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什么礼,”燕堂春不太乐意地说,“给他称二两茶叶得了。”
长嬴无奈笑着伸出手点点她的眉心。
思索片刻后,长嬴道:“上回不是取出了秦老夫人的字?素来听闻舅舅擅书,便将此字赠予他。其他的按规格便是。”
“秦老夫人草书一绝,乃是我朝大家,先帝钦赐‘书绝’名号,天下谁人不拜服?如今老夫人病体缠身,日后恐怕难再有名作。你把这么好的字送给他做什么?”燕堂春嘲道,“他哪是真心喜欢文墨,只不过当年先帝擅书,他为了军权要亲近先帝,这才给自己标榜笔墨。”
长嬴站起身走到桌前,闻言说:“不管是否真心喜爱,舅舅总不会糟蹋了这幅字。高悬正堂,亦或是珍藏阁中,瞻仰或是爱重,不都是好归宿吗?”
“反正是你的东西。”燕堂春小声嘟囔。
对此,长嬴一笑而过。
但昭王寿诞也确实提醒了燕堂春一件事情。
她已经在公主府住了很久,该回去了。
若是她想留,长嬴一定不会多说什么,公主府里就有专门属于燕堂春的小院子,只不过是燕堂春自己喜欢睡在长嬴房里、不常回自己的院里罢了。
她要是接着住下去,昭王也不能管得着她。有长嬴挡着,昭王还不至于上门逼她回府。
但是现在还没到和昭王彻底撕破脸的时候。燕堂春心里明白,自己得回昭王府了。
长嬴蹙眉:“留下也没人敢说你,急着走什么?”
徐仪原本都要走了,闻言都转过头来,揶揄道:“我们可没说什么话,殿下自己想留县主罢了。”
燕堂春懒道:“我倒想留,不过昭王府实在繁华迷人眼。当年先帝膝下只你这么一个女儿,宠你宠得没边,准你如同皇子般未成婚而出宫建府,准你十七岁朝会听政。按理说,公主府的规格上不该如此落魄。怎么与昭王府一比,公主府犹如寒舍?同心玉是宫里给的,秦老夫人的字花钱没?”
秦老夫人与长嬴是忘年交,自然是没花钱的。
对于这个原因,长嬴竟然还真思索了好一会儿,才郑重答道:“也许是皇考的这份爱重是分给舅舅更多吧。”
燕堂春无言以对,半晌后收起玩笑神色,哭笑不得地对她一拱手。
长嬴也笑,笑了会儿,转移话题说:“你要是真想回去,就让徐仪派人送你回去。”
徐仪应下。
长嬴又道:“过些天我与成光侯去京郊视察连三营,算日子正好赶上舅舅生辰,只得遗憾缺席。这份大礼,便拜托你为我转交吧?”
这不算大事,燕堂春带着这份贺寿礼回府,也没回房,就先带着贺寿礼直奔昭王书房而去。
正巧碰上昭王在书房议事,燕堂春没有丝毫触霉头的想法,摆摆手示意侍从先不必进去通传,自己在门口等着,盯着门扉走神。
侍从小声说:“县主通传后直接进去就行。”
燕堂春:“然后挨打?”
侍从:“……怎么会,王爷已经一两年没动过手了。”
燕堂春切了声:“因为他现在打不过我。”
侍从不知道说什么,尴尬地摸摸鼻子,也低头盯着脚尖走神去了。
书房里不知道在说什么,偶尔会传出一句激烈的争吵,什么田地、母亲、求饶。
侍从解释说:“有个学生来见王爷,不知道为什么吵得那么激烈。”
燕堂春:“哪儿的学生?”
侍从想了想:“封地来的吧?谁知道,这不是想趁王爷过寿来求个什么东西,哎,乱糟糟的。”
燕堂春心烦意乱地走远几步。
过了大概一炷香的功夫,燕堂春都有点想离开了,书房里的争执声音从渐渐平息,又一会儿,门被打开,门后面露出个消瘦的青衫身影。
燕堂春抬眼探去,一怔。
那学生失魂落魄地和燕堂春一对视,一个照面就认出了他,脚步一僵,下一瞬间,那学生夺门就跑!
燕堂春想也没想地拔步追去:“赵昇!”
侍从摸不着头脑,追也不是,不追也不是,最后满头雾水地关上了书房的门。
燕堂春在院子外面把那学生逼到墙根,赵昇退无可退,抱头蹲下痛哭。
燕堂春踢踢他的脚尖:“哎,我没欺负你,你哭什么。”
“对不起,对不起……”
燕堂春说:“找个地方说话,在这里算怎么回事。”
燕堂春在昭王府的住处很偏,她几个月没回来,院落里积了一层厚重的灰。院门敞开半个口子,任人进入的样子。
燕堂春一路避开人,把赵昇带回了自己的院落,扬扬下巴,示意坐在院里的破桌子旁边聊。
赵昇战战兢兢地坐下,只打量了周围一眼,就拘谨地收回目光。
并不意外,燕堂春不受昭王喜爱不是什么隐秘,只是没想到竟然连个仆从都没有。
“原本有个老嬷嬷,后来因为护着我,被昭王打死了。这里寒酸,也没口水喝,你见谅吧。”燕堂春拿掸子来把破桌子上的灰清了,才坐下说,“见笑。”
赵昇叠声说不敢。
燕堂春当没看见他难看的脸色,开门见山地说:“来王府做什么?”
赵昇原本苍白的脸色陡然破败了。
“你娘是我的乳母,曾护我周全,我记着这份情,给放了良籍,崇嘉公主为你们赐了田地,赵昇,你想要科考、行商、做工都可以,都随你。但是当年我说过一点,你们还记得吗?”
赵昇长相温良,身上有萦绕不去的清苦气,平时说话细声细气的,从不跟人红脸。如今脸却涨红了,支支吾吾半晌,一个字都没说出来。
燕堂春盯着他:“还记得吗,赵昇?”
赵昇艰难道:“当年你说,娘知道王妃去世真相……”
“还记得这点就够了。”燕堂春眯起眼看着他,“那你为什么要来王府?”
赵昇张张嘴,想说点什么,却在转瞬间失了声。
燕堂春等了片刻,没等到,叹了口气,问:“是家里有什么困难吗?当年我给你们的钱花完了?”
赵昇摇摇头,缓了很久,才慢慢地开口说:“王妃那件事,我们谁都没透露,王爷大概也不知道。我入京是……为了家里那二亩薄田。”
赵昇已经缓过来,接着道:“年前陛下回京即位,封地里便临时多收了一个‘庆典税’,足足抵得上三年的税赋,我们谁交得起?正心焦时,有胥吏来说王爷替我们交上了,本是欢天喜地的事儿。”
燕堂春直觉昭王没这份好心。
果不其然,赵昇续道:“谁知今年春末,不过几个月的光景,胥吏又来说让我们还钱,我们什么时候借过钱啊?胥吏一解释,我们才知道,王爷不是白替我们交了那巨额的‘庆典税’,那是带利息的。交不上利息,我们就要把田地抵给他……这怎么行呢。邻里们都是大字不识的踏实人,只有我……”
他强笑了下,自嘲道:“只有我是个不安分的人,认得字,读过书,只好就来安阙城求王爷。我……我对不起你,当初明明是我们家答应的你,再也不会接触王府……”
而燕堂春的脸色已经完全地沉了下来。
赵昇带着哭腔道:“这是什么道理……”
“他赖在京城不回封地,封地税赋也会有他一份,他急着抢你们的土地又是为什么?”燕堂春冷声道,“长嬴表姐当年将你们安顿在封地,本是考量乳母祖籍,谁知竟遭他之厄?”
但这个问题,赵昇也不知道答案。
燕堂春独自气了一会儿,又问道:“你是怎么进的王府?”
赵昇道:“是以进京学生拜会的名义来的。”
“他随便来个学生都见?”
“并非如此,而是……”赵昇说了下,“这种腌臜事,说出来都怕县主笑话。年年科考前的两个月就有开始递名帖给权贵的事,只要附上策论财物等——策论不重要,财富更重要——总有人能走通门路,然后就能在科考上大开方便之门,挤占他人名额。
“我虽无意此路,也没有财富,却知道这个路子是我接触到昭王的最快方法,便只好死马当活马医,将拜帖与策论一同献上。今日昭王便召见了我。”
然后赵昇怀着满腔哀痛去求昭王,他细陈胥吏恶行,描述家乡卖儿鬻女的惨状……却发现胥吏根本不是主谋。
昭王才是那只贪财虎。
满腔哀痛成了愤怒,赵昇高声指责,却再也无能为力。
然后出门,遇到了约定不再来安阙城的人。
燕堂春听明白了,她站起身,说:“我无能,帮不上你,但有能帮你的人。”
赵昇仰起头,一怔。
燕堂春垂眼道:“你保重自身,今年科考还有机会。这件事情我会如实告知崇嘉公主,当初她为你们谋得良田,今日定不会坐视不理,她知道了这件事,就不会轻易放过昭王。我还有事,送你出府。”
赵昇:“那王妃死因……”
燕堂春目光冷峭:“我让昭王血债血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