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3文学 > 百合耽美 > 见鬼,你男的?[穿书] > 7、仓兜坳驱鬼(7)

7、仓兜坳驱鬼(7)

    秋末,天欲雪。


    夜半子时,黄介村某户人家门梁上高悬起二只艳红灯笼。


    房中,老嫂子对镜燃烛,取棉线为座上女子开脸绞面。


    女子面上甚光洁,棉线未绞下何物,一张毫无生气又稚嫩的脸映入铜镜。


    “你我也有缘,这算是第二回了吧?”


    唯燃一根红烛,屋内晦暗不明,老嫂子扯着嘴角,“怎的,不理我?”


    言罢,她捏了女子发尾便蛮力一扯。


    到底是平日下地种庄稼的体格,转眼拽下把青丝。


    老嫂子抖抖手腕,青丝散落,她阴笑道:“还敢给眼色?吃黄家二两米,就当自己是个人物了?”


    想是听惯了此类言辞,女子神情未变,“芽儿不敢。”


    “莫不是看在焯哥儿早逝的面上,你能在我们家出嫁?”老嫂子啐了声。


    上过妆,便取盖头蒙了女子面。


    “指不定今夜就与焯哥儿一同入了土,可怜你年纪尚轻。”老嫂子不知从何处摸出块饼递至她盖头下边儿,“饿死不如饱死,留在里面吃吧。”


    芽儿乖乖接了,将饼塞入袖里。


    混沌夜深,无迎亲、无奏乐,她攀上暄芳老妪这家表亲后背,颠颠倒倒往‘家’中去。


    壮汉驮着她道,“二回扮做送亲哥哥,见你是小姑当不成,又想做嫂嫂...不过,转眼埋入地里的嫂嫂也做不得数。”


    芽儿顶着飘摇抖动的盖头,借引路人所掌之光亮,呆滞地数着地面一双双脚背。


    分明子夜,黄介村仍有许多人家瞅热闹:农家大都配不起阴婚,暄芳老妪这遭,算是十里八乡头次。


    脚背数不知凡几,道旁却莫有人声;


    翛翛鸱鸮哓哓啼1,明明灯彩冥冥意。


    两家之间不过半里,芽儿自盖头里见过双双履屩屐鞮,掰手指数过个十百千,终是瞥见屋口那棵歪脖子桑,回了平素的‘家’里。


    门户前一对白挽联被火红灯笼映得莹莹放光。


    正门开,芽儿两足落地,小盆腥臭浓郁的血铺头盖脸泼来。


    新娘出嫁往往以鸡血画圈赐福辟邪,芽儿这遭却与众不同,巫医凑了蛇虫百蚁碾成汁血,召鬼邪来侵,只为她能与焯哥儿更易‘神交’。


    汁血量虽小,喜服却被浇了个透湿。


    芽儿抬脚踩入水盆中,忍受寒凉,任由这位巫医朝她念些发音诡怪的咒术。


    堂内红烛摆成圈儿,火光扑簌,似鬼怪登凡齐聚。


    焯哥儿尸身歪坐于屋内的桑木椅上,他一手垂坠袖外——苍白、较寻常略有些许鼓胀。


    有幸他亡于秋末,天气转寒,尸身尚能存形。


    巫医施过术法,示意芽儿出水盆拜堂。


    焯哥儿无动作,诸般须由芽儿代理。


    水盆凉意袭心,芽儿跨出后一步三颤,踱至尸身畔。


    巫医唱诵诸阎王、冥官名号,令芽儿上香、下拜、三叩首;再唱父母高堂,上香、下拜、三叩首。


    遂轮至与焯哥儿夫妻相拜,芽儿转身,唯见桑木椅上一双棉鞋包裹之足。


    上回与介雄冲喜时便如此了,如今场景复现。


    芽儿兜紧袖中饼,朝焯哥儿扑通跪下,额头连连砸于地面。


    她早将介雄当做阿耶,将焯哥儿视为兄弟。


    只是如今,物是人非。


    礼成,焯哥儿被抬入洞房。


    暄芳老妪将供奉偿清,送离了巫医,攥紧芽儿一双手,“神婆之言,阎罗有令,今夜新婚焯儿魂归,你需好好服侍他。”


    “芽儿晓得。”她听闻自己如此答道。


    暄芳老妪轻抚芽儿手背,“好孩子、乖孩子。”


    芽儿尚且蒙着盖头,瞧不见暄芳老妪神情,只知自己被她一路牵引着,入了正房。


    身后门应声紧闭,独留芽儿一活人于屋内。


    她揭下盖头,轻嗅喜服血污。


    屋内未有光,芽儿却能凭月色视物:焯哥儿平卧床上,面覆一层粉白,两颊上酡红胭脂,似为掩盖死人衰颓之状,却愈发可怖。


    自别家借来的案桌上摆有交杯酒水,芽儿给两盏斟满,轻推焯哥儿臂膀。


    焯哥儿那张上了妆的亡人面朝外一侧,原被强撑起的眼皮也重新紧阖一处。


    人早早没了气,又怎能死而复生?


    当年介雄阿耶亦是如此,拜堂前便一命归西,还冲个什么喜?


    逃难路上亡人尸骨若尘土,如真有鬼神在世,为何无神仙临凡拯救黎庶?为何饿殍未成鬼怪报复佞臣?


    瞧着焯哥儿,芽儿倒是不觉多怕,唯惧天晓时分暄芳老妪引人入正房,将焯哥儿入了棺下葬。


    芽儿虽未见识过阴婚,但也知晓,女儿家阴婚后,是要随相公下葬的。


    活人钉入棺材板,埋入土内......无病无害的,棺材里的活人如何亡故呢?


    忽而间,芽儿肠腹一阵胡颤,忆及当年遭灾吃不饱饭的时日。


    腹中空空,常年若蛇钻虫挠;饥肠辘辘,时时有烈火焚胸。


    虽说是阿耶阿娘将她卖进了介家,但芽儿也无多少怨言,即使与介雄那已经半只足入土的老头冲喜,她也无甚么反对。


    餐餐有饱饭,神仙日子。


    但棺里就不是了——芽儿摸出老嫂子予她的饼,捧于夜光下左右端详,豕油香勾得她口沫不住涌出,腹内馋虫肆意妄动。


    几根断发换得一只饼,值了。


    芽儿小心翼翼捧吃完饼,舔净饼屑。


    喜服沾了血渍腥臭不堪,她脱去外裳,坐在床畔发愣。


    老嫂子予她饼时说的甚么?


    是了:饿死不若饱死,留在里面吃罢。


    可她已经将棺材里的粮食吃了,不得在棺材里饿死?


    芽儿起身绕着供桌打转儿,再三瞧焯哥儿那张死人脸。


    暄芳老妪还令她伺候焯哥儿呢,一个亡人,能怎么伺候他呢?


    芽儿思忖,焯哥儿合该进棺材,但自己不该啊。


    当年嫁给介雄冲喜,虽在新房与死人共宿一夜,但天晓时她也无需跟着介雄入葬。


    可如今,老妪宁愿她与焯哥儿一起死,也不想多她张嘴败掉家中米粮。


    横竖都是死,何必再在这家蹉跎?


    芽儿摸出被褥里压着的花生红枣,统统塞进衣物里打包,又饮了两盏交杯酒,两瓣面颊醉地通红。


    想着到底该报答这家人的饭食之恩,芽儿又斟了杯酒倒入焯哥儿嘴里,酒液撒了他满襟。


    她对着焯哥儿脸道:“俗活说得好,一女不事二夫,芽儿无颜面对你们介家历代宗亲,焯哥哥既将酒吐了,也未与我拜堂,那这阴婚算是不作数的。”


    言罢,她原地呆愣半晌,不见什么巫医口中的‘新婚夜魂归’,舒了口气又道,“芽儿将你视作哥哥,如今缘分已尽,你我就此别过罢。”


    芽儿换了正房内平日才会穿的旧衫,将喜服与焯哥儿一齐塞进被褥,掩了床边帐,背着包袱,便从窗户翻入柴房。


    缝中窥见暄芳老妪仍坐于堂屋,下巴若小鸡啄米,想是困顿得不行。


    她遥遥给老妪作揖行礼,沿着平时捡柴之路往山上去。


    仍是夜,树影婆娑,山路难行,时有豺狼虎豹途经。


    芽儿躲躲藏藏,逃了整整一个时辰也仅上到半山腰,恰见黄介村中、自暄芳老妪家亮起点点灯火。


    被发觉了?


    芽儿攀着山中岩缝微抖,她不懂黄介村众为何如此齐心——暄芳老妪家事,凭什么管顾!


    她见过黄介村中买来的媳妇儿逃离后被擒回‘家’的模样,于豕畜棚里同家畜同吃同住、按时挨打,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芽儿当初还笑她们傻,有口饱饭吃,逃什么呢?


    是啊,逃什么呢?


    思想着,芽儿脚下生风,她越过碎石小路,攀过樟树丛林,却见一男子身负镰刀立于三步之外。


    这男子五短身材、满面胡须,唯那更方二瞳令芽儿辨出,此人乃黄介村长幺子,琰三儿。


    芽儿撇头就跑,只当未曾看见。


    琰三儿却疾步追上,以镰刀困其身,露一口黄牙,诡笑:“嘿嘿,与介雄那老家伙成婚你不逃,今夜反倒逃了,怕不是改了姓的病死人卧榻间难得令你满意。”


    琰三儿一席话,芽儿半懂不懂,她只道,“焯哥哥令我走的。”


    “呸——小娘皮子倒会编纂假话,那病死人分明是你非亲生的大儿子,唤甚么哥哥?”他乐得古怪:“不过,你若让琰哥哥快活一阵儿,便能放你离去,何如?”


    ......


    -------------------------------------


    暄芳老妪坐于堂屋高凳上,她瞅着被俩远亲压入门内的芽儿,咳出口浓痰。


    “到底是家事,关起门来也好做评判。”


    暄芳老妪见芽儿昨夜梳好的发髻散乱,一身中衣上挂着碎叶烂枝,怒骂道,“这般模样!成何体统。”


    她从高凳颤巍巍挪步下地,又取出套铜链、铜锁给芽儿拴于梁柱上。


    “我家待你不薄,为何要逃?”


    芽儿大腿生疼,喉中翻滚,昨夜吃入腹中的饼与酒几欲呕出。


    她强忍着翻滚的吐意,喉头滚动,咽下口唾沫,嗓音嘶哑:“焯哥哥不愿与芽儿饮交杯酒,他令我走的。”


    暄芳老妪拄着拐杖绕芽儿走了两遭,她不说信,也不说不信,忽而笑了,端了碗浑水予芽儿,“喝吧。”


    她到底是与焯哥儿合葬的命——芽儿只当水中有毒,闭了眼便倾倒着往嘴里去。
图片
新书推荐: 万人嫌美人O二次分化为A后 我妈是年代文早逝原配 夏夜臣服 续火花99天后发现是前任 孽徒,别揪为师的毛![穿书] 重生后成了帝卿白月光(女尊) 女装被荷尔蒙糙汉求婚了 全网听我直播发疯 周旋[先婚后爱] 当豪门文里的管家撞上修罗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