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扶苏

    若单看“扶苏”这两个字,总给人一种文弱秀美之感。


    但公子扶苏本人,倒是更像赵高评价他的那五个字‘刚毅而武勇’。


    从前逢年过节,姜乐也是见过这位兄长的,只是姐妹兄弟分列,年纪差的又大,并没有单独说过什么话。


    但曾听九野提到过其性情“很有些清刚气。”又举了几个扶苏平素行事的例子佐证。


    而姜乐没那么多文化词,总觉得用她老家俗话来说……这是个有老主意的人。


    姜乐自常到御前后,还是第一回与这位长兄遇上。


    ——始皇帝开春就要西巡祭祖,便命长子扶苏去代为巡视内史(包括咸阳城在内的环首都地区)郡兵,离宫近一月,今日才归朝复命。


    *


    扶苏回来的路上,便听来接应他的侍从说起咸阳城这一月来的新闻,自然少不了姜乐这个头条。


    扶苏对于陛下求仙之事,一贯是沉默的:他自己对鬼神的态度是随孔子的‘务民之义,对鬼神敬而远之’。但陛下求仙明摆着是为了延年益寿,作为臣子的忠道,儿子的孝道,自然也要盼君父安康长寿。


    两者对冲,他就持中不言。


    所谓幼妹是祥瑞事,起初他也不太在意,直到听闻考工室做实了人工孵化禽蛋,想到此事有利黔首民生,便觉欣慰。


    因此此刻见了两个妹妹态度十分温和,不吝言辞夸奖。


    尤其是对九野:“你在考工室着实辛劳有功。”


    又感叹了一句饲养业的要紧:“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话音落下,察觉到姜乐仰着脸一直看他,扶苏就笑了笑低头问:“听闻小妹开蒙了,那可学过这句话?知道出处吗?”


    姜乐还真知道:这是孟子劝梁惠王的话。


    咱倒不是说这句话不对,但就在这章台宫门口拿儒家学问教我,是不是不太合适?


    扶苏也没打算真考姜乐功课,只是顺着这句话,鼓励她勤勉笃学,有什么不懂的课业、想借阅的典籍,尽管可以去他那问。


    短暂交谈后,三人分开来,扶苏入宫门拾阶而上。


    *


    九野则弯腰把姜乐抱起来——这样更方便她们说悄悄话。


    “看出什么来了?”


    方才姜乐仰头看了扶苏好一会儿,一副若有所思的小表情。


    姜乐一手握拳,敲在另一只手的手心。


    “是了。”


    扶苏的态度很温和平正,人也很好,对两个近来很得陛下青眼的妹妹没有一丝的不满,但姜乐总觉得有种似曾相识的风格……


    此刻她终于想起了合适的词。


    “礼贤下士风。”


    他让姜乐想起,从前来她们科室视察的大领导的温和:先跟科长表示肯定,最近这项工作推进落实的不错,值得表扬;再跟某骨干科员亲切道‘小姜最近工作表现也很突出啊,有什么困难可以跟组织提。’


    或许扶苏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是作为皇帝的长子,虽未被封为太子——也是几乎所有人心里隐形的继承人,他自带的心理位置。


    就这样一面,姜乐也就明白了朝上许多官员的拥护之心:人性是利己的,不能指望人都把国看的比自己重要,对很大一部分官员来说,甭管始皇帝功绩有多大,但在他麾下做事无疑是战战兢兢的,绝没有将来在公子扶苏手下过的好。


    况且,扶苏为人是连九野都认同的口碑,她与姜乐道:这些年看下来,公子扶苏当真是个很正的人,将来我若不在咸阳城时,起码不担心他会主动来害你。


    姜乐方才旁观者清,审慎道:“扶苏公子似乎很认可姐姐。”刚才与九野交谈语气颇为熟稔。


    扶苏确实也觉得这位妹妹不错。


    哪怕意见相左,也是‘君子和而不同’的意味,就像在郡县制还是分封制的分歧后,两人还有一次谈话。


    最终九野成功让扶苏觉得:他有他的坚持,妹妹站不到他的角度,所以对一件事看法不同有局限他能理解。


    在扶苏心中,他是长子,九野是长女,各有各的位置——九野在弟弟妹妹中威望甚高,将来他若有甚变革之法,九野还能帮着安抚宗亲。


    九野点头干脆道:“嗯,我是老演员了。”


    当然要虚伪,不虚伪当什么政客啊。


    古往今来政治名利场上,只听说成王败寇,没听说谁只靠高洁无暇平推对手的。


    能虚伪,且让别的政客以为你真诚,就是本事。


    姜乐:在学了在学了!


    *


    九野腿长步大,很快走到宫墙拐弯处,姜乐却忍不住又扭头去看了一眼章台宫。


    今日遇到扶苏,让她想起前几日丞相王绾单独求见陛下的谏言。


    请立太子。


    王绾拜见过后开门见山道:公子扶苏已弱冠之年,陛下亦十分看重许其巡军,何不依从自古以来的宗法制,立长子为太子。


    姜乐当时在帘子后面都惊了:王丞相这属于突击进言。若他请见的时候就说明来意,陛下估计会屏退左右。


    姜乐瞄见服侍的寺人们也仿佛被施展了统统石化。


    到底是追随多年的老丞相进言,始皇帝也给了面子,回了句万金油似的‘朕自当虑之’,就准备让人告退。


    然而,王绾抢在陛下让他走之前,以叩拜打断施法:“陛下!”


    感情真挚的举起秦历代先王的例子:陛下曾祖父秦昭襄王在位时,立安国君(嬴柱)为王太子,甚至连王太子继承人都定了,就是始皇帝生父嬴异人,之后更有陛下。


    故而哪怕两位先王都天不假年(王绾没敢直接提惨淡历史:嬴柱即位三天就去世,嬴异人在位也只有三年时间),秦国的王位更替也还是平稳的,没有因争夺王位而生出什么手足相残的事儿让其余六国捡了便宜。


    “陛下,当年是王太子,如今却是皇太子,为天下计,请陛下早定国本!”


    姜乐心道:王丞相之前提的‘尊号定为泰皇’、‘恢复郡县制’两件大事都猜错了陛下的心思,今天又在太子事上又如此激进……


    总觉得他有种‘反正我这丞相也干不久了’索性发疯的美。


    确实,王绾最近上朝时,都不用回头,就感觉到李斯盯着他背影的眼神十分火热,对左丞相之位虎视眈眈。


    始皇帝本来就忌讳父、祖早逝这些事,王绾这话就很不中听。


    这次皇帝连给老丞相的面子话也不说了,直接让他退下。


    王绾沉默了一瞬,到底不敢违拗,唯而应退。


    *


    王绾退下后,姜乐依旧是一点儿动静都不敢发出,在软帘后用余光关注着始皇帝。


    她不由想到始皇帝除了‘不立皇后,不立太子’外,还‘不封宗亲为公侯,不立诸子为王’——可谓是跟后世皇帝格格不入的‘四不立’。


    虽说皇帝称孤道寡,但只有他把‘孤家寡人’践行的如此彻底。


    殿里很安静。


    香炉里焚着醒神的香料,静到甚至能听到火焰‘嘶嘶’的声音。


    有这样大半炉香的时间,始皇帝就独自静静坐在那,并未批奏疏。


    他怔怔望着袅袅香雾,像是在出神,又像是在深思。


    那时候的陛下,在想什么呢?


    *


    ——“从今后,我便是少府丞了。”还是九野的声音把姜乐的思绪拉回来。


    九野就见妹妹的眼睛立刻瞪圆了,流淌出小河一样生动的欢喜,又双手扣在一起拱手祝贺。因冬日穿着绒毛丰厚的羔裘,像个小胖猫拜拜要零食似的。


    九野要是有猫条,就要忍不住撕开喂一根。


    姜乐掰着手指算道:“姐姐从前的官职‘考工室令’叫着总有点拗口,少府丞就感觉顺耳多了。”但少府丞这样的同级别二把手,共设置六位,姜乐又道:“什么时候姐姐再把‘丞’字去掉,单少府二字就更顺啦。”


    **


    十一月初二。


    宜大考,宜调岗。


    方士们是很突然的接到考试通知的,连准备的时间都没有——当然,不是准备复习,而是准备跑路。


    戍守皇城的卫尉军亲自去方士所在的官署,按照名册点过后,把所有人‘请’去考场,官署内最大的一座议事所被暂时征用。


    带上笔墨刀砚就可以,空白竹简不用带,有的是。


    方士们忐忑不安跪在屋内恭候圣驾。


    随着寺人通传,所有人都伏在地上,只能用余光看到皇帝的衣角——


    始皇帝在服色上也一改周朝旧例,衣服旄旌节旗皆尚黑,郊祀之服皆以袀玄,而不用周的冕冠冕服。*


    不过今日只是考核方士,不是正经祭祀大礼,始皇帝未着袀玄,只一袭龙纹玄色深衣。


    方士们伏在地上,眼角瞥见始皇帝身后还有一道小小的身影。


    公主也是一身玄色深衣,只是规制略简单些,衣摆绣的是飘逸云纹。她跟在陛下后面,步子要倒腾的快些才能不落后。像是巨龙拖了一点小尾巴。


    方士们便知这就是那位祥瑞公主了。


    大名是如雷贯耳。


    心情是复杂难辨。


    随陛下来的,还有一众善数算的御史,以柱下史张苍为首。


    待众人起身后,有胆子大些的方士,就忍不住去看看传说中的‘仙童’,毕竟自打有了这位公主,他们的日子,可真就不好混了。


    血缘很奇妙,公主与陛下五官颇多相似之处,尤其是眉眼。


    一般孩童都是淡眉,公主倒是天生浓眉,因此显得跟陛下更像了。


    往跟前一站,就像是一个特别小号的带着花环的陛下……方士们摇摇头,把这种大不敬的想法甩出去。


    ——这并不难,等他们看清考题的时候,脑子里也根本装不下别的。


    考题写在一幅很大的麻布上,挂在墙上,供考生们观看作答。


    上面并不只有御史出的数算题。


    李斯听闻陛下要考方士,也去请见陛下:如今秦一统六国,文字的统一不能一蹴而就,秦律的实施就更加一层难度:语言不通,法律条文都传达不清楚,如何执行呢。


    需要懂各国语言和秦语的专业人士,辅佐法吏,传达政令。


    方士里就有许多来自五湖四海,也自称游历过诸国无所不通的人。


    李斯准备趁势逮几个人来用用,就也出了一份【外语题】送到了陛下跟前。


    此外还有九野出的‘工器造物’相关的【自然科学题】和【地理题】:陛下抽到的许多药草卡,都是比荆楚之地还靠南,此时没怎么开发过的南方才有的药草。没有舆图的情况下,有地理经验就很重要了。


    ——如果以上这些科目都不擅长怎么办?


    没关系,考官还贴心准备了可以自由发挥的语文作文题:如有什么其余擅长之术,可写明交予圣裁。


    方士们看完题目。


    方士们面如土色。


    随后,每人被发了一把空白竹简。


    因始皇帝是没时间没耐性在这儿等人作答的,直接带了御史们去内室交待重算历法事。


    姜乐倒是被留在了考场上,跟蒙毅上卿一样,像个监考一样来回溜达。


    *


    徐福正在绞尽脑汁作答时,就见面前案上洒落一片阴影。


    抬头就对上公主好奇眼神。


    她甚至还小大人似的安慰自己:“不慌,你写你的。”
图片
新书推荐: 你不见我 拯救世界与恋爱热[西幻] 市井娘子养家日常 坠落风情 敌国少主竟是我竹马 从渣爹逃港开始[快穿] 漂亮恶毒NPC的还债[无限] 恋爱只挑脚球男[足球/美娱] 易卦识凶(探案) 在赛博世界当杀神[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