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如同李建业所想,这事儿闹大了,但也没闹大。
村长一听说这件事,立刻将村子里所有人都召集到祠堂里。
所有人都站在自己家的位置上,由着村长带着,挨个领着李建业认人,但是李建业坚称自己认不出来,这事儿也就只能作罢。
村长警告了一些有点嫌疑的地皮流氓,但是就是找不到能定罪的,开始转而去怀疑是村外来的人——因此,村长连夜组织了一群人每天晚上去夜巡。
这次是李建业,下次说不准就是谁家姑娘被祸害了!这可得仔细查着!
而李建业本人却对这件事并不上心,似乎一转头就忘了,第二天就催着石美兰去她娘家借钱。
“那些孩子们可还等着书本呢,我是没什么,但他们马上要高考了,等不及啊。”李建业叹了口气,道。
石美兰也不推脱,第二天一大早,她就带着李建业回了隔壁的石家村。
——
石家村距离李家村骑车大概半个小时的路程,石美兰带着李建业直奔娘家而去。
石美兰的娘家在石家村就是普通人家,石老爹是在村子里帮人养猪的,家里没有地,石老娘靠纳鞋底、帮人做衣服赚点油钱,家里收入微薄,但她们家却有四个孩子。
前面三个都是女孩,石美兰行三,只有第四个是男孩,也就是石美兰的弟弟。
石美兰的弟弟叫石金玉,石金玉被家里宠坏了,整日要吃吃喝喝,活生生弄成了个二流子模样,早些年岁数小点的时候,手上没钱就跑到三个姐姐家里打秋风,一会儿说要买件新衣服给妈妈,一会儿说爸爸老寒腿犯了要买点药,用各种理由要钱。
石金玉唯一的优点就是说话好听,特别是跟女人。
他跟自己妈妈会撒娇,跟自己姐姐会诉苦,每次要钱的时候,都会说尽好话。
“妈,你放心,我不会乱花钱,妈妈最好了,妈妈~”
“姐,我这点钱也不是花在我身上,都是花在妈身上,我真心疼妈啊。”
“姐,你帮帮我,等我以后挣钱了,肯定给你买很多好东西。”
“哎呀!姐,我看你受委屈,我心里也疼啊!姐夫对你不好你可要回家啊,弟弟肯定给你撑腰。”
他这么一说好话,石家的女人拿他没办法不说,连外面的女人都拿他没办法,他还忽悠了一个好老婆,是石家村里一个种植果园的小农户家的小女儿。
人家岳丈家里就一个女儿,几乎就绝后了,不愿意把女儿嫁给石金玉这样的二流子,但人家女儿看准了石金玉,撒泼打滚非要嫁。
石金玉虽然自己没本事,但是他命好,有三个姐姐呀,大姐二姐都是早早嫁人,现在都在外村很少回来,石美兰后来也是,她们姐三个都赚了一笔嫁妆,给了石美兰的弟弟当聘礼,娶上了。
这老丈人儿身体越来越不好,石金玉就能吃上了老丈人儿家里的绝户,所以他现在有了不少钱,小日子过的十分滋润。
要不然说他命好呢!在石家吃自己姐姐血肉,出了家门出岳丈家绝户,一口都不剩下。
——
以前石金玉闯祸的时候,石美兰只觉得她这个弟弟不懂事儿,爱胡闹,但本性不坏,总爱偏袒她弟弟,就算是石金玉真干出来点错事儿,石美兰也不相信他是故意的。
不过,经历了上一辈子的事儿后,石美兰才知道,这弟弟才是真靠不住的。
在自家姐姐重病要死,被婆家欺负的时候,他这个做弟弟的没有替姐姐撑腰,而是选择讹了姐夫一笔钱就走。
这样的弟弟要来有什么用?
他做的那些错事,不是没长大,也不是蠢,而是他坏。
他要么装傻充愣,把所有坏事丢给别人做,要么逃避责任,假装是个小孩什么都不懂,占姐姐们的便宜。
她以前总是把他当亲弟弟看,但这一次实在是被伤够了,所以回娘家要钱绝不手软。
石老爹和石老娘手里根本没钱,他们挣到一分钱,都要去给儿子花,石美兰回家提出要借钱,石老爹和石老娘都百般推辞。
“你都嫁出去了,怎么还管家里要钱,这是要被人笑话的。”石老娘一边纳鞋底一边拒绝,脸上满是对石美兰恨铁不成钢的厌烦:“你要为你弟弟想想啊!”
李建业的麻烦那是老李家的,去找老李家解决啊!去找李建业他哥啊!干嘛回来找老石家啊?
石美兰冷着脸看着他们。
以前石老爹石老娘就偏向弟弟,不管弟弟做什么都觉得对,但那时候,石美兰心里也对这个弟弟有亲情,所以没在意,现在亲情被打散了,就只剩下了一笔笔账。
上辈子的事儿,她爹妈也一定知道,就半个小时的车程,肯定有人去和他爸妈说过,弟弟要了钱就回去,她爹妈也一定默许,只这样一想,她就觉得恨。
他们生怕在她身上占不到便宜,只想把她丢到远远去,能压榨出最后一点钱更好,压榨不出来也千万别被沾上。
都是一个爹妈生的,怎么她在他们眼里,就是个赔钱货呢!
“我都嫁出去了,你每年怎么都管我要十块钱过年?这就不被人笑话了?弟弟家的孩子在李建业学校里念书从来没交过钱,你们不知道吗?”
“我为弟弟想,你就不能为我想想?我就不是个人了?”石美兰咄咄逼人,道:“妈,我以前给家里那么多钱,家里都白收了?你们现在不给我,我只能出去管石家的叔叔们借了,看你们觉不觉得丢人。”
石老爹在一旁“啪嗒啪嗒”的抽旱烟,最后没办法,只能把石金玉给叫过来。
没过十几分钟,石金玉就来了,一进屋就看到姐姐姐夫都在,他笑呵呵的打了个招呼,才一落座,就听见姐姐说要借钱。
石金玉脸色一下子跨了。
“你姐夫最近被人抢劫了一笔钱,我们需要补上去,你手里不是有点儿吗?借我们,我们迟早会还的,我们可以打借条。”
石金玉以前说了那么多漂亮话,都只是说一说而已,他知道,他那三个姐姐一个比一个省心,都怕家里人受累,她们在外面咬死了牙扛着都不会给家里添麻烦,所以他随便吹牛也没关系。
但他没想到,石美兰现在居然真要啊!
他就是随便说说而已啊,石美兰怎么能当真呢!
怎么回事啊?石美兰以前明明是天塌下来都咬牙扛着的性子啊!现在怎么还真管他要钱了?姐姐怎么能这样啊!
石金玉磨磨唧唧的不想给,但一想到姐姐可能要出去管村子里面的人借钱,回头又要说他不借,石金玉就觉得丢人。
他是老石家的根儿,要是连这点家事儿都处理不好,回头肯定要被人笑话,别人会说他当不住这个家。
男人嘛,面子比天大。
算了,借就借吧,反正他姐不会不还,借条都有了。
“借可以。”石金玉不情不愿的说:“但钱只有一百,没有二百。”
石美兰痛快的点头了,只是签字的时候她让李建业去签。
李建业没多想,抬笔就签字了——反正他签还是石美兰签都一样,他们是夫妻嘛,永不分离的,这钱他也不会赖账,慢慢就还了。
石美兰拿到钱后,就带着李建业就从石家村离开,说要回李家村再管别人借八十块钱,再加上家里原先留下的二十来块钱,加在一起顶上这个窟窿。
李建业对石美兰的这一番作为十分满意,并且暗暗自得。
他这个老婆没白娶。
女人嘛,嫁进了他的家门,就得事事以他为主,为他筹算,石美兰这回替他跟娘家借钱,死活薅来一百块钱的事儿,让他看到了石美兰对他的忠诚。
娶老婆干什么?当然是要用的啊!老婆就得有用,当初李建业娶石美兰,就是因为石美兰精明能干,半点不吃亏,长得好看,带出去有面子,手脚利索,带回来能做饭。
现在,他对石美兰的条件又加了一条:一起背债。
一个好老婆,就是要跟老公一起背债,不管老公到了什么处境,她都要不离不弃的跟随,不管老公要干什么,她都要好费心血来支持。
能将一个男人扶持到一定的高度,这个女人就会获得无数人的赞誉和掌声,这,才是一个女人最大的荣耀。
他以前还想把石美兰换了,去娶王玉莲,但是今天之后,李建业觉得,石美兰也没必要换。
看在石美兰这样任劳任怨、为了他跟娘家借钱的份儿上,他愿意一直跟石美兰过,就算是他外面有了别的女人,但也就是玩一玩,他的妻子还得是石美兰,王玉莲再听话乖巧他都不换。
因为石美兰是个好女人呐!
当日,他们从石家村回来之后,李建业还想搬回前东屋,跟石美兰温存一下,但石美兰说他受伤了身子不好,还是把他安置在了西屋。
李建业没多想,就这么继续留在了西屋。
——
而石美兰从石家村回来、安置好李建业之后,果真开始满村子借钱,不过她每次去都拉着李建业一起,借条都写的李建业的名字。
石美兰跟李建业在村子里都是体面人,而且欠钱也不是因为什么赌债,是因为人祸,借钱也是为了赶紧给高考的孩子们买辅导书,村子里的人都愿意借。
不过石美兰跟谁借,都没有去跟村尾的老胡家去借,石美兰说,是因为她要退婚事,所以没脸去借钱,李建业也同意了——石美兰连退婚这么难办的事儿都给办成了,可见石美兰多有用。
李家村的人有的借了有的没借,加起来借了三十多块钱,就连赵二姐,也被李老太太逼着借了二十块钱,现在距离二百元也就只剩下了十几块,瞧着不多了。
而这时候,出了一件事,中断了石美兰的借钱计划。
隔壁的李老太太要过五十六岁寿宴了。
石美兰的报复,也已经推到了最关键的一步。
——
六月十二日,是一个金光晃晃的大热天。
天上万里无云,烈阳炙烤地面,树上的知了“只哇只哇”的叫,等到了下午,镇子里来的老厨师带着一帮徒弟就来了李老大家的大院子,热热闹闹的张罗开了。
李老太太爱热闹,爱面子,一大清早就起身来,穿了一套鲜亮的新衣裳出来,瞧见客人们来,个个儿笑的见牙不见眼,挨个儿跟着张罗。
赵二姐则要把公公推出来,推到一旁桌子后,让瘸腿的公公出来跟人聊天——公公自从腿瘸了之后脾气越发暴躁,一点不满意就大吵大嚷,他需要通过骂儿媳来重新树立威信,所以人越多,他骂儿媳骂的越厉害。
赵二姐心烦得很,把他放在李家本族亲戚的桌旁就不管了,转头过去收礼金。
礼金收的也很少,别人都是五十大寿办一次,六十大寿办一次,李老太太一年办一次宴席,别人来吃席都不愿意随大红包,都是这家一块,那家五毛,还有的人提着菜过来的,连酒席钱都还不够!
这赔本宴席,偏偏这死老太太非要开!
公爹爱骂人,婆婆爱装阔,老公常年在外跑车,儿子在镇上打工钱还总不够花,她这过的是什么苦日子!
赵二姐越发生气,好不容易找个地方坐下缓口气儿,还要听旁边的人夸石美兰。
“哎呀,老李家摊上石美兰这个好儿媳妇,可真是祖坟冒青烟呐。”
赵二姐要被气死了。
她被李老太太逼着借了二十块钱给石美兰,也没人夸她一句呐!
正气着呢,她远远瞧见石美兰跟李建业带着李天赐和李天福一起来了。
她们俩自家人吃自家饭,倒是不用随礼,但赵二姐看着不痛快,就把李天赐和李天福安排到了主桌去,又以“凳子不够”为理由,把李建业和石美兰安排到了隔壁的客桌去,不让他们俩坐主桌。
赵二姐还跟石美兰说:“二弟妹啊,这嫂子忙活一早上了,你来得正好,给嫂子搭把手,去厨房烧个茶水去。”
赵二姐就不愿意看石美兰歇着——四周又都是客人,她这个时候支使石美兰,石美兰也不好发火。
果不其然,石美兰顺从的站起身来,道:“嫂子你坐着吧歇会儿吧,我去厨房帮忙。”
赵二姐高兴了。
石美兰去厨房之后,赵二姐远远看见又有客人来,赶忙去门口迎接。
这位客人是村里人尽皆知的王寡妇,她没带女儿,就自己来的。
王寡妇今儿显然打扮过,穿着一身淡素色的连衣裙,头发在脑后用一根笔挽成低垂鬓,不像是农村人,像是民国画儿里走出来的古人,脸前垂下来两根头发,整个人透着一股子风韵犹存的劲儿。
赵二姐撇了撇嘴,语气平淡道:“来啦。”
王寡妇随礼了五毛钱,赵二姐心里骂了一声蹭饭的死寡妇,随便把人安排到了客桌去,恰好跟李建业坐一桌。
才一转头间,外面又来俩人,是胡成军和胡红花。
瞧见胡红花,赵二姐翻了个白眼,这是石美兰的狗腿子,再一瞧胡成军,狗腿子她叔——这人可是稀客,胡成军性子特独,很少跟村子里的人来往,据说前段时间刚去镇上送肉,又赚了不少钱。
也不知道今儿咋这么有兴趣,来她们家吃席来了。
她半搭不理的去收了礼金,发现竟然是两块钱!
赵二姐这下高兴了,笑呵呵的把人带到了客桌上。
这一回,这客桌上左侧坐了李建业,王玉莲,右侧坐了胡成军和胡红花。
这四个人都认识,又都是人品似乎还可以、没做过什么缺德事儿的人,所以彼此坐在一起时,也并不吸引人注意。
看起来就是平平常常的一些人嘛!
但在这餐桌之上,李建业偷看王玉莲,王玉莲不经意的用鞋尖踢过李建业的腿,胡红花深深地低下了头,胡成军挺直腰杆,神色冷淡地坐着。
宴席上还在说话,李建业跟胡成军道歉,说退婚都是石美兰的意思,他都不知道,哎呀!他忙呀,这女人真是胡作非为,等他知道了婚都退了,这女人们不懂事儿,可别影响咱们兄弟俩的情分呐!
说话间,李建业夹住了王玉莲的鞋。
俩人就这么在餐桌之下光明正大的调情,彼此都有些兴奋——这么多人的眼皮子底下,反而更爽。
胡成军静静地听着,像是什么都没看到,胡红花则快把脑袋埋进自己的衣服里了。
偶尔胡成军抬头,看一眼李建业那张奇怪的兴奋的脸,又渐渐垂下眼眸来,当做没看见。
四周宴席吵杂,李建业的声音混在一片喧闹之中,逐渐泯成了背景音,他沉默的颔首,点头,和往常一样,平静的像是一座安静的山。
直到远处吹来一阵清风。
“厨房里茶水还没开呢。”石美兰从房里走出来,经过喧嚣的人群,笑着说:“咱们喝几杯酒得了。”
石美兰背对着胡成军,给桌上的李建业和王玉莲一人倒了一杯酒。
胡成军看着她的背,又在她转身时垂下眼眸,她端过来的酒他一杯饮尽,四周的什么声音他都听不见了,只剩下她走路的动静,倒水的声音,和她眼底里的笑意。
他那样死板的山,也会为她哗然。
——
但石美兰根本没注意到胡成军。
这座山哗成什么样她都不知道,她的目光凝在李建业和王玉莲的身上,看见这俩人都将酒水饮尽,只觉得心口都跟着加速,恶狠狠地咬了咬牙。
上辈子这对渣男贱女骗她的钱,背着她偷破鞋,她还没死就踩着她脑袋往上爬,死前的恨意她一天没忘过。
这辈子,她要让这两人身败名裂!一辈子抬不起头。
——
而李建业和王玉莲浑然不知。
等到酒过三杯,大厨刚把做好的菜端上来,王玉莲突然觉得有点不对劲儿。
王玉莲觉得身上好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