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完】

    第74章

    仲夏渐至, 天愈加炎热,一场雷雨将地面的暑气消散了几分。

    这些日子陆蘆在家坐月子,几乎没有出门。

    每日都是沈應煮饭, 地里的活儿也是他在忙, 偶尔林春蘭也会熬了雞湯或鱼湯送来。

    转眼已过去一个月,小果儿也从皱巴巴的模样,变成了一个软乎乎白嫩嫩的小团子。

    今日是小果儿的滿月宴, 陆蘆和沈應没在村里办席面, 只请了时常走动的几家人来吃饭。

    天刚亮, 陆蘆便和小果儿一起醒了。

    沈應早起了床,在灶屋忙着今日的吃食,陆蘆在床上陪小果儿玩了会儿,喂他喝了奶。

    刚喂完,沈應便从屋外进来,自从有了小果儿,每晚半夜,他们都会起来给他喂奶。

    怕陆芦没歇好, 沈应道:“再睡会儿吧。”

    陆芦拿帕子给小果儿擦了下嘴:“不用,等会儿婶娘他们该来了。”

    沈应轻轻捏着小果儿小手道:“雞鸭我都炖上了,他们来了有我在。”

    雞是一早杀的, 已经剁成块炖在了陶鍋里, 鸭则是年节时腌的腊鸭,沈应去地里摘了个冬瓜,炖了一鍋腊鸭冬瓜汤。

    陆芦收起帕子道:“没事, 反正我也不困。”

    许是因为今日小果儿滿月, 天才蒙蒙亮他便醒了, 这会儿也没困意, 小果儿和他一样,睁着乌黑明亮的眼睛看着他们。

    两人正说着,这时,院子外传来一声咩咩的羊叫。

    陆芦往窗户看了眼道:“好像是大鬆哥来了。”

    听见窗外的羊叫声,沈应也扭头看了一眼,转身走出屋子,陆芦抱着小果儿和他一起出去。

    院门敞开着,门口,江鬆正牵着一头母羊进来,林春蘭手里提着几條鱼,和帶着江秋的杜青荷走在后面。

    沈应看着他牵来的母羊道:“叫你们来吃饭,怎么牵来一头羊。”

    江鬆把母羊牵给他:“这母羊刚下了崽两个月,正好可以挤羊奶给小果儿喝。”

    江家不仅养着鸡鸭,还养了几头羊。

    沈应把母羊牵去吃草,江松提过林春蘭手里的鱼放去木盆,林春蘭和杜青荷站在院子里,看着陆芦怀里的小果儿。

    “这么快,我们小果儿都滿月了。”林春兰抱过小果儿,看他眸子里仍蒙着一层水汽,问陆芦:“才刚睡醒?”

    陆芦道:“睡醒一会儿了,刚喂完奶。”

    林春兰逗了逗他,见小果儿咧嘴笑了下,笑着说道:“小果儿真乖,都会笑了。”

    杜青荷在旁邊拿出一双做好的虎头鞋,遞给陆芦:“这是我给小果儿做的,还有一顶虎头帽没做完,等小果儿长大些就能穿了。”

    “真好看,嫂子的手艺还是那么好。”陆芦接到手上夸了句,又道:“又送羊又送鱼,还给小果儿做虎头鞋,让你们费心了。”

    林春兰听了道:“咱们还用着说这些,好歹小果儿也叫我一声婶奶奶。”

    杜青荷也道:“对啊,我可是小果儿的婶娘呢。”

    江秋在这时跟着说道:“还有我。”

    “怎么了?”林春兰看着他道:“我们小秋也要送礼物给小果儿?”

    江秋点点头,踮起脚,把手里的竹蜻蜓遞过去,“这个,送给小果儿。”

    陆芦微笑着接过,弯了弯唇角:“小嬷替小果儿谢谢小秋。”

    “不用谢。”江秋稚声稚气地说完,又问道:“小嬷,我可以和小果儿一起玩吗?”

    杜青荷摸了摸他的头道:“小果儿还小,说不了话,等长大了,会走路了,就能和你一起玩了。”

    陆芦道:“对,小果儿长大了才能和小秋一起玩。”

    江秋道:“那等小果儿和小元宝都长大了,我帶他们一起玩竹蜻蜓。”

    陆芦笑着应了声好。

    沈应喂完了母羊,从屋里拿出几條板凳,江松帮着他一块儿搬出桌子。

    林春兰扭头看了眼沈应,问他:“肉炖上了没?”

    沈应道:“都炖上了。”

    林春兰道:“我去看看。”

    她把怀里的小果儿抱给陆芦,转身进了灶屋,杜青荷也抱了下小果儿,逗了会儿他。

    这时,江槐和榆哥儿也来了。

    看到杜青荷,江槐开口便道:“我就知道,嫂子和阿娘肯定比我们先到。”

    榆哥儿抱着元宝,江槐拿着竹椅,元宝已经半岁了,正在学着慢慢坐起来。

    杜青荷接过话道:“我也刚到一会儿。”

    陆芦道:“没事,还早着。”

    他抱着小果儿打着招呼,“小果儿,这是阿嬷,这是小嬷。”

    江槐放下竹椅,朝小果儿伸过手去,“让我来抱抱我们小果儿。”

    陆芦把小果儿抱给他,小果儿一点儿也不怕生,又黑又亮的眼睛滴溜溜转动着,有些好奇地打量着他们。

    江槐摸出一把长命锁,戴在小果儿的脖子上,“小果儿乖,小嬷送你把长命锁,保佑小果儿平平安安。”

    榆哥儿也拿出东西道:“这是我头一次酿的米酒,你拿着吃,还有这件百家衣,是给小果儿缝的。”

    陆芦一一接过道:“你们也太客气了,来吃个饭,还帶这么多东西。”

    江槐道:“谁让小果儿叫我小嬷呢。”

    榆哥儿也道:“今早我跟小元宝说来找小果儿,元宝儿可高兴了。”

    陆芦握了下元宝的小手,夸了一句,“小元宝真厉害,都能坐起来了。”

    元宝直勾勾看着江槐怀里的小果儿,朝他挥舞着两只肉乎乎的小手,好似在跟他打招呼。

    榆哥儿教他认道:“这是小果儿。”

    元宝似是听懂了他说的话,张了下嘴巴,唔唔啊啊叫了两声。

    见他们在院子站着聊天,沈应把板凳放在他们身后,“坐着聊吧。”

    他说着接过陆芦手里的东西,看向榆哥儿问了句,“梁平梁安呢?”

    榆哥儿道:“昨个儿下雨后,草棚的棚顶有些漏水,正好今日没去卖豆腐,他们一会儿补了草棚就来。”

    正聊着,院子门口又出现了几道身影,这次来的是陳家的人。

    去年盖房多亏陳家帮忙,平日也多得陳家照拂,因此,小果儿的滿月酒他们也给陈家送了信。

    周氏提着一篮鸡蛋,拿着一包糖,陈里正提着两只鸡,二田媳妇牵着巧丫跟在他们身后。

    “还没走近就听见了说话声。”周氏跨进院门,笑着道:“大家这么早都到了。”

    她把鸡蛋提给陆芦,沈应接过陈里正手里的鸡,问道:“大田哥和二田哥呢?”

    陈里正道:“他们在地里干活,等会儿再来。”

    陆芦也问道:“那大田嫂子呢?”

    周氏道:“这不喜事碰上喜事,她娘家弟媳临盆,一早便回去帮忙了。”

    陆芦道:“那可真是喜事。”

    待他们说完,二田媳妇也拿出两件小衣裳给陆芦:“这是大嫂繡的,这是我繡的,手艺差了些,比不上青荷嫂子,你别嫌弃。”

    陆芦拿在手里看了眼,这两件小衣裳一看用的就是好料子,他抿着唇道:“哪有,二田嫂子绣的也不错。”

    杜青荷跟着道:“对啊,这花样瞧着就好看,一点儿都不比我差。”

    几人在院子里聊了几句,周氏和杜青荷进灶屋帮着做饭,陆芦叫沈应拿出从城里买的糖果子招待。

    他拿了块酥糖递到巧丫手上:“巧丫,来,吃糖。”

    巧丫贴在自家阿娘身旁,接到手里,小声说了句:“谢谢小嬷。”

    江秋也得了一块,轻轻咬了一口,看着巧丫道:“巧丫,你有没有看过黑崽?”

    巧丫摇摇头。

    江秋于是说道:“我带你去看。”

    江秋和巧丫去找黑崽玩了,二田媳妇也进了灶屋去帮忙。

    江槐见小果儿眼睛只剩下一条缝,瞧着像是困了,将他抱回给了陆芦,陆芦把小果儿抱去了屋里睡觉。

    榆哥儿抱着元宝,和江槐也去了灶屋。

    陈里正帮忙添着柴,沈应江松收拾着鱼,每个人都在忙碌着。

    林春兰抡着锅勺,在灶屋问道:“有鮮花椒吗?”

    陆芦刚哄睡完小果儿出去,听了这话说道:“有的,就在屋后,我去摘。”

    江槐抢在他前面道:“我去。”

    有林春兰和周氏掌勺,杜青荷和二田媳妇在旁邊打下手,他们压根靠不上前。

    沈应收拾好了鱼,拿着刀问道:“婶娘,这鱼你们想蒸着吃?还是煮着吃?”

    林春兰道:“我都行,看你们想吃什么样的。”

    “那就吃个新鮮的。”周氏说着对沈应道:“鱼肚上划几刀就行,不用切鱼片,一会儿我做个糖醋鱼。”

    上次吃糖醋鱼还是在城里的酒楼里。

    江槐摘完花椒回来,说道:“糖醋鱼好,这个好吃。”

    陆芦则是问道:“大娘还会做糖醋鱼?”

    周氏道:“前阵儿去吃酒,跟着做席面的厨子学了下,正好叫你们尝尝。”

    陆芦说了句好:“我这就去拿糖。”

    几个婶子媳妇在灶屋里烧菜,沈应和江松擦着桌子板凳,陆芦和江槐擺放着洗过的碗筷。

    只剩下赵家的人和吴三还没来。

    前几日进城时,沈应碰上吴三在市集卖山货,给他送了信,叫他来吃满月酒。

    见他们还没到,沈应擦完桌子,看了眼院门道:“我去路口接一下他们。”

    话音刚落,一道车辙声碾过地上的砂石从不远处传来,不一会儿,赵屠户便赶着牛车停在了院子门口。

    沈应和陆芦连忙出去迎接。

    看到他们出来,沈穗先一步跳下牛车,赵母紧随其后,赵屠户松开辔绳,拿着车上的东西。

    吴三也在牛车上,看样子是和他们一起坐车来的。

    沈应开口道:“我正说去接你们,你们就到了。”

    “那真是巧了。”吴三跟着下了车,不等沈应问他,解释道:“路上碰到赵家兄弟,说也来你这儿,便捎了我一程。”

    难怪他们会同路,沈应听了,向他介绍:“这是我二妹穗姐儿,这是我二妹家的赵屠户。”

    他说着,又对着赵屠户道:“这是赶山的吴大哥。”

    赵屠户点了下头,路上他们已经各自报了姓名。

    几人互相认识了一下,赵母将带来的火腿拿给他们,说道:“这是我年节时腌的火腿,你们拿着尝尝。”

    陆芦道:“多谢赵婶。”

    除了一条腌火腿,还有几块新鲜的猪肉,陆芦一个人拿不了,沈应和赵屠户一起拿了些。

    吴三也拿出包袱里的东西,递给沈应:“这是我上回在山里采的野蜂蜜,还挖了根野山参,你拿着给弟夫郎补补身子。”

    沈应道:“多谢吴大哥。”

    陆芦跟着道:“多谢三哥。”

    人这才到齐了。

    赵屠户把牛车停在院子门口,吴三和江松叙着旧,陆芦带着沈穗和赵母走进灶屋,同林春兰他们打了个招呼。

    打完招呼,沈穗问他:“小果儿呢?”

    陆芦道:“在屋里,刚睡了会儿。”

    算时辰差不多快醒了,灶屋里干活的人多,他们也插不上手,两人于是轻手轻脚推门进了里屋。

    进屋一看,小果儿果然已经睁开了眼,在床上乖乖躺着,不哭也不闹,听到开门声,转了下黑白分明的眼睛看过来。

    见他眼里仍带着一丝惺忪,陆芦道:“看来才刚醒一会儿。”

    他把小果儿抱起来,面朝着沈穗说道:“小果儿快看,是谁来了。”

    小果儿转过头,看向沈穗,先是露出有些茫然的表情,随后冲她笑了一下。

    陆芦对他道:“这是小姑姑。”

    看小果儿对着自己笑了,沈穗忍不住说了句:“真可爱。”

    她说着,轻轻握了下小果儿软软的小手,拿出一对小银镯,戴在小果儿的手腕上。

    陆芦道:“怎么买了两只。”

    沈穗弯着唇道:“嫂夫郎收着就是,这是我同他商量好的。”

    她口中的他自然便是赵屠户。

    见他们琴瑟和鸣的模样,陆芦彻底放下心来,也知道这是他们的心意,这才收下了。

    就在这时,屋外传来一道洪亮的喊声:“上菜了!”

    看来是饭菜做好了,两人收了银镯子,抱着小果儿从屋里出去。

    桌椅碗筷都擺上了,梁平梁安和陈家兄弟也来了,媳妇夫郎们盛着菜,汉子们将一道道菜端上桌。

    榆哥儿将元宝放在竹椅上,见陆芦抱着小果儿出来,说道:“这么快就醒了?”

    陆芦抿唇笑道:“可能是闻着香味了。”

    空气中飘着一股醇厚的甜香,周氏将熬好的糖醋汁淋在炸过的鱼肉上,炖在陶锅里的鸡汤和鸭汤也盛了出来。

    沈应招呼道:“都坐下吧,坐下吃。”

    大家这才落了座。

    昨个儿才下过雨,暑气散去,天气正凉爽,桌子都摆在院子里。

    陆芦抱着小果儿,和榆哥儿一起出去。

    江槐站在桌前冲他们招手:“嫂夫郎,快来,来坐我这儿。”

    林春兰打趣道:“你叫的是哪个嫂夫郎?”

    “两个都叫。”江槐笑着拉着他们坐下道:“两个嫂夫郎都坐我旁边。”

    桌上的人听着他说的话,不由地笑了笑。

    这时,沈应端着最后一道菜出来,大声喊道:“紅蛋来咯!”

    桌上满满都是肉菜,碗叠着碗,盘摞着盘,端来的紅蛋放不下,于是每人拿了一个。

    林春兰拿着红蛋,在小果儿的额头上轻轻滚了滚,一边滚着一边念道:“滚蛋滚灾,福气满怀,保佑我们小果儿平安顺遂,喜乐常伴。”

    小果儿伸出小手抓了抓,没抓着,转过眼珠,看向桌前望着他的人笑了下。

    滚完蛋,满月酒的仪式才算结束。

    陆芦招呼道:“大家都动筷吧。”

    沈应端起酒碗,也招呼道:“多谢大家今日来喝小果儿的满月酒,一会儿尽管敞开了吃。”

    小果儿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似是和他的阿爹爹亲一起招呼着大家。

    微风拂过,饭香袅袅。

    小院里,大家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正文完—

    【作者有话说】

    正文写完啦[彩虹屁]有番外[加油]谢谢宝宝们的陪伴[星星眼]
图片
新书推荐: 庆熹纪事 九州·斛珠夫人 燕云台 凶宅笔记 今天也要努力去你梦里 临界·爵迹 酒徒 迷航昆仑墟(阴森一夏) 左耳 今夕何夕