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面包窑烤面包◎
“我上次和你说的事情,你想的怎么样了?”
沈大爷在那里纠结了一会儿,还是走过去问沈大娘。
沈大娘白了眼沈大爷:“上次不是和你说清楚了,这事别想了。”
沈大爷的那心思,别说是让小饭馆里的人听到了,就是她都觉得沈大爷这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人家那身份,别说是他们这样一个小门小户的人家,就是普通的那些举人,怕是也配不上的。
沈大爷无法,他也知道不过是自个儿的一厢情愿,唉声叹气了起来。
突然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同沈大娘说:“要不这样,你去他们小饭馆里帮忙?”
沈大爷恨不得把沈大娘去小饭馆里帮忙换成他自个儿过去,实在是他一糟老头子,连个像样的手艺都不会做,太拿不出手了。
沈大娘这次连翻两个白眼,已经懒得去理会沈大爷在那里发疯了。
不过今儿的味道的确是香得很,应当是又做了那什么肉来。
亏的她定力好,不像沈大爷那样,一闻到香味就坐不住了。
小饭馆里,一行人也正吃得头也不抬。
那蜜汁叉烧融合了甜、咸、香多种层次,肉质软嫩,外面的皮经过烤制之后,上面带着些微微的焦香,又裹了层蜜汁,咬上一口之后,那酱汁的香甜和猪肉的油香就在嘴里互相交融,再配着米饭吃,更是香得很。
就连着急想要回家的常娘子也不急着走了,安心地坐在那里吃到饱,才和闫大娘一块儿往回走。
两个人自然也不是空着手回去的,林杏月各自让她们带了些给家里人尝一尝。
回去的路上,闫大娘的脚步都不由地快上几分,想着等会儿回去了,可要让挑灯夜读的小孙子尝一尝。
“娘!”
快走到村子口的时候,迎面碰上了过来找她的大儿子。
这样冷的天,也不知他在这里等了多长时间,闫郎君的语气就有些微微的埋怨:“娘,你怎么今儿回来这么晚,也不知说一声。”
闫大娘把带回来的东西往前举了举:“在等月姐儿做这吃食来着,回头尝一尝,保管好吃。”
看到她手里带着的东西,闫郎君脸上的埋怨立刻收了起来,笑嘻嘻地接过:“娘,今儿个是什么好吃的?”
“蜜汁叉烧,保证你们吃一口都觉得香。”
等拿到家里,闫大娘就赶紧把儿孙们都叫了来,特别是还在念书的小孙子:“可得多吃些,补补身子。”
小孙子一听,和他爹差不多的反应,飞快地放下了书跑了过来:“月姐姐对我太好了,什么时候我也过去铺子那边,好好谢谢她。”
见孙子这般有心,闫大娘更欣慰了:“行,什么时候我领着你过去。别的不说,铺子里的人都是和气的。”
常娘子把带回来的东西给了她哥嫂之后,就出门托了写信的书生,给裴郎送去了一封信。
她心里多少是有些忐忑的,又怕闫大娘和冯大娘她们说的成了真,心里还有一股子执拗,觉得不会。
就这般忐忑地等了好几天,裴郎也一直没有现身。
而林杏月的小饭馆里的三鲜米粉和牛油锅的米粉都卖得十分好,每日过来的人都络绎不绝。
眼看着要过年,小窗口的铺子前也推出了些新的吃食,便是拿面包窑做出来的面包。
常娘子这两天心不在焉,林杏月也有些心不在焉,倒不是因为别的事情,是想着在宫里的石娘子。
先前说好了石娘子会来她小饭馆这边找她,可铺子开张这么长时间,石娘子还没有信儿送出来,这让她心里多少有些不安。
可是她也没有其他的办法能够联系石娘子,唯一能想到的法子,就是借送东西的机会,去找国公府的老太太探探情况。
林杏月这般想着,就把才做好的一些面包打包好,要往国公府去一趟。
这些面包如今能做出来的样式,只有最普通的吐司面包和点缀了核桃、葡萄干的这两种。
其中吐司面包被林杏月切成了一块一块的,有的上面抹了蜂蜜,重新放到面包窑进行二次烘烤;有的还抹了层黄油,不过这抹了黄油的价格就要更贵一些。
林杏月打算去国公府提的东西,就是这个黄油面包。
去之前,常娘子的那个裴郎终于应邀过来了。
林杏月想了想,先放下了东西,打算略等一等再去。
那裴郎显然是偷偷摸摸来的,神色很是慌张不说,也有些不自在。
常娘子满心都在他过来找自己的感动里,都没发现他的不对劲。
不用其他人开口,这裴郎自己就很是不满地呵斥了常娘子一通:“你找我来干什么?我娘子眼下怀了身孕,正是不能动气的时候,你这般鲁莽,要是让她知道了,生了气惊吓了腹中的孩子,罪过可就大了!”
常娘子脸上的笑容呆愣在那里,好半天才回过神来,颤着声问:“她怀了孩子了?”
裴郎缓和了一下语气,点了点头,见常娘子这段时间瘦了不少,又是在这个如今声名鹊起的铺子里做事,顿了顿才说:“你放心,等她孩子一生下来,我就接你进府。”
若是没有被林杏月和闫大娘点醒之前,常娘子听了这话早就激动得不行,可是偏偏裴郎的这些话,正是和她们说的一般无二。
常娘子还是挣扎了一下,问裴郎:“你接我进府,我可是还能当那大娘子?你放心,孩子我会好生养着,就当是自个儿生的。”
裴郎一听,脸色顿时沉了下来:“你这糊涂话是从哪里来的?之前不是说好了,我接你进府做小娘。你放心,我娘子是个脾气暖和的,绝不会故意为难你。”
常娘子非要个答案:“那她要是就为难我呢?”
裴郎把袖子一甩,皱着眉头:“你这不过是出来做了几天工,怎生变得如此执拗?我都不知该与你说什么。家中还有事,我便不多留了。”
闫大娘直接呸了一声,在后面骂道:“真是个无情无义的儿郎!你说你看上他哪点?大好年华,非得守着他做什么!”
裴郎被骂了,很是不满,回头瞪了闫大娘一眼,闫大娘不甘示弱地瞪了回去,旁边冯大娘还帮腔:“就说的是你!以后别来咱们铺子里,来一次赶一次!”
常娘子站在那里,林杏月还以为她会痛哭,正想着一会儿怎么安慰她,谁知却见她像是想开了一般,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冯大娘已经上前安慰起她了:“早点看清楚也好,以后不管是再找人家,或是自个儿过活,都是好的。”
林杏月也没想着常娘子能这么快想开,挑了挑眉毛,倒是觉得欣慰不少。
她去国公府,自然要先去老太太那边请安。
到门房那边说了一声,以前林杏月在小厨房做饭的时候,门房的这些人自然都认识她,见她回来了,一个个都过来招呼:“小娘子先等等,咱们这就去给老太太通传一声。”
没多久,慧莺就亲自过来了,瞧见林杏月来,就打趣着说:“老太太一听说你来了,就赶紧让我来接你。”
林杏月亲热地上前挽住她的手:“我今儿来带了些才做出来的面包,也有姐姐的一份,回头可要尝尝。”
“那是自然。还好你走之前,教会了平嬷嬷和花嬷嬷不少花样,要不然咱们可早就去找你了。”
两个人说着话,就进了老太太的房里。
老太太穿着厚实的衣裳,在屋里坐着,看见林杏月,笑着朝她招手:“总算想起我这老婆子了。”
说了几句话,林杏月就把带来的面包拿了出来:“原先在府里的时候也做过,只不过那时候不是用面包窑烤制出来的,味道略微有些不同。”
面包窑升温比较快,面包的表面也会快速形成一层焦脆的外壳,带着一股炭火烘烤出来的焦香,而且烘烤的时候,麦香能被充分地激发出来,内里依旧柔软湿润。
老太太一听,立刻就让慧莺先给她拿一个:“那我得尝一尝什么味道。”
慧莺拿出来一个,这面包还带着些热气,老太太也不让热,直接放在嘴边咬下去一口。
一股麦香和黄油的香味交织而来,舌尖能尝到黄油那特有的咸甜交织的味道,特别是冷吃的时候,黄油的奶香会更加厚重,烘烤时候的香味已经渗透到每一丝面里。
咬下去之后带来的不仅是酥脆的口感,更是那从内而外散发的香味。
在家里的时候,林杏月把新烤出来的面包拿出来,往上面抹上了储藏的黄油。
这些黄油因为天气凉,和外头的温度差不多,热面包遇上这黄油,在冰火两重天之下,黄油慢慢融化到面包的孔隙里,一口咬下去,那热面包的松软和黄油的醇厚在舌尖绽放,比单吃面包还要香上许多。
老太太不知道这些,只是依然很满足,连声让慧莺把剩下的面包都收起来:“谁来也不说咱们这里还有面包。”
老太太这模样,就像是个馋嘴的孩童一般,让林杏月在旁边也忍俊不禁。
老太太自然知道林杏月怕是有事而来,喝了茶之后,拉着她的手便直接了当问:“你若是有什么麻烦,直接同我说便是,可别见外了。”
林杏月自从离开国公府,和老太太相处起来,更没了原先那么多顾忌,便直接开口说了。
【作者有话说】
心心心,热热热
137
第137章
◎蒜蓉粉丝扇贝+肉沫豆腐◎
“老太太,我也不和您绕弯子,今儿过来还真是想请您帮帮忙,我想打听一下宫里石娘子的事。”
老太太沉思了片刻,她不知道石娘子和林杏月是什么关系,若说只是见了一面便有这般的情谊,她是不信的。
不过若说没有,林杏月又何必特意过来求她。
这可是林杏月出去之后头一次上门来,其中含义,她怕是比谁都清楚些。
“既如此,等娘娘身边的太监过来,我便问上一问。”
老太太最终还是答应了,林杏月知道这是帮了她大忙,恭恭敬敬地谢了礼。
“你可是咱们家干女儿,我不过是问上一问而已。”
老太太看到林杏月这样,心里也高兴,拉着她又重新坐下。
何娘子和吴娘子便过来请安了:“听说月姐儿过来了。”
“你们一个个鼻子都是灵的很,知道这是有好吃的了。”
老太太说的很有趣,来的人也都笑了起来。
林杏月和她们行礼,何娘子也还了个半礼:“都是自家姐妹,可别这样。”
吴娘子比之前显怀了不少,老太太不敢大意,赶紧让她找了个位置坐下,嗔怪道:“你说好好的,总往外跑什么。”
吴娘子倒是不怕老太太,笑了一声说:“这不是听说月姐儿来了,怎么也要过来看看。前儿我娘去你小饭馆那边尝了尝你做的米粉,夸的那是天上有地上无的,还有那牛油锅底的,不知什么时候我才能去吃上。”
说着说着,她的口水都快要分泌出来了。
“又不是没让你吃过。”何娘子也打趣吴娘子。
上次林杏月往府里送的那些,都让他们尝过了,只是到底不如去小饭馆那边吃着新鲜,才有了这般念想。
林杏月看了看吴娘子的肚子,就说等她到时候方便行动了,只管来铺子里找她。
“那我和昌哥儿就先谢过了。”何娘子赶紧接了这么一句,等着老太太的反应。
“你这猴儿,原来在这里等着呢。”
何娘子以前不怎么爱说话,不过如今倒是比先前大方了许多。老太太年纪大了,就喜欢热闹,拉着她又说了会儿话,就让林杏月自去转一转。
林杏月自然先去了周大娘子那边请安,又见了三娘子和四娘子。
三娘子年后就要出嫁,越发不爱动弹,略说了说话就回去了,只剩下四娘子恋恋不舍的不愿意回去。
周大娘子也不赶四娘子,还把林杏月带过来的黄油面包分了一个让她尝一尝。
“这个好,很得我胃口。”周大娘子爱吃,和老太太一样都让梁妈妈给收了起来,“别让人知道了。”
梁妈妈笑呵呵的,“放心吧大娘子,不会让大老爷知道的。”
周大娘子就得意起来,想着这次大老爷还能有什么借口再出去找林杏月要。
林杏月出来之后,还在想着大老爷和大娘子这是还打擂台呢。
府里有不少熟悉的人,林杏月要是挨个儿转,还不知道转到什么时候,她先把她带来的东西分了分,就去了平嬷嬷和花嬷嬷那边。
两个嬷嬷对她一直很好,虽然没有明说,也是把她当成干女儿来看待的,总归是要来看一看的。
“咱们都没去过外头,也不知道都有什么好景致,你同咱们说说,最近又做了什么好吃的?”
“这眼看着就要过年了,可有什么新鲜的花样?”
两个人拉着林杏月就开始说起话来。
林杏月把做了蜜汁叉烧的事情说了出来,又把如何做的仔仔细细讲了一遍。
花嬷嬷和平嬷嬷认真听着,说起她先前做的那些蚝油,放进菜肴里之后,味道果然好了不少:“说起这个,我们还买了些扇贝来。”
林杏月眼睛一亮,这些东西就像那生蚝一样,可不是她们随便就能买得到的。
见她这样,花嬷嬷和平嬷嬷两个人就都笑了起来:“还和以前一样,看到好食材就走不动道了。”
“可是呢,总得过过瘾才行。”
好在那扇贝已经洗干净了,只是粉丝还没有泡软,林杏月便让小丫鬟帮着用温水把粉丝泡上。
要是从头开始处理这扇贝,需要用刷子仔细把外壳清洗掉,之后再用小刀小心地插入扇贝和贝壳之间,将贝肉和壳分离,去除内脏和那些黑色的地方,再次冲洗干净之后,将贝肉放回到壳内。
这蒜蓉扇贝需要用到大量蒜末,把蒜和姜都切成末,小葱也要备上一些。
把那蒜末炒到金黄,散发出浓郁的蒜香之后,盛出来和另一半的生蒜末混合在一起,再加入姜末、蚝油等等,制成蒜蓉酱。
“就这蒜蓉酱,再放上些茱萸和大酱炒制好,平日里就是拌着饭吃也是香的。”
花嬷嬷和平嬷嬷在旁边看着,两眼放光,赶紧把法子记下来,准备回头试一试。
林杏月想着要是有了辣椒,那味道做出来才是绝了。
等着那粉丝泡软之后,均匀地铺在扇贝的贝壳内,上面再放入调好的蒜蓉酱,上锅蒸就行。
像这种大的扇贝,一般要蒸上半炷香的功夫,等那扇贝肉变白且微微鼓起来的时候,才是蒸熟了,最后再往上面撒些葱花即可。
林杏月帮着做好之后,就要去别的地方转一转。
花嬷嬷和平嬷嬷舍不得她,又要把自己才攒下来的一堆碎银子拿出来给她。
“嬷嬷,我在外头又不是过苦日子,每日里铺子也能挣不少的。”
“那不一样,那是你自己挣的,这是我俩给你攒的。”
花嬷嬷和平嬷嬷把东西塞到林杏月的荷包里,俨然是一副散财童子的样子,怎么推都不成。
林杏月只拿了其中一两个,这才脱了身,出来之后还心有余悸地拍着胸脯,下回见了两个嬷嬷,说什么也不能带任何有兜子的东西了,不然两个嬷嬷总往里面塞。
再就是得去看看赵嬷嬷,她在小厨房待的时间长,和小厨房的人感情也深,等去过小厨房这边之后,再往大厨房那边转一转就行。
不过到了大厨房那边,董婆子却告诉她一件大事:“听说那杨管家被查了。”
林杏月来到小厨房之后,人就被按在了桌子前,上面放了些吃食,一看是那热腾腾的肉沫豆腐。
那洁白的豆腐配着酱色的肉末,看起来就勾人得很,还散发着热气。
林杏月还真觉得饿了,拿了勺子直接舀了一勺放在嘴里,继续问董婆子:“这事我倒是也听说过,不过怎么传出来的?”
“谁知道,府里看不惯他的人太多了,谁知道是谁传出来的。”
董婆子看着林杏月吃得开心,脸上都是笑容。
“不过你得小心着那几个人。”
林杏月挑了挑眉,不知道董婆子说的是谁。
一旁的松姐儿看不下去了,凑过来直接说:“就是大厨房那边的杨宏娘和郑念慈,你别觉得她们两个都是好人,这知人知面不知心,杨管家要是倒霉了,她们也得不了什么好,自然一心向着那边。”
松姐儿说的时候,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活脱脱就像林杏月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一样。
林杏月塞了一勺肉沫豆腐给松姐儿,那浓郁的酱香一下子就席卷了松姐儿的唇齿,加上那豆腐吸足了肉沫的汤汁,又嫩又入味,一下子把她接下来的话都堵了回去。
松姐儿却不甘心,给董婆子使了个眼色,自己也去拿了个勺子过来:“这味道真是不错。”
董婆子收到了松姐儿的目光,有些恨铁不成钢地看着她只顾着吃,到底还是劝林杏月:“松姐儿这人虽然不着调,但这话却是没问题的。”
林杏月见她们都是为了自己好,也不再嘻嘻哈哈,点点头说:“这事我知道了,不过如今我在外头,和这府里也没多大的关系,她们又能如何呢?”
“说的也是,你们别老吓唬月姐儿。”赵嬷嬷向着林杏月说话,让她慢慢吃。
有了这提醒,林杏月再去大厨房的时候就多留意了些。
杨宏娘还好,只是郑念慈看见她之后,有些不自然。
林杏月和她们说了几句话,就去找郑念慈:“我这后来出去了,也不知你在这大厨房里过得如何。”
郑念慈结巴了一下才说:“都挺好的,也多亏了你当时教了我好些做菜的法子。”
当初郑念慈刚来大厨房的时候,没少受排挤,也是林杏月不计前嫌,不仅接纳她,还教了她好些菜,这声谢,林杏月接受的心安理得。
看见林杏月一过来就去找郑念慈,柳娘子和陈妈妈对视了一下,也知道她大概听说了些什么。
陈妈妈还顾忌着之前和郑妈妈的交情,柳娘子却不会给那么多面子,她早就想好了,过段时间也打算跟着出去。
这事她还没来得及跟林杏月说,等林杏月和其他人寒暄完了,柳娘子就把这事说了出来:“我也想出去来,到时候去你那铺子里帮忙行不行?”
林杏月眼睛顿时一亮,把杨管家的事抛之脑后,没想到进一趟府竟然还有这收获。
她小饭馆如今迟迟不能在其他时段开门,不就是因为没有能帮忙做吃食的厨子。
可柳娘子不仅手艺好,还精通早点,她和柳娘子的关系也称得上亲近。
柳娘子见她这般反应,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我还当你不乐意呢。”
“怎么能不乐意,我高兴都还来不及。”
只有李嬷嬷受伤的世界达成了,她一想到大厨房里又要失去一个人,早就开始唉声叹气起来:“正经人手还不够呢。”
柳娘子知道她抱怨归抱怨,却也没有拦着不让自己出去。
一来,柳娘子本来就和他们这些家生子不一样,当初也是因为在外头没有人能庇护,才选择进了府里,签的也是那种活契,她要出去,确实没人能拦着。
再者,她去的又是林杏月的铺子里,还能学到更多的手艺。
“你可是同老太太他们说了?”
“先前就同慧莺姑娘说了一声,等我过两天收拾好包袱就去找你。”
林杏月在心里盘算起来,等过两天柳娘子来了,她这几天就得开始准备准备了。
早点的话,高汤小馄饨就不错,还能再做了那豆腐脑来。
【作者有话说】
下雨了下雨了
138
第138章
◎蛋卷◎
林杏月回去之后,就把这件事同小饭馆里的人说了。
“哎呦,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
“真是好事呢,咱们可得快一些张罗了。”
林杏月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你们说到时候做什么好?”
这高汤小馄饨他们都是吃过的,味儿特别的香,关键是那高汤也不用特地熬制,就用米粉的那高汤就可以。
“麻烦就麻烦在需要多包些馄饨来。”
林杏月就说:“到时候我调好了馅儿,在周围找几个大娘一块来帮着包,也快得很。”
到时候就按个数来算钱,想着应当很多人都愿意做这个活。
原先这小巷子僻静的很,周围除了那几个店铺之外,也没有其他特别多的人来往,不过自从他们小饭馆搬到这里之后,倒是比之前热闹了许多。
有喜欢热闹的,自然也有不喜欢热闹的,林杏月并不想因为自己给别人带来困扰,就想带动着周围的人一块儿多赚一些钱。
“那可真是再好不过了,到时候咱们早餐摊子一摆出来,怕是都要抢着过来帮忙。”
张婶娘也说:“过段时间,石头和你徐叔就要回来了,到时候让他们也能帮上忙。”
他们这些从外头回来的,本就能休息好长一段时间,他们都在外面辛苦了许久,一直到下回出去之前都是没什么事情做的。
林杏月这才想起来,还没有同他们说过杨管家的事情,先前也只是徐柏同她简单提起过,事情八字还没一撇,就没有往外声张。
如今府里知道的人不少,她便没那么多顾忌了。
“这事是真的?”冯大娘听了,头一个站起来,原地打了个转:“我早就看他们不顺眼了,要真是能抓住他们的错处,撵出去了才好。”
只怕到时候就不是只撵出去那么简单了,就像原先的那个董顺家的,撵出去的时候,可是连带着家都被抄了个干净。
“不过这都和咱们没啥大关系,随他们扯皮去。”
常娘子自打看清楚裴郎之后,同哥嫂之间的芥蒂少了许多,低迷了两天之后,人就精神了起来。
闫大娘如今把她当成自家人看,见她这样,就说以后有好的,还要再给她说亲。
“可别了,大娘,我实在不想嫁人了。原以为好不容易碰到个真心待我的,谁知也是个这般的人物。”
闫大娘一拍大腿:“你这话虽然说的没错,可总不能一辈子不嫁人,以后要是碰到合适的,咱们还是得慢慢看看。”
常娘子摇摇头,倒是一心想要学那学艺了。
“我嫂子说,难得有这么好的东家,让我别把福气给作没了,好好的跟着学一学才是。”
“你嫂子说的没错,那鱼丸我学会了之后,回去还给他们做了吃,都说好,咱们真是有福气的。”
还有介绍她们来的王小娘子,如今更是能帮着做那面包了,也不知道她们两个什么时候能上手。
这几天,林杏月从府里回来之后,就开始准备起过年要吃的点心来,先做的便是那蛋卷了。
这蛋卷需要用到鸡子、面粉、黄油这些东西,林杏月还做了那抹茶风味的。
上次去国公府的时候,她还去找路管事走了一趟,让他帮着牵牵线,和那卖牛乳牛油的都说说情。
路管事满口答应下来,说上次徐柏进府的时候,特地和他说了一声,他也一直记在心里。
林杏月再三谢了他,又问起虎子和路爷爷的情况来。
“虎子整天闹着要出去找你,这不是天气冷了,我爹才没让,估计等一开春暖和了,那小子就关不住了。”
路管事也是说到做到,知道他们是想多用些牛乳、牛油这些东西,特地说了一声,往他们这边匀了不少出来。
如此一来,最让人发愁的牛乳这些也解决了。
林杏月做蛋卷的时候,自然引来不少人的围观,常娘子挤在最前面,看着林杏月把那鸡子打发,双眼都瞪大了:“老天爷呢,这得搅拌到什么时候。”
这鸡子打发很是关键,打发不足的话,那蛋卷吃起来就不够蓬松酥脆,但是若是打发过度的话,蛋卷的口感也会变得不好,除了重新做之外,没别的法子。
先前做其他点心的时候,林金兰她们就已经上手过,已经见怪不怪,反而在旁边有些跃跃欲试:“让你们见识见识我打发得多快。”
林杏月算是个力气大的,可打发下来,也觉得胳膊有些酸,顺势就把活儿交给了林金兰。
她在一旁看着,等打发得差不多之后,便把面粉筛过去,用翻拌的手法搅拌均匀,做抹茶味的便在这时候放些抹茶粉进去,再把熟芝麻倒进去。
他们没有特制的蛋卷机,便用平底锅,把这面糊倒入平底锅上,迅速地转动锅,让面糊均匀地铺在这锅底,等到表面凝固、边缘微微翘起、颜色有些变深的时候,快速地用筷子卷起,放在一旁。
这也是个需要多练习的活儿,目前小饭馆里只有林杏月能这般熟练,不把蛋卷弄得焦糊,内部也熟透,她便把那些蛋卷全都卷了出来。
随着盘子里堆积的越来越高,像小山一样,那蛋卷也冷却了下来,其他人就都在旁边迫不及待地等着吃。
“你们端出去吃吧,一会儿也快要开门了。”
众人一听,赶紧伸手去拿,拿在手里直接咬下去,酥脆的口感在口腔中弥漫开来,那醇厚浓郁的蛋香味很是诱人,里头放着的糖恰到好处,不会过度甜蜜,又能给蛋卷增加一分滋味。
尤其是那芝麻的香气和蛋香相互交织,吃在嘴里别提多幸福。
“这抹茶蛋卷也好好吃。”
抹茶蛋卷和普通的蛋卷相比,多了一股特有的清香,抹茶味道同样也略微带了些苦涩,那种苦涩却不是让人不能忍受的苦,恰到好处地带着几分回甘,和蛋卷本身的甜相互映衬,在唇齿间形成了一种清新且富有层次的口感。
林杏月越做越熟练,也拿了那抹茶味的尝起来,享受一番之后,想着要是再有那蛋卷机就更方便了。
其实蛋卷机做起来也不难,不过上面同样需要火,放些炭火在上头,到时候再一块吊起来,就能用了。
林杏月还不知道这蛋卷买的人会不会多,便没有先操之过急地把那蛋卷机做出来。
“老李头,你这是要去做什么?”
不远处的一户人家里,几个老丈正聚在一块儿斗石,这斗石也不单单就是比试石头的大小和重量,讲究的是瘦、漏、皱、透。
这几个老丈平日里闲来无事,便常会聚在一块儿,一斗就是好半天。
今儿那老李头却是斗到一半,突然站了起来,要往外走。
其他的老丈就拉着他,说他这是知道要输了,才急忙走。
“可不兴这样临阵逃跑的,不是说好了得斗完,输了的还要给彩头。”
“就是,你这是怕把你那宝贝石头输给咱们不成?”
老李头被说得很是生气:“谁是因为这个了,你们没看都快晌午了,我正要去小饭馆吃米粉,晚了可就没有了。”
老李头也是跟着赵老丈去了两次,便立刻爱上了那米粉,一天不吃就想得慌。
这几个斗石的老丈只是听说过那小饭馆,并没有去过,不知道东西有多好吃,只说他这是赌不起。
老李头又是个爱面子的,原本想一走了之,随他们说去,可又怕传出去了不好听,咬牙说:“走走走,我领着你们去尝一尝,等回来咱们继续斗,谁输谁赢还不一定呢,我这可是灵璧石。”
这灵璧石几乎完美地契合了刚才提到的赏石标准,形态多样,造型奇特,老李头拿的这个更是不错,叩击的时候还能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要真比起来,他可不怕输。
其他老丈互相对视了一眼,有些犹豫,看着外面的天色,说:“就为了吃一碗米粉,至于吗?不然就在家里,我让家里的厨娘做来。”
“是啊,再不济就叫那闲汉去买些回来。”
老李头却摇了摇头,嫌他们什么都不懂:“若是那普通的东西,让闲汉去买也就罢了,可这米粉不一样,送来就凉了,米粉也会变坨,而且去那小饭馆吃的人太多,根本就没有多余的可以外送。”
众人一听,更疑惑了:“不是吧,连那闲汉也不帮着跑腿送?这汴京城里有名的酒楼,可都是有不少闲汉来送外卖的。”
“吃的怎么就不能给送了,我看你就是想临阵脱逃。”
老李头懒得和他们说,再不去,一会儿那米粉真就没了,直接甩袖就要走,还想着他们几个实在没福气,都吃不着那好东西。
见老李头这样,众人对视了一眼,在那里互相嘀咕起来:“我也听说过这小饭馆,听说红火得很,还和那国公府有关系。”
“我也听说过,近来风头大得很,这老李头也向来不是那等奸诈油滑之辈,莫不是他说的是真的?”
“那走,咱们去看看,若是真像他说的那样,咱们也能吃碗米粉。若是他说的是假的,咱们也能拿这事好好地臊一臊他。”
旁边那老胡头不乐意了:“你们说你们也是,刚才老李头说了要请客,你们还不信,非得跟在身后去。”
“谁说不让他请客了,咱们赶紧撵上他,就让他请,要是不好吃,咱们可和他没完。”
【作者有话说】
想吃蛋卷了,咔喳咔喳
139
第139章
◎蛋卷(2)◎
自打小饭馆里开始卖面包之后,小饭馆里的人比之前还要多了,尤其是那几个老饕餮,听说马上要过年,小饭馆上新的货比较多,每天往这边跑的人也比之前多了几成。
“今儿我来的早,那黄油面包可还*有?”
“还有,客官要多少?”
“能给多少要多少!”
小窗口前已经排了长队,另一边的大厅里,拿了号码牌的人也络绎不绝地进来。
老李头紧赶慢赶地来,终于领到了号码牌,这才有空抹了抹头上的汗:“还好,还好,我今天又是走运的一天。”
走进来之后,老李头很快就发现了赵老丈他们,直接拿着号码牌走了过去。
“你今儿怎么又过来了,不斗石了?”
“斗呢!为了这事,还被他们几个说了一通呢,可再斗,我也得吃饱了饭才去。”
老李头同徐勇说了他要吃的米粉,继续扭过身同赵老丈人说话。
赵老丈人笑着说:“这也不怪你,谁让小饭馆里的东西都这般好吃,要是我,也得早早地过来。”
又给他指了那边两个人:“那原先可是两个老戏迷,瓦子里的戏就没有不看的,可这阵子为了来这儿吃米粉,都爽约好几次了,我看那唱戏的旭官儿都快要找上门来了。”
老李头对他们这些听戏曲的人不大了解,多嘴问了一句:“这旭官儿是谁?”
“他可是有名的角儿,前段时间才来汴京唱戏,听说这几个老戏迷以前还特意追捧到临安那边呢。”
说曹操曹操就到,小饭馆外头探出个小童,后头跟着一个穿着圆领袍配着长裤的人,只是走路姿态略与常人不同。
旁边那桌子的人看见来人,几乎立刻站了起来,语气里带着几分惊喜:“旭官儿,你怎生来这里了?”
旭官儿看见自己原先追捧他的这些人果然在这小饭馆里,和打听到的情况别无二致,神色稍稍一缓,先行了个礼:“听说这边的吃食不错,便过来尝一尝。”
那几个人还没看出什么不同,热情地招待旭官儿:“那你可就来对了,这小饭馆里的吃食确实不错,咱们几个一顿不吃就想得慌。”
旭官儿微笑着打趣道:“怪不得最近不来听我唱曲了,原道是来这里了。”
老李头几个人已经在那里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不知道接下来如何发展。
不过很快,他就看到了过来的几个好友,顿时也惊讶地站了起来:“你们怎么来了?”
那几个人来得不巧,到他们这儿的时候,号码牌正好没了,徐勇只能遗憾地对他们说,今儿是吃不着了。
这几个人原本就是过来打听打听消息,听了这话,倒也说不上有多失望。
老李头见他们来了,便同徐勇说了一声,一并把他们拉了进来,故意问:“你们又跟着过来做甚?”
赵老丈人就在一旁看笑话,筷子却不停地伸向那才上来的小菜。
老张头听着其他人和老李头在那里说着,眼睛却不受控制地一直看着赵老丈人伸出去的筷子,桌上的小碟儿放着好几碟子酱菜,有深绿色的雪里蕻,也有淡黄色的萝卜干,还有表面红亮诱人的酱瓜,切成细丝的竹笋。
原先他对这些酱菜也没多大的兴致,可看着赵老丈人在那里吃得香,竟然也有了几分异动。
赵老丈人分明就是故意的,刚才听老李头的意思,这些人肯定是觉得这小饭馆里的东西不好吃才说风凉话。
虽然小饭馆和他没多大的关系,可来的人多了,他也跟着沾光,而且这么长时间,赵老丈人早就对小饭馆有了不一般的感情,那是恨不得见了人就夸,把他如何慧眼识珠的事情说出来,又怎肯听这些人诋毁。
正好林金兰帮着把米粉都端了上来,赵老丈人要的是一碗牛油锅底的米粉,一端上来,就连说话那几个人的视线也被吸引了过去。
“这是老丈您要的蛋卷。”
那边的蒋小娘子又把蛋卷给端了上来,这蛋卷是才推出的,也就他们这些常来的人刚够要上一份,连老李头都没要上。
赵老丈人先拿了一个蛋卷放在嘴里吃,很快就喜欢上那酥脆又醇香的口感,也不说与旁边人谦让,把那蛋卷都放在了食盒里。
如今他出门都随身带个食盒,说不得就用上了。
老张头见赵老丈人这般小气,在心里撇了撇嘴,叫住蒋小娘子问还有没有。
“没有了,这是咱们今儿头一天卖,总共就这么些。”
这次别说老张头了,就是和老李头说话的那几个人也插了嘴:“怎么什么都没有了,你们这小饭馆到底想不想做生意?”
有人在一旁笑着说:“哎哟,一听你们就是才来小饭馆里,常来的都知道,东西太好吃了,别的地方又没有,哪里还有剩余的!你们下回来早一点,尝尝人家小饭馆里做出来的味道,就知道为何是这般了。”
“真是这般!我先前也说呢,他们东西都不多做些,是怕赚了咱们的银子不成?我们倒是巴不得多花些银子呢。”
冯大娘笑嘻嘻地听了一会儿,才开口把他们要准备开早点小饭馆的事情说了:“到时候各位还是多来捧捧场。”
“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咱们一定来。”
赵老丈人跟着也附和了一声,就埋头吃起那米粉来。
老李头的米粉也端了上来,他不再和这几个斗石的友人说话,直接就挑起那米粉往嘴里放。
“嘿嘿,老李,你这也不说让咱们尝一尝?”
“是啊,先前还说要请咱们吃饭呢。”
老李头才不听他们说什么,直接把那米粉夹在嘴里,又喝了一口汤,满足地喟叹一声。
先前是先前,如今就这一碗米粉,他都还吃不够呢。
他们这几个人互相对视一眼,见老李头不肯给他们让,几个人干脆一人按住老李头,一人上前去抢那米粉的碗。
本来坐在他们旁边的旭官儿正在向两个老戏迷诉苦,可老李头他们的动静有些大,瞬间就把大家的视线给吸引了过去,连那两个老戏迷也不再听他说话,眼睛直往那边瞟。
“又一个为了一碗米粉打起来的,啧啧啧。”
“打起来也没办法呀,要想吃着,就是得早点来。”
他们两个先前也有过来晚了没有吃着的时候,第二回就长了教训,把手头的活儿都推到一边,也要过来吃上这一碗米粉。
旭官儿在一旁就带着几分幽怨地说:“这小饭馆也太具有吸引力了,倒是让人连体面也不顾了。”
这两个老戏迷才发现旭官儿在这里说了半天的话,都还没有尝到这米粉是什么味儿呢,两个人对视一眼,忍痛从自己的碗里挑出来两筷子,让徐勇拿出来一个碗,给他匀了一些过去:“你别嫌弃,尝一尝这味道就知道有多香了。”
“真的,你尝一尝,保管你也爱吃。”
旭官儿不自觉地皱了一下眉头,他是真的不想吃这米粉,尤其还是从他们碗里挑出来的,多少让他觉得心里有些膈应。
别看他身份不高,在那种人人都觉得低贱的地方讨生活,可正是因为这般,旭官儿心里才有些讲究,是不肯吃别人碗里剩下的东西的。
徐勇过来就忙不迭的把老李头那边的情况给劝住,不过他眼前的米粉已经被几个好友各自吃了一大口,眼睁睁看着只剩下一小半了。
徐勇已经见怪不怪,抽空又给旭官儿这桌送了一个空碗。
只是旭官儿一直没有动,倒是跟着他一块儿来的那小童有些按捺不住想吃。
“那你就尝一尝吧,我来的时候喝了些酒,倒是不饿。”
小童一听,立刻就把碗拿到自己面前,开始埋头大吃起来。
旭官儿觉得有些不好意思,把头扭了过去,把这小饭馆再次打量了一遍。
那两个老戏迷到底是真心喜欢旭官儿的,见他不吃这米粉,也没表现出不悦,反倒把他们才买的那蛋卷拿了出来:“这点心是今儿头一天卖,别的地方还没有,你若吃不下那米粉,倒不如尝尝这个。”
旭官儿拿了眼看去,这蛋卷一个个摆放整齐在那食盒里,倒不像米粉是从他们两个人碗里挑出来的,便伸手拿了一个。
那边的小跟班已经几口把碗里的米粉给吃完了,脸上带着几分意犹未尽,和老李头旁边那几个人脸上的表情如出一辙。
旭官儿尝了一口蛋卷,脸上带着几分错愕,他倒是没想到这蛋卷味道竟然果真不错,让人恨不得吃了一个再伸手拿下一个。
突然,他脑子里灵光一转,想着若是他们的戏班里也卖这般的点心,岂不是能让那些不常往这边跑的客人又重新去听戏了?
“月姐姐在吗?”
纸马铺子的两个姐儿听说他们要打算卖早餐了,一溜烟就跑过来,她们可还记得那天看到的馄饨,让她们心心念念了许久。
后来等天气好转之后,她们也不是没去过别的地方吃馄饨,可不知道是心理作用还是其他的原因,总觉得没有林杏月做出来的好吃,哪怕她们根本就没有吃过林杏月做出来的那馄饨。
林杏月刚好忙完从后厨走出来,原本是想帮着一块收收账、算算钱的,一出来就被两个姐儿给围住了。
“馄饨啊,倒真是有打算做这个。”
林杏月笑着同两个姐儿说,就听见她们两个欢呼了一声,已经在那里问什么时候开门了:“到时候我俩一定第一个来。”
那边的旭官儿正在盘算心里的事,就见林杏月走了出来,愣了一下,才问身旁的两个老戏迷:“这就是那小饭馆的厨娘,那国公府的干女儿?”
【作者有话说】
比心心
140
第140章
◎咸口奶茶◎
“没错,就是她,别看年纪不大,手艺那是真真好,本事也是通天厉害。”
这句话深得旭官儿的认可,他在瓦子里见识过不少的人,林杏月没有一点本事,怎么可能那般轻易地成了国公府的干女儿。
林杏月也注意到那若有若无的打量目光,这种目光让她有些不舒服,便毫不避讳地打量了回去。
这倒是让旭官儿没想到,反倒是有些不知所措。
他见识的大多数小娘子,哪怕被盯得有些不舒服,也不会这样直白地看回来,反而会羞涩地低下头。
尤其是他们这种戏子,因着身份特殊,长相俊美,旁人更是不敢多看一眼。
林杏月并没有把这目光放在心上,瞪回去之后就开始做自己的事情,帮着把账目整理好之后,和几个相熟的客人打了招呼。
这些人也不忘叮嘱林杏月,让他们早些把早点铺子开起来,到时候一定会来捧场。
李老头那几个同伴别看没吃到,走的却是最晚的,都已经在心里下定决心,打算明天就早早过来吃。
李老头不带他们,他们也要自己过来。
斗石自然也是要斗的,不过人也不能亏待了自己的肚子。
林杏月送走他们,旭官儿这才走到跟前,犹豫着不知道要不要开口。
林杏月方才已经听冯大娘说了他是谁,他显然也是个名人,认识旭官儿的人有不少,三三两两地都还说着要去听他的戏。
她本身对这些职业就没有什么偏见,像平常那样点了点头。
旭官儿却没有先说点心的事情,而是有些奇怪地说:“你倒是和我之前见过的那些小娘子不同。”
交浅言深,林杏月听了这话,也只是点点头。
“你似乎比他们都要大胆。”旭官儿一直谨小慎微,很会察言观色,若是平常人,如此明显的不愿意交谈,也许他早就不动声色的换个话题来说。
这次却偏偏又开了头,就连他自己也很是诧异。
冯大娘一直注意着这边的动静,见旭官儿这个戏子竟堂而皇之地过来搭讪,脸色立刻变了,直接走过来挤到了林杏月的跟前,皮笑肉不笑地说:“这位客官,可是觉得咱们家的米粉不错?若是喜欢,下回也可早些来,最近咱们这不接受外送,只得自个儿往这边跑一趟了。”
旭官儿立刻就明白冯大娘的意思,行了个礼之后,就把来意说了。
冯大娘一听他原来不是没事找事,拍了一下大腿:“你这也不早说,我当你是没安好心呢。”
旭官儿被弄得不知道说什么,只得在那里干笑,目光就投在了林杏月身上,等着她开口。
林杏月倒是很想接这个单子,只是暂且他们没有那么多人手,就有些纠结:“怕是还要再等上许久才可。”
旭官儿略微有些失望,以为林杏月是不太满意价格,就说了一个高价:“咱们瓦子里的点心都卖得比别的地方贵一些,用的也是各家点心铺子里的,只是我刚才尝了尝,都没咱们这边铺子点心做的新奇好吃,这才有了这个念头。”
他后头的那个小跟班也在那里拼命点头,确实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怪不得那么些个人都不去他们瓦子那边捧场了。
可要是林杏月做了这些点心,肯定就重新会有许多人过来听戏。
“我们这边却真是人手不够,你们若是不着急,便先等一等。”
那价格的确让林杏月很心动,只是光来个柳娘子,也远远做不出来那么多点心,还是得再找人,这更是个麻烦事。
见林杏月依旧这般说,旭官儿也不在这儿继续多待,不过走的时候却是再三叮嘱,让她能做出来了一定说上一声。
“哎哟,这么挣钱的事情竟然硬生生地被溜走了。”
冯大娘一想就觉得有些喘不上来气,别人是不知道如何挣钱,他们倒好,明明有着挣钱的法子,却偏没有那么多人来做。
林杏月也觉得可惜,把目光往蒋小娘子身上打了个转。
蒋小娘子感受到那目光,没来由地身上就是一阵战栗,身子比刚才站得都要笔直了许多。
“别紧张。”
林杏月宽慰蒋小娘子,王小娘子学会做那些点心之后,的确帮了不少忙,只是还远远不够。
不过要是蒋小娘子也去了后厨帮忙,在前头干活的人便会少了许多。
“这事你别担心,我帮着后厨做完,还能继续来前面帮忙。”
蒋小娘子生怕不让她留下,赶紧表态。
林杏月却没那般答应,没的这样的道理,让人还要做两份工。
她思索了一会儿,想的头都大了,也没有想出什么好办法来,干脆等到柳娘子来了之后再商量。
“怎么就不能给送了?”
安亲王今儿不知是怎么了,很想吃小饭馆里做出来的那些东西,原本他让手下的人叫了闲汉过去,随之便得了这样一个消息。
“你们这些蠢货,闲汉不给送,你们就不知道过去跑腿带回来?”
“王爷,咱们也去了,只是小饭馆里的人说,最近去吃的人多,总要先紧着去小饭馆的人吃,便暂且不让外带了。”
安亲王即便再恼怒,也没有办法,林杏月背后可是有官家撑腰的,别人不知道她是怎么和官家扯上干系的,他却清楚。
叹息一声之后,突然想到安王妃最近不是一直在吃小饭馆那边的东西,立刻就问身旁的小厮:“王妃那边就给送?”
小厮有些为难,最后还是说:“那是王妃和那林小娘子早先说好的,到底是和咱们不一样。”
安亲王和王妃一直不怎么对付,也不只是他们,这夫妻人到中年,有谁家是能互相看顺眼的?
安亲王从来没觉得这是个问题,直到得去找王妃低头要那些吃食,才觉得麻烦。
他来回踱步想了一会儿,最后还是不愿意低这个头。
“算了,我就明儿去小饭馆那边吃一回,好些个人不也经常去那边吃,便当是散散心。”
安亲王这般劝着自己,在去与不去之间很是纠结。
他活了这么些年,还没有去过那般的小饭馆。
柳娘子办事也是个利索的,三四天之后便从府里出来,提着个小包裹就来找林杏月了。
林杏月早就给她收拾出屋子,柳娘子打量了一圈,颇为满意:“那我以后便跟着你好好混了,你可别亏待我。”
林杏月知道她在说笑,却还是郑重地说:“这哪能呢,你过来了可是帮了我大忙,咱们俩之间也不说那么些虚话,你想要什么,只管同我说就是。”
柳娘子也认真起来:“你也知道,他们都叫我钱串子,就是因为我这一心都在钱上面,不过那也是逼不得已。你说我一个人,要是手里不多赚点钱,以后日子还不知道如何过。可话又说回来,我一个人拿那么多钱,同样是不放心,这才进了府里。”
林杏月给她倒了一杯奶茶,这几天他们又重新把奶茶做了出来,常娘子自告奋勇说要做这件事,林杏月教了她几次之后,她也就能上手了,如今全权托付给了她。
柳娘子喝了一口奶茶,赞叹了一声:“好喝,比那清茶多些滋味。”
这甜奶茶里头放的仍旧是木薯粉做的珍珠,吃起来也很是有嚼劲,吸管用的是竹子来代替的,“呲溜”一声就吸到了嘴里。
林杏月这次还做了那咸口的奶茶出来,这咸口的奶茶,茶底大多都是用红茶,除了放奶之外,加的各色东西也不同。
有放炒米的,这样能增加谷物的香气和咀嚼感;也有放盐和糖搭配的,除了茶味之外,便是那咸甜交织的香味;还有放黄油的,不过这黄油实在是不好弄,价格也相对要高一些。
若是喜欢往里面加东西,核桃碎、松子仁、杏仁等等都是可以加的,不过要额外收钱。
柳娘子一喝便有些停不下来,好半晌才继续开口说:“来你这铺子里,先前那些担心便通通不算什么,且还能跟着你学上许多手艺,是再好不过。你怎么给其他人发工钱,便怎么与我发就是。”
林杏月却没同意:“不是我说,柳姐姐你先前没进府里的时候,也是在大酒楼里做大厨的,我便按那价格给你。”
柳娘子摇摇头:“你听我说完,我虽不要那么多的工钱,却有一点,你是不能赶我走的,等我以后干不动了,你还得帮我养老。”
说这话的时候,柳娘子心里多少有些忐忑。
她这人并不是世俗意义上的那种好人,就像在大厨房里做东西的时候,即便是有剩余的,她也不会白让那些丫鬟婆子们吃,都要收些钱,谁也别想从她这里讨得丁点好处。
都说就是阎王从她这里经过,也得被她扒下一层皮来。
相对来说,林杏月就要更良善一些,从她不计前嫌地教郑念慈那里就看得出来。
她那时候还有些看不起林杏月,总觉得她这是烂好心,留那么多善意做什么。
可出府前,杨管家被清算的事情,郑念慈一开始也犹豫着要不要自保,她和杨宏娘还凑在一块嘀嘀咕咕地商量,她们都与杨家有着扯不开的关系,可以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而这事闹起来,又跟林杏月脱不开干系。
柳娘子冷眼旁观,想着若是她们两个在其中不起什么好作用便罢了,若是做了那不好的事情来,也正好让林杏月能看清她们。
可到底人还是存着一分良善之心,周大娘子身边的绿夏过来问郑念慈的时候,郑念慈也是如实说了如何被逼迫的。
周大娘子正愁找不到好的由头,这个强逼良家的罪名就够杨管家吃一壶的了。
也许是郑念慈本身就恨透了杨管家,也许是林杏月当初不计前嫌让她心存感激,总之是没让杨管家他们讨得好去。
柳娘子想着,也许她以后也可以不用那么斤斤计较。
“我当是什么事,原是这个,姐姐你既是不嫌弃,那咱可就说好了。”
柳娘子脸上露出个笑容,心里那块石头也落下了。
以后,日子就不一样了。
她一高兴,就说要再喝一杯奶茶来,又问:“这奶茶是谁做的?这茶炒得还是有些涩,不过味儿还算是可以,我得再喝一杯。”
“多的是,只是别喝多了,一会儿吃不下饭了。”
“哪里能,我还惦记着你做的吃的呢。不过你想好了咱们要做什么来卖?有我在,尽可大展身手了。”
林杏月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就等着姐姐这句话呢,倒还真是想好了,我们得把早餐铺子开起来,之前已经想好要做那小馄饨了,除了这个,咱们再看看还能做些什么来。”
柳娘子一拍掌:“走走走,咱们去灶间商量去。”
“别着急,还有接风宴没吃呢,总得吃了饭才行,今儿我可是做了些好吃的。”
柳娘子赶紧问:“是什么好吃的?”
她可是好久没吃到林杏月做的东西了,别说,还挺想念的。
“把子肉配着米饭吃,香得很。”
【作者有话说】
最近在看电影,大家有喜欢的可以推给我,不要爱情片,不喜欢看情情爱爱的[墨镜][墨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