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第 12 章

    林晓就没机会见着刘芳表弟两口子,早上刚从供销社回到家,就遇上请假匆匆跑回来的林国东。


    二叔托人带消息到厂里,说奶奶最近吃不进去饭,想大孙女林晓想的。


    所以林国东急忙找单位开好介绍信,又往林晓兜里塞二十元钱,就把人打包送上了去往隔壁连江县的长途汽车。


    “你替爸好好尽孝。”


    “趁还没正式上班多玩几天再回,生活费也得给你二婶。”


    “你再问问你奶意思,上不上咱家来住?按理说今年该跟着咱家住了。”


    “路过供销社别忘给小云兄弟俩买点糖。”


    林国东终于交代完所有话,冲林晓摆摆手,毫不留恋地骑上自行车就走。


    林晓抱着两大包东西,缩在长途汽车最后一排开始努力回忆奶奶和二叔一家。


    奶奶吴秀珍是个性格温柔的老太太,年轻时是个绣娘,就靠一手绣活养大了两个儿子。


    二叔林新华在连江县机械厂上班,二婶曾玉兰是菜站售货员。


    两个表弟林云十二岁,林建党十岁,上次见还是二叔来接奶奶去他家生活那回。


    那俩调皮小子刚来就掰断了水房的水龙头,被林新华好一顿打,离开时眼泪鼻涕都没干。


    一晃都快七年没见了……


    按理来说奶奶是每家住三年,可二叔二婶看林国东一个人忙活父女倆都不成,后来根本就没提送老娘来清源县的事。


    原身记忆里,二叔二婶一家子都是好人。


    “没买票的买票啦!去连江县的八毛,去……”


    随着售票员的高声吆喝,车子冒着突突黑气启动,林晓被柴油烟呛得连连咳嗽,再也无暇回忆下去。


    一路上……她都在咳。


    其实连江县距离清源县并不远,几十里路程颠簸了整整两个小时才到。


    连江县因县城建在一条江两岸而得名。


    高耸的水塔和粗大的机械厂烟囱是这里的地标建筑,空气中弥漫着股子淡淡的机油味。


    终点站就在机械厂生活区里,还没下车林晓就听见厂区喇叭正在播放歌曲。


    此时正值下班时间,自行车的铃铛声不时从林晓身边擦过,成群结队的孩子们欢呼着跑来跑去。


    机械厂的规模完全不是食品厂所能比。


    林晓拿着林国东写的具体地址问了好几个人,才终于找到二叔家所在的单元。


    叩叩叩——


    四层筒子楼,每层二十扇门相对,居住密度比林晓他们家也高了不知多少。


    林晓敲响房门。


    二叔家门口的蜂窝煤灶上已经有玉米香飘出,看着像是在煮玉米稀粥。


    “谁啊。”


    话音落的下一秒门就被拉开,二婶曾玉兰两手面粉的出现在林晓面前。


    “晓晓来了!”曾玉兰又惊又喜,脸上现出明晃晃的笑意:“快进来,你二叔前几天还念叨你呢!”


    “二婶。”


    林晓刚喊人,曾玉兰已经一把将她拉进了屋,转身又朝屋里喊:“老林快来,是晓晓来家了!”


    二叔林新华是家里最有文化的人,小时候跟着村里私塾先生读过几年书,后来凭借自己能力考过了机械厂扩招成为学徒工。


    之后参加工人业余大学接触到机械知识,才十几年时间就已经是机械厂的技术骨干。


    干部编制的技术工程师,房子自然也比普通职工能多分一间。


    屋子里家具不多,但墙壁上挂满了各种奖状,几乎占据了整面墙。


    林新华就坐在门对面的窗户前,正在专心致志地敲打着什么零件。


    听到曾玉兰的话,林新华才慢半拍似地抬头看来,黑框眼镜顺势滑落到了鼻尖上。


    “晓晓。”


    看清来人后林新华同样满脸笑意。


    “你怎么来了?”


    “我爸让我来看看你们,听说奶最近吃不下饭。”林晓赶紧把网兜提起来,递给二婶:“罐头给奶吃,布是刘姨让我带来给二婶做套新衣服穿。”


    “这么客气干什么。”曾玉兰笑得都合不拢嘴了。


    素未谋面的新大嫂给她留了不错的印象,至少不是那小气人。


    “我奶呢?”


    “你奶在隔壁睡着,我去叫她。”林新华找了块破布擦干净手上的机油,又对曾玉兰说:“拿张肉票给我,我去买斤肉回来炒。”


    “你等着。”


    “我带了肉来的。”林晓赶紧把带来的包打开,从里边提出两根洒满青花椒的半干排骨和一包腌鱼。


    “我记得奶奶喜欢吃腌鱼,这是我腌的鱼,刚腌一天还新鲜着呢!”


    报纸打开,麻辣味道瞬间飘散出来,鱼块红彤彤的还泛着点点油光。


    “那中午就吃鱼。”


    鱼肉饱满,曾玉兰甚至还觉着有点亮晶晶的,一看就是条大鱼。


    “大哥上哪钓的这么大白鲢鱼?”


    “不知道。”林晓头摇得和拨浪鼓似的。


    总不能实话实说是空间鱼池出品,从一个月前的小杂鱼到几十公分,要吃的话鱼池里还有几十条吧!


    鱼的品种不同成长速度就不同,像是花鲢和鲫鱼等就长得比较缓慢。


    不像这种什么都吃的白鲢,就是同类粪便都能成为食物,长得实在太快。


    长得快是快,就是肉质粗,刺多,林晓觉得口感不怎么好。


    于是……全变成了腌鱼。


    “你们娘俩决定,我去隔壁叫老娘。”林新华也没打算细问,笑眯眯地去了隔壁喊人。


    桌上放着个面盆,放东西时林晓瞧见盆里有团暂时能称为面团的东西。


    “二婶,你和面准备做饼?”


    “说起来就丢人。”曾玉兰把面盆端给林晓看:“你二叔说给咱妈做点好消化的馒头吃,面稀了加面,干了又加水,结果……”


    结果就成了盆里的一团,林晓看了眼就断定……水又加多了。


    “我也是没招了,打算一会烙成饼对付着吃。”


    “我来。”林晓很自觉地卷起袖子。


    “你?”


    “我试试,实在不成再烙饼,总不会浪费了粮食。”


    解释再多都不如实际行动更能证明,林晓洗干净手抓了两把面粉撒进盆里。


    就在这时,吴秀珍在林新华搀扶下走进了屋里。


    “晓晓一个人来的?”


    吴秀珍说话慢吞吞的,那双因岁月而变得沧桑的眼底流淌着温暖笑意,此时正注视着林晓。


    “奶。”


    “哎!”吴秀珍回答着,抬起手随意抚过满头银发,每个动作都透着股旧日大家闺秀的清雅。


    “奶,你先坐下来咱们慢慢说。”


    “我家晓晓都长成大人了,能自己一个人坐汽车来瞧奶奶。”


    “奶,爸可担心你了,早上听到消息就请假去厂子里开介绍信,我爸说要二叔厂子的卫生室看不好就上县城医院看。”


    林晓悄悄观察着老太太的脸色,脸色红润倒不像是得了什么大病的样子。


    “妈没生病,就是想大哥了!”林新华笑着接话道。


    大嫂去世后大哥就成了老娘的心头病,既想大哥早日再婚,又担心后妈对林晓不好,愁来愁去把自己给愁得吃不下睡不着。


    这不昨天还病歪歪地躺在床上起不来,一听林晓来家立即就有了精神头。


    “没有那回事。”吴秀珍抿直嘴唇想做出不高兴的表情,可仅仅一秒钟又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奶奶不是担心你爸后娶的媳妇对你不好吗!”


    “刘姨对我挺好的,她也是个可怜人。”林晓赶快给刘芳正名。


    “你年纪还小,不知道有些人就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指不定背后怎么编排你呢!”


    林晓:“……”


    “晓晓这么大的姑娘了,新大嫂是不是真心对她好不好还能看不出?”


    刚得了布料的曾玉兰站出来替新大嫂说话,余光随便往林晓手上一瞟,顿时惊讶得挑起了眉头:“晓晓,面团这就揉好了?”


    盆里干干净净没粘一点面粉,光滑的面团根本看不出先前使劲往手指缝里钻的样子。


    “盖毛巾发半小时就能上锅蒸。”


    “晓晓连馒头都会做?”


    吴秀珍看向林晓的目光满是疼惜,估摸着以为是母亲去世之后她逼不得已才学会了做饭。


    以前大儿媳妇还在世的时候,林晓连吃饭都得端到桌上。


    “我大孙女受苦了!”


    “奶,我好着呢!”林晓拼命给林新华使眼色,把罐头扭开用勺子舀出来递到吴秀珍嘴边:“我学做饭一是因为喜欢,二呢……奶奶你孙女我分配到工作啦!”


    “分配到哪了?”


    “机关幼儿园的生活老师,不会做饭可怎么行。”


    “老师……老天爷,我大孙女以后可要当老师啦!”


    嘴里的罐头橘子此刻都不甜了,吴秀珍只顾得上高兴,连林晓连连补充的两句生活老师都根本没听进去。


    “老二媳妇,你快给娘收拾东西,我要去老大家享我大孙女的福。”


    “……”


    林晓还没把林国东询问的意思带到,奶奶就已经迫不及待要走,完全不给众人一点接受的时间。


    说着老太太就站起来要去收拾东西。


    “妈你先别着急啊!”林新华一看哪还坐得住,赶紧跳起来安抚激动的吴秀珍。


    “要走也不是现在!您瞅瞅现在都几点了。”


    “等我明天去邮局给大哥打封电报,您去不得安排好住的屋子!总得给大哥准备时间吧!”


    “晓晓才刚到,再怎么也得让她在这多玩几天。”


    好说歹说……老太太才放弃了马上就走的打算。
图片
新书推荐: 教主卧底后怀崽了 重生六零之美人救英雄 2倍速游戏打了两年穿进游戏里了 打工人被豪门酷哥狠宠了 你们修真界道德太高 被高冷公主反向攻略 魔君大人被小白脸勾搭跑了 [神话]外挂是抽卡模拟器 孤星入怀 倒霉社畜沦为虫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