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玉都听得目瞪口呆,他们做的事,有这么好吗?
他转头去看顾行知,那人倒是老神在在,优哉游哉喝着茶,听李先生天花乱坠地夸奖他,毫无不适,一脸云淡风轻,理所当然的模样。
最后,李先生总结,“余真希望这样的好事好商户能普及给大家,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这样的便捷实惠,尤其是郊外那些不便进城的村邻们,平日劳作本就辛苦,家中若是缺了什么,进城一趟费时费力,但若是能有‘顾氏帮帮带货’帮忙送来东西,既不耽搁了农活,又能得到需用之物,如此甚善。”
有人急道:“那如何能让那顾货商去我等村子里也办一个啊?!”
李先生道:“此事还得去清水村找那顾货郎谈,余听闻他有意再扩大生意,说不得就愿意去了呢。”
“甚好甚好,如此我就去与我们村村长说道说道,让村长快快去把这事谈拢了,这对我们村定是大好事一件!”
又有人急道:“只在那些村子里么?那我等在镇上的呢,就不能有这个送货的好事了?”
“此也只能去找顾货郎谈了,有意者尽早去清水村,寻觅那顾货郎,晚了怕是他就忙不过来咯。”
……
一直到近午时,一场说书落幕,离开的客人有人在讨论故事剧情,有人在讨论“顾氏帮帮带货”,这些还没被广告荼毒过的人们压根没意识到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广告宣传,不论是李先生还是台下那些捧哏的,都是顾行知花钱请来的,目的就是为他的事业做宣传,他们甚至不少人都把这个也当成了一件奇事,听了个有趣。
当然,也有人是真的上了心,离开品香楼后,急急忙忙就回了村子,把这事告知给了村长。
其中,就有李家坳和连安村两个村长听说了这事,都是惊奇不已。
“这事得去办!”李家坳的村长李立民当机立断决定了。
他夫人道:“这样的好事能是真的吗,莫不是有人行骗吧?”
那来告信的人道:“听闻那顾氏帮帮带货帮人带东西前不收钱,东西到了再带着钱去取,应该不至于行骗吧。”
李夫人道:“哎呀,听着更像骗子了,世上哪有这样的好事?”
李村长有些犹豫了,想了想,道:“那我就亲自过去看上一看,德子,你是说那顾货郎现在在哪几个村子办这个事?”
“那西南边的石湖村,周家村,还有个上河村。”
“那就去这几家看看,再打听打听,要是真的,肯定要把那顾货郎请过来,在咱们村子也办一个。”
李夫人道:“如此也好,先观摩观摩,若是个好的,那确实能方便着咱。”
如此情况,在连安村也发生了,整个两个村子离得近,得知对方也有这个意思后,两个村子就约着到时候一起去查探一下。
而另一头,顾行知看完李先生的表演,等着李先生场后休息时,便去见了一面,给予李先生极高的肯定。这人还真是打广告的一个好料子,下次还有需要一定继续找他。
接着,他又去了另外三处地方依次观看他们怎么给自己打广告,只能说个人有个人的风格,其中一个说书先生如李先生那般中规中矩按照他安排的流程走了,不过效果没有李先生那般好,没有太调动起来台下看客的心绪,不过依旧让不少人对顾货郎以及顾氏帮帮带货有了兴趣。
而最夸张的莫过于那个缺钱的吕先生,整个一离谱表演,还特意给“顾货郎”编造了一段故事,赋予传奇色彩:传闻十八年前天星坠落,落地成火,一位顾姓行商于一片火海中捡到一如貌若金童的男婴,带回家抚育,此童儿自小聪慧,能想人之所想,亦能思人之未思之处,于经商一道更是天赋卓然,堪称点石成金,深得家中所有人之喜爱……
这下别说沈玉,顾行知都沉默了,要不是他有原主的记忆,熟知剧情,他都信了这吕先生的邪。
可吕先生越编越兴奋,什么离谱的名人事迹都往顾行知身上套,听得人感觉离奇又莫名有种爽感,把下方听客忽悠的一愣一愣的,也成功让顾行知脚趾扣地。
最后,吕先生一拍惊堂木,落下结语:“此可谓天降财星,坐拥四海之富,风起乡野,他日可临群山之巅!”
下方静默良久,忽然一道清亮的男人声音喝道:“好!好!精彩!”
其他人纷纷回神,叫好声四起,掌如雷霆。
还有人道:“我承德城治下还有这般人物,那可得去看看此真财星也。”
“是极是极,听闻是清水村人士,改明儿一道去瞻仰一番。”
“一定去,一定去。”
顾行知:“……”谁来救救他—-—
沈玉看他一眼,终是没忍住,趴在桌子上,头埋在臂弯里,笑得抖个不停,最后直接哈哈大笑。
而凑巧的是,吕先生这场说书,正好被顾行言听到了。
顾行言和几个好友正在二楼雅间吃酒,本来他们是听说了品香楼李先生新得了一个话本子,精彩绝伦,想去那处聚聚,顺便听书,不过一去发现宾客满楼,连过道都坐满了。
几人都是有身份之人,自然舍不下脸面和这些平民走卒挤在一块,便离了品香楼到了此处,点了个上好雅间,便开始推杯换盏,讨论趣事。
楼下开始说书之时,其实众人并未在意,可听着听着,就感觉到不对劲,顾行言举在手中的酒久久喝不下去,越听下面吹嘘,越有一个反胃之感涌上心头,差点没吐出来。
到最后,他没忍住把酒杯一摔,怒道:“一派胡言!不知羞耻!”
他站起来,就要往外走去砸场子,嘴中还道:“谁让此人胡说八道的,这编造的都是什么东西,荒谬!荒谬!”
其他几人连忙拦住他,不想在这大庭广众下把场面闹得难看,连连劝他息怒。
顾行言恼道:“定是那顾行知花钱买人替他吹嘘,真真是好不要脸,他什么来历,什么身份,我自家人还能不知晓?我爹恨不得把这个野种除去族谱,若不是族里几个老不死的拦着,他顾行知早就不姓顾了!”还他们家与顾行知和睦相处,亲如亲眷,他爹把顾行知当亲儿子对待,恨不能把自家家产拱手赠之。
荒唐!不要脸!
去他莫须有的兄友弟恭,他和顾行知不共戴天!
与他一起的都是城中富商家中公子,其中一人乃徐记酒肆的少东家,道:“顾兄莫动气,你不是言那顾行知此时正在为一件给人带东西的生意么?看来便是这所谓‘顾氏帮帮带货’,以我看,他做这般多不过就是为了给此事造出名气,虽手段可笑,但看下方情形,还真让他达成了目的,我等绝对不能让其如意啊。”
顾行言稍稍冷静下来,看向他,道:“徐兄此话怎讲?”
徐少东家道:“顾伯父与家父交情深厚,你我二人也是情同兄弟,让伯父与顾兄不爽利之人,弟当同仇敌忾,为兄出一口气。兄且放心,弟马上回去,吩咐我徐记几家酒铺日后不得与那顾货郎有一文钱买卖往来,他不是打着能帮村民带东西的幌子做生意么?咱们就让他带不了,买不着所需之物,到时候他的生意自然而然不就黄了?”
“徐兄所言极是,我等几个加起来虽说不能把城中营生全部管辖在内,也能占去六成,只要我们联合起来,不把东西卖给那顾货商,他哪有东西交于那些村民之手,现在做出的这些不过笑话尔。”
“我邹记米粮铺绝不卖一粒米一瓢面粉给他!”
“我李记胭脂坊也绝不卖他任何一物。”
“我陈记……”
几人连忙向顾行言表忠心,他们和顾行言来往都是听了自家老爹的指令,让他们借机巴结着顾大伯,等来日顾大伯当上了承德城商主,他们也能跟着分一杯羹,沾些好处。
至于顾行知对他们而言,不过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货郎,开罪了就开罪了,丝毫不放在心上,心里还讥笑这样一个小货郎不借着亲族的名义巴结顾大伯顾行言,反而还得罪了他们,真真是不识好歹。
等顾大伯当上了商主,这承德城里任他怎么蹦跶,也是出不了头了。
顾行知自然不知晓二楼雅间里的一幕,他被吕先生一通吹嘘得耳朵都发麻,见过一面直接把今日的广告费先给他结了,在吕先生的千恩万谢里匆匆离开了这处,往戏班子而去。
今日戏班子做的是露天表演,并没有被请去富贵人家出场,不过围着看戏的人实在是多,几乎把路中间一整块广场堵满了,导致这条十字街都拥挤起来,不好过人。
比起那三位说书先生,戏班的宣传则正式了许多,挂了两条联福,上书了顾氏帮帮带货的字样,另一边则写了感谢语,很有前世赞助商的感觉,这是顾行知熟悉的模式。
一曲唱罢,美艳华丽的花旦挥着水袖连转几圈,若游龙弄波,倩影惊鸿,最后摆出一道落袖姿势,曲调婉转啼唱道:“贺顾老板生意大旺,帮帮带货红火兴隆——!”
台下顾行知远远看着,这么远的距离,那花旦的曲调依旧入耳清晰,可见功底不凡。
他鼓掌送花旦下场,满意道:“今日这钱,花得值。”
在这短短一天内,至少有上千人知晓了,有一位姓顾的货郎,有这样一个名为“顾氏帮帮带货”的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