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3文学 > 百合耽美 > 见鬼,你男的?[穿书] > 8、仓兜坳驱鬼(8)

8、仓兜坳驱鬼(8)

    芽儿将一碗浑水饮尽,半晌不见自己有甚反应,抬眸间,便对上暄芳老妪一双浊目。


    暄芳老妪仍露着怪笑,她稍稍启唇,露着满口黄黑牙齿,再次问道:“为何要逃?”


    芽儿尝不出口里的混杂滋味,紧咬牙关,一言不发。


    暄芳老妪杵着拐棍、支着身子给了芽儿一巴掌,她唾骂,“哪里来的坏习惯,不说话,舌头遭猫儿叼走了?”


    芽儿脑袋嗡嗡直响,她浑浑噩噩摆头,嘴中讨好地唤:“阿娘。”


    被卖入暄芳家后,芽儿总称她为姨,昨夜与焯哥儿结了阴亲,合该这么改口唤她。


    “阿娘,我不愿被钉入棺材里,方才饮的可是害人药?”芽儿往地面一躺,恍惚间梦到满屋米粮,“药倒了也好,总比饿死在棺材里强,多谢阿娘。”


    暄芳老妪以木拐轻敲芽儿腰腹,呵斥:“装什么装,起来!焯哥儿今日下葬入土,本该由你一路跪拜随行……不过,如今,你便于梁柱边看家罢。”


    芽儿惊坐起,还以为自个儿听错了话,攥着老妪裤脚追问,“阿娘说什么?”


    暄芳老妪又以木拐击落芽儿手臂,轻嗤一声骂道,“别以为我不知你在想什么,没用的东西,贪生怕死。”


    芽儿瞪着圆目朝暄芳老妪,手掌合十下拜,嘴中喃喃,“多谢阿娘、阿娘真乃菩萨临世,从未听闻结阴婚不与之齐入葬的。”


    是啊,指不定暄芳老妪心里还念着她呢。


    “哼。”暄芳老妪嘴角诡笑绽得更开,又指堂屋前的高凳,“给你留了碗馍。”


    屋外天已大亮,芽儿一双眼看得分明:那豁了口的陶碗中堆着几只粗面馍馍——平日一餐吃不了一个。


    暄芳老妪忽地牵起芽儿的手,言语舒缓温和:“莫再想着走了,可还记得你幼时逃荒有多苦?留下来与我这老婆子作个伴,虽无甚优渥生活,米粮却能管够。”


    芽儿慌忙反扣住暄芳老妪一双手,嘤嘤落下些泪来,“早知如此,芽儿何必...”


    暄芳老妪拍拍芽儿肩畔,半搂着她,劝着:“莫哭了,别惹得我误了焯哥儿的吉时。”


    “芽儿也去。”说罢,她笃定道,“芽儿再不跑了。”


    暄芳老妪却以拐点点她脚边锁链,似不信她,“暂且如此罢。”


    ......


    自焯哥儿入土,暄芳老妪便一日较一日更护着芽儿过活,除她那脚上铜链不解外,芽儿却是嘴里要什么有什么。


    偶有一提的荤腥,隔日便能尝到;偏僻稀奇的山珍,托人也能取回。


    她近乎将芽儿当做焯哥儿来疼爱。


    怪哉、怪哉!


    这日子过得,芽儿却一时比一时惶恐:她的身子逐渐丰腴,腰腹也变得浮凸。


    芽儿不傻,她知道那是那日夜里琰三儿往她肚子里塞了东西——要有娃娃了。


    她要当阿娘了。


    她抹着额间汗:自己这肚子藏不住人,暄芳老妪知晓了,不得将她挫骨扬灰?


    可更怪的是:暄芳老妪全然不过问她那添了几两肉的身子,甚至还不断嘱咐她多吃些、吃胖些、吃好点儿。


    这老妪,还暗地里借钱,在家备了许多礼物贡品,执意要往巫医处送去。


    待亲自登门后,才自那俩远亲口中得知:操办冥婚的,是位游方巫医,从不于一处久留,立志游遍天涯海角。


    往后芽儿才从来家探望自己‘亲戚’嘴里的一言半语中知晓:游方巫医予了药,暄芳老妪将她肚里的娃娃看做介家孙儿,就指望着这阴婚生子能为介家延续血脉。


    俩男丁都死绝了,还有什么血脉可言?


    芽儿眼睫乱颤,却不敢于暄芳老妪处吐露真言。


    这胎坐稳后,她口舌无片刻空闲,纵使是把野菜也被做成汤水入嘴,肚腹成天撑得十成饱,直至暄芳老妪称赞她肚皮大若冬瓜,定是个壮实小子。


    芽儿却似被吸干精气般,那张面容较寻常更削瘦了。


    蠢死了,就算产子,也不是你们家的——她报复一般地吃着、乐着、恨着。


    十月怀胎,盛夏生产。


    滚汤盆盆入内又盆盆血水端出,暄芳老妪做主保了小的。


    无需老妪发话,芽儿便知结果。


    她在痛极之际瞅向娃娃:那孩倒不似琰三儿,颇像自己。


    芽儿忖度,自己长甚么样儿呢?二次成婚皆于圆日落尽之时,上妆虽能面对铜镜,但仅凭根蜡烛,难辨清五官,瘦得比硕鼠还难看。


    她忆及逃难时在暄芳老妪家吃的第一顿饱饭,忽觉通身轻松,遁入幽暗,也不闻泣涕声。


    ......


    可惜,老天不亡她。


    芽儿睁眼便见黑黢黢一片天,双肘撑起就能将天顶开条缝儿来。


    她原以为外间会是忘川河,有位老婆婆能与她一碗汤水,前尘尽忘。


    但揭开粗木制的棺材板儿,便瞧见紧阖的堂屋门,熟悉的屋内一潭死寂。


    寻遍屋中上下,又见暄芳老妪俯身倒栽于偏房的水缸内,已无生气。


    她死了。


    而她还活着。


    -------------------------------------


    众人面面相觑,哭的哭,苦笑的苦笑。


    二粗木棺椁大咧咧朝外敞着。


    蹲坐于地的婴鬼身上呈现云石1纹样,二瞳更方,通身近乎透明,鬼气清浅。


    婴鬼将村众原予暄芳老妪及芽儿二人的贡碗拖入圈中,将其敲打出‘叮当’之声,以此索要供奉。


    村众不见有鬼,只闻怪声。


    唯恐芽儿‘仙灵’报复,自己终成暄芳老妪之惨状,一个个掏空衣兜将钱财米粮堆于烛火圈内。


    时值酉鸡打鸣,天将晓。


    黄介村众人皆自酣梦醒来,各个洗漱赶至,只欲赶在暄芳老妪与芽儿棺材下葬前吃得一桌酒席,寻路堆挤至老妪家路边。


    有人问:“怎么都跪着?棺材怎么——”


    与‘芽儿历经劫难终成仙’相关之事一传十、十传百;暄芳老妪惨状亦经由众人之口一传十、十传百。


    那日凑近前瞧过阴婚凑过热闹的,听闻后无一不悚惧惊怕。


    “仙姑有言,哪有人不犯错?若我众愿真诚忏悔,仙子娘娘即发善心宽恕!”


    此话经一人传出,众人齐和。


    村众跪倒下拜,依次凑至鬼婴火圈前尽陈前事,唯恐遭天罚、受报应。


    骆美宁那一席话仅为打听出真相,如今却阴差阳错借黄介村众人之口拼凑出芽儿遭遇。


    难怪。


    难怪夜里如此。


    她甚至怨愤芽儿昨夜回转黄介村寻琰三儿询问婴孩下落。


    稀里糊涂做了娘,真就放不下那个近乎‘素未谋面’的孩子么?


    还是琰三儿毒种。


    为何不跑?


    遭到这一村愚昧民众,为何不跑?


    骆美宁看着来前跪拜者换了一批又一批:


    一众人在鬼婴前哭诉到正午,未有人再去说暄芳老妪棺椁下葬之事,也莫有人提及今日酒席。


    依稀是未尽陈实言,或者尚有后怕。


    逾月,便是芽儿阴婚嫁予焯哥儿的周年日子。


    要知道,焯哥儿下葬时,还有嘴碎的怨暄芳老妪不将儿媳一并入土,怜焯哥儿在土内孤苦寂寞。


    如今,一个个不敢多言半句,掏取供奉后老实归家闭门,不敢再出。


    鬼婴捧起把碎银,沿路行沿路掉,行至骆美宁脚边,扯了扯她的袍角。
图片
新书推荐: B总裁魅力翻车后,揣崽啦 原来是亡妻 他的冒牌娘子 华胥载笔 [综英美]小丑一思考,蝙蝠就发笑 哟,你就是那个妻管严啊 被前夫的未婚夫狠狠爱了 错认的夫君是帝王 饲养恶龙以后[种田] 作之助今天有buff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