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21

    021


    隔了数日,凯瑟琳再次来到伦敦。


    幸而哈特姑父和贝丝姑妈都是爱书之人,听说凯瑟琳是为连载而来,自然是热烈欢迎。她把行李放进客房之后,当天下午就匆忙喊了一辆马车,前往《海滨杂志》的杂志社。


    只是凯瑟琳万万没想到,这次拜访,居然连门都进不去了!


    因为街头拥堵,提前走下马车的凯瑟琳,望着被里三层外三层围了个水泄不通的杂志社正门,那叫一个目瞪口呆。


    怎么回事?


    她只是听车夫说前方拥挤,所以干脆提前下车走了过来。但谁知道,造成道路拥挤的,正是杂志社啊!


    凯瑟琳在人群后方站定,左看看、右看看,实在是没找到能挤进去的机会。


    她索性转头,挑了个面善的老先生搭话。


    “先生。”


    凯瑟琳诧异道,“这杂志社是怎么了,这么多人?”


    老先生循声看过来,迎上凯瑟琳茫然的表情,反而是惊讶道:“孩子,你不是为了《谋杀指导》而来的?”


    自己的书名被陌生人无比自然地说出口,凯瑟琳尴尬了瞬间。


    “我是来应聘的,”她随口胡诌,“听说杂志社需要打字员。”


    “哎呀,过几天再来吧!”


    老先生赶忙劝说,“这几天《海滨杂志》风头正盛,我来了三四趟,连门都进不去。你看这场面,估计杂志社也没功夫继续面试打字员。”


    凯瑟琳眨了眨眼:“所以《谋杀指导》怎么了?”


    老先生着急地摘下帽子:“这案子一出,整个伦敦的新一期杂志都卖光了!这不听说,杂志社还有少部分余量,所以赶忙过来看看,万一能买得到呢?”


    此话落地,周围拥挤的人群,纷纷跟着附和起来。


    “是呀,都说是这个乔治·贝尔策划了谋杀案!”


    “你听谁说的,这当然是巧合,不然警察早把作者抓起来啦。”


    “那也得看看案件究竟和报纸上一不一样才行,问题是大伙都买不到呀。”


    “据说这《谋杀指导》写的特别精彩,哎呦,看不到真是急死了,我借都没地儿借去!”


    “出来人了,出来人了!”


    最后一句话响起,围着杂志社门口的市民瞬间激动起来。


    凯瑟琳:“……”


    她真的是惊呆了。


    来伦敦之前,凯瑟琳做好了因为舆论,《谋杀指导》会引起讨论的心理准备。


    但不论如何,她也未曾料到会是这般火爆场景,怎么凑热闹的人这么多!


    怕是查尔斯·狄更斯的第一本书,都没有这般待遇吧?追捧明星也莫过于此了。


    身为作者本人,凯瑟琳反而感到莫名的尴尬心虚。


    杂志社紧闭的正门打开,主编钱伯斯先生的秘书走了出来。


    “凯瑟琳小姐!”


    青年秘书一眼看到了人群最后的凯瑟琳,着急忙慌摆手,“请让一让,先生们、女士们,上一期杂志真的卖光了!杂志社也没有存货了,请不要耽误我们正常工作!”


    在秘书的呼吁和提醒下,凯瑟琳才勉强挤过人群。


    快走快走!


    她低头前行,哪怕目前笔名捂的严严实实,凯瑟琳也有一种被认出来当街围住的恐惧之感。


    而在这种情况下,钱伯斯先生自然也是忙到焦头烂额。


    秘书将凯瑟琳带到主编办公室,钱伯斯先生正伏案奋笔疾书。房门推开,他也只是抬头看了一眼,然后将手中签字的文件递给秘书。


    “把这个送去印刷厂,要快!”钱伯斯先生肃穆道,“必须今天下班前收到回信。”


    “好,好的!”


    主编先生的秘书,是个二十来岁的小伙子。前脚还没落地,就赶忙接过文件,又风风火火地跑了出去。


    钱伯斯先生这才起身:“凯瑟琳小姐,请坐。希望外面的纷扰没给你带来麻烦。你现在可是炙手可热的新人作家了!”


    凯瑟琳苦笑出声。


    “我可没想到用这种方式出名。”她无奈地说。


    尤其是,名声还是建立在一桩命案的基础上。


    幸好凯瑟琳并不迷信鬼神幽灵,否则还不够担惊受怕的呢。


    亲眼见到杂志社外这般热闹的阵仗,她才明白伦敦市区的舆论有多夸张。


    “虽则哈维尔先生死的不明不白,但以商人角度来看,”钱伯斯先生温声宽慰道,“这对你而言是好事,女士——刚刚让秘书送走的,是加印下期新刊的新合同。你以一己之力让《海滨杂志》印刷量增加了五成,我想,就算你的新故事是百万巨著,我都能与老板谈谈提高稿酬的事项。”


    增加五成?


    好的,对不起哈维尔先生。


    天大地大,赚钱最大。而且是哈维尔先生先算计克里斯丁和爸爸的!他自作孽,付出了代价,和凯瑟琳也没什么关系。


    何况要不是凯瑟琳穿越过来,按照原著,罗斯金先生可是真的被他一时嫉妒而害到家破人亡。


    听到提高稿酬关键词,凯瑟琳的心、眼睛和大脑都被英镑糊住,心中的担忧和尴尬瞬间消失殆尽。


    而且,放百余年后,但凡新书出版,没新闻还得制造些玄乎其玄的热点和讨论,来营销宣发呢。十九世纪的出版行业,尚未形成营销体系,这是天降机会到了凯瑟琳头顶。


    便宜不占白不占。


    想通这点,凯瑟琳顿时心安理得了起来。


    “既然如此,”她收敛心神,开门见山,“我在信中提出的要求,也就不算过分了。先生,我想联系警方,搞清楚卡特·哈维尔之死究竟是怎么回事。”


    “……我能问问为什么吗,凯瑟琳小姐?”钱伯斯先生严肃起来。


    他这番态度,对凯瑟琳来说再熟悉不过了。


    尽管主编先生很克制,可一句“为什么”,仍然表示出了担心和质疑。


    说到底凯瑟琳·罗斯金只是名年纪轻轻的未婚小姐,写作是一回事,提出要去直面谋杀案件,则是另外一回事。


    但凯瑟琳觉得她不去不行。


    “我进门之前,”她深吸口气,“就听到杂志社外有读者闲聊,听说是乔治·贝尔策划了谋杀案,才会对《谋杀指导》而感兴趣。先生,我是作者,我不是杀人犯。”


    钱伯斯先生失笑:“只是一些谣言,没什么大不了的。”


    凯瑟琳却无比认真:“众口铄金,钱伯斯先生。若是这谣言被凶手利用了呢?”


    办公桌后的主编先生猛然愣住。


    “你看过《谋杀指导》,”凯瑟琳侃侃而谈,“古多尔爵士分析那封警方来信,说凶手就是为了获得关注,才向警方公示自己的存在。我认为杀死哈维尔的凶手,不论动机是什么,他写信的目的与文中凶手是一样的——就是要让大众意识到有这个人,起到掀起讨论、进而制造恐怖和威慑的效果。”


    当然了,凯瑟琳不能告诉钱伯斯先生,她知道幕后黑手的代号。


    那位“厄瑞波斯”爵士,其目的就是昭告所有知情者:背叛他的代价,和卡特·哈维尔一样。只是不知道,他为何会选择与凯瑟琳撰写情节一样的方式。


    但有一点事确定的,这位爵士知道凯瑟琳·罗斯金的存在。


    “如果我不抢占先机,”凯瑟琳继续说,“到时候凶手将嫌疑推脱给乔治·贝尔……不止是我,连《海滨杂志》都会受到牵连。所以,我认为这件事必须由乔治·贝尔亲自‘出面’,洗清嫌疑。”


    还有一点凯瑟琳没说。


    那就是让乔治·贝尔活跃到现实之中,无异于保持《谋杀指导》持续曝光。


    毕竟杂志连载要三个月呢!十九世纪的伦敦犯罪率这么高,一个谋杀案,民众新鲜把个月就很长了。她可不想最后故事结尾无人问津。


    既然营销,就营销到底嘛。


    钱伯斯先生闻言,陷入了沉默。


    良久之后,他一声叹息。


    “凯瑟琳小姐,”钱伯斯先生感慨地打趣道,“你这一番分析,比苏格兰场的探长还有条理,我实在是找不出反驳的理由来。但我不建议你主动联系警方——哪怕由我作为代理人出面,他们也会想尽办法查出你的身份。不如换个思路。”


    这倒是不假。


    凯瑟琳还是不想暴露马甲的,她好奇问道:“钱伯斯先生有什么建议?”


    主编微微一笑,拉开办公桌的抽屉,拿出来事先收拾好的信件和名片。


    “谋杀案登报当天,就有不少记者联系了我。”钱伯斯先生将名片悉数推了过去,“只要提供独家新闻,他们巴不得不叫别人知道你的身份呢。何况有几位记者还是我的朋友。”


    是啊!凯瑟琳恍然大悟。


    联系警方,不如联系记者!


    不怪凯瑟琳这个记者出身的想不到,十九世纪的记者和百余年后全然不同。在这个信息没这么发达的时代,谁掌握了线人,就等于发了家。因而媒体记者的口风,有时候比律师警察还紧呢!


    而要是利用媒体调查运作,这可是凯瑟琳的老本行。


    凯瑟琳双眼一亮,接过名片。


    她迅速将几位记者的信息扫了一遍,留下其中一个。


    “就这位吧,先生。”她将名片归还给钱伯斯先生。


    主编先生接过名片一看,诧异地挑起眉梢。


    凯瑟琳·罗斯金小姐略过了几家全国有名的大报社记者,她递过来的名片简陋、破旧,一看就是被反复利用过。


    “明丽·法勒——《惊悚日报》专栏记者。”


    是一家身为业内人士,钱伯斯先生听都没听过的边缘小报。
图片
新书推荐: 教主卧底后怀崽了 重生六零之美人救英雄 2倍速游戏打了两年穿进游戏里了 打工人被豪门酷哥狠宠了 你们修真界道德太高 被高冷公主反向攻略 魔君大人被小白脸勾搭跑了 [神话]外挂是抽卡模拟器 孤星入怀 倒霉社畜沦为虫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