有荡桥,秋千,跷跷板,我们和小朋友一起玩的可高兴了,我们要是在这里上学就好了。”


    杨母是干这个的,特意从托儿所、幼儿园、小学,中学,每一所学校都看了一遍。


    每所学校的设施都很齐全,建筑很新,每一个细节考虑的很周到,老师们对待学生温和又耐性,很有责任心。


    据说好多老师是宁嫣从城里挖来的,有些是名校毕业生。


    宁嫣还亲自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一套完善的奖罚制度。


    学费免费,书本费免费,每年还有四身免费的校服,免一顿中饭。


    初中毕业生能进入勤丰集团上班,高中毕业生将被重点培养。


    为此,就算孩子们不懂事,家长也会拼命鞭策,将学习教育放在第一位。


    考入年级前十的,都有丰厚的奖金,不输于普通工人的工资,这对小屁孩们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这里,只流行良性的学习竞争,其他陋习都不能入侵学校。


    什么?校园暴力?开除,通报批评,公告栏贴一整年。


    攀比吃喝玩乐?一百张卷子等着你,来吧,少年。


    重男轻女?女生不配跟男生比赛?少年,每天去操场跑二十公里,认错为止。


    所以,这里的学习氛围浓厚,你追我赶,没有不公平的现象,就算有,也是第一时间扼杀在摇篮里。


    不像外面,乱的一塌糊涂,学生们整天打架举报老师,老师什么都不敢多管,校园乌烟瘴气。都学不到什么东西。


    这让杨母感慨万千,比起外面的世界,这里仿若是一个世外桃源。


    “如果不是离的太远,我挺想让你们转过来的。”


    “妈。”杨佩佩震惊不已,她妈是出了名的要求高,现在孩子们读的是大院附属学校,比一般的学校要好多了。


    “据说用的教材是首都学校的,老师质量也很高。”杨母确实挺心动的,“最重要的是,这边的学习氛围好,我看到图书室里坐满了孩子。”


    知识是人类的宝贵财富,这句话无处不在,校园里有,图书室也有。


    高中部也在申请中,如果没有意外的话,明年秋天就能开学。


    杨佩佩真不知道这一点,她一直跟在宁嫣身边,没有去过学校,但去参观了两幢小楼,那个图书室太让人羡慕了。


    “听说这一切都是宁嫣来后搞起来的。”


    杨母微微点头,她在这里一提宁嫣的名字,就能收获一大票彩虹屁。


    每一幢楼,每一个角落,都有宁嫣的影子。


    所有的制度都是她一手制订的。


    “这是一个很厉害的人,跟她好好相处吧。”


    “嗯。”杨佩佩用力点头,一双眼睛闪闪发亮,“我要好好写这篇文章,争取发在全国性的报纸上。”


    她本想在自家的报社发一篇文章,但现在,她改主意了。


    只有最有影响力的报纸才配得上宁嫣。


    杨母不禁失笑,“好好的写,两边都发,你收集的素材够多的。”


    “那行。”杨佩佩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


    韩厂长一行人的到来,如一石激起千层浪,震动了无数人。


    勤丰集团的员工和村民们兴奋万分,全在讨论这个话题。


    至于管理层,更是开了一个会议,决定要用最高的规格招待客人。


    宁嫣最为淡定,将招待任务交给牛支书和宁春华,她最忙呀,哪有空时时刻刻陪着。


    她只负责总揽大局,发号司令。


    韩厂长一行人被分配到教授楼,占了三幢楼,宽敞的居住环境让大家很满意。


    最让韩厂长满意的是,隔壁住的都是大佬,每天晚饭后,在宁嫣的主持下,技术员们和教授们来一场脑力激荡,交流技术。


    技术员们都有自己的拿手绝招,但教授们都是行业专家,能聊到一块去,还能激发自己的灵感。


    理论聊的差不多了,宁嫣笑眯眯的宣布,“我弄到了不少半导体元件,我们搞彩电实验吧。”


    教授们向来听宁嫣的,她说什么照办就行了。


    至于技术员们看到几箱子元件,兴奋的嗷嗷叫,“这是哪来的?国内的技术已经达到这个地步了?”


    宁嫣只笑不语,这当然是斯密斯夫妻回国后,给她寄来的,这是他们答应她的条件之一。


    虽然不是最先进的,但比起国内强多了。


    外事部门收到后,第一时间发给她。


    她是希望这些人群策群力,集思广益,能改进一下,争取追上国际水平。


    她这么一说,大家都跃跃欲试,满口答应。


    实验室五楼终于开张了,彩电技术室正式挂牌,大家每天在这里研究探讨。


    需要什么东西,宁嫣就千方百计的搜罗过来,不惜下血本。


    但,现实是,各种好材料稀缺,要啥没啥,市面上都缺。


    所以,材料学是一门好课程。


    她果断的到处搜罗相关的书籍,全塞给了林雨墨和季可安,还特别不要脸的说了一句,能者多劳,聪明的人学东西快啊。


    林雨墨嘴角抽了抽,“那你为什么不学?”


    宁嫣一脸的无辜,“我智商不够。”


    林雨墨:……


    宁总这么自黑,真的好吗?


    就这样,虽然大家都听说了沪市技术员的名声,但整天都不见他们的身影,全被宁嫣给拐到实验室,发挥最大的用处。


    这一天,宁英莲兴奋的声音在办公室门外响起,“宁嫣,宁总,快看看谁回来了?”


    宁嫣挑了挑眉,还用猜吗?打开门一看,果然是严薇和韩上游。


    三个年轻姑娘各有特色,站在一起,赏心悦目。“还记得回来呀?”


    “喏,给你的伴手礼。”


    一个大大包裹送到宁嫣的办公室,宁嫣打开一看,宣威火腿、云南白药、普洱茶,鲜花饼。


    她拿起一个鲜花饼啃了起来,“事情顺利吗?”


    严薇皮肤黑了几个色,但神彩飞扬,容光焕发,将一份合同拍到宁嫣面前,这是跟有关方面签订的合同。


    宁嫣认真看了一遍,“你包了两座山种鲜花?”


    “对,我爸不让我动耕地,先练手吧。”就算严薇她爸是一把手,也不能为所欲为,只能一步步来,对此严薇完全能理解。


    “相应的我要在那边建一个分厂,眼下是等不及了,已经开始向散户收鲜花,集中了处理,争取早点将订单完成了。”


    等有了显著效果,地方上就会大力扶持她,现在嘛,急不得。


    宁嫣微微颌首,“从运输成本来看,划算的,就是要来回的跑了,你人手够吗?”


    “我爸给我拨了两个助手,我大部分时间都要在那边盯着,至于这边……”严薇看向身边的年轻姑娘,“我和上游说好了,她来帮我,我们一起干。”


    宁嫣:……


    情敌变成合作小伙伴了?这世界变化太快。


    韩上游用力点头,笑容无比灿烂,“对,我们约好了一起征服星辰大海。”


    好中二,宁嫣忍不住想笑,少年意气啊。


    但看两人都兴冲冲的,斗志昂然,宁嫣只能送上祝福,并为她们保驾护航。


    “有什么需要尽管找我。”


    严薇接的很顺口,“那太好了,精油的制作方式教给我们,养花技巧也教我们,我会很努力学习的。”


    自己要掌握最核心的东西,才能永保地位,才能赢。


    再说了,宁嫣也是股东之一,出点技术应该的。


    宁嫣:……


    “你真是一点都不客气,精油制作方式没问题,但养花技巧我不懂,我只会种地。”


    众人面面相视,都惊呆了,她真的不是在说笑?


    “你只会种地?”严薇笑喷了,“噗哈哈,这是我听过的最好笑的笑话,勤丰集团可不是种地集团。”


    宁嫣一本正经的强调,“本质上是。”


    严薇嘴角直抽抽,真是个怪人,“行吧,你高兴就好。”


    “英莲,你也来帮我吧,我们一起创业可有意思了。”


    当着宁嫣的面挖人,她也够大胆的。


    宁英莲愿意帮她暂时顶一阵子,就当出去浪了,但,她还是最喜欢留在宁嫣身边。


    “不,我的梦想是当宁总的第一秘书。”


    严薇极为蛊惑,“我让你当副总经理。”


    “没意思。”宁英莲不为所动,宁嫣身上有很多值得她学习的东西,现在的她还很弱鸡。


    而且吧,宁嫣的强大让她特别安心,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带给她的安心。


    桌上的电话铃声响了,宁嫣随手接了起来,“是我,宁嫣,哪位?”


    话筒里传来一道温柔的声音,“是我,杨佩佩,你订了种花日报吗?”


    “当然。”这还用说吗?这是全国最有影响力的官媒报纸,想知道政策风向就得盯着这张报纸。


    “种花日报明天有你的报道,关注一下。”杨佩佩已经事先知道了消息,第一时间通知宁嫣。


    宁嫣挑了挑眉,还蛮惊讶的,她还以为上黑省日报呢。


    这可是意外之喜。“谢谢,你费心了,改天请你吃饭呀。”


    果然,第二天的报纸上有宁嫣的报道,她在菜地里拍的照片也登了出来,立马引发了全国性的讨论。


    宁嫣看了报道,不得不说,杨佩佩挺有才华的,写的很感人,既宣传了事迹,又很煽情,看的人热血沸腾。


    标题就叫,下乡女知青宁嫣的脱贫攻坚之路,时代特色有了,关键点也抓住了,还符合时下的朴素风格。


    不是小小的豆腐块,而是第三版大半个版面,鲜明极了。


    宁嫣本人挺淡定的,但她身边的人激动的如打了鸡血般,勤丰集团更是热闹的如过年般,欢天喜地。


    全国各地都记住了宁嫣这个名字,也记住了这张过份年轻美丽的脸,成了无数人的偶像。


    而在s市,掀起了一波狂潮。


    见到这一则新闻的人不敢置信的揉了揉眼睛,这是……宁嫣?不是吧?
图片
新书推荐: 无声炽热[破镜重圆] [足球]马大喵与主席的闺女 声控漫画家GB 好事多磨 真酒在名柯世界贴贴 怀了豪门大少爷的崽 [足球]主职算命,兼职踢球 被虐的反派受总是痴迷我 兄长被认回东宫后 女装后成了校草的白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