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135

    131

    第131章

    ◎雪夜火锅(1)◎

    李掌柜听完,面色犹豫了好大一会儿。

    不做吧,白白的生意到了嘴边总不能放跑,可是真要做,他又下不去手,人家好好的小娘子,做什么被他弄成纸扎人?

    纠结了一会儿,李掌柜说道:“你看要不这样,我可以给你扎个厨子,只是这个厨子就是从宫中出来的御厨,不是人家林小娘子,如何?”

    那人一听只是个御厨,不是林小娘子很是有些失望,再三问道:“真的不能做那小饭馆的掌柜的吗?你放心,我肯定不会用作别的地方。”

    李掌柜更加不知要说什么,觉得眼前这人莫不是有些毛病,那纸扎人除了烧给他那祖婆,还能做什么,谁会往其他地方想?

    这次他拒绝得便义正言辞起来:“不能,你趁早死了这条心吧。”

    那人叹了一口气,十分不情愿地说:“好吧,只是你可得给我做个厉害的御厨。”

    李掌柜也悄悄松了一口气,再三保证:“你放心吧,我肯定给你做一个让你满意的御厨。”

    收了定金,这人走了之后,李丝竹和李琵琶两个姐儿才出来,往门外面看了看,嘀咕:“这人怎么怪怪的?”

    “就是,谁能想到这主意?咱们这铺子里见识的人多了,倒是头一次见这样的。”

    李掌柜也说:“别说你们两个了,我从学徒开始,到后来单独出来开铺子,也有这几十年,都没见过这号人。”

    李娘子见他们三个粘在风口说话,就让他们回来:“别想了,从小饭馆里带回来的腌菜可放好了?晚上咱们就吃这个。”

    “放好了,这么大的雪,也不知道还有没有卖炊饼的,我想着用炊饼就着这酱菜也是好吃的很。”

    “爹,那你快去看看,再顺道看看还有没有卖馄饨的。”

    “我也想吃馄饨了。”

    李掌柜一听就知道她们两个为什么这么说,定然是早上的时候,在小饭馆看到了他们要吃的那馄饨。

    别说,就是他也有几分想吃呢,只是到底摇了摇头:“不说今儿下雪有没有卖的,就是那味道,肯定也和小饭馆里做的不一样。”

    两个姐儿顿时大感失望,一人托着个腮看着外面:“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才会卖那馄饨来吃?”

    “是嘞,那馄饨也香的嘞。”

    李掌柜咂摸了几下嘴,也盼起来,不过很快他就背着手回到后屋去做那纸扎人了。

    又说赵官人一路走得艰辛,有的地方的雪被人给扫了,有的地方不知是家里人懒还是如何,还积了厚厚的一层。

    等他穿着那靴子走到铺子的时候,鞋袜也都有些湿了。

    他却顾不得那么许多,赶紧朝铺子里张望,问徐勇:“可还有米粉?”

    徐勇这几天也练就出一双慧眼,一眼就能看出来这人的身份非同寻常,只可惜当初在国公府的时候,他们都没能有机会见过赵官人。

    这赵官人倒是知道林杏月,只是也不好上前来直接相认,是以每次吃的时候才这般费劲。

    “有呢,今儿我们新做了高汤的米粉,还有茶叶鸡子和卤豆干可以添进去,您要吃些什么呢?”

    “就来这高汤米粉,那茶叶鸡子和卤豆干都添进去一些,再给我带两份放到食盒里。”

    赵官人让小厮把食盒递给徐勇,找了个僻静的位置坐下了。

    小厮很快端着几碟子酱菜回来说:“店里都有这么一小碟,要是不够吃了,可以一文钱买上些。”

    “那一会儿走的时候,咱们再要上几碟来。”

    米粉还没上,两人就挑着那酱菜吃了几口:“这酱菜味儿也不错,很是下饭。”

    小厮一听就明白了赵官人的意思,赶紧夹了一大口放在嘴里,又去找徐勇要了许多来。

    等那米粉端上来了,两人就顾不得吃酱菜,顾不得烫,挑了一大筷子放在嘴里,一口米粉一口汤,再把里面夹着的茶叶鸡子、卤豆干、炸黄豆等等吃的一干二净,这才心满意足。

    正要走的时候,又看见了他那丘同僚过来,丘同僚也没想到会在这里看到赵官人,愣了一下才说:“你家离这边不是远的很,怎么来的?”

    赵官人示意丘同僚看他的腿:“还能怎么走的来?自然是走来的。”

    丘同僚大惊失色:“那么远又下着雪,你就走着来?赵兄,你有这毅力,活该你能吃到那好吃的。”

    赵官人很是得意,催丘同僚赶紧点一点吃的:“别一会儿没了。”

    丘同僚这才不废话,赶紧叫住徐勇:“咱们家那米粉可还有?”

    徐勇跑到了后厨问了问,回来之后就摇摇头:“今儿已经卖完了,客官要是想吃,怕是得等到明儿了。”

    丘同僚再次大惊失色,环顾了一圈之后才说:“没想到这大雪天竟然有这么多人过来。”

    徐勇也有些得意:“是呢,今儿虽然下雪路不好走,可来吃的人也不少。”

    赵官人从听到徐勇说没有米粉之后,就先一步告辞了,他手里那份可是要带回去给赵娘子的,可没想着要分给那丘同僚。

    丘同僚环顾一圈,正要找赵官人,却不见了他的身影,只得哀叹一番,去窗口那里瞧了瞧还有什么剩下好吃的。

    “倒是不见最近添什么新品?”

    丘同僚虽然不怎么常来,可他身边的小厮却经常过来,对着窗口卖什么东西也是了如指掌。

    张婶娘点点头:“是没有做新的东西了,说来我们才把这小饭馆给整治起来,事情太多了。”

    上次林杏月给他们做了那蛋黄酥,很是好吃又新奇,不过就是做的有些麻烦。

    既有人这般提了,张婶娘就想着和林杏月商量商量:“可是要卖那个?”

    林杏月同样觉得做起来很是麻烦,又需要那么多的咸蛋黄,到时候定的价格肯定高,不过可以换成卖其他的。

    张婶娘催着林杏月赶紧说出来是什么:“就等着你想法子呢。”

    林杏月让张婶娘稍安勿躁:“原本想着等那面包窑搭好了,再做了面包出来,到时候咱们卖这个。”

    张婶娘一听就开始抱怨:“这贼老天,什么时候下雪不好,偏这个时候下!”

    冯大娘听了赶紧呸呸呸,如今已经成了虔诚的信徒,屋子里各种神仙都供奉着,不过倒不是日日烧香,也就初一十五的时候会上些贡品、烧些纸钱什么的。

    林杏月见她没有太出格的事情,也就随她去了。

    冯大娘呸过之后就说:“话可不能乱说,老天奶奶都是在听着呢!咱们眼下这么多东西都还做的费劲,再添一面包,哪里有这么多人手?”

    张婶娘先前就和林杏月商量过了,想着让王小娘子也过来帮忙做些灶间的事情,她来这里帮忙的时间长,和他们都有接触,人也是极好的。

    林杏月自然应下了,张婶娘势必要排除万难做了那面包出来,立刻就去找王小娘子问话。

    林杏月又让他们这几日多买些羊乳、牛乳之类的:“面包要想好吃,少不得那黄油呢。”

    大家对那黄油都不陌生,也知道做出来那黄油有多费劲,只得提前准备起来,省得到时候供不应求。

    “这事就包在我身上,我一会儿就去打听。”

    王小娘子被张婶娘这么一问,眼睛里全都是惊喜之色:“大娘,这是真的吗?你别诓我。”

    “你瞧你说的,我什么时候诓过你?就问你愿不愿意学。”

    “愿意学,当然愿意学了!到时候你们可别嫌我笨就成。”

    “没事,你要是学不会,咱们就拿根竹鞭来,到时候只往你身上招呼。”

    虽这般说着,两个人脸上的笑容都不停。

    一旁的蒋小娘子很是羡慕地看着,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这般的好事才能轮到她。

    但她是后来的,同张婶娘他们相处的时间短,不如王小娘子那般从张婶娘提着篮子开始就一直帮他们干活。

    酸涩之后,她也很快就释然了,要是因着这事生了有的没的心思,那反倒有可能把眼前的这差事给丢了,得不偿失。

    张婶娘也一直在用余光看着蒋小娘子的神情,见她脸上神情变幻,最后又露了个真心实意的笑,心里也觉得她倒是不错。

    只是到底事关铺子的买卖,她也不敢随意就做了决定,还真是得再瞧一瞧才行。

    闫大娘和常娘子两个人也都知道了这事,闫大娘故意提起先前那话头来:“你们也太厚道了些,可不是人人都像你们这般,会把手艺交给外人的。就怕有那心思不正的,到时候偷学了,再做那背信弃义的事。”

    此时就林杏月、常娘子和闫大娘三个人在灶间,闫大娘说的时候又老往常娘子那边撇,很明显就是在说她。

    常娘子似乎也察觉到了,帮着刷碗的动作一顿,牙齿也咬上了下嘴唇。

    林杏月轻轻叹了一口气,这闫大娘哪里都好,也是为了他们着想,可这性子也有些太直了,怪不得才来了这两天,就和冯大娘已经打成了一片。

    林杏月想了想就说:“常姐姐,那些碗放着我来刷,你且跟我来。”

    常娘子一听,眼里就流露出几分惊恐来,却又不得不去,擦手的动作反反复复地进行,脸上全是不安。

    闫大娘更加认定她做了什么对不起小饭馆的事,眼神里都带着几分怒气,把那碗接过之后,当成了是常娘子,刷的时候很用力。

    常娘子最终还是跟着林杏月来到了她的屋子里。

    林杏月姐妹两个人的屋子并没有什么太多的东西,收拾得却利利索索。

    一开始却不是这般,在府里住着的时候,林金兰喜欢把东西乱丢乱放,找不着了就让林杏月帮着一块找,有时候急用的东西看不见还会发脾气。

    林杏月治了她两回,只要林金兰乱丢乱放,她就把那些东西给藏起来。

    后头林金兰看到林杏月是真不给她,也就不敢再丢东西了。

    这次搬出来住,林金兰又要跟林杏月一块睡,林杏月依旧这般和她约法三章的。

    林金兰连连保证不会乱扔,虽然偶尔还会犯懒,但只要林杏月一提醒,就麻溜地给收拾好了。

    常娘子环顾了一圈之后,在林杏月的催促下,小心翼翼地坐在了凳子上。

    “闫大娘刚才那些话确实有些伤人,你别往心里去。她这人和我娘一样,全身上下最厉害的就是一张嘴了。”

    常娘子两个手指在那边无意识地搅动着衣角,垂着头不知在想什么。

    林杏月给她倒了一壶热茶:“你来咱们这里当差也有几天了,还没问问你习不习惯,有没有哪里觉得不舒服的。”

    常娘子慌忙地摇摇头,声音如蚊子哼哼一般:“没有不好的地方。”

    常娘子来之前,王小娘子就和他们说过这两人的大概情况,林杏月没问那么详细,只知道一些。

    这年头被休回家的不在少数,双方只要签了合离书就再不相干。

    一般女子是拿着自己的嫁妆再回家,过上一段时间就能再嫁。

    常娘子被休回家之后,哥嫂只要这般说她,她就觉得是在撵她,住得极不踏实。

    后来,她听说王小娘子正在帮着小饭馆里找人,需要手脚勤快又会一些灶间手艺的,她这些都能干,加上拐着弯儿和王小娘子沾些亲,求了她一通。

    这也是常娘子做的最大胆的决定了,她想着要是白日在铺子里帮忙干活,既能挣钱,又不会日日在家里碍了哥嫂的眼。

    王小娘子正在为找谁焦头烂额,倒不是说没人愿意来铺子里,恰恰相反,实在是因为来的人太多了。

    王小娘子也从来没想过他们家有这么多亲戚,七大姑八大姨的都来了。

    上次王小娘子选了蒋小娘子过来,没选自家人,她娘还同她置了一回气,说她*翅膀还没硬,胳膊肘就往外拐,不知道帮着自家人。

    王小娘子胡乱拿张婶娘来搪塞她娘,只说不能找自家亲戚:“要是都是咱们家的人,那铺子不就成了咱们家的了?到时候谁说了算呢,你当人家傻。”

    她娘听了才作罢,先前心里还果真有一二分这般的打算,想着去的人多了,指不定以后还能多分一些。

    后头听说张婶娘他们都是国公府出来的人,又是干女儿又是官家赏赐的,见这来头这般大,吓得她再不敢生出别的心思来。

    王小娘子挑选了一圈,听村里的老人说闫大娘是个有福气的人,儿孙双全,小孙子又在读书,以后定有造化,最后一个人选,想着那常娘子实在可怜,这才给了她。

    常娘子捧着那热茶,心思来回转了好几圈,原以为林杏月会继续问她,谁知道却不再开口了。

    她有些不安地抬眼看过去,见林杏月已经在那边自顾自地看起账本来。

    常娘子牙齿又咬了咬下唇,不知道林杏月这是什么意思。

    可是她不敢去赌,斟酌了好一会儿才开口:“大娘说的那些,我知道,他们也去找我了。”

    林杏月抬了抬眼,继续听常娘子往下说。

    “不过我什么也没说,我也不是那等人。”想了想又加了一句,“就是去酒楼里当什么大厨,给我多少钱都不稀罕,只想着在咱们铺子里有这份差事就成。没和你们说,也是怕你们误会了我,倒是没想到让大娘反倒误会得更深了。”

    林杏月坐在旁边静静地听着,常娘子可能是因着打开了话匣子,倒比先前少了许多拘谨,直接说起来。

    林杏月点点头:“既如此,说开了也就是,回头我和大娘提上一嘴。”

    常娘子不知道是因为林杏月的语气平和,还是别的什么,她也没了先前的那般紧张,等着林杏月往下问。

    “这般说可能有些冒犯,只是不知道那般丰厚的条件,怎么没让你动心呢?”

    闫大娘能理解,毕竟她还有一个要读书的小孙子,对那钱财很是在乎,但常娘子是为了什么呢?

    顿了顿,林杏月继续问:“我先前只知道你是怕哥嫂嫌弃,只是你没想想其他的出路,立个女户,或是再选一门亲事?”

    常娘子慌忙摇摇头:“我一个女人家,怎么能出去自己立女户?要是被人欺负了,可怎生是好?至于那嫁人的事情,我还等着裴郎呢。”

    林杏月一愣,追问道:“这裴郎是谁?”

    常娘子脸上闪过几丝羞赧:“裴郎就是我先前的夫婿。”

    林杏月更加好奇了:“你们两个不是和离了?”

    “是和离了,但那是他迫不得已,等以后可以的话,他还会重新纳我回去当妾。”

    林杏月震惊得直接站了起来,又连问两声:“你说什么?他要纳你做什么?”

    常娘子眼神幽怨:“他也是身不由己,我们两情相悦,却不得不分开。他对我也一直念念不忘,说等过段时间说服了我先前那婆母,就能把我带回去了。”

    林杏月从震惊到慢慢找回自己的理智,想起来以前课本上学到的《孔雀东南飞》。

    难不成这就是那现实版的刘兰芝和焦仲卿吗?

    “可是你那婆母不同意,才把你们两个拆散的?”

    常娘子点点头,右手无意识地捂在自己的小腹上:“也怪我没有为裴郎生下一儿半女,总不能让他们家绝了后。偏偏我先前那婆母给裴郎新找的那娘子不肯做小,这才只得把我休回了家。”

    “那你那裴郎就没说什么吗?”

    “他许诺了我,让我慢慢等着,我们两个定能长相守。”

    林杏月觉得自己的鸡皮疙瘩掉了一地,实在是听不下去了,脱口而出骂那裴郎:“他算什么男人!嘴上说着不愿意,可是还不是娶了?还想着娇妻美妾在身侧!”

    常娘子没想到刚才明明还温和说话的林杏月怎么就突然站起来,茶杯也被她重重地搁在了桌子上,发出“哐当”一声。

    林杏月看了一眼常娘子那像受了惊吓的眼睛,深深吸了两口气,要不是她和常娘子的关系还没到那地步,她说什么也要摇晃着常娘子的肩膀让她醒过来。

    真的是个恋爱脑,还是个被男人哄骗得团团转的恋爱脑!

    要是真如她所说,那裴郎多的是法子,连自己的娘都摆不平,谈什么情深义重?

    就算他对常娘子还有微弱的几分情意,那以后呢?到底是偏向生了孩子的正妻,还是常娘子这个曾经的发妻呢?

    冯大娘和闫大娘两个人一直在外头偷听着,听到了这里,原本想走,没想到林杏月突然把门拉开了,一时之间六目相对。

    冯大娘先尴尬地笑了笑:“你们说完了啊?我正要来问问你,咱们一会儿吃什么。”

    今儿下雪了,林杏月先瞪了一眼冯大娘,又看向一旁的闫大娘:“您可别老和我娘在一块,她可是不着调的很。”

    “你这孩子,怎么说你娘的。”

    冯大娘还有些不高兴,不过刚才偷听也是她不对,就没再多说什么。

    林杏月原本打算今天吃锅子,下雪了,他们一行人围着炉子吃锅子,想着又暖和又好吃,只是现在心情受了影响,就说要去问问其他人想吃什么。

    “就吃锅子吧。”林金兰不知道这事,已经开始流口水。

    徐勇也在旁边不住点头,“就吃锅子吧,我想尝尝那牛油味的。”

    林杏月看了看天色说:“今儿吃那牛油锅底确实来不及了,咱们正好剩了好些高汤,就用那高汤来涮吧。”

    徐勇虽然没吃到那牛油锅底,却还是点了点头:“行,那我这就去买羊肉。”

    林杏月让他顺道带些羊乳和牛油回来,徐勇的眼睛顿时一亮:“月姐儿,难不成咱们还吃那牛油锅底?”

    “不是,是我想着吃米粉,也可以用这牛油锅底来做汤底的。”

    “太好了,那肯定香得很。”

    “就是就是,说的我都想吃了。”

    许多东西今天都来不及做,等那羊肉买好了之后,林杏月就提到了灶间。

    她得发泄发泄。

    明儿一早除了炒制牛油锅底之外,她还打算把那鱼丸给做出来,到时候又可以做那三鲜的米粉了。

    刚坐下,就见外头不知道什么时候飘下来了雪花,张婶娘去关门的时候就和大家伙说起来:“这又下起来了,明儿怕是还不好走。”

    “那咱们赶紧吃,一会儿你们还要回去呢。”

    王小娘子整个人都还在兴奋中,想着马上就要跟着学了,得回头认认真真拜个师,更把这小饭馆当成了半个家。

    “那是谁?”张婶娘看到风雪中有一人走来,模样有些熟悉,定睛一看,原来是徐柏。

    “哎哟,你不在府里当差,怎的出来了?”

    徐柏先往屋里看了一圈,没瞧见林杏月,心里有些微微失望,嘴上回应着张婶娘的话:“和大老爷说了一声,他让出来的。”

    132

    第132章

    ◎雪夜锅子(2)◎

    张婶娘奇怪:“好好的,大老爷叫你出来做什么?”

    徐柏三言两语把周大娘子带了东西回去,却没让大老爷吃的事情说了出来:“还有平安,他也想吃得很,只是今儿下雪了,他懒得动,正好我也有两三天没过来看看。”

    张婶娘又心疼又带着几分责备地说:“人家都不愿意往这风雪里跑,你倒是巴巴地过来,有什么好看的?咱们在外头哪里都好,快进屋暖暖。”

    又让徐勇把他的衣裳鞋袜拿出来,让徐柏先换上。

    徐柏后来长个子,比徐勇还要高一些,只是眼下也没有别的合适的衣裳,只能凑合着。

    林杏月一听徐柏回来了,先前郁闷的心情一扫而空,放下手中切着羊肉片的刀,出来同他打了声招呼。

    徐柏看到林杏月出来,眼睛也亮亮的,把身上的衣裳一穿好就迫不及待地问她:“可是我赶巧了,一出来你们就正好要吃这锅子,要是我今儿不来,可就没这口福了。”

    “还真是,莫不是你也有了勇子哥的这福气?”

    徐勇一脸茫然无措地抬了一下头,不知道怎么就说到了他身上。

    徐柏直接乐呵起来:“那倒没有,可能因为我和他长得有些像,我也有这好运气。”

    两人你来我往地说着话,徐勇在旁边看着也吃插不进去。

    他动了动嘴唇,最后还是把话给咽了回去。

    也不知道他们两个怎么就有这么多的话要说。

    林金兰去厨房看了看,见闫大娘在那里切着羊肉,出来就看到林杏月和徐柏一直在说话,干脆一屁股坐在了两人中间:“你们两个说什么呢?说来也让我听听。”

    徐柏收到了林金兰瞪过来的目光,干咳了一声道,说起正事来:“说起来,和玉姐儿家有关。”

    玉姐儿一听,赶紧凑了过来:“柏子哥哥,什么事啊?”

    这几天林杏月都没怎么让玉姐儿干活,家里这么些个大人,又雇了四个人,没道理还让她一个小孩子天天忙前忙后。

    张婶娘也觉得前段时间亏着她了,两个人在一个屋子里睡觉,张婶娘都不让她早起。

    玉姐儿有些郁闷,有时候在后院听见前面忙得不可开交,她才露个头,就会被其他人赶回去。

    玉姐儿觉得她快成透明人了,可也知道大家是想让她不那么辛苦,只是她在后院里也没什么事干,无聊得透顶。

    徐柏摸了摸玉姐儿的头:“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你娘和你爹又和离了。”

    玉姐儿一时瞪大了眼睛,他们搬到这铺子的时候,宋更夫还想着过来帮帮忙,缓和一下关系,不过直接被张婶娘和冯大娘给撅回去了,骂了他好一个没脸。

    冯大娘在旁边唏嘘说:“他们两个也就是缘分尽了,分开了也好。”

    玉姐儿呼了一口气:“这样也好,不过我和我哥也和他没关系了,随他怎么做。”

    林杏月也是这般觉着的,只是可惜了钱婆子和宋更夫好了这一场,什么也没得到,还落了一个孩子。

    她又不动声色地看了一眼常娘子,见她正在帮着摆盘子,堵在心里的话也不知道该和谁说。

    徐柏注意到林杏月的目光,往常娘子那边看了几眼,过来问她:“怎么了,她有不妥?”

    “那倒没有,先不说这个了,咱们快来吃饭吧。”

    闫大娘已经帮着把羊肉切好端了上来,看到徐柏之后,赞叹了一句:“这是哪里来的年轻后生,长得好俊。”

    张婶娘听了夸奖很是高兴:“这是我那儿子,不过眼下还在府里当差。”

    闫大娘一听,又上上下下把徐柏打量了一通:“这可不得了,瞧着这般有出息。”

    徐柏朝闫大娘作了个揖,说:“这可不是什么有出息的事,不过是咱生来就在府里当差的。我也想着等以后也要出府。”

    这是他头一次在外头说起这话来,目光又往林杏月那边看了看。

    张婶娘在旁边完全没有注意到:“可不是出来了好,咱们一家人也能在外头团聚,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这样的机缘。”

    说完就让大家赶紧过来吃火锅:“你们快尝尝这碟子,可是月姐儿炒的,很是好吃。”

    大家热热闹闹地围坐在一起,林杏月没来得及做鱼丸,只让徐勇把那鱼买回来之后片成一片片的,涮完羊肉之后再涮些这鱼肉来,又配了些豆皮、豆干之类的,放了满满一锅。

    高汤已经熬出香味,羊肉放进去之后,众人吃得神情满足。

    和其他火锅相比,高汤火锅吃的就是那鲜味,调料也不用太重,原汁原味吃到嘴里最好。

    张婶娘又往里面下了些自己擀的索饼,吸足了汤汁的香味之后,大家更是吃得浑身冒汗。

    “老伴儿,你闻到香味没?”

    沈大爷正在家里的床上躺着,下雪之后也不能出去干活,索性他就趁着这个机会好好歇一歇,只是昨夜里就没有睡好,一直闻到那股子香味,谁知道今儿白天好不容易躺下来了,又闻到了那味道。

    “哪里有,我看你就是心病。”

    沈大娘闻了闻,没闻到那味道,埋怨沈大爷光在那里出幺蛾子。

    “真有那味道,不是我骗你。”

    沈大爷也不躺着了,非要和沈大娘掰扯清楚:“肯定是小饭馆那边做饭了,不行,我得过去看看是什么吃的。”

    “人家小饭馆关门了,你过去做什么?丢不丢人。”

    沈大爷的人却已经出去了,丢人有什么可怕的,他实在是忍不了了。

    出去了被寒风一吹,沈大爷也精神了一下,外头天色已经有些昏暗,沈大爷也不像之前那样天不怕地不怕了。

    还要不要去了?

    沈大爷纠结了一下,最后还是一咬牙,把身上的衣裳裹得严严实实的,顶着风过去敲了门。

    吃完锅子之后,林杏月又帮着徐柏煮了几碗鱼面,这是大老爷专门要的。

    上次周大娘子过来就吃的是这煮鱼面,平安好不容易从绿夏和平春那边打听到,一和大老爷说,他就也要吃这个。

    亏得今儿买了鱼,要是没买的话,还根本做不出来呢。

    沈大爷过来的时候,正好和提着食盒的徐柏走了个对面。

    沈大爷没见过徐柏,在他脸上转了一圈,最后才把视线落在他手上提的食盒上。

    这里头肯定有一直勾着他想吃的那些东西。

    “大爷,您怎么来了?”徐勇出来送徐柏,看到沈大爷就和他打起招呼来。

    “我也是碰巧走过来。”沈大爷有些不好意思,想单独和徐勇打听一下又做的什么好吃的。

    不过徐勇一下子就看出来沈大爷过来是做什么,他手上还拎着个食盒,把徐柏送走就问他是不是要拿一些吃的。

    沈大爷顿时觉得徐勇这人实在是不错,悄声问他:“可还有?我这一直能闻到那香味。”

    徐勇表示他非常理解:“我去看看还有没有,不行你就拿着那高汤回去自己煮个索饼。”

    沈大爷连连点头:“那就谢谢你们了。”

    林杏月把徐柏送走,就被林金兰拉到了屋子里,她双手抱臂堵在门口问:“你怎么和他一直在那里嘀嘀咕咕说话?”

    林杏月想要装傻充愣:“好几天没见着了,说说府里的事情,不是很正常吗?”

    “你别诓我,上次我就看出来你对他不一样了。”

    林杏月打了个哈哈,不想这时候就承认,赶紧转移话题说:“你有没有觉得玉姐儿这几天好像不大高兴?”

    林金兰是个神经大条的,也就是对林杏月的事情比较上心,玉姐儿的异样她根本没发现,奇怪地问林杏月:“有什么不一样啊?她这几天不是一直在房间里待着。”

    林杏月摇摇头:“我得去找她问问。”

    说完,脚底就抹了油似的往外走去。

    玉姐儿吃了饭之后就回到屋子里,手上拿着个帕子在那里戳着,明显心思没在这里。

    绣帕子也是张婶娘给她找的活计,要不然她在屋子里很是没意思。

    “姐姐,你怎么来了?”

    林杏月见林金兰没跟着来,松了一口气,问她:“这几天一直没顾得上问你,你知道这边适应得怎么样?”

    玉姐儿叹了一口气,带着几分撒娇意味的说:“姐姐,你总算顾得上我了,我老早就想找你说话,可看你忙的根本顾不上我。”

    林杏月心里也是一阵愧疚,赶紧说:“以后不会了,你也别和我见外,有什么事情记得和我说。”

    玉姐儿上前挽着她的胳膊,又叹了一口气:“姐姐,我想去外面帮忙干活,可你和婶娘都不让,在这里好没意思啊。”

    林杏月一开始是不想让玉姐儿那么劳累,但忘了她这么小,也没个可以娱乐的东西,的确是有些无聊的很,这让她心里更觉抱歉:“原先咱们都还没有出来,你帮忙也就罢了,可如今咱们都出来了,冬天洗碗洗菜那水又是凉的很,剩下的活计又都需要力气,这才没想着让你帮忙。”

    林杏月摸着玉姐儿的头,想了想之后问她:“你想不想读书?”

    玉姐儿第一反应不是高兴,而是震惊,反问林杏月:“可是姐姐,没有小娘子去读书的事啊,都是小郎君们才能去读书。”

    林杏月却摇摇头:“可不是这般,你看看大娘子身边的几个姑娘,哪个不认字。老太太身边的慧莺姐姐也都认字,听说还会作诗呢。”

    玉姐儿从前不知道这些,也没人和她说过,便歪着脑袋听林杏月往下说。

    “就说绿夏,她不仅会认字,还会算账,要不然也不能被再次请回来。”

    玉姐儿听了之后有些心动,可不知道去哪里能学:“谁会教我这个啊?”

    林杏月就说先让徐勇教她一些:“之后我再慢慢给你寻,总要给你找一个夫子来。”

    玉姐儿一听,忙从床上下来,就去外头叫徐勇:“勇子哥哥,你可是能教我认字?”

    徐勇憨憨地笑了笑,看向身后的林杏月,有些不大确定:“我也没认识多少字,还是以前胡乱学的,都不会写。”

    林杏月就让他试一试:“左右我们只是想认字。”

    “是呀,我和姐姐也一块来学,总不能还做个睁眼瞎,那样账本都有些看不明白。”

    因为徐勇只会认字不会写,那账本上也很是简单,一栏是收入,一栏是支出,看着很清楚,可要是小饭馆的规模再扩大一些,这账本就不够看了。

    林金兰还等着和林杏月谈谈徐柏的事情呢,没想到林杏月一来就告诉了她这件事情,当场傻在原地:“你们两个谁学就可,别拉着我。”

    林金兰是一点儿也没有想学的意思,光听着她就头大起来。

    “不行,你也得跟着学。”林杏月直接拍板定下来,也不管她如何反对,看了看天色,让玉姐儿早些回去睡觉,又催着张婶娘和冯大娘别说闲话,也早些休息。

    徐勇往自己的屋子里去,一想到第二天就能吃到那牛油锅底做出来的米粉,走路都傻呵呵的笑起来。

    沈大爷提着那点高汤回去之后,就让沈大娘赶紧给他擀索饼。

    “我才不给你擀,你自个儿去弄,我这已经吃了饭了。”

    沈大娘懒得动弹,看着外面的天色,有些担心还没回来的儿子。

    沈大爷支使不动她,只能自己去拿了面粉出来。

    他虽然没做过,但看着沈大娘做了这么多年,步骤都知道,可实际操作起来却很麻烦,不是面多了就是水多了,折腾得那面团越来越大。

    沈大娘就在一旁冷眼看着,想到年轻那会儿,她做饭不好吃还被沈大爷嘲笑过几句,这么多年过去了,她终于也有机会好好嘲笑他一通。

    沈大爷也没想到看起来那么简单的事情竟然这么难,被说得面红耳赤,很是不好意思。

    沈大娘继续说:“你弄这么多面团来,我看你怎么吃得完?这可都是花钱买的。”

    “哎呀,”沈大爷不耐烦地挥挥手,“我肯定能吃完,这高汤里下什么都好吃。”

    “你这面一点也不筋道,还这么厚,怎么可能好吃?”

    两人一直争执到沈门兵回来,他一进来就见爹在灶间忙活,吓了一大跳,问沈大娘:“这是怎么了?”

    “还能怎么了?为了一口吃的,昨儿夜里就没睡好,今儿小饭馆关了门,又闻到香味,说啥也要过去给人家要了些汤回来,自己做那索饼呢。”

    沈大爷不服气地说:“你娘说我做的面疙瘩不好吃,儿子一会儿你尝一尝,看看好吃不好吃。”

    沈门兵在外头站了一天,被冷风吹得很不舒服,便给面子地说:“正好我饿了,让我也尝一尝爹的手艺。”

    沈大爷一见有人捧场,更是得意起来,把那面团随意扯了扯就丢进锅里。

    沈大娘在一旁实在是看不下去,就把头侧到了一边,到这时候她依然坚信,这索饼煮出来不会好吃。

    只是没想到过了一会儿,高汤的鲜味煮出来之后,竟然真的传来一股香味。

    “儿子,你再去切点葱花来,咱们放进去。”

    沈门兵也闻到了香味,肚子也咕噜咕噜叫起来,赶紧切了葱花放进去,那高汤上面有了葱花的衬托之后,看起来立刻勾人食欲。

    沈大爷得意地看向沈大娘:“叫你说我做不成,这不是做出来了?你闻一闻。”

    沈大爷故意把一碗索饼盛出来,在沈大娘的鼻子前晃了一圈。

    沈大娘也着实惊讶,没想到还真叫他做了出来,闻着那味道也挺香。

    嘴里依旧不服气:“你有啥好得意的?都多亏了小饭馆的这汤,要不然吃你的面疙瘩,咬下去都是死面味道,能好吃到哪里去?”

    沈大爷得意道:“你别管我怎么做出来的,左右我现在要去吃了。”

    他招呼沈门兵,两人就去旁边大口吃起来。

    沈门兵吃了一口,虽然索饼的确像沈大娘说的那样,不筋道还一大坨,可有了那汤汁的衬托,浸泡一会儿之后也入了味:“娘,你要不要也来一碗?”

    沈大娘嘴硬:“我才不吃,这是糟蹋好东西。等改天了,我再去买上一碗,往里面下些索饼。”

    沈门兵立刻答应:“行,娘你到时候也忘了给我也下一碗来。”

    沈大爷被沈大娘这么一提醒,才反应过来自己去要汤时有些匆忙,没给人家钱,想着明天说啥也得补上,不能让人家吃亏。

    林杏月不知道沈大爷家里发生的事,只是洗漱完躺在床上之后,就被林金兰拉过去咬耳朵:“你别想岔开话题,你同我老实说,怎么一见他来,羊肉也不切了,就要和他说话?”

    林杏月假装闭上眼睛睡着了,林金兰干脆挠起她的痒痒:“快点说,要不然我就告诉娘。”

    林杏月没办法,睁开一只眼睛:“你告诉娘什么,说我喜欢他呀?”

    “你承认了?”林金兰的声音提高了一点,随即又压低声,“他有什么好的?除了长得好看一点,根本配不上你。”

    林杏月有些不好意思,反问林金兰:“你还说我,那府里的那个侍卫胡心得有什么好的?”

    好久没听到这名字,林金兰都快忘了,挠挠头说:“我那时是鬼迷心窍,后头就不喜欢了。”

    林杏月相信林金兰没有说谎,她是个能说放下就放下的人,怕她再追问自己和徐柏的事,就转了话题:“那姐姐你想找个什么样的人呢?”

    林金兰想了想,也没具体标准,就说:“我想找个什么都听我话的人。”

    又觉得还不够,继续补充:“眼里面还只有我一个人,只看得到我的好。”

    林杏月点点头:“是该找个这样的人。”

    林金兰捅了捅林杏月的胳膊:“那你说柏子除了长得好看点、听你话点之外,还能干啥呀?更何况他还比你小。”

    林杏月纠正道:“就小几个月。”

    “那也是小,我不喜欢比我小的。”

    林杏月推了她一下,“那是你不喜欢比你小的,对我来说那都不是问题。”

    【作者有话说】

    比心心[绿心]

    133

    第133章

    ◎鸡蛋灌饼◎

    徐柏走的时候,也频频往回看,直到看不见小饭馆了,才继续往前赶路。

    能出来见着林杏月,他已是心满意足,不过就像是饮鸩止渴一样,看到了心里更加的抓心挠肝。

    回头得催催周大娘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清算了杨管家。

    平安已经在门口接连看了好几回,嘟囔着徐柏怎么还不回来:“肯定是留在那边吃好的了,早知道我也就跟着去了。”

    小六子往这边看了一下,看见平安一直在门口徘徊,约莫知道是怎么回事,正要回去同赵管家说一声,平安已经朝他招手:“小六子,你过来,你可是也在等你柏子哥哥?”

    小六子嘿嘿笑了两声,问道:“我柏子哥还没回来?他去找林小娘子了?”

    平安点点头:“是去找了,是你师父让你来这里的?”

    “我师父这几天上了火,胃口不大好,等着柏子哥去找了林小娘子,说不得还能带回来些合胃口的东西。”

    平安虽然不大舍得把那些东西分出去,可赵管家如今坐的是府里头一把交椅,对他们几个也很是照顾,平安这点还是能拎得清的,就说一会儿等徐柏回来了,他给送过去。

    小六子应了声就走了。

    平安继续在那里盼着,徐柏回来一定得多带些东西——赵管家那边送点,顺子和福生那边得送点,更别说大老爷还得占大头了。

    等徐柏总算回来了,平安一边抱怨他回来得晚,一边去看他带的东西:“都有什么?我肚子早就快饿扁了。”

    “不少东西呢,今儿是顺子在老爷身边当值?”

    顺子正好从外头进来,进屋热气一熏,先打了个哆嗦,定睛往桌子上看,惊呼了一声,“有大老爷要的那鱼煮面。”

    徐柏顺势把那食盒递过去,“你来了正好,省得我还得送一趟了。”

    顺子也不敢耽误,提着就去了大老爷那边,走的时候还不忘说:“我的那份可要给我留着,我马上就回来。”

    平安已经找起他要的东西,把顺子和福生的东西分出来放到一边,又说了赵管家要的那份:“柏子,你帮着去送一趟,我这饿的不行了。”

    徐柏都被平安这无赖的样子给弄笑了,要不是认识多年的兄弟,徐柏高低得说他两句。

    最终他也只是认命的站起来:“我去就我去,你在这里慢慢吃”。

    平安乐滋滋地挑起米粉吃起来,只觉得总算没白等,就是忘了问徐柏在小饭馆里都吃的是什么。

    第二天早上,在闫大娘他们都还没来的时候,林杏月先做了鸡蛋灌饼,打算吃了饭就开始做牛油锅底。

    玉姐儿干脆搬了个小凳子坐在旁边,问徐勇:“勇子哥,你打算什么时候教我们认字?”

    徐勇先去外头扫了雪,正在那边擦汗,见了就说:“得空了就教,可我手上也没书本,我也不会写,这可咋整?”

    冯大娘给他出主意:“这也好办,你待会儿提些东西去找纸马铺子的李掌柜,让他给写几个字,他保准乐意。”

    “也行,我这就去看看。”

    鸡蛋灌饼曾经是林杏月很喜欢的一道早点,她喜欢从面团就开始自己做,再把油酥做好,放到面团里面,醒发之后面饼就做成了。

    在之后就好做许多,主要就是把鸡子灌进去,翻面让饼皮变得金黄就行。

    林杏月还拿了火腿切了进去,可惜没有辣椒酱,只能放些酱菜。

    林金兰一块儿帮着做,看那鸡子灌进去的时候,饼皮鼓了起来,只觉得好玩。

    “怎么才能鼓起来?”

    “也简单,中小火加热,再勤快的翻着面,等出现这种小气泡的时候,差不多就可以灌了。”

    林金兰试了几次,自己发现了一个好法子。

    用筷子压着灌饼的四个角的话,那些小的气泡就可以慢慢的赶到中间,便能鼓起来一个大泡。

    就连林杏月也不得不赞叹了几句。

    刚出锅的鸡蛋灌饼,热气腾腾的,咬下去的瞬间还能感受到股子焦香的饼皮,边缘微微鼓起来的地方还带着几分焦脆。

    中间灌了鸡子的地方格外的嫩滑,再加上火腿、酱料、咸菜混合在一起的味道,把人的味蕾结结实实的霸占着。

    玉姐儿立刻把要来徐勇的事情抛之脑后,捧着鸡蛋灌饼大口吃起来。

    “好香啊。”

    “是啊,真香!”

    张婶娘也爱吃,觉得吃这个要比吃那肉夹馍也不差什么。

    “等咱们以后开了早点铺子,咱们就卖这个。”

    “行。”林杏月笑眼弯弯答应。

    徐勇吃了两个才停,去找李掌柜时候就提了这个鸡蛋灌饼。

    李掌柜这几天除了那个要做厨子纸扎人的生意之外,并没有其他生意,是以铺子也开得不那么早,听见开门声才问:“勇子,有事?”

    徐勇和李掌柜已经熟络,就说了想请他帮忙写几个常用的字。

    李掌柜满口答应下来,目光在徐勇带来的吃食上转了一圈。

    徐勇把那鸡蛋灌饼笑呵呵地递上去:“是今早刚做出来的,热着吃香的嘞。”

    李掌柜嘿嘿笑了起来:“你们家那林小娘子的手艺可真是没话说。”

    那鸡蛋灌饼还没在他手上捂热,就被李娘子和两个姐儿给拿去了。

    “可给我留一点尝一尝。”李掌柜赶紧喊。

    “放心吧,肯定给你留一口。”

    李娘子拍着胸脯保证,他都自己说了要留一口,那她自然也就留一口。

    徐勇拿着字回去的时候,沈大爷正在和林杏月说昨儿吃的那高汤,又把用它做了索饼的事情说了:“往里头扔个碎布头,怕是也香得很。”

    林杏月被大爷这语气给逗笑了:“都是邻居,一碗高汤而已,说什么给钱不给钱的,倒是见外了。”

    “那可不行,我要是不给钱,回去我老婆子肯定要说我,再者说,下次再有什么好吃的,我也不好意思过来了。”

    说着就把那两个铜板放在了桌子上,使劲吸了吸鼻子,问林杏月,“这闻起来有些辛辣,你们这是要做什么?”

    林杏月先赞了一声他的鼻子真灵:“我们家勇子哥,还有我先前那邻居,也是个鼻子特别灵的,我做什么,老远都能闻到。”

    沈大爷却不好意思接受这夸奖:“什么灵不灵的,是你做的太香了,不然怎么能一下子就闻着。”

    他越看林杏月越觉得满意,想着自家儿子也还没成亲,虽然只是个门兵,每个月挣的不多,差事又辛苦,但和他儿子长得还算周正。

    于是,他克制住了问了那辛辣爆香的东西是什么,急匆匆回了家,想和沈大娘商量商量这事。

    林杏月见他扔了钱就走,也只得收下,看他脚步那么匆忙,还叮嘱让他慢一点,别摔了。

    她正在炒牛油锅底,普*通人很难买到太多的牛油,之前在大厨房能用那么多,都是占了国公府的光。

    徐勇带回来的牛油不太多,林杏月打算回头问问采买的路管事,看着能不能牵个线。

    还有石娘子那边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有信儿。

    她迫不及待地想吃上辣椒了。

    即便用的茱萸,牛油特有的香味也被炒制了出来,比那高汤的味道还要浓郁。

    昨天的雪下到前半夜就停了,只不过接连下了两天,有的地方还是不大好走,林杏月便和昨儿的米粉做的数量差不多。

    还没等开门,小饭馆门前就迎来了一辆马车。

    徐勇在门口,打开门看看是谁,被车挂的那郡主的牌子惊了一下,里头果然下来的是郡主身边的崔嬷嬷。

    只是和先前来的那些人不同,崔嬷嬷并没有一下来就打量小饭馆,扶着郡主下了马车之后就进了来。

    林杏月又一次急匆匆地从灶间出来迎上前来,朝郡主行了礼,想着二楼雅间得尽早收拾出来了,要不然平日里连个坐着喝茶的地方也没有,只能去她那屋子里。

    郡主倒是不在意,林杏月还记得从前听说她这身子骨不大好,缠绵病榻许多,今天这风可是吹得有些冷,不知怎么就过来了。

    她不敢大意,又往屋子里烧了盆炭。

    平日晚上睡觉的时候他们都是烧了炭的,只是到底用的不是那种上好的银丝炭,燃烧的时候会有烟,林杏月便放在离郡主稍微远些的地方。

    “你不用这般忙活,倒是我过来唐突了。”

    郡主说话还略带些有气无力,只是能看出来精神头很好。

    林杏月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们小饭馆开的时间短,好些东西都还没收拾出来,郡主娘娘见谅了。”

    郡主招招手让她坐下:“这都没什么,我来也是为了要谢谢你,恰好这几天觉得嘴巴淡得很,听说你这小饭馆里卖那什么米粉之类的,就想过来尝一尝。”

    林杏月一头雾水,不知道郡主为什么要谢她,想要问,张了张嘴又识趣地闭上了,只把铺子里如今有的三种米粉说出来:“这牛油底的米粉略微辣一些,是才炒出来的,还没卖过。”

    郡主很是心动,只是想着大夫的嘱咐,只能退而求其次要了那高汤米粉。

    崔嬷嬷在一旁笑呵呵的:“那我就托大,尝尝那牛油底的米粉。”

    林杏月答应了一声,去灶间准备的时候,冯大娘他们就过来问用不用帮忙。

    来的人多了,冯大娘他们都没以前那样战战兢兢了。

    细想来,也不过是才几天的功夫。

    林杏月让他们散了:“没事,就是来尝尝米粉的,你们各去忙着便是。”

    闫大娘家里有一个正在读书的小孙子,闫大娘说了先前安亲王妃和国公府的大娘子过来的事情,他们家的人都不信,非说她这是得了癔症。

    闫大娘也懒得再跟他们说,爱信不信,这总不能是假的。

    郡主和崔嬷嬷等着的时候,捧着那热茶喝了几口,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崔嬷嬷在一旁有些心疼地看着她。

    她心里其实对郡主要来这小饭馆吃东西的事情也很是惊讶,不知道怎么突然就想起来来这,不过郡主要来,崔嬷嬷也不会拦着,马车里面放了许多小暖炉,又有炭火盆子,倒是一点也不冷。

    没多大一会儿,米粉就端了上来,郡主跟前摆着的是那一碗高汤米粉,汤色透亮。

    崔嬷嬷跟前的那一碗却是牛油底的,上面飘着一层红油,郡主很是有些羡慕的看了一眼。

    崔嬷嬷笑呵呵地慈爱看着郡主:“等着郡主身子彻底好了,想吃什么不能吃。”

    郡主也笑了起来,指着前面送上来的几碟子小菜:“吃个粉竟然还有这么多的东西。”

    崔嬷嬷笑呵呵地催着郡主:“快些尝尝,这样身子也能热起来。”

    郡主也就拿起筷子,挑了一口米粉放在嘴里,浑身的寒气就都被驱散了不少,只觉得舒畅。

    这米粉让她一下子就想起了这些年的经历,今儿这般冷,她还过来,却不是心血来潮,而是真的因着今儿她把这么多年骏马爷把她当成冤大头的事做了个了结。

    骏马爷上次参加三娘子定亲的时候,心里的那份不安就越发厉害起来,也不知道他先前说的把外头养的那小娘打发走了,有没有让郡主相信。

    要是没信的话,郡主的身体越发好了,到时候还不知要如何呢。

    骏马爷越想越慌,又不知该怎么办,最后脑袋一热,就把这么多年来给郡主治病的那个御医给杀了。

    他想着这样一来,郡主即便有什么怀疑,也是死无对证了。

    可骏马爷却没想着,他这般做更是欲盖弥彰,郡主原本就怀疑他,并不需要什么充分的证据,只要下定决心,什么事情不能做。

    骏马爷到底是寒门苦读出来的,自小没在锦衣富贵人家里的弯弯绕绕里浸淫过,郡主动手的时候,他都还没反应过来。

    有那么一瞬间,郡主是想让骏马爷去死的,可是若是这般简单地让他死了,先不说会不会让吴娘子知道了,毕竟骏马爷在吴娘子眼前还算是个慈父,若是因着这个,母女两个生了嫌隙,反倒是不美。

    再者说,这骏马爷不就是怨她没能让他入朝为官,害得他没了前程,那就让他尝一尝没了他骏马爷这层身份之后,会是个什么下场。

    至于那小娘,他们既然情比金坚,郡主也乐得成全他们。

    都说夫妻百世恩,等骏马爷处处碰壁、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时候,看看他们两个还有没有那般坚贞的感情。

    若是真有,郡主倒是觉得这些年没白呕气;若是没有,郡主反倒要看不起他们,觉得这些年真是白气了。

    吴娘子那边,郡主也找人说了,吴娘子如今怀着身孕,本不应当为这事烦心,可郡主也不是个喜欢遮遮掩掩的人,什么事情都想要打开天窗说亮话。

    吴娘子不知道这么些年来,郡主的身体缠绵病榻,竟然是骏马爷在背后搞鬼,知道以后沉默了好半天,最终也没有劝着郡主放下这事。

    她没有立场让郡主放下。

    那汤的滋味在郡主的唇齿间蔓延开来,像是有一双温暖的大手一般,从头到脚抚慰着她的心灵。吃着吃着,郡主的眼泪就掉了下来。

    那边的崔嬷嬷当做没看见,端着那碗牛油锅底的米粉,说要去再添一勺汤:“真是辣得过瘾,从没吃到过这样香的味道。”

    郡主眨了眨眼,把剩下的眼泪都忍了回去,声音里还带着些鼻音:“真叫人羡慕,等我好了,我也要吃。”

    “行,等娘娘好了,愿意吃多少就吃多少,到时候咱们再让林小娘子来给你做。”

    郡主的眼泪又一下子掉了下来,这一次她却没再强忍,痛痛快快地哭了起来。

    【作者有话说】

    [绿心]

    134

    第134章

    ◎三鲜米粉(鱼丸、虾丸)◎

    郡主吃完米粉之后,便带着崔嬷嬷走了,外头大厅里吃米粉的人却依旧络绎不绝。

    张婶娘看着这么多人,念叨着做的太少了:“原来想着积雪积得很厚,人会少些呢。”

    这比之前来的人还要多上一些,主要是小饭馆里做了牛油香辣味儿的米粉一下子就传了出去,许多人听说了之后二话不说就过来。

    “没事,虽说今天有人没吃上,可要是真愿意吃,那还会再过来的。”

    什么时候饥饿营销都不过时。

    国子学的这些学子们,这段时间一直在吃食堂的东西,一开始都叫苦连天,实在是忍受不了。

    耿郎君和赵郎君两个人也受不了,直接去找了祭酒,把那小饭馆的厨娘是从国公府出来做买卖的事情说了出来。

    “祭酒,那铺子里卖的东西咱们都去吃过,实在好吃!从前那厨娘在国公府的时候,咱们还要顾及那么多,不好去找。可这小饭馆就不一样了,都是明码标价。”

    苏祭酒当日那般把学子们的吃食管起来,也不过是为了激励他们,听说那厨娘已经从国公府离开,在外头自谋生路,心里赞了一句,可不是人人都能有这样的魄力,离开那国公府的庇护。

    “既如此,我改天便过去瞧一瞧。”

    “祭酒,您也别改天了,择日不如撞日,不如今儿这时候就去。”

    苏祭酒点了点耿郎君和赵郎君的额头:“你说你们两个,若是把心思都花在学业上,岂不是更好?尤其是你,眼见着就要成家了,该稳重些。”

    赵郎君听了也不放在心上,在一旁垂耳恭听,只要是从那铺子里带些东西回来,哪怕日日说他,他也没什么怨言,实在是食堂的饭太让人难以下咽了。

    苏祭酒果然如他们所说,放下手中的事,直接就奔小饭馆这边来。

    他来的时候,路上已无积雪,尤其是小饭馆的巷子口,被扫得干干净净,偶尔还能看见几个从小饭馆出来的路人。

    这些人三三两两的结伴而行,一边走一边高谈阔论,说着今儿吃到的那些东西。

    “那高汤米粉我还没吃过瘾,又来了牛油米粉,听说明儿还有三线米粉!”

    “啧啧啧,这真是要天天勾着咱们过来呢!我这几天可一直都没去瓦子那边听戏。”

    “别说你了,我也没去,谁还顾得上。”

    “等明儿我还要过来,尝一尝那三线米粉,你们谁要来?”

    “我来,王兄若是来的早了,可要帮着占一个位置。”

    “我也来!”

    “还有我,不过我还要一份那牛油米粉,我还没吃够。”

    苏祭酒只听这些话,就能想象到那小饭馆的生意有多火红,脚步也不由加快了起来。

    天晴之后,林杏月就把修建面包窑的事情提上了日程,让张婶娘去找了徐泥瓦过来。

    徐泥瓦一心惦记着邀请张婶娘和林杏月过去吃席,来干活的时候,嘴里还念叨着这事。

    和他同行的另一个泥瓦工就说:“你们就顺了他的意吧,要不然这小子一直惦记着,还说等回头生了孩子,就让孩子叫肉夹馍。”

    林杏月一听大吃一惊,想着这孩子要是知道了小名是这么来的,也不知会不会和徐泥瓦吵起来。

    另一旁过来看这面包窑怎么做的林金兰则放声大笑起来:“叫肉夹馍?那以后是不是还有叫炸鸡排、豆腐串儿的?”

    徐泥瓦被笑的有些不好意思,不过他也不好辩驳,是真有这个打算,只是还没敢给鲁小娘子提起。

    林金兰笑的合不拢嘴,张婶娘赶紧打圆场:“行,到时候我们俩就过去。”

    徐泥瓦很是高兴,又把目光投向了林杏月,林杏月也点点头:“我也过去。”

    徐泥瓦这才放了心。

    林金兰又问徐泥瓦,到时候要在哪里办酒席,徐泥瓦说:“就在三元楼那边,原本说我们都爱吃你们这里的吃食,想在你们这里办,我上次问了婶娘,说你们这边忙不过来,暂时不接这些。”

    林杏月记着这事,张婶娘还特地来问过她,她的确腾不出来手做这些,只得很可惜地说:“三元楼那边的厨艺很是不错。”

    这事不知道怎么的让彭大嘴知道了,他从给各大酒楼写吹捧的稿子,变成了如今只给这小饭馆写,谁请也不好使。

    听说之后,就在林金兰跟前骂了起来:“三元楼算什么东西?见你们这儿米粉做得好,他们也推出了米粉。”

    林金兰原先的脾气就是个炮仗,不过开了铺子之后,一直尽量不让自己发火,只是回回听了这种话,还是忍不住生气:“竟然也做米粉?我们不做,他们也不做,见我们挣了钱,就巴巴地跟着学。”

    彭大嘴在旁边赶紧点头:“谁说不是呢,咱们这些老饕餮知道了,都觉得他们做得很是过分。”

    林金兰的眼睛半眯了起来,她已经和彭大嘴很熟悉了,直接问他:“你可是去尝过了?”

    彭大嘴露出一个不好意思的笑容:“不是我要去尝的,你也知道我原先就是干这个的,他们有了什么新鲜吃食,都会让我过去品一品。”

    林金兰听懂了,叉着腰问:“那你说说,他们做得如何?”

    “刚才我不是说了,他们做得是真难吃,一点儿也不像咱们小饭馆里的味道,现在咱们又有那牛油锅底,谅他们一时半会儿也学不出来。”

    林金兰哼了一声,去屋里找林杏月商量这件事:“我咽不下这口气,咱们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学样。”

    “先前不是说过这事,他们也只能模仿,咱们的味道是做不出来的。”

    面包窑晾晒几天之后,表面的泥巴已经干了。

    徐泥瓦这人的手艺不错,虽然不知道要做的是什么,只听着林杏月在那里比划,也做得像模像样。

    好在这段时间一直没有下雪,再等上一两天,就能直接用了。

    林金兰见林杏月的心思一直在那面包窑上,一下子就泄了气:“不行,我也得过去尝一尝他们那米粉是个什么味儿。”

    她说完,就去外头找张婶娘,又问玉姐儿:“你跟着我去不?”

    玉姐儿这几天认了几个字,要说多喜欢,那也没有,不过是个打发时间的消遣。

    有时候林杏月还会拉着林金兰过来一起学,林金兰就不用说了,记不住几个,只是林杏月明显记得快上许多,一般徐勇说上一两遍,她就能认得了。

    林杏月好歹是上过学的,只是很多字简体繁体有所区别,她也需要有个正当知道这些字的途径,才故意藏着掖着,装作也是刚学的样子。

    一说要出去,玉姐儿连忙就换上衣服,张婶娘又让她们两个披上厚衣裳,让徐勇跟着他们一块去。

    “婶娘,不让勇子哥去,他一看就知道是咱们小饭馆的人。”

    徐勇还不稀得去:“他们再怎么做,也没月姐儿做得好吃,还得走那么远的路。”

    “好像你去了,他们就不知道是咱小饭馆的人一样。甭管他怎么想,咱们去吃了就是,只是你们两个孩子去,我不放心。”

    好说歹说,徐勇还是被推着出了门。

    他们前脚走,国子学的祭酒就来了。

    他先打量了一下这个小饭馆,看见里面已经没有几个人,冯大娘打着哈欠,头也不抬地说:“今儿米粉卖没了,若是想要其他的,那边小窗口还有些。”

    苏祭酒没去小窗口那边,行了个礼,直接问冯大娘:“不知这可是那国公府林小娘子开的小饭馆?”

    这事早就不是秘密,开张的当天,许多人就都知道了,还有人就是冲着这个名头过来的。

    冯大娘抬了头看过去,问他:“可是有事?”

    苏祭酒就把来意说了一遍,冯大娘也不敢做主,就去把张婶娘和林杏月叫了过来:“这就是我家月姐儿。”

    林杏月给祭酒他们做过吃食,只是没有正式见过面,苏祭酒看到林杏月之后,先拱手谢过了她。

    林杏月忙避开了,她知道这祭酒可是厉害得很,就是官家见了他,也要礼遇几分的。

    苏祭酒是个心思敏锐的人,他也怕林杏月他们多想,直截了当地把来意说了出来:“不知小娘子可否有其他的法子,改善一下国子学食堂的吃食?”

    林杏月听得忍俊不禁,想着素日里赵郎君他们对那国子学的食堂颇有怨言,好奇地问:“既如此,为何不换了厨子?”

    祭酒叹了一口气:“不是不想换,那厨子做的味道不好,咱们也有些忍受不了,只是这些厨娘身世坎坷,都是烈属,先前的祭酒是想帮扶她们,才一直让她在食堂里做活。”

    若是把她们这样轻易辞退了,怕是养家糊口都难。

    “祭酒大义。”林杏月赞了一句,想了想就说,“不若这样,等过段时间,我做些下饭的酱菜,到时候祭酒可以拿去给学子们下饭。”

    只是长此下去也不是办法,读书消耗许多体力,还是要吃些好的,只是她目前小饭馆里也还没有能独当一面的人,若是有的话,或许可以去国子学那边帮忙一段时间。

    苏祭酒听见这般说,已是很高兴,连连应下。

    就在林杏月以为他要走的时候,苏祭酒却有些不好意思地出声问:“刚才我来的时候,见好些个人从铺子里出来,都在说那什么牛油底的米粉,可是还有?”

    他有些不好意思,可实在想尝尝味道。

    走了一路,他也累得很了。

    冯大娘一直在旁边听着,插不上话,这时候赶紧说:“有呢,有呢,你且等等。”

    林杏月把苏祭酒引到位置上坐下,想着虽然三鲜米粉还没有推出来,倒是也可以让祭酒先尝尝味道。

    这三鲜米粉里用的汤很是鲜香,里面还有鱼丸和虾丸,这些要做出来也费了不少功夫,林杏月瞧着闫大娘的力气大,就把这做丸子的法子交给了她。

    闫大娘欣喜若狂,这可是要教她真手艺呢,在别的小饭馆里,不学个十年八年的,哪里会让人知道这些?

    殊不知林杏月只是想偷个懒。

    这鱼丸虾丸都是要用到新鲜的鱼虾,回来把鳞、鳃、内脏去除掉之后,取净肉切成小块,再用石臼锤打成糜。

    这一步是最费劲的,闫大娘今天一天什么都没做,几乎一直在锤打。

    锤打到有些黏性之后,再放入盐、酒、姜末和葛根粉这些,搅拌上劲,再挤到温水中定型。

    虾丸的做法也差不多是这样。

    这样做出来的鱼丸虾丸,几乎没有颗粒感,入口嫩滑,像是吃豆腐一样,却有不失韧性。

    尤其咬下去的时候,那紧实弹牙的口感更是让人喜欢,味道又是那般的清淡鲜美。

    林杏月进厨房说要让苏祭酒尝一尝三鲜米粉,要用到那鱼丸和虾丸,闫大娘立刻激动起来。

    “那真的是国子学的祭酒?”

    她家的小孙子也在读书,以前可是想都不敢想能去国子学读书。

    如今虽然也是,可闫大娘她做的那些鱼丸马上就要入了苏祭酒的口了。

    这怎么能让她不激动。

    “哎呦,这可是天大的福气啊!”

    林杏月有些哭笑不得,“大娘,我先端出去,以后来往的机会还多着呢。”

    闫大娘掐了一下自己,问常娘子,“我不是做梦吧?”

    常娘子看着很是羡慕,自从上次和林杏月谈过之后,她就发现闫大娘对她没有那般大的敌意了,可是林杏月却看着她总是欲言又止。

    苏祭酒看到端上来的那热气腾腾的米粉,鼻子也闻到了那股子香喷喷的味道,肚子便不合时宜的叫了起来。

    等放到眼前,就看到那浓郁的汤汁上面,飘着许多丸子和火腿。

    “三鲜米粉就是指的这鱼丸、虾丸和火腿,汤底用的是筒骨汤,您尝一尝。”

    离得近了,那味道更是抓心抓肝,苏祭酒也从来没有感受到过这种强烈的诱惑力。

    他先喝了一口汤,那汤汁鲜香可口,里面放了些香蕈之类的,整个汤汁都渗透了菌菇特有的清香,鲜而不腻。

    等吃了那米粉,每一口都有着汤汁的醇厚和米粉的米香,那些鱼丸、火腿之类的,更是给这道米粉增色不少。

    这样的天气,吃一碗米粉下肚,简直让人舒爽到了极点。

    苏祭酒再也顾不上其他,埋头大吃起来。

    【作者有话说】

    我回来了,休息休息又可以战斗了[绿心]

    135

    第135章

    ◎蜜汁叉烧◎

    常娘子也不知道林杏月是要同她说什么,等了两天,见林杏月一直在忙,便把这事抛之脑后。

    林杏月是不知道该和常娘子说什么,她的那些想法,是因着她生活在原先那样男女平等的社会,她也很早就知道,恋爱脑若是发生在男人身上,或许会被称赞为痴情,而女人的恋爱脑,往往会让自己陷入困境。

    可这些话该如何说出来?若是没有太让人信服的理由,常娘子绝对会认为她和她那哥嫂一样,只是想把她再嫁出去。

    不过林杏月也向来不是什么能忍下去的脾气,这件事情在她心里翻来覆去地琢磨,最终还是决定要同常娘子好好谈一谈。

    若是不知道也就罢了,都已经知道了,要是熟视无睹,看着常娘子跳进火坑,她却知而不言,心里实在难安。

    常娘子终于等到了林杏月叫她过去,心里的这块石头也落了地。

    过去之后,她也不像上几次那样紧张,就等着林杏月开口。

    林杏月先给她倒了一杯热茶:“我原不该管这件事情,只是到底你在我的小饭馆里当差,咱们又相识一场,若是这般眼睁睁看着你进了火坑,我却知而不言,心里实在难安。”

    常娘子愣了一下,反应过来之后才问:“我是要给裴郎做小娘,如何是入火坑呢?”

    林杏月干巴巴地给她解释:“你说好好的,咱们能去给人做大娘子,何苦要去做那小娘?”

    听着林杏月的意思是为了她好,常娘子也没那般抵触,露了个笑容才说:“若是旁的人,自然是去做大娘子好,只是我与裴郎情分,却是与别人不一样的。”

    林杏月反问她:“若是以后他对那新娶的大娘子有了感情,他们一家三口和和美美,你不就成了那尴尬人?”

    常娘子之前没设想过这种情况,在那里愣了一下。

    林杏月继续下猛药:“你再想,若是那大娘子看你不顺眼,让你家裴郎抬脚把你给卖到勾栏瓦子里去,你说他会不会答应?”

    常娘子下意识地就摇了摇头:“裴郎不会的,他对我有情。”

    林杏月让她冷静些:“可是他先前已经听了他娘的话,把你给休了。若是那大娘子和他娘一块儿说,即便是看在孩子的份上,这事也会十有八九发生。”

    常娘子很想说不会,她的裴郎不是那样的人,可是林杏月的话又在她的耳边回荡着,让她说不出来那个不。

    就像林杏月说的,上次因为她生不了孩子,裴郎已经听了他娘的话把她休过一回了。

    若是裴郎新娶的大娘子生了孩子,日子久了有了感情,再把她发卖,可如何是好?

    “你瞧,你来咱们铺子里当差也有一段时间了,连那三元楼铺子里的伙计都能找上门来,你那裴郎可是从头到尾都还没有露过面呢。你说他是不知道你在这里,还是压根就没想着过来瞧一瞧?”

    常娘子被戳穿之后立刻便觉得心里难受,她满心都在等着裴郎来接她,可听了林杏月这般说,只觉得日子都没有了奔头,在那边掩面痛哭起来。

    有一瞬间,林杏月心里非常后悔,她只是不想让常娘子跳入那火坑,可没想着让常娘子有个什么三长两短,再想不开了。

    “他既然这般不好,咱们更不应该哭哭啼啼的,总要把自己的日子过好了,让他看看,那时候他才知道自个失去的是什么。”

    林杏月又反过来安慰常娘子,可她在这里七手八脚地安慰着,常娘子却只在一旁哭。

    林杏月顿时有些头大,暗自想着,以后不能这般鲁莽,她还真没这样的本事处理这样的事情来。

    就在她不知所措的时候,门外响起了动静,是冯大娘和闫大娘两个人推门进来。

    上次她们就趴在门口偷听,今儿见林杏月又把常娘子叫过去,估摸着还是说这事,两个人一对眼神,又一块儿凑到门口听。

    上次闫大娘就知道常娘子不是那等会背信弃义的人,反倒是个傻了吧唧还想着男人的小娘子,对她的那些不好的观感已经烟消云散了。

    见林杏月说不通,两个人直接把林杏月给轰了出去:“这事我们来劝就行,你在这里反倒不好说。”

    林杏月自知没这般本事,痛痛快快地让了位置出来:“那我就去做些年货来。”

    马上就要过年,许多东西都该准备起来了,她打算先做些叉烧肉出来。

    “好好好,你做啥咱们都乐意。”

    林杏月一出去,冯大娘和闫大娘两个人说话就肆无忌惮起来了:“先前是我误会了你,说了那些话,你别往心里去。”

    闫大娘也是个拿得起放得下的人,同她把之前发生的不愉快说清楚了。

    常娘子也不是那种不通情达理的人,没有揪着不放。

    “也是你身边没人在跟前和你说这些,这和男人过日子,不是只看那男人好不好,好不好的都那样,主要是看他们家的人是个什么德性。”

    冯大娘一拍大腿,十分赞同闫大娘说的:“要不说姐姐你是个通透的人,我这从前也不知道,还是自个吃了亏,渐渐的才明白过来。”

    她经历的那些,可不就和常娘子差不了什么,受的气一点也不少。

    林杏月从房间里出来之后,就直接去了灶间,看了看天色,想着林金兰和徐勇还没回来,也不知道是不是在三元楼和人发生了冲突。

    她在心里担心着,一边把那猪肉沿着纹理切成大块,再切条,但是不像往常那般切透,还保留着一多半。

    再把葱姜蒜、盐、糖、胡椒粉等等调制好,和肉抓拌均匀,放在外头腌制。

    可惜的是面包窑还没有完全干透,敲击的时候声音还没有那般清脆,林杏月便用小火在窑里面点了一些柴火烘烤上一个多时辰,这样能加速让水分蒸发出去。

    等到什么时候窑内外都没有水气,敲击的声音也变得清脆了,就可以用了。

    这面包窑若是在没有干燥透的情况下用,窑体就有可能会开裂甚至坍塌,到时候就得不偿失了,林杏月宁可先不用,也不愿意冒这样的风险。

    所以这次的蜜汁叉烧,她还是决定用平底锅来做。

    等着猪肉腌制好的过程中,林杏月把衣裳都换好了,想着左右现在也没什么事做,不如去看看林金兰和徐勇是怎么回事。

    她还没有走多远,就碰见了他们三个人回来。

    玉姐儿一溜烟地跑过来,问林杏月是要去找他们吗。

    “是啊,这都什么时候了,你们也不知道往回走,我还以为你们被扣住,挨了一顿打呢。”

    “那倒没有,只是我们一进去,人家的那掌柜就认出我们来了。”

    这和林杏月预料的也差不多,之所以让林金兰他们过去,也是为了让那三元楼的掌柜知道,他们也不是任人糊弄的傻子,什么都不知道。

    玉姐儿在旁边补充:“人家那掌柜的说话很是和善,还说我们想吃什么就点什么,他来请客。”

    “我看他这是故意这般说的,一眼就能看出来。”

    林杏月好笑地问,“那然后呢?”

    “自然是要了那米粉,那掌柜的一听是要这个,还不想给,这不就是心虚吗?”

    “最后还是端上来了,不过说真的,他也学了咱们用那高汤来熬着,鲜是鲜,只是没有咱们这般好吃。我瞧着酒楼里也有些人在要了米粉吃。”

    哪怕吃的人不多,也够让林金兰着急的了,恨不得把那掌柜的抓起来暴打一通,偏偏那掌柜的就像是看不懂他们的神情一样,还问他们味道怎么样。

    “自然是难吃死了,我还让他有空了来咱们小饭馆里尝一尝啥是好吃的米粉。”

    林金兰说完,吐了吐舌头问林杏月,“我能这么说吧?”

    “能,有什么不能的。”

    林金兰一听就高兴起来。

    几个人走到后院里,看见林杏月腌制的猪肉,眼睛都是一亮:“咱们这要做什么好吃的?”

    “蜜汁叉烧,再腌制一会儿就更入味儿了。”

    徐勇赶紧去洗了手:“我也来帮忙。”

    屋子里,闫大娘和冯大娘已经说通了常娘子,也比先头有了精神。

    林杏月连连惊奇,看看时间也快到饭点了,干脆让她们吃了饭再回去:“一会儿尝尝我做的那蜜汁叉烧,再给家人带回去一些。”

    闫大娘一听,顿时就乐呵起来了:“行,上次我带回去的那炸鸡排,家里人都爱吃。”

    当然,一开始的时候,家里人对她带回去的那些东西只是觉得好奇,可但凡是吃过的,就知道那味道有多香。

    渐渐的,她回去的时候,都盼着她能带些东西,一个个的瞧着她亲热的很。

    林杏月去灶间忙活的时候,顺道问了冯大娘:“你们同常娘子说什么了?我瞧着倒是心情好了不少。”

    “也没什么,就是给她出了个主意,让她约了那裴郎出来。”

    林杏月的眉头挑得高高的,冯大娘赶紧说:“你别误会,这叫以毒攻毒。左右咱们再说什么,她也不死心,不如让她自个儿亲眼瞧瞧,他那裴郎是个什么货色,知道了也就不惦记着了。”

    林杏月对这法子倒是不置可否,也就没有再说什么,看着猪肉已经腌制得差不多了,便把平底锅烧热,放入了些猪油,再把那腌制好的肉块放在锅上慢慢煎。

    这煎的时候,先把肉的四面都煎一煎,煎至表面微微有了焦色,这样便能快速把肉汁锁住。

    再把腌制剩下的酱汁倒进去,加入半碗清水,大火煮开之后,再转成小火慢慢炖上两炷香的功夫。

    不过这期间要隔上一会儿就翻面一次,让每一面都能均匀地吸收那汤汁。

    差不多两炷香的时间之后,再把盖子打开,大火进行收汁,同时用勺子不断地把那酱汁舀起来淋在肉上面,直到表面裹满透亮的蜜汁,就能把柴火抽走。

    最后一步,是在肉的上面再刷一层蜂蜜,等肉冷却下来之后,再切成薄片,淋上一些酱汁。

    若是不放凉就切开,肉片的时候很容易散开,冷的时候更容易成形。

    一端出去,屋子里的人便被那裹着透亮酱汁的叉烧给吸引了,收汁之后,肉上面泛着油亮的光泽,像裹了一层焦糖一般,看着就很有食欲。

    不知道是谁咕咚一声咽了口水,众人都七手八脚地把蜜汁叉烧端了过去。

    不远处的沈家里,沈大爷正望着小饭馆*的方向,在那里只恨自己没有年轻个四五十岁,这样他说什么也要去小饭馆里打工,不要钱都行的那种。

    不然就数他们家离得最近,回回味道都勾的他受不了。

    “这还是人过的日子吗?!”沈大爷越想越觉得委屈。

    【作者有话说】

    比心心
图片
新书推荐: [娱乐圈]兼职摇滚后每天被迫营业 纲吉今天也在改变历史 妇女主任是最大的[八零] 你不见我 拯救世界与恋爱热[西幻] 市井娘子养家日常 坠落风情 敌国少主竟是我竹马 从渣爹逃港开始[快穿] 漂亮恶毒NPC的还债[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